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知否》的時候,我們對人物關係之間的稱呼特別好奇,因為裡面稱呼真的挺拗口的,什麼大娘子,小娘子,還有什麼主君等等。但是不得不承認,這部劇還是有還原宋代的風土人情的,比如宋人對皇帝的稱呼確實稱官家,宋代的寡婦叫「未亡人」,寡婦再嫁,她的後夫又稱「接腳夫」。別人稱呼自己的家人,如令尊、令堂、令愛、令子,重慈(祖母),尊閣(妻子)。比如盛肱向別人介紹妻子為內饋,內人,別人向盛詢問王大娘子,則問尊閣如何。另外如顧二向長柏詢問盛家老太太身體,則用重慈。
在宋代,女婿對妻子的父親稱為嶽父、泰山,對妻子的母親稱為嶽母或者泰水,嶽父也有稱作外翁,翁在宋代代表是中老年人,所以宋代也有稱爺爺為祖翁,父親叫父翁,叔叔叫叔翁,嶽父叫婦翁。對於沒有關係的老人則尊稱別人為蘇翁,或者李翁,或者公公。同理,在宋代媼也代表中老年婦女,所以宋人也叫祖母為婆婆,稱呼父母為兩親,跟現代的雙親是一樣的。這些都是慣常的叫法,還有一些特殊陝西地方,把父輩等人叫做老子,比如宋人把範仲淹稱呼成小範老子,稱範雍為大範老子。這裡未必指父親,而是對那些功臣閣老的稱呼。
宋人對庶母一般稱為支婆,稱呼父親的妾為妾母或者少母。宋人又把妾稱為小婦,小妻,次妻,少妻。宋人對他人稱己弟為「舍弟」,如韓絳《從事帖》中請收信人將附寄東西轉交其弟則雲「舍弟」。宋人亦常以行第稱子侄、兒子,如範成大《與五一兄帖》,灼與其從兄成象尺牘,信中談到七哥、九哥,指他自己兩子莘、茲,大姐則指成象的長女,成人的侄女。所以知否中稱呼庶母為小娘其實是較少的,在宋代似乎對女兒、侄女才稱「姐」,或稱「娘」。如大娘、大姐一般指的是家中的長女。宋代稱「郎」的,一般指子侄,或者女婿,一般是長輩對晚輩男子的稱呼,妻子及妾女等人不能直呼其郎。宋代男子一般稱呼自己的妻子為內饋,兒母等。如同內人或者孩子他媽是一樣的。
據昊曾之說,女兄稱「姐」始於宋代:「近世多以女兄為姐,蓋尊之也。兒媳婦則又稱其夫母為「姑」、「阿姑」。猶令吳語稱「阿婆、婆母」。宋人已泛稱子侄之妻為「子婦」、「媳婦」,見蘇軾手跡《十六侄帖》、《媳婦上問帖》等。宋人又稱諸子婦中以妯娌排行分別為大、中、小婦。如陳造《江湖長翁集田家謠》詩云:「中婦輟閒事鉛華,不比大婦能憂家…小婦初嫁當少寬,令伴阿姑頑過日。
子婦又稱夫父(宋稱舅,今稱公公)之姊為「大姑」這個稱呼如今依然在用。宋代童養媳稱「養婦」,作為「童婚」的一種形式無法得到法律認可。而「養婦」亦稱「存養婦」。宋人又稱繼父為「假父」、「義父」,而「再嫁之妻帶來的兒子」,又稱「義子」。「老媳婦」,則為宋人對自己妻子的戲稱,如蘇軾在致文同最後—信《入冬帖》中云:「老媳婦附此起居」,即「代其妻問候親家母」,即文同之妻。趙彥對家屬主要稱謂演變有一段簡單的解說:
古人稱父日大人,又曰家父,捐館則日皇考。今人呼父曰爹,語人則曰老兒,捐館曰老子。以「兒」「子」呼父習以為常,不怪也。羌人呼父為爹,漸及中國。……今人則曰媽。
這裡的古代指宋前,今人則為宋人。如果趙氏之說可信的話,宋代在語言學上也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歷史時期,爹、媽的稱呼一直沿用至今。所以宋人稱呼雙親為爹媽,這種稱謂在後面明清也有。
宋代有內家、外家之說,宋代凡母親、妻子一系的親屬均統稱為外家。《東京夢華錄》記載:是日「人家如女皆歸外家,歸即外公、姨舅皆以新葫蘆兒、棗兒為遺,俗雲宜良外甥」。《夷堅丁志》亦載:始言外翁召我去,女外家在漳州。外翁,又稱外父,即嶽父,妻之父。又稱「婦翁」、嶽丈、泰山,稱妻母為「泰水」,宋人已不知其義。但稱嶽母為「丈母」,則猶由嶽丈而來。範成大《荔酥沙魚帖》可證,其嶽母即魏良臣之弟信臣妻。嶽父之弟,則稱「叔丈人」,簡稱「叔丈」。宋人又稱母親之兄弟為「外舅」,舅母為「外姑」。舅之子即為表兄弟,習稱「中表」,或「中外」,與外家修好,或結成姻親,即稱「中外之好」。如知否中,王大娘子原本想把如蘭嫁給自己兄弟的兒子,既如蘭與她的腹兄(即表哥,其母與其父乃是同胞兄妹,即稱為腹兄),即結成中外之好。
宋代已有姨的習俗,一般男子稱呼妻妹為姨,以家中排行稱呼,如大姨,七姨,九姨等等。按著這種習俗,顧二郎要叫墨蘭、如蘭為四姨、五姨。外甥兒女也可稱呼母親姊妹為阿姨,其夫為姨夫,這種稱呼一直流傳至今。知否中康姨媽,按著輩分,明蘭等人應該稱呼其為大姨。宋人稱呼妻子的弟弟為「內弟」,稱呼自己的姐姐為「女兄」,稱呼自己的妹妹「女弟」,稱呼妹妹的丈夫為「妹婿」,稱呼妻子妹婿為「娣婿」。小姑稱呼嫂子為「妗妗」,小姑向嫂子等人自稱自己的丈夫為「姑夫」,父母稱自己的女婿為「女夫」。第二女婿為「第二女夫」依次類推。
其實稱呼的演變也有一些是錯的,比如趙彥衛總結父系、母系主要親屬云:
婦謂夫之父曰舅,夫之母曰姑。婿謂婦之父日外舅,婦之母曰外姑。子謂母之兄弟曰舅,父之姊妹亦曰姑。皆因與父母同行故也。今人呼妻兄弟卻日舅,妻父曰丈人,至有與婿書自稱曰丈人者,不亦陋哉!
這裡指出兩個問題,稱舅舅應該屬於對母親兄弟的稱呼,不能用在對妻子兄弟身上,所以我們可以稱呼母親的兄弟為舅舅,卻不能稱呼妻子的兄弟為大舅子、小舅子,因為他們不是同一個輩分。另一個是泰山丈人這是晚輩對長輩的稱呼,長輩不能自稱泰山丈人,這也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