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宮就是這樣的人間天堂

2020-12-06 飛飛想旅行

其實貴州真的好美,很多人只知道什麼雲南、桂林這些知名景點,殊不知貴州的山水也是毫不遜色於它們的,飛飛曾經有幸到過貴州旅行,遊覽著那裡的山美水美,深深地被這裡山水之美吸引著、這裡的人們也都很樸實,這裡是一個比較淳樸的地方,這裡處處是美景,一步一處景,如此多的美景使人沉醉。

飛飛這次分享的龍宮景區,就位於安順市區和黃果樹景區之間,龍宮也是以「世界最大、最多的水旱溶洞群」而聞名。

龍宮景區的總體,分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區。這裡有著全國最長、最美麗的水溶洞,中國最大的洞穴佛堂、中國最大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輻射劑量率、全世界最多、最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高品位風景資源。還有著多類型的喀斯特景觀,被遊客們讚譽為"大自然的大奇蹟",這裡也是深受眾多遊客喜愛之地。龍宮是貴州接待條件最成熟、景觀最精華的黃金旅遊點之一,而且還是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

貴州龍宮景區主要景點以溶洞、洞穴、瀑布為主體,由臥龍湖、迎賓洞、龍門飛瀑、龍潭天池、龍宮暗湖、蚌殼巖、虎穴洞等景點組成,上下之間相互輝映著,洞內奇特景觀別有洞天,這裡宛如神話中龍王所居住的水晶宮殿。

「吞石為洞,吐石為花,神宮賴水造;聚水成淵,覆水成瀑,勝景依石生」,這就是龍宮景觀的真實寫照。龍宮地上景觀與地下景觀、洞內景觀與洞外景觀相互交替展現著她們的絢麗之美。除以「水旱溶洞最多、最為集中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獲兩項世界紀錄外,還有著許許多多神奇秀麗的喀斯特景觀。

來此旅行的遊客們一般都是選擇乘坐小船進入一、二進龍宮,進入傳說中龍宮之後在燈光照映下,洞內的奇特自然地形景觀顯得更加離奇而神秘。

一、二進龍宮被譽為全國最長、最美的水溶洞,為龍宮的三絕之一,其蜿蜒於龍宮奇峰異谷之下,堪稱一絕。其中的一進龍宮,是由群龍迎賓廳、浮雕壁畫廳、五龍護寶廳、水晶宮、高峽幽谷宮等五個部分奇特景觀組成,遊人乘船穿行於溶洞的暗河之中,頭頂斑斕的洞中奇景可以欣賞著絢麗的夜空,與平靜水面上的倒影交相輝映著。

二進龍宮景點,共分為四個大廳。洞內景觀粗曠,鍾乳怪誕,如刀劈似斧削,潭深水幽,曲折神密,水幕電影光怪陸離,遊船行走其中恍如「時光隧道」的時空旅行,真是妙趣橫生。

龍宮的洞內歷經數億年形成的鐘乳石,絕對能夠滿足來此遊覽的人們,滿足人們對溶洞奇觀的一切幻想,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很想讚嘆大自然的奇妙,本想吟詩一首贈天下,奈何胸中文化,只能臥槽景真美。

龍宮的洞廳構造宛如神話中的龍王宮殿,有著「地下灕江、天上石林」的溶洞風景價值,這也是目前國內已發現的其它同類型景區中所無以比擬的,大詩人艾青稱這裡為「大自然的大奇蹟」,國畫大師劉海粟讚譽這裡為「天下奇觀」,中國的溶洞專家則感嘆「覽龍宮知天下水洞,蕩輕舟臨人間仙境」。民間有句話說得不錯,在這裡引用一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龍宮就是這樣的人間天堂。

遊覽完洞內的景觀,遊人出了溶洞之後,在「通漩田園」片區可以找到壯觀的「龍字田」,這個「龍」字足有11個足球場那麼大,是由不同季節的農作物套種而成的美麗景觀。

奇妙的自然景觀、多彩的民族風情曠世稀有;獨特的龍文化、淳樸的宗教信仰,清新的田園氣息交相輝映,繪就一幅「夢幻龍宮、自在田園」的人間仙境畫卷。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大大的「龍」字已由英國權威機構WRCA認證為世界上最大單體漢字,這裡也成為了貴州標誌性的景點之一。

龍宮這裡至今還居住有從明代流傳下來的「屯堡人」,他們系明太祖朱元璋派遣戍邊鎮守雲貴之地漢族軍隊的後裔,時至今天這裡還依然沿襲著600多年前的文化和生活習俗,不僅保留著捲舌的發音方式,這裡的婦女們還穿著長袍大袖、絲綢系腰、花翹頭布鞋等明代服鈽。

龍宮的民族文化藝術閃爍著瑰麗的奇彩,景區一帶流傳的地戲,被外國朋友讚譽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1986年的時候,龍宮蔡官的地戲團應邀赴巴黎參加了法國第15屆秋季藝術節,她們以造型生動、聲腔高昂轟動了歐洲大陸。布依族特有的民族樂器是用芒鑼伴奏的紅銅嗩吶,蘆笙也是苗族青年們最喜愛的樂器。

相關焦點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真實作者另有其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每天學點箴言: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原典】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全文譯意為:神仙居住就會有名氣;水不一定要幽深,只要有蛟龍潛在就會有靈氣。這是間簡陋的居室,只因有我的美好德行才使它散發香氣。【品讀】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是膾炙人口的名篇。自比陋室其實不陋。
  • 會理白塔:山不在高,有塔則靈
    記得小學時有一首傳唱度極高的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歌詞中描寫了一座白塔:小船兒推開波面,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這座被青山綠水映襯的白塔,像是神一般的存在,私以為白塔必須要坐擁一汪平靜的湖面,才算得上真正的白塔。而直到我見到了會理縣的白塔,才改變了這種固執的看法。每一座塔自有存在的價值,無論它存在於什麼環境中,它都能綻放出獨特的美麗。
  • 山峰有多高
    但是,不是所有的山都那麼高大,山東壽光的靜山就是一個特例。世界上露出地面最小的山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鎮,有一座距地面只有0.6米高,海拔也只有48米高的山,靜山。這座山,可謂是世界上最矮的山,就像一個凳子一樣高,不用攀登,直接可以坐在上面休息。為什麼說只有0.6米高的靜山是山呢?
  • 十二生肖中的「龍」究竟是什麼動物?
    十二生肖中的動物,大多是我們日常可見的動物,唯獨龍,對於現代人來說,陌生又神秘,似有若無。那麼龍究竟是什麼動物呢?當年有一個高郵龍吸水的新聞,差不多十年前了。那次高郵地區發生龍戲水,上了新聞,我和我媽正好在看東方衛視的時候看到了,畫質比較清晰,龍在雲層中盤旋而去,下面的村民都在喊「龍!龍!」,畫外音是專家的自然現象解說。 之後上網查,發現好多人都看到了這個新聞,都在那裡討論。還有人上傳了新聞視頻,但是那時候網絡視頻畫質都很糊,有些沒看過電視臺直播的人覺得視頻裡的有點像鳥。不過下面有個人評論說,自己從小在長江邊長大,龍經常見。
  • 走進中國最美水溶洞—安順龍宮(圖)
    中國最大洞中佛堂--觀音洞分享到因洞內崖壁上一座50餘米高形似觀音像的石鐘乳而得名,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渾為一體,殿中所供白衣慈母觀音像高12.6米,蓮臺高1.8米,為中國最大的洞中觀音像。天下名山僧佔多,而天然溶洞寺院實屬罕見,其規模居全國之首。觀音洞主殿洞廳寬闊、面積有一千多平方米,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殿堂都是天然溶洞。
  • 靈山——可見匠人巧奪天工,無意中增添了水的靈性,山的神秘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昨日應朋友之邀,懷著一顆虔誠之心去了一趟靈山。靈山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城西30裡靈鷲山,故名九頂蓮花山。傳說秦穆公狩獵於此見靈鷲鳥而使名,簡稱靈山,為西北第一佛山。
  • 【這裡有龍】永定尋龍記
    「HIC SVNT DRACONES」,字面意思是「這裡有龍」。《閩西日報》故事一則:旱年,農夫祈雨夢見龍王爺降臨深潭,遂在潭穴外叩拜求雨,雨降潤田,救民與水火,龍潭有龍不脛而走,「龍潭」因而得名。走古事·舞龍(白龍!恐龍蛋是不是你誕下的?)第七站:陳東 不重年不重節,只重民間四月八。
  •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安有不來古隆中之理
    這不,在五一高峰期過後,我便帶著我的家人開著我的18款奔馳C來到了襄陽,至於我此行的目的地,大家恐怕都已清楚了吧,就是古隆中!行走在高速公路上,我感覺我的C200動力十分強勁,別看只是款1.5T,但我覺得它的動力源源不斷,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並且很是流暢。
  • 「共舞長江經濟帶 繪就雲嶺新畫卷」金生麗水潤「三股」
    在這裡,納西族村民親水、愛水、護水的習俗亙古不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於他們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有一句話常掛在嘴邊,「金生麗水!」  麗世三谷水山居酒店三谷水 劉暢 攝因水而美山與江,在這裡碰撞。冬日,宏文依然村蔥蘢深秀,從山谷中冒出的一股股清泉是那麼純潔,那麼活潑,那麼鮮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縮,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一泓清水,奔入金沙江,流向長江。燦爛冬日松間照,谷間清泉石上流。叮咚作響的山泉,細細浸潤、節節延伸,移步即景。村莊、竹林、梯田,依山、傍水、就勢,一幅絕色秀美的納西田園圖景刷新著對美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