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最美水溶洞—安順龍宮(圖)

2020-12-06 國家旅遊地理網

國家旅遊地理貴州安順8月17日訊(通訊員 沈光旦)貴州安順,是全國甲類旅遊開放城市,是世界喀斯特風光旅遊優選地區。黃果樹瀑布大名鼎鼎不必多說,但後起之秀——龍宮,不得不說。一旦你走進去,真猶如進入了龍的肚腸,暗河溶洞九曲迴腸。龍宮景區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南郊,距安順城區27公裡,距貴陽116公裡,景區集溶洞、峽谷、瀑布、峰林、絕壁、溪河、石林、漏鬥、暗河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為一體,是喀斯特地貌形態展示最為集中全面的景區,被譽為「天下喀斯特,盡在龍宮」………

美麗的安順

春季是安順最嬌美的季節,也是龍宮的油菜金龍呼嘯欲飛的季節。春天的花讓龍宮多彩絢麗,桃花紅、新柳綠、梨花白、菜花黃,玉蘭如玉,鶯歌燕舞,奼紫嫣紅。大地的春意已被喚醒,大家不妨換上春裝,和家人到安順去踏青,「嘗美食·遊田園·悅心境」,走進安順田野,感受最美的心情和風光吧。

龍宮景區是由龍潭秘境和通漩田園兩大主題片區組成,擁有中國最長最美水溶洞、中國最大洞中佛堂、中國最大洞中巖溶瀑布、中國原子能機構測定的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地方--天池、世界最大水旱溶洞集群、世界上最大單體漢字「龍」字田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還有以布依、苗族為主的多樣名族文化等多種旅遊資源。分享到

其豐富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奇妙的自然景觀,多彩的民族風情曠世稀有;獨特的龍文化、淳樸的宗教信仰,清新的田園氣息交相輝映,繪就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間仙境畫卷。

龍宮四最

中國最大的巖溶洞穴瀑布龍門飛瀑由天池水傾瀉而成,是典型的喀斯特暗瀑,洞高50米,瀑高38米,寬25米,是中國最大的巖溶洞穴瀑布。龍門高懸形似天窗,流水劈石鑽出噴瀉而下,搗珠噴玉,氣勢磅礴。

 中國最長最美的水溶洞一、二進龍宮被譽為全國最長、最美的水溶洞,其蜿蜒於龍宮奇峰異谷之下,堪稱一絕。其中一進龍宮長840米,由群龍迎賓廳、浮雕壁畫廳、五龍護寶廳、水晶宮、高峽幽谷宮五個部分組成,乘船穿行於溶洞暗河之中,頭頂斑斕的洞中奇景若絢麗的夜空,與平靜水面的倒影交相輝映。二進龍宮全長400米,共分為四個大廳。洞內景觀粗曠,鍾乳怪誕,如刀劈似斧削,潭深水幽,曲折神密,水幕電影光怪陸離,船行其中恍如「時光隧道」,妙趣橫生。龍宮風景區內的一股長度超過15公裡的水流猶如蛟龍,在這片土地上時而聚水成淵,時而覆水為瀑,時而蜿蜒成河,時而隱於群山,它吞石為洞,吐石為花,千萬年的時間,造就了如今夢幻的龍宮勝景。龍門瀑布猶如龍頭,奔騰咆哮;通漩河更似神龍擺尾,力拔山河。龍門瀑布是中國最大的巖溶洞穴瀑布,靜如秋月的龍潭天池水從38米高處一瀉而下,如脫韁野馬,聲如雷霆,在山洞中迴蕩。

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龍宮天池

又名響水龍潭,海拔1170米,長220米,平均寬約50米,水面面積12500平方米,平均水深28米。天池是龍宮地下河的轉折端,因河道加寬、地下河水不斷溶蝕巖體,最終導致溶洞頂板塌陷形成天池;是中國原子能機構測定的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地方。

 中國最大洞中佛堂--觀音洞分享到因洞內崖壁上一座50餘米高形似觀音像的石鐘乳而得名,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渾為一體,殿中所供白衣慈母觀音像高12.6米,蓮臺高1.8米,為中國最大的洞中觀音像。天下名山僧佔多,而天然溶洞寺院實屬罕見,其規模居全國之首。觀音洞主殿洞廳寬闊、面積有一千多平方米,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殿堂都是天然溶洞。

 龍宮三絕--漩水之奇(漩塘)

漩塘為典型喀斯特漏鬥地貌,直徑101米、面積8012平方米,與通漩短河相連,塘水不借風力、日夜不歇,沿塘切線方向順時針旋轉,自塘底天然漏鬥潛入暗河又因高差所致,從水竹源分左右流出,形成了「山不轉水轉」和「一水分兩邊」的龍宮奇景。漩塘景象珍奇,令遊客陶醉,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走進科學》欄目特別就此進行過探密和報導。

 龍宮三絕--短河之多(短河、區域喀斯特地貌)

龍宮景區發育在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區——華南喀斯特的中心部位。方圓18平方公裡的核心景區範圍內,星羅棋布著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餘個,在世界水旱溶洞集群中絕無僅有。由於在地表廣泛露出大量可溶性的碳酸鹽巖,而且在垂向上的分布亦佔很大比例,區域地質構造十分複雜,是喀斯特地貌發育最成熟最集中、喀斯特景觀最富集最典型的地帶,正所謂「天下喀斯特,盡在龍宮」。加上龍宮位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的南緣,水熱條件良好,形成了穿景區而過的諸多河流,河流對高原面的溶蝕侵蝕切割,加劇了高原地勢的起伏,又因「水從山裡來,流到山中去」,形成了通漩河、百步源、如來溪三條中國最短河流。河水清澈透明,翠竹相擁,船在水上走,人在畫中遊,仿佛置身人間仙境。只有2600米的通漩河是中國最短天然河,它起於水跳崖瀑布,止於漩塘。兩岸奇山連綿,稻田飄香,布依人家,青竹翠柳構成了最典型的南方喀斯特田園風光。

龍宮三絕--單體漢字之巨(龍字田)

中國最大的單體漢字——龍字田,這種農耕藝術與周圍山水結合給人一種震撼的美感。龍與田的組合也賦予了這種美更多的國學內涵:「見龍在田」出自《周易》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是上上籤。潛龍在淵,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分別代表了四季輪迴,時令更替。見龍在田代表春生萬物,以新易舊,是一種期盼與祝福。龍字田採用兩種農作物套種,按季節區分,春天由油菜花和蠶豆進行套種,秋天由黑糯米和一般水稻進行套種,拓自唐代書法家懷素的草書書法,佔地面積約8萬餘平方米,是世界最大單體漢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宛如一條活靈活現的巨龍從山林間呼嘯而出,特別是微風吹來,龍字隨風擺動時。龍字田絕美龍字畫卷已成為貴州標誌性景點之一。漫步於翠竹掩映的青苔石階群芳谷、藥谷、玲瓏岙是群芳谷景區的三谷。漫步幽谷,行於灑滿青苔的黛色石階,任微風從耳畔流過,聽溪流在山間跳動,藥草悠悠芳草香,十步一景,百步成畫。翠竹掩映,泉水叮咚,群芳爭豔,彩蝶紛飛,恍惚間,以為在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心曠神怡 遊龍宮

最近的一個早晨,我在網友陪同下我興致勃勃地坐上16路公交到東站搭上了從安順開往龍宮的大客車,三人行一路上有說有笑的,一改往日一個人旅行上車睡覺的習慣,不知不覺十元錢半小時多的路程很快就到了。

沿著進門後百步柳岸一路慢慢向裡走去,一條奔騰的溪流向著下遊洶湧而過。我們沿著溪流經過傲香洲、明湖、跨過臥龍橋走過壽字壁就遠遠地能聽到從龍洞處發出隆隆咆哮的水聲,並能看到陣陣霧氣從咆哮聲處向四周瀰漫開來,異常壯觀,待走近龍宮明顯感到瀑布衝擊水流濺起的浪花像雨滴一樣不停打在身上,從雨霧中仔細一瞧在龍洞的上方還有個直徑約兩米的山洞,滔滔不絕的水流就是從這個洞內噴射而出並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低處,在山洞狹窄的空間裡轟鳴的水聲分外刺耳、駭人。我一面擋住噴薄的水滴一面抓緊時間快速拍下幾張照片。瀑布下來流域上方有一座橋,塑著龍身名為飛瀑橋,橋兩頭碩大的鐵製龍頭張開大口讓人遠望以為是龍嘴噴出的飛瀑,橋身不長但過橋那怕晴天也要帶傘,瀑布的餘威和衝擊水面產生的水氣、水滴會灑你一頭一臉一身。

出了龍洞就進入一個無名山洞,洞內很暗地下溼漉漉很滑真,走出山洞往上漸行過玄幽石牌坊、穿疊雲街不經意中來到電梯間,坐電梯升到近山頂出來拾節而下才往真正的龍宮而去,沿途美景不斷,能看到各種奇花異草、怪石嶙峋,還有生在懸崖峭壁上高大粗壯的槐樹,還能附視進龍宮的小船悠悠在深深的溪流中,一路下來到乘船處坐上小船就是向真正的龍宮進發了。所謂龍宮實際上就是喀斯特丹霞地貌形成的一個溶洞,這是一個水洞,小船從龍宮口進去轉一圈能從旁邊一個小洞出來,裡面天然石灰溶巖形成各種各樣的造型趣像,任憑你自己的想像去體會去捉摸。這類溶洞我見過多了不再累贅。但是出宮口非常震撼,一股粗大的水流從地下暗河湧出,洶湧澎湃、滔滔不絕地流向更深的暗河,究竟流向何方不得而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正是太神奇偉大了!我讚美上蒼、讚美大自然,讓我們有幸能觀賞這麼多奇蹟!

出了龍宮向上就是岸圪凌霄,我們在虎穴洞下休息一陣順便填一下肚子,好在兩位朋友帶了一些水果食物,野外就餐雖然簡陋但腹中咕咕也別有風情,什麼餈粑、桔子、蘋果三人還吃得津津有味,謙讓之間也算美美地享受了一種難得的野餐樂趣。

用完午餐後精神大增隨即進入虎穴洞,去看看旱洞與剛才的水洞有什麼不同之處,旱洞顯得高大寬暢,溶巖大同小異只是造型規模不同而已。出虎穴洞後有兩種選擇一是原路返回直到進門口,二是走上十裡地繞山而行那邊有景區車可送達進門口,按我的個性一般情況下是好馬不吃回頭草的,情願多走山路既可多觀賞新鮮景致也可以順便鍛練體魄,商議時我們三人志同道合一致選擇徒步,步行了大半個小時左右來到了龍騰堡,我們在該處又休息了一陣然後進入天下第一佛洞觀賞天然佛洞內的各種佛像、洞穴,有一臥佛比較奇特,她是在原有巖石上就地取材雕刻而成的,出佛洞下去就是著名的漩塘,漩塘顧名思義就是塘水會逆時針漩轉,表面上看去是塘水在轉,實際上是它下面連通一條暗河,是暗河之水在下面衝擊塘水才形成這一奇觀。

在漩塘已是出景區了,要返城還得步行三公裡到下面去攔公交、要麼化二十元坐小車送到景區入口處,我們又勇敢地選擇了前者,我真佩服那來倆位女同胞,到底是山區人,對於爬山鑽洞的小菜一碟,而對我這個平原來的人,真的累得不行了。呵呵。她們那樣堅韌不拔,也激勵著我鼓起勇氣大步前行,但步行不遠一輛私營車只需十元就把我們就捎到山下,還正好巧踫上一輛回安順的巴士就不用再到入口處來回折騰早早地搭車回到安順,結束一天愉快之旅。

安順龍宮

洞外

飛瀑橋美景

安順龍宮風景區

貴州安順龍宮景區

飛瀑橋頭

龍宮觀景臺上

龍宮洞內

龍宮景區風光

龍宮內

龍宮小船

龍宮遊人

龍門飛瀑

龍宮位安順市南郊

盧笙舞

天下第一龍字油菜花田

巖畫

中國最大的洞內瀑布

遊人如梭

民族風情

 

相關焦點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宮就是這樣的人間天堂
    飛飛這次分享的龍宮景區,就位於安順市區和黃果樹景區之間,龍宮也是以「世界最大、最多的水旱溶洞群」而聞名。龍宮景區的總體,分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區。這裡有著全國最長、最美麗的水溶洞,中國最大的洞穴佛堂、中國最大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輻射劑量率、全世界最多、最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高品位風景資源。
  • 日本深空探測發現「龍宮」小行星存在含水礦物質
    (觀察者網訊)日本深空探測器「隼鳥2號」自2月起一直在小行星「龍宮」上開展探測活動,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目前公布的探測結果顯示,「龍宮」內部存在含水礦物質。 據日本放鬆協會(NHK)3月20日消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東京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從「隼鳥2號」向「龍宮」表面照射紅外線,對「龍宮」上巖石的成分進行了調查。調查後發現巖石出現了內部有水成分存在時特有的反應。
  • 隼鳥2號的小行星龍宮之旅·彩色「龍宮」是什麼鬼?
    例如:1)近地小行星「龍宮」外形呈陀螺狀,是疏鬆的「亂石堆」聚集而成的小行星;2)「龍宮」的赤道隆起,是因為這顆小行星曾經轉得很快,不過後來自轉減慢了;3)「龍宮」上雖然有(羥基形式的)水,但遠沒有科學家們之前預期的那麼多,可以稱得上「乾涸」;
  • 走進新化,在秀麗山水中尋找神秘的文化聖土
    是「舊不與中國通」的古梅山蠻峒中心和有據可考的蚩尤故裡,是我國苗、瑤等少數民族的發祥地,因1072年新歸王化而得名。早在九千年前,我們的先民就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勞作和生活,形成了狩獵文化和農耕文化的雛形。在漫長的歲月中,「梅山峒人」憑藉雪峰山和資水的險阻地勢,自為生理,「千年不服王化」,直到北宋開梅山,漢文化不斷湧入,苗、瑤、漢各民族不斷融合,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梅山文化。
  • 小行星龍宮極度缺水,隼鳥2將炮轟龍宮
    中國嫦娥5號,成功從月球表面挖回2000克月球土壤,再次展示了人類徵服月球的決心。而日本的科學家,卻避開了登月這個熱門路線,選擇比較冷門的小行星帶的探測,隼鳥2探測器成功捕捉到了小行星龍宮,這則消息引起了國際天文界的高度關注。地球的水源到底從哪裡來的?
  • 天文小知識 龍宮小行星:一個部分乾燥缺「水」的巖石天體
    同時他還補充道:「陀螺形狀的頂端可能是在龍宮星早期留下來的,當時的龍宮星快速旋轉,使它變成了一個扁平的形狀,並形成了一個突出的赤道脊,即使它現在的自轉周期已經減少到7.6小時,十分平靜,但赤道脊至今仍存在。」
  • 小行星「龍宮」的秘密即將揭曉
    「龍宮」與太陽的相互作用改變了我們對小行星歷史的了解。2019年2月和7月,「隼鳥2號」號太空飛行器曾短暫降落在近地小行星「龍宮」的表面上。當時研究人員通過各種儀器得到了這個寬達1公裡小行星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數值。這些發現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龍宮」、其他小行星、甚至整個太陽系的歷史。
  • 中國「深海蛟龍」現身萬米海底,龍宮真的存在?答案刷新認知
    龍宮,我國神話傳說中東海龍王居住的地方,由女媧冊封的東海龍王為司雨之神,海洋管轄之權為其所有。傳說,東海龍宮內有珠寶庫、龍殿、龍牢、龍寢宮等,有金蟹將軍、海夜叉、龜丞相、老龍王、龍太子,還有蝦兵蟹將數以萬計。因此,龍宮是否真的存在?成了不少小夥伴們從小到大的疑問。
  • 《生肖外傳》職業大曝光之龍宮使者
    提起龍宮,大家應該有這樣的一個影響:在深深的大海之中,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水晶般的宮殿光耀著周邊的海水,是如此的燦爛如此的謠言!中國古典小說《柳毅傳》中是這樣描繪龍宮: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精,雕琉璃於翠楣,飾琥珀於虹棟。
  • 喀斯特奇景,貴州10個最美的溶洞奇觀,你知道幾個?
    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將織金洞評為中國最美的旅遊洞穴。:中國最長最美的水溶洞 龍宮位於安順市西秀區龍宮鎮,是中國最長的水溶洞,整個溶洞長達15公裡,目前開發遊覽的只有長1240米。
  • 「龍宮」小行星為何缺水?
    兩年前,日本隼鳥2號宇宙飛船在小行星「龍宮」附近飛行時拍下了這張照片。後來,飛船將小行星的巖石樣本帶回了地球。 上個月,日本的「隼鳥二號」飛船帶回了在近地小行星「龍宮」(Ryugu)上收集的巖石樣本。雖然樣本分析任務才剛剛啟動,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通過飛船上其他儀器的數據揭示「龍宮」的歷史細節。phys.org網站當地時間1月5日報導,研究人員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中發文,解釋了「龍宮」為何不像其他小行星一樣富含水分——「龍宮」的遠古母體很可能在其形成之前的某次加熱事件中已經丟失水分,因而使得「龍宮」比預期更乾燥。
  • 中國最美古樹-桑植亮葉水青岡
    樹種名:亮葉水青岡別名:光葉水青岡、亮葉山毛櫸拉丁學名:Fagus lucida位置:桑植縣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鬥篷山坐標:東經110.723319度,北緯29.673984度樹齡:1500年胸圍:3.76米 亮葉水青岡是殼鬥科青岡屬落葉喬木樹種,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中,該樹種長成大樹後,形態萬千,七擰八扭,獨具風味, 在山頂常形成純林群落,林下多密集生長箭竹和苔蘚,能截留和儲存大量雨水,為國家水源涵養林首選樹種,是國家「三有」易危物種和湖南省級重點保護植物。
  • 多彩「貴州」,最美十大旅遊景區排名,你知道幾個?
    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來盤點一下在貴州最火爆和最美的景區的排行榜!黃果樹瀑布的水直瀉犀牛潭,如果你來到瀑布腳下,你會看到多米的瀑布從山頂飛濺直下,激起巨浪滔天,還能聽到驚雷般的水聲,來這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夢中的喀納斯湖,新疆新疆最美的季節裡,帶你走進神秘的喀納斯
    夢中的喀納斯湖,新疆新疆最美的季節裡,帶你走進神秘的喀納斯喀納斯湖地處於新疆省,是一個很美的天然湖泊景區,當中的環境很好,很合適觀光旅遊了。我覺得喀納斯湖的秋景是最美的,而且現在也已經到了秋天,這裡的樹木都已經泛黃,再配合上晶瑩剔透的湖泊,真是一個很美的秋景畫面呀。
  • 太陽系「化石」揭秘天體與生命起源 貝努和龍宮小行星都發現水的痕跡
    這次探測為解開太陽系起源之謎、回答地球上的水及構成生命的有機物質是否來自於彗星的問題提供了線索。67P是一顆軌道周期為6.44年、自轉周期為12.4小時的木星族彗星。從照片可以看出,67P彗星由明顯的兩部分組成,看上去就像一隻小鴨子的頭部和身子。
  • 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終入「龍宮」
    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終入「龍宮」新華社記者華義這是隼鳥2號探測器降落在小行星「龍宮」的模擬圖。新華社發(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供圖)在經歷1542天的漫漫太空之旅後,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終於在22日首次短暫登陸距離地球約3.4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完成預定任務。人們期待它能在2020年年底將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幫助解答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等謎題。
  • 萬萬沒想到,2020年中國最美校園第一名,是它……
    中國最美大學在哪裡?這個問題,即便被問上千遍萬遍,在每個大學生的心裡啊,也僅有那唯一的答案。母校。廈大的學生說,銜山含湖、面朝鼓浪嶼的多情廈大,最美;廈門大學。圖/微博@廈門大學武大的同學說,珞珈山上,櫻花粉的浪漫,最讓人陶醉;北大的校友說,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北大的一年四季美在氣度,美在雍容...圖/微博@北京大學就在大家神仙打架的時候,一所從未上榜的北方大學,卻在今年殺出了重圍,竟然穩居2020年中國最美校園Top1。它就是,延安大學。
  • 剛剛,小行星龍宮被偷親了一口!
    隼鳥2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一個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旨在對近地小行星龍宮展開探測,屬於隼鳥1號的後續計劃。2014年12月3日,隼鳥2號從種子島宇宙中心大型火箭發射場升空。在太空中經歷三年半的長途跋涉後,於2018年6月27日進入龍宮軌道。
  • 中國最美的彩林攻略來了!
    一起去體驗最真實的藏地 |相約在路上| |西藏| |新疆| |額濟納| |尼泊爾| |川西| |青海| 秋天的川西 是被上帝遺落的調色板 是色彩斑斕的天然畫卷 有中國最美的彩林風景
  • 龍宮小行星在聚集形成之前或已失去大部分水分
    科學家之所以選擇龍宮小行星當作勘測目標是因為它屬於顏色較深的小行星類型,此類小行星可能存在含水礦物質和有機化合物,此類小行星被認為是地球上發現富含水和碳的黑色隕石(被稱為碳質球粒隕石)的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