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探測的宇宙中似乎擠滿了數以億萬的星系,然而科學家指出宇宙中可見物質只佔全宇宙的5%左右,在看似星雲密布的宇宙空間中存在許多星系十分稀少的區域,牧夫座空洞就是宇宙真空地帶最標準的代表區域,其實這片區域也並非完全沒有物質,科學家在這片直徑達到3.3億光年的空間中只發現了數十個星系,相對於其它區域來說這裡確實算得上是「人煙稀少」的荒涼地帶,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下圖這張照片就是牧夫座空洞,其實這張照片是錯誤的並非牧夫座,而是蛇夫座的巴納德68星雲。
這張被錯認為是牧夫座空洞的巴納德68星雲距離地球只有不到400光年,而且中間相對較暗的區域也只有0.5光年的直徑,由於巴納德68星雲內部光線缺少反射屬於暗星雲,當科學家通過紅外波段拍攝這片星雲時看到的就是另一個樣子了,在這片並不大的星雲裡至少容納了超過1000顆恆星,同時這片星雲依然處於造星的活躍狀態,大約數十萬年以後這片較暗的區域將被新生的超級恆星照亮,真正的牧夫座空洞恰好與巴納德68星雲相反屬於停滯狀態。

真正的牧夫座空洞距離地球在7億光年之遠,天文學家只在這片3.3億光年的範圍裡發現了幾十個星系,以至於星系之間的距離至少在1000萬光年以上,要知道銀河系與仙女系的距離只有220萬光年,星系之間如此遙遠的距離讓這片星空成為了宇宙中的不毛之地,由於牧夫座的星系的物質也相對稀少,這裡誕生新生恆星的速度也遠比其它區域更為緩慢,科學家認為這片區域可見物質雖然較少,但是暗物質可能比其它空間要更多。
科學家把牧夫座星空真實的樣子還原出來就是下圖的情況,這片星空雖然看起來與其它區域沒什麼差別,但超過1000萬光年的距離讓星系彼此之間看起來也只是一個小光點而已,如果在這些星系中存在智慧文明,其文明發展的速度也遠低於其它地區,而宇宙空間依然在不斷膨脹擴大,這片星空在未來也會變得越來越暗淡,或許到那時候真會像巴納德68星雲的那種景象。
如果把宇宙的尺寸縮小點就能看到所有的星系都組成了一些神經網絡這樣的結構,在這些網絡中任意一個針尖大的點都包含了數以萬計的星系,只是我們銀河系並沒有直接處在這些網絡上,而是在中間那些看似較為空洞的區域中,不過科學家認為處於這些區域使銀河系減少了各類射線的危害和其它更為複雜的情況,才能讓地球有足夠多的時間繁衍出人類文明,也就說我們的銀河系其實也處於宇宙中的空洞區域內,只是比牧夫座的空洞情況比起來要稍微好一點。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