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億光年只有60個星系,牧夫座空洞是怎麼形成的?

2020-10-03 宇宙觀察

在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裡,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數千億個星系

在大部分人的想像裡數千億個星系一定密密麻麻擠滿了整個宇宙,但事實上宇宙中還存在許多星系分布十分稀少的區域。

這樣的宇宙空間一般被稱為「空洞「

在距離地球7億光年遠的地方有一片直徑3.3億光年的時空區域,它被稱為「牧夫座空洞,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天文學家在這裡發現了只發現了60個星系,而在宇宙其他地方,相同的大小的空間中都存在至少10000個星系

除了數量稀少外,牧夫座空洞裡的60個星系之間的距離還都在1000萬光年以上,相較之下銀河系與鄰近的仙女座星系間距僅有220萬光年。

根據以上數據來看,如果牧夫座空洞內的星系上存在智慧文明的話,它們的天文學家大概率會認為宇宙中只有自己這一個星系,而如果銀河系位於牧夫座空洞中心,那麼人類在1960年之前將不會發現任何一個河外星系。

除了牧夫座空洞之外,2007年美國天文學家還在獵戶座西南方的波江座內發現了一個新的空洞。這個距離地球60億到100億光年,長度5億到10億光年的「波江座空洞」內部也並非空無一物,而是和此前的牧夫座空洞一樣存在若干個星系。

從目前的微波背景輻射圖來看,宇宙中的「深藍色冷點」幾乎都屬於巨型空洞,因為光子只有在經過物質密度極低的區域時能量才會降低,進而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上留下冷點。

宇宙中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空洞?

在宇宙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各項同性」,大意是說從地球向四周觀察,我們都能看到數量相差無幾的星系均勻分布在宇宙中,而哈勃望遠鏡歷次「深空場照片」也證實了這一概念。

但事實上哈勃望遠鏡的深空照片,只是對全天區的一小片(滿月的六分之一)進行長時間曝光後的結果,而射電望遠鏡巡視全天區後所獲得的圖像則表明,所有物質並不都會隨機均勻分布,星系們會在大尺度上會受到引力作用而形成一條條「細絲」,而後以超星系團為節點,構成「宇宙網狀結構」

在規模僅次於可觀測宇宙的宇宙網上,細絲被稱為「宇宙長城」,而細絲與細絲之間的「空曠區域」 就是宇宙空洞。

這些空洞是如何形成的?

在宇宙學模型裡,可被觀測到的「重子物質」(普通物質)只佔4.9%,佔比26.8%的暗物種和佔比68.3%的暗能量才是宇宙主流,其中暗物質為星系提供了額外的引力,確保它們不會分崩離析,暗能量則在大尺度上抵消了引力,使得宇宙正在加速膨脹。

但對於星系以及星系團來說,宇宙本身的膨脹與否並不會迅速波及到它們,真正能決定天體系統命運的只有引力。

138.2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發生後,對稱性破缺讓正反物質並未完全湮滅,造就了後來的物質宇宙,而物質又被引力所支配著,引力讓氫元素凝聚成恆星,讓恆星集結成星系,星系們則在宇宙膨脹和暗物質的作用下,成為一條條「紐帶」,最終形成了今天看到的宇宙網。

宇宙網的形成,本質上是因為普通物質無法布滿全宇宙,畢竟在暗物質和暗能量面前佔比4.9%的普通物質只能被支配,而無法主動去塑造宇宙的模樣。

牧夫座空洞的「誤會」

牧夫座空洞在網上經常「被和」巴納德68星雲搞混,因為巴納德68是一個暗星雲,從外表上和「宇宙空洞」十分相符,但事實上巴納德68距離地球只有400光年,真正的「暗區直徑」也不過0.5光年,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再將巴納德68暗星雲誤認為是牧夫座空洞了。

相關焦點

  • 3.3億光年只有60個星系,牧夫座空洞是怎麼形成的?
    這樣的宇宙空間一般被稱為「空洞「在距離地球7億光年遠的地方有一片直徑3.3億光年的時空區域,它被稱為「牧夫座空洞」,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天文學家在這裡發現了只發現了60個星系,而在宇宙其他地方,相同的大小的空間中都存在至少10000
  • 地球附近有個3.3億光年的空洞,竟佔整個可觀測宇宙直徑的1/280!
    然而在宇宙中,卻真的就存在這樣一個巨大的空洞,就在離我們僅7億光年的牧夫座方向,它的直徑達到了令人恐怖的3.3億光年——佔整個可觀測宇宙直徑的0.35%。
  • 宇宙中最空曠的牧夫座空洞並非真空,真正的宇宙空洞其實並不空
    人類探測的宇宙中似乎擠滿了數以億萬的星系,然而科學家指出宇宙中可見物質只佔全宇宙的5%左右,在看似星雲密布的宇宙空間中存在許多星系十分稀少的區域,牧夫座空洞就是宇宙真空地帶最標準的代表區域,其實這片區域也並非完全沒有物質,科學家在這片直徑達到3.3億光年的空間中只發現了數十個星系
  • 宇宙中的無人區——牧夫座空洞,是由超級文明的星際大戰導致的?
    1981年,科學家通過對宇宙的觀測,發現了一片最為神秘的區域,在距離我們7億光年在宇宙深處,有個目前一發現的最空曠寂寥在一片區域,該區域的規模大約為
  • 是誰「偷走了」2.5億光年內的天體,給宇宙留下了一片荒原?
    據觀測,牧夫座空洞的直徑達到了驚人的3.3億光年,這個尺寸佔可觀測宇宙直徑的0.27%,足夠並排放下2200個銀河系。我們知道,在星系團或者超星系團中,星系普遍以絲狀或者網狀的形式分布,這種結構自然會出現大量的空白區域,我們稱之為空洞。
  • 牧夫座發現巨型空洞或為多元宇宙的入口?
    【每日科技網】   多元宇宙理論認為大量的宇宙可存在於多種可能性事件中,宇宙將像氣泡一樣在這個宇宙內部形成,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發現這樣的時空?1981年,科學家發現了巨大的宇宙空洞,經過30多年的研究,我們可以確認這個空洞中幾乎不存在星系物質,於是科學家將其稱為本地空洞。
  • 宇宙更詭異的存在:宇宙牧夫座空洞,宇宙之大讓人類感到孤獨!
    在宇宙中有個像黑洞一般邪門的存在,裡面靜謐而廣大,它就是宇宙空洞。在這個地方詭異之處就在於它在宇宙中 顯得非常突兀,宇宙充滿了各種星系,有無數的天體,但偏偏在存在一個空間裡面的空蕩蕩的,似乎裡面的星系被某種神秘的力量隱藏了起來。
  • 這是宇宙中最大的空洞,其形成仍是個謎
    有一個特殊的例子被稱為牧夫座空洞。這是一個巨大的真空區域,在我們所知的宇宙中是看不見的。這個地區是由天文學家羅伯特·基什納和他的團隊於1981年發現的。牧夫座空洞有時被稱為大真空,這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區域,幾乎沒有星系。這個超空的直徑為3.3億光年,相當於觀測宇宙直徑的0.27%(直徑為930億光年)。該地區的體積約為23.6萬立方米。換句話說,這是宇宙中最大的空隙。
  • 7億光年外驚現巨大空洞,星學界視其為宇宙最黑暗空間
    星空中的空洞此空洞直徑可達2.5億光年,由於所在地位於牧夫座方向,科學家便將其稱之為牧夫空洞牧夫空洞是人類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空洞,也是整個宇宙最黑暗的空間。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在那直徑2.5億光年的空洞內,原本應該存在著之前兩千個星系。
  • 宇宙中有多少智慧文明,牧夫座空洞會是超級文明製造出來的?
    人類已觀測到的宇宙直徑至少達到了920億光年,宇宙誕生的時間是138億年,之所以測量的直徑會超過宇宙的年齡是因為宇宙膨脹的速度超過光速造成的,當然有許多人想知道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顯然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是無法測量出這個數據的,不過科學家曾對天空中
  • 跨度10億光年的波江座「宇宙牆」是真的嗎?
    這項發現源於2007年,當時天文學家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時發現波江座方向有一冷點,其溫度比平均值低了0.00007度,一種解釋是那裡存在一塊巨大的空洞,天文學家稱其為波江座超空洞(Eridanus Supervoid),而非中文報導中所說的宇宙牆。據估計,波江座超空洞與銀河系相距大約60億到100億光年,其長度大約為5億到10億光年,而非35億光年。
  • 迷失在1.5億光年的空洞之中!宇宙最孤獨星系了解一下
    在宇宙中,星系通常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群。比如,數十個矮星繫緊密環繞在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周圍,構成所謂的本星系群。其中,著名的大小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的兩大近鄰,距離我們分別約為16萬光年和20萬光年。
  • 這裡是宇宙中的無人區,整個宇宙中最孤獨的星系!
    這裡是宇宙中的無人區,整個宇宙中最孤獨的星系!「太空」這個詞其實真的很貼切,那麼大的空間裡很多地方都是空白的,而科學家近來發現了整個宇宙中最孤獨的星系——空洞星系。在可觀察的宇宙中,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實際上是近鄰。正如鄰居可以透過窗戶看到彼此一樣,我們可以用肉眼就能看到仙女座星系。
  • 距離地球10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直徑10光年的「宇宙牆」
    長城式宇宙牆我們知道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等其他星系組成了直徑1000萬光年的本群星系。本群星系又隸屬於室女座超星系團,其直徑約1.1億光年。在我們的可觀測宇宙中,星系網絡構成的宇宙結構往往不超過12億光年。而三年前新觀測到的星系群結構直徑卻達到了13億光年。
  • 牧夫空洞戰爭痕跡龐大 但看不到任何行星(形似無光巨洞)
    牧夫空洞在深奧的宇宙中是一種特殊又奇幻的存在,牧夫空洞的體積超級大,基本上沒有什麼星際存在的區域。這個空洞所存在的區域是牧夫座學家就稱之為這個空洞為牧夫巨洞。那牧夫空洞戰爭痕跡指的是什麼呢?它是不是和牧夫巨洞一樣呢?
  • 10億光年的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
    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是一個容納本超星系團的超星系團或大尺度纖維狀結構。1987年,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學院的天文學家布倫特·塔利確認了這個複合體。估計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的尺度大約是10億光年長,1億5千萬光年寬。它是已知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結構,但不及史隆長城(13億7千萬光年)、克勞斯-坎普薩諾超大類星體群(20億光年)、U1.11LQG (25億光年)、Huge-LQG(40億光年)和武仙-北冕座長城(100億光年)長。
  • 他畫的宇宙,想像力比《流浪地球》更牛,穿越4萬光年去牧夫空洞
    他畫的宇宙,想像力比《流浪地球》更牛,穿越4萬光年去牧夫空洞本文由長篇名家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作者陳洪標撰寫。他畫的宇宙,想像力比《流浪地球》更牛,穿越4萬光年去牧夫空洞,到達比鄰星更是小菜一碟。如果按照目前人類發射最快的宇宙飛行器極速70公裡/秒的「太陽神2號」,飛出太陽系也要接近5000年的時間,飛往4.22光年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大概又要1萬多年的時間。《流浪地球》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從2500年的飛行計劃,都充滿太多的變數和未知。正如網友所言:「或許對人類而言,只有在夢中才能真正到達比鄰星。
  • 宇宙「吉尼斯」榜單揭曉,12個上榜者
    蜘蛛星雲(Tarantula Nebula,也被稱作劍魚座30)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星雲,其跨度最長可達1800光年,位於一個繞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雲,距離地球17萬光年。蜘蛛星雲還是本星系群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在它美麗的氣體塵埃雲中,誕生了眾多年輕恆星。
  • 獨自存活在長達數億光年的宇宙空洞中,這座星系該有多孤獨?
    宇宙空洞宇宙空洞是宇宙網狀結構中的空間,在那裡幾乎沒有星系存在,一個典型的空洞直徑大約為11至150個百萬秒差距;特別的,對於空間等同超星系團的大型空洞,時常被稱為超級空洞或超空洞。事實上,KK 246/ESO 461-36是已知的唯一一個確定位於局部空洞內的星系。我們所知的大多數星系都被一群衛星星系所包圍,它們本身就嵌在稱為星系團或星系團的更大的聚集體中。這些星系的巨大聚集形成了宇宙更大尺度結構的一部分,這部分包含了數百萬星系的星系絲和星系片。在這些巨大的星系牆之間,存在著人口非常稀少的區域,這些區域被稱為宇宙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