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古藺這些樹已成為瀕臨滅絕的植物了!再不保護就真的沒有了……
多個物種從地球上永遠消失。(芳樟、油樟、樟木、烏樟、瑤人柴、栳樟、臭樟)【特產】東新鎮建成2000畝獼猴桃基地,成熟後讓你吃上家鄉的獼猴桃【關注】古藺人注意!你家這些東西有可能是假冒偽劣的!速看丨古藺人說「水墨雙沙美如畫」的秘密終於曝光!
-
古藺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據說這是鳳凰的原型!
7月30日,遊客在黃荊鎮香楠村虎頭山景區發現3隻大搖大擺、優哉遊哉的「長尾巴大鳥」,它們一會兒在虎頭山公路上溜達,一會兒在路邊的護欄上曬太陽。
-
雲南首次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
圖為民警救助的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 餘澤 攝中新網昆明7月6日電 (李宗穎)近日,雲南省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救助了一隻大鳥,經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也是雲南鳥類新紀錄。
-
雲南首次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 全世界種群數量僅1000-2499隻
近日,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救助了一隻大鳥。經鳥類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
-
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驚現景谷
近日,雲南省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救助了一隻大鳥,經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也是雲南鳥類新紀錄。 7月4日16時許,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接到景谷派出所電話通報稱,派出所民警出警帶回了一隻體型較大、種類不明的大鳥,需要森林警察大隊前去接收救助。接報後,森林警察大隊值班民警立即趕赴景谷鎮。
-
古藺黃荊發現國內最清晰恐龍足跡丨專家還原一億年前的恐龍生活場景
一片巨型石板灘上分布著一排排錯落有致,像腳印一樣的印跡,每個腳印均能清楚地顯示出腳掌和腳趾痕跡,並呈現出一條行走路線的軌跡。初次看見這幾個分布均勻、線條清晰的足跡,邢立達感嘆道:「這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形狀最完整、最清晰的恐龍足跡化石。」
-
龍口警民聯手救助受傷蒼鷺 系世界瀕危動物保護名錄種類
齊魯網3月20日訊3月19日,龍口市徐福街道一村民在東王村東面的一家垃圾場裡發現一隻受傷的蒼鷺,警民聯手接力進行救助,並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對受傷的蒼鷺進行救治並放生大自然。當天上午,龍口市港欒邊防派出所接到群眾求助電話,稱在村裡發現一隻不明動物受傷著落了,需要救助。民警趕到現場進行查看,褐色大鳥除了身體右側有一處傷口,並無大礙,但由於擔心受傷大鳥攻擊他人,便將其帶回了派出所,並及時聯繫了龍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經工作人員現場辨認,受傷鳥類為蒼鷺,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鷺科鳥類。
-
世界瀕危物種鉗嘴鸛 成群飛抵會澤
連日來,在會澤縣新街鄉花語湖,一群大鳥在樹上棲息嬉戲、盤旋飛舞,與春色春光相映成趣,駐村扶貧幹部王世忠通過觀察和查詢,確認了這群特殊的 " 賓客 "就是世界瀕危物種鉗嘴鸛。這段時間,鉗嘴鸛正三五成群停留在新街鄉花語湖邊。它們有的站立、有的嬉戲爭搶食物、有的親切地相互梳理羽毛、有的歇在樹上,有的站在湖邊,有的在淺水處覓食。民盟雲南省委派駐新街扶貧的幹部王世忠說:「這群水鳥叫鉗嘴鸛,屬於瀕危物種,今年清明前來到我們美麗的花語湖邊,總共有六七十隻。」據資料介紹:鉗嘴鸛是遷徙鳥類,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3年列為頻危物種。
-
水庫邊發現一隻「大鳥」,一鑑定嚇一跳!
新華社發(普洱市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供圖)近日,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救助了一隻大鳥。經鳥類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 [ wù jiù ],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7月4日16時許,景谷鎮派出所民警帶回了一隻體型較大、種類不明的大鳥,這隻鳥為當地村民在響水水庫邊發現。大鳥無明顯外傷,但看起來十分虛弱,於是將其帶回救助。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原標題:史上首次瀕危黑臉琵鷺來肥過冬驚喜!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
-
古藺發現一隻「雕兄」,全球現存不足1000隻
大型「貓頭鷹」折翼黃荊老林景區近日,在古藺縣黃荊老林景區八節洞外面的溪谷邊,村民發現草叢裡的一根枯枝上停著一隻「大鳥」。黑黃相間的羽毛,兩隻豎起的耳朵,鋒利有力的腳爪,一雙犀利有神的「燈泡眼」……這隻「大鳥」長相跟常見的貓頭鷹十分相似,但比普通貓頭鷹的個頭大兩倍。它的腿上還長著茸毛,像是穿了一條毛褲。
-
古藺黃荊發現國內最清晰恐龍足跡丨專家還原一億年前的恐龍生活場景
,發現一塊被洪水衝翻的巨大石板,上面有一串「雞爪」一樣的神秘腳印;時隔兩日,古藺縣黃荊鎮自然資源站工作人員在黃荊老林景區巡查過程中,在長灘(小地名)又有新發現:一片巨型石板灘上分布著一排排錯落有致,像腳印一樣的印跡,每個腳印均能清楚地顯示出腳掌和腳趾痕跡,並呈現出一條行走路線的軌跡。
-
朋友圈直播瀕危紅尾水鴝「坐月子」(組圖)
家住順慶區北嶺頤園的吳先生就遇上了這等稀罕事, 他在微信朋友圈裡面,用圖文記載了他與野鳥和諧相處的故事,西華師大的鳥類專家稱,這種鳥在居民家營巢生育,實屬罕見。 A 家裡飛來「稀奇」鳥每晚客廳不開燈 昨(16)日上午,記者來到吳先生的家,高兩米七的客廳吊頂屋簷上,還保留著一個鳥窩。
-
白色羽毛、黑色腹部、紅色鳥冠……一隻帥炸天的「大鳥」現身瀘州...
「這是什麼,白鶴?孔雀?」5月30日,瀘州市古藺縣桂花鎮村民在林間採竹筍時發現,一隻長尾巴「大鳥」正在覓食,白色的羽毛、黑色的腹部、紅色的鳥冠,漂亮的模樣讓村民很好奇,連忙拿出手機悄悄靠近它,拍下了一段視頻。經專業人士鑑定,這隻「大鳥」學名白鷳(xián),鳥綱雉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古藺農民菜園旁驚現「鱷魚寶寶」,系境內首次發現
趙中國 供圖5月12日下午,古藺鎮映月村十組村民祝相洪在自家菜園勞作時,無意中發現了這只在小水溝石板上突然「駕到」的小鱷魚。「這是啥子喲?」祝相洪直言,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鱷魚,又大又兇猛,這隻鱷魚,不到半個手臂長,一開始也不確定究竟是不是鱷魚。
-
關注丨像黃鱔又像蛇 陽明山發現瀕危保護動物「蛇蜥」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7日訊(通訊員 唐娟 蔣秦棟 皮揚焱)近日,雙牌陽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罕見瀕危保護動物蛇蜥。這條像黃鱔又像蛇的動物是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海拔1200米的萬和湖大黃江源上遊巡護時發現,目測長約50釐米,出於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只對其進行拍照留存。
-
地球上10大瀕危鳥類,鴞鸚鵡第七,南亞鴇第二,你認識幾個?
這種鳥類是一種體型結實健壯的貓頭鷹,因為它的數量很少,而且出現的地區也比較局限,導致人們誤以為它已經滅絕,只有在印度一些支離破碎的森林中,仔細找才能發現略微的僅存的林斑小鴞。 8、白腹鷺:白腹鷺是蒼鷺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現今白腹鷺的數量寥寥無幾,而且只有在一些偏遠、人跡罕至的地方才能發現白腹鷺的身影
-
桂林這地方驚現神秘大鳥,這種物種到底什麼來頭?
這樣的大鳥你見過嗎?2月5日早上,桂林一位村民就發現了一隻神奇的生物。
-
五指山發現疑似「水中大熊貓」的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4日消息 (記者沙曉峰)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以其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近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