潮漲潮落,海侵海蝕,鑄就了平潭島古代和現代海蝕地貌並存,險趣自然的景觀。說到平潭的旅遊景點,就不得不說到東海仙境,該景區位於流水鎮王爺山南麓海濱,綿延數裡的險崖峻峰臨海而立,東海巨浪滔天,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大有「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氣勢,是難得的觀潮好去處。不論是鐵拐李掘地為井那離奇縹緲的神話傳說,還是白堊紀火山巖滄桑的生成歷史,「東海仙境」都是一處濃得化不開的誘惑。景區內有「仙人井」、「仙人峰」、「仙人谷」、「十八學士石」、「金觀音」等景點組成,因其險奇的神秘性而得名「東海仙境」。
相傳古時,平潭曾有18名學士,為一睹仙人井真容,駕著舢板就出海了,沒想到海面上突然狂風大作,18學士葬身大海,化成了18塊墨黑色的礁巖,伴著濤聲,守護著仙人井。
「站在仙人井旁的觀景臺向海面望去,一個灰黑色物體拖著長長的浪花,在茫茫的大海中劈波斬浪,時隱時現,那18座礁巖就是當地人稱之為「十八學士石」的景點。」
這18塊礁巖,因漲潮時就會隱沒在海水中,退潮時,由於流動的海水掠過巖石,拖起長長的浪花,遠遠望去就像是一隻只黑色的大魚劈波斬浪,因此,民間又有海怪之說。
「東海仙境」以險絕神秘著稱,在平潭精彩紛呈的海蝕地貌中,仙境可以說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林陰小道,滿木麻黃,環目四顧,只見東美村的石頭厝整齊地排列在海灘前,農家煙囪裡的炊煙嫋嫋升起,三倆漁民在鄉村公路上曬漁網,漁婦在補織漁網,春風裡有一片油菜花地隱隱露出了黃色的花苞。遊客不多,但卻多了一份遺世獨立的寧靜。
狂浪飛舞,遇南風時,海上風平浪靜,就可以駕小舢板進入井中,仙人井側邊的兩個洞口在海水退潮後,裸露出來,形成仙人井與東海之間的通道。夏季裡進入井裡,不僅涼爽,而且險趣橫生,因為洞口狹窄,需要彎著腰,才能入內。而且要算好潮水,如果遇到漲潮就出不去了,能進入仙人洞內探險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風平浪靜之時,攀越群石,坐井觀天,井上藍天白雲,井下浪花繾綣,井壁水珠滴落,井中和風習習,氣定神閒,悠哉悠哉,那是一種美妙的人生體驗。
絕壁峭立而上,挺拔垂直,黝黑髮亮,壁上青苔斑斑,裂縫處還有類似松樹的植物附著而長。谷中鋪滿密密麻麻滾圓滾圓的鵝卵石,這是億萬年來潮起潮落海水衝刷的結晶,把玩之間,我們仿佛可以探觸到歷史滄桑的留痕。
挾山聽濤,攜海神遊,這是仙人谷的妙處,置身谷中,極目海天,遠處輕舟葉葉,海鷗翱翔啼鳴,近處波瀾蕩漾,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這是到過東海仙境旅行之人,最直觀的感受。(平潭傳媒機構供稿 嵐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