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斷言人類無法解讀宇宙, 而伏羲早在7千年前就洞悉了宇宙!

2020-08-29 禪釋人生

曾經推崇宇宙大爆炸說、被尊為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科學家的霍金,在其《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之中,不僅提出了否定宇宙大爆炸說的「在宇宙的開端並沒有奇點」的論斷,而且斷言:「人類現有的世界觀,不足以理解宇宙。」


作為身處高端文明時代的科學家,霍金既有天文望遠鏡可以觀察宏觀世界的宇宙,又有電子顯微鏡可以研究微觀世界的夸克,還有傳承幾千年下來的人類文明所積累起來的所有文明成果的支持,在研究宇宙起源的問題上尚徹底失敗了,身處矇昧時代的伏羲在7000年前就可以認識到了宇宙起源的奧妙,了悟了自然力的運作規律,是不是玄乎的令人難以置信?!

按照眾多先秦古籍的記載,在7000多年前的上古時期,伏羲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以一擬太極,創造了先天八卦,將華夏族群從矇昧時代帶入了文明時代。上古時期尚處於新石器及農耕文明的早期階段,既沒有城市的形成,又沒有文字,從物質層為的角度來看,怎麼也達不到文明的標準,為什麼要說開啟中華人文的伏羲已經揭示了宇宙起源的奧妙呢?

因為:文明的靈魂在文化,而非物質,文化是本,物質是末;文化的核心在哲學,而非藝術,哲學是裡,藝術是表;哲學的終極在本原,而非秩序,本原是體,秩序是用。而由伏羲創立的太極圖和伏羲八卦,雖然屬於無字天書,但卻揭示了宇宙之奧、生命實相和人事要害,關鍵就在於我們要會解讀伏羲的太極圖和先天八卦。

太極圖實質上是宇宙本原元氣的運行示意圖。萬物皆太極,大到宏觀宇宙,小到微觀粒子,其內部均有兩種相對的力量在共存、互動和交感,只不過元氣是一種看不到、聽不見、摸不著的形而上的存在物,人們用研究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形而下的存在物的科學手段是無法看到的。

太極和八卦之中都有陰陽,陰陽是宇宙的精神本原,元氣是宇宙的物質本原,陰陽依託於元氣、由元氣來承載才得以存在。宇宙本原既不是物質,又不是精神,而是物質與精神合二為一、渾然一體、密不可分的共存物!


那麼,有沒有考古學證據證明伏羲在7000年前創立了太極圖和先天八卦呢?有。民國期間,在甘肅永靖縣出土了一個距今6500年的雙耳彩陶壺之上的墨韻雙龍古太極圖,現收藏於瑞典遠東博物館的。太極圖是中國第一圖。

伏羲八卦為三爻單卦,1973年在江蘇省海安市青墩遺址出土的刻畫有8個六爻重卦,經碳14測定和樹輪校正,距今約6500年。還有一些考古證據這裡不一一列舉,而這些鐵證足以證明伏羲在7000年前創立太極圖和八卦的傳說是可信的!

為何身處高端文明時代、擁有無窮資源和力量支持的霍金無法詮釋宇宙起源,而身處矇昧時代的伏羲卻能夠穿越時空的無窮障礙、突破人類的思維極限,解讀出了宇宙之奧呢?伏羲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事實上,大道至簡,有關在什麼情況之下,成年人會擁有感受自然力系統運作機制的能力,中國道家始祖老子(前571—前471)在《道德經》之中曾有過論述。

《道德經》第十章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致柔,能嬰兒乎?」承載經營著魂魄,抱守著元氣,能讓其不離開身體而長存嗎?通過專心致志的調息使自己的氣機柔和,能達到嬰兒那種狀態嗎?老子在這裡是在講感悟道即自然力的法門——調息入定法。

何謂嬰兒狀態呢?從西方醫學生理科學的角度來看,3歲以下嬰兒在覺醒狀態的優勢腦波就是δ波,也就是腦電波頻率在0.5Hz~4Hz(周/秒)。西方生命科學的研究發現,如果成年人在覺醒狀態的優勢腦電波頻率達到0.5Hz~4Hz(周/秒)的話,是開發人類直覺雷達系統,以及超能神密力量的關鍵。


老子之所以會說「能嬰兒乎?」是因為成年人如果能夠通過調息法「摶氣致柔」在覺醒狀態用意念來捏聚和調適機體內部的元氣,使自己的腦電波處在δ波為優勢腦波狀態的話,就等於是識神「致虛極」了,識神耗的氣變少了,這個時候有充沛的元氣支持,元神就會很靈敏,就可以擁有超凡的力量,感受到天地大自然元氣場氣機的變化。人的心如果純如嬰兒,也是最省元氣的狀態。

《道德經》第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其觀復。」通過調息法使識神進入虛極,篤守入靜的狀態;就能夠感受到宇宙萬物的勃勃生機,老子就是用這個方法來觀察宇宙萬物循環往復的變化規律的。

入定是修行的基本功夫,何謂入定呢?入定就是首先要把自己想東想西的妄想心靜下來——使識神變弱,修行界有「滅識神,興元神」之說。入定是分層次、級別和高下的,修行者所能達到的入定層次和級別,反映的是修行者能力的大小,而如果要是從西方醫學生理科學的測試數據來看的話,修行者入定時所達到的級別越高,被測試到的腦電波的頻率就可能會越低。而腦電波的頻率越低,則說明識神越弱。

睡眠是識神短暫缺失的一種狀態,機體完全由元神來掌控。而入靜和入定則與睡眠不同,雖然入靜、入定時腦電波的頻率與睡眠時相同,但入靜、入定時識神並沒有完全消失。機體內部精神世界之中的識神和元神,在入靜和入定的狀態還會有彼此信息的交集機制。

國際腦波學會針對不同震動的周波數,將腦電波定以α、β、δ、θ之名。而入定狀態只能是在腦電波頻率比較低的δ波和θ波範圍之內時,3歲以下嬰兒的優勢腦波為δ波(0.5Hz—4Hz以下),7歲以下兒童的優勢腦波為θ波(4Hz—8Hz以下),α波(8—14Hz以下)為覺醒態腦波頻率,β波(≧14Hz)為精神高度緊張及癲癇發作時的腦波頻率。

事實上,中國醫學經絡的發現是調息法的產物,也就是導引術的產物。古代的智者在修煉導引術的時候,在人進入了入靜入定態——心境空明寧靜,也就是老子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的境界之際,沒有外界環境的幹擾,眼睛雖然閉著,但心神則在向內觀看,腦子裡面的圖像非常清晰明了。,那些曾經駕馭你的身外之物反而會不由自主地被你奴役而來。

相關焦點

  • 宇宙如何形成,我們的祖先伏羲早在七千年前就洞悉了宇宙真相
    、被尊為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科學家的霍金,在其《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之中,不僅提出了否定宇宙大爆炸說的「在宇宙的開端並沒有奇點」的論斷,而且斷言:「人類現有的世界觀,不足以理解宇宙。」,又有電子顯微鏡可以研究微觀世界的夸克,還有傳承幾千年下來的人類文明所積累起來的所有文明成果的支持,在研究宇宙起源的問題上尚徹底失敗了,說身處矇昧時代的伏羲在7000年前就可以認識到了宇宙起源的奧妙,了悟了自然力的運作規律,是不是玄乎的令人難以置信?!
  • 宇宙還有7維人類無法感知,霍金:人類其實生存在一張彎曲的膜上
    ,即M理論,M理論是一種統一場理論,認為宇宙並未是四維時空,而是十維空間,認為時間只是一個偽維度,否認了時間作為一個維度存在的合理性,統一場理論認為:小到影響一個粒子運動、大到影響整個宇宙的因素都是相同的,都是弦運動、震動的結果,它將微觀量子領域與宏觀世界統一了起來,這顛覆了原有的認知,卻將原本無法相融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起來,很好的解釋了很多經典時空觀無法解釋的問題,例如萬有引力的來源,分子結構等等
  • 霍金離世兩周年:弟子吳忠超撰文解讀霍金心目中的宇宙
    1988年,霍金出版了驚世之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這本書中,他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並嘗試回答了上述問題——在過去,這些問題只有神學才能夠給出答案。這本書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裡程碑式的佳作,出版不過短短數年,該書的發行量就已經超過2500萬冊,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
  • 霍金離世兩周年,弟子吳忠超撰文解讀霍金心目中的宇宙
    這本書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裡程碑式的佳作,出版不過短短數年,該書的發行量就已經超過2500萬冊,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早在上世紀70年代,霍金就已經是光芒四射的學術明星。劍橋大學為了賦予他相應的榮譽,特地設立了引力物理教授的位置。因為按照劍橋的古老傳統,一個學科只設一個教授位置,通常是這個位置空了才遞補,所以絕大多數學者,甚至非常著名的學者都不是教授。1979年霍金被選為盧卡斯數學教授後,這個引力物理教授的位置就被自動取消了。
  • 《山海經》探(23):伏羲先天八卦是宇宙密碼植入華夏文明的原點
    文明肇始有二個方面:一是護佑人類生息繁衍擴大種群;二是將深層的宇宙智慧植入下界社會發展人類文明。這個肇始由帝俊的應化身伏羲女媧來完成。伏羲女媧雖然是人文初祖,實際處於神明(宇宙文明)與人類智慧的移植銜接階段,是人類社會早期「神主」時代的開始(《山海探幽(8):同步架構立體思維模式方可釋讀<山海經>》及《山海探幽(7):盤古開天闢地是人類對世界形成狀態的記憶傳承》),所以伏羲女媧處於亦神亦人的過渡狀態。在神,伏羲女媧是有文獻記載的華夏最早的創世神;在人,伏羲女媧是華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本身就是天帝——帝俊的化身。
  • 霍金:黑洞並非永恆監獄 或通往另一宇宙
    霍金還在講座中談到了前不久剛剛發現的引力波。他認為此次突破第一次為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切實的證據。「黑洞並不像人們一度以為的那樣,是一座永恆的監獄。物質也可能從黑洞裡出來,這些物質也許來自黑洞外部,也許來自於其它宇宙。
  • 量子理論:宇宙誕生於虛無,但該理論為何在宇宙誕生前就已存在?
    霍金及其合著人倫納德-曼羅蒂諾斷言物理法則讓整個宇宙自發形成。霍金表示,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球,以及所有一切事物都可以無中生有,它們可以在量子論的空間中自發產生,所以我們真的不需要上帝來創造宇宙,只需遵循物理定律就可形成。宇宙可以自發地從無到有,是因為根據量子論物理學,粒子可以憑空出現一小段時間,然後再度消失,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觀察到這種現象並測量過。
  • 霍金個人自傳,被禁錮在輪椅上的巨人,宇宙之王解讀自己的宇宙
    我的簡史中宣部、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央視「2014中國好書」榜引進版獲獎好書,《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首度推出個人自傳,被禁錮在輪椅上的巨人,宇宙之王解讀自己的宇宙外文名稱:My Brief History
  • 霍金的離去,是否也帶走了他對外星球的宇宙說?
    史蒂芬·霍金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一位不同於常人的宇宙學家。霍金由於後期患病導致全身癱瘓,甚至不能發音,但是並沒有中斷他的研究,他是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也被人稱作「宇宙之王」。霍金教授在2018年3月去世,是否也帶走了他的宇宙說?
  • 霍金關於宇宙的終極十問!
    霍金去了宇宙的星辰大海,但霍金源於對人類的關心留下十個終極問題。 一,有造物主存在嗎?(霍金) 科學是基於可測試性、可重複性和可證偽性的基礎(這才是科學)。但有一些事,我們並不能測試、重複和證偽,上帝的存在性是屬於這類事物。---加來道雄。
  • 霍金心目中的宇宙——紀念霍金離世兩周年
    在霍金入葬以後,來賓們被邀請到西敏寺的後花園參加招待會,這時響起了熟悉的霍金的「聲音」,此刻歐洲空間局將這聲音同步向宇宙深處發射。它象徵著這個星球上的寂寞的文明尋找宇宙知音的努力。2018年3月31日,霍金的葬禮。 東方IC 圖早在上世紀70年代,霍金就已經是光芒四射的學術明星。
  • 致敬霍金 | 他帶著宇宙的秘密走了,只剩下我們這幫渺小的人類
    霍金做出很多重要貢獻,最主要的是他與羅傑·彭羅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關於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霍金過去曾在多個公開場合,發表對生命、人類、宇宙、人工智慧核武等的看法。他常常探尋在宇宙的背景下,地球和人類所扮演的角色,在思考人類未來的基礎上,探究我們探索太空、尋求其他潛在宜居星球的選擇。
  •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說明宇宙是有限的?霍金:有限無界
    浩瀚無窮的宇宙,到底哪裡是盡頭?宇宙是不是真的無窮無盡?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界呢?有時候越往深處想,腦子裡就感覺越亂,甚至會出現一種讓人毛骨悚然的感覺。古往今來,天文學家對於宇宙的研究和探索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天文學家對宇宙的爭論也延伸到了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問題上。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通過現代的科學技術就可以準確推算出宇宙的真實大小。
  • 霍金去世前給人類四個忠告,人類如果犯錯,極有可能自取滅亡
    霍金給人類的四個忠告:1.上帝粒子可能毀滅宇宙上帝粒子也叫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不帶電荷、色荷,極不穩定,生成後會立刻衰變。一九六四年,英國科學家皮特·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 「霍金」留給世界的最後禮物,或將顛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這位科學泰鬥於2018年3月14日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對於宇宙和空間的認識卻深刻影響了我們,而且,就在史蒂芬·霍金去世不到兩個月後,他生前的最後一篇論文也公布於世,再次拓展了對宇宙和人類自身的認識,並且有可能顛覆我們對宇宙大爆炸的現有認知。
  • 回到星辰宇宙的霍金經歷了怎樣的一生?
    醫生斷言,他僅能活2年,但他卻以樂觀的心態對抗病魔逾50年,成為"運動神經元病"患者中存活時間最長的人。他曾說: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2017 年,霍金多次警告人類不要接觸外星人,並隨時警惕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威脅。2017 年,私人航空公司 Virgin Galactic 邀請他上太空漫遊,霍金當即表示答應,並期待技術的完善實行此次旅行。可惜,一直沒有成行。
  • 霍金去世:輪椅上度過一生,卻帶領人類走向宇宙
    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點開始,時間由此刻開始,黑洞最終會蒸發,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雖然他不能寫字,而且談吐不清,但是他的思維卻遨遊到了宇宙之間。霍金曾表示,應該用科學來揭開宇宙的奧秘:「我認為,我們將來的確會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結構。事實上,現在我們已經接近實現這個目標。在我看來沒有任何現實方面能夠超越人類的思維」。
  • 霍金這篇讓劍橋官網崩潰的有關「宇宙起源」論文到底講了啥?
    這兩天,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主管Pete Worden、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這三位大咖出現在第五屆騰訊WE大會,都談到了人類在地球之外建立家園的可能性。其中,霍金帶來了「突破攝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計劃的最新進展,這或許依然與他的「AI威脅論」有一絲聯繫,他早前接受《連線》雜誌採訪時表示:「我擔心AI某天會完全取代人類」,倡導更多的人投身於科學事業,並補充說人類應該制定新的太空計劃,找到宇宙中合適的行星,作為人類另一個可以居住的地方。
  • 霍金研究表明,因無數微蟲洞連接平行宇宙,我們的宇宙才能穩定
    霍金用量子宇宙學得出它的終極量子結論,這個結論允許無限數量的平行宇宙存在。量子理論的出發點是波函數,它描述了粒子所有可能的狀態。在某一點的波函數的值越大,那麼在該點找到電子的概率也越大。例如你現在坐在電腦前,那麼你就有一個具有薛丁格概率性質的波函數,如果你有辦法看見自己的波函數,那麼它就是與你身體形狀接近的一團雲。但是這團雲的一部分將分散在所有的空間,可以在火星,也可以在銀河系外。
  • 宇宙究竟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如果是有限的,人類能否到達宇宙邊緣
    據估計,宇宙中至少有20億個像銀河系這樣大的星系。宇宙的龐大超出了人類的想像,但至今仍然有一個令無數科學家抓破腦袋的問題,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如果是有限的,那麼宇宙的邊緣在哪裡? 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奧秘困擾了人類數千年,但至今未能找到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