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往往都把精力放在眼前的工作上,為家庭、為事業、天天努力,奔波著,卻很少有人考慮,自己所做的事,是否順應事物的客觀規律。例如: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諸多不順,究其原因,大都違背了事物的因果律。順者昌逆者亡,如果掌握其規律,今生必定受益。
什麼叫因果?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它和循環周期輪,宇宙生滅變化法則一起是宇宙人生的三大定律。其中循環是表現;生死愛欲是根本;因果是動力。現代枓學家說,如果沒有因果律,整個宇宙、人類社會將是一片混亂。它也是佛教最基本原理之一。
因就是業因,也叫因緣,果就是結果,因會在條件成熟時必然結果。『業』就是一切的身、心活動、作為。報就是對『業』的回應和反作用。故業就是因,果就是報;業報就是因緣而結的果。
身、口、意、即是成佛之器,也是造輪迴業的根源。
一、世間三大因果律
萬事萬物都有因果法則,概括世間一切因果,而人們常說的因果報應,僅指人的行為的業力——即善惡業方面的因果。其實宇宙和世間間有三大類因果:
器世間因果:就物質變化來說,地球、月亮等、都有成、住、壞、空的因果;有情世間因果:人、動物,有其生理變化的生老、病、死、的因果;無情世間因果:植物、礦物、都有有生、住、異、滅的因果。在三大因果中,每一種因果,也包括若干因素,如人的心理行為的善惡,它只是因果的一部分,不是因果的全部。因為物理的因果也可影響到生理和心理的因果。反之生理的因果也可影響物理和心理的因果。心理的因果同樣可影響物理和心理的因果。由此可見因果非常錯綜複雜,決不是人們直覺感到和想像的那麼簡單明顯和直接。
例如:一個積德行善之人,卻罹患上了疾病,我們就懷疑因果不實了。應該明白積善招感來生樂果之報。患病或因他酗酒、吸菸、或飲食不當,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因悲傷過度等因素造成的,這其實是生理上的因果,如不明此理將生理因果硬拉上心識行為的因果,就必然混淆了因果的正確性了。因果律是它是客觀存在的。不是那一個人創造的。修行的人若不慎吃了腐敗變質食物同樣會中毒乃至死亡,決不會因你信佛心地善良中毒輕一點、不學佛人貪心重中毒重一些。可見因果無私,一視同仁,絕沒有分別對待。都是不同因造不同的果。
二、因果通三世
佛家常說:「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說明了我們今生所受的善惡果報,都是自己前世所種業因。是自種因、自受果。而現前身、口、意三業。
經文中曾說:「又說假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百千劫』是很遙遠的時間,遠在百千劫種的業因,並不會自行消失。『因緣會遇時』是指所種之因,在合適的條件下,就會發生作用、成果。
從以上可以看出,因果貫通三世,即: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些人看到好人受惡報,惡人得善報;便懷疑因果、懷疑佛法。這是不明因果法則、貫通三世的道理。
我們凡做一件事、說一句話、甚至動一個念頭都是種因,隨其善惡的性質的輕重,都有恰如其分的結果在後邊;遲早總會由自己承擔相應的結果。概括地說種善因得福報,種惡因得苦果。你罵人、人也會罵你,你害人、人必報復你、現在報復不了也會記住你,心裡埋下恨的種子、一有機會條件必報復你。你讚譽人、人也會說你好;你對別人好、使人受益,別人感激你就對你好。即是人之常情,也是因果定律的顯現。
三、因果有三種果報
根據果報的遲早.大體有三種情況:
1、現報:即做即報、現在做善事,現在享福報;現在做壞事,現在受惡報。
2、生報:跨越一世,即今生做好、做惡;來世受福報、苦報。
3、後報。既現在作善、作惡。到第三、四世,乃至百千萬劫後;才受到善報、惡報。後報,雖然早遲不定,但只要種下業因;就會受報。
為什麼惡人會獲福報呢?這是由於他過去生活中培植的善根厚深,現在又因緣成熟;因此享福報。但是,他這一世迷失了心靈,或者環境的引誘使他做壞事。如果他今生不作惡事,後報就會更好。
至於善人受惡報,這是由於他過去所造罪業大。而現在因緣已成熟,所以受惡報。,千百年來民間還債說。就是千百萬劫以來所欠的,令今世還債。如果他今世不行善,惡報會更重。另一方面,他今生所種善因並沒有失未,來必定受到相應的福報。所以做人處事,一定不要虧欠別人。身、口、意,三個方面都不能傷害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記住:『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恆古不變。
行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做人,下品十善做阿修羅;犯上十惡者落地獄,中品十惡墮俄鬼,下品十惡淪畜生」說明十善十惡是六道輪迴形成的業因動力。
行淨業,是脫離輪迴的業因動力。真信、切願,持名念佛是因,脫離六道,往生極樂,是果。
因果規律,並不是佛陀製造的。是佛陀,能把這種業因關係看明白,而告誡終生的。
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佛教講因果,有一句話叫做:「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菩薩因為明理成就大智慧,所以不造惡因也就無所謂感召惡果,眾生剛好相反,要等到親自遭受可怕的果報才生起恐怖。
菩薩深知因果循環規律,所以從源頭上來約束自己,也就是從自己的起心動念都要看好。莫種惡因。而眾生不識因果不信因果,圖一時貪慾而種下惡因,等到果報來時痛苦萬分,卻悔之晚矣。
禍福不是上天賜予的,是我們自招。地獄閻羅本不願你下地獄,奈何我等作惡多端偏要下去。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影子甩得掉麼?人死了錢沒花完,都成了別人的,名望地位也煙消雲散,唯有善惡之報是如影隨形的跟著一起去。百千億劫,萬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所以我們要惜福,多種福德,多做善事。
我們明白了業有三報的道理,不僅知道幹壞事作惡之人,終有報應,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積德,修福修德,修淨業,按照因果定律去修行,當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