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的瓜大家都吃了嗎?
從黑料被搬運到自己動手反黑,斯文全程吃瓜吃得嘆為觀止,此刻最大的感受,就想單方面宣布——陳銘,簡直是全娛樂圈/學術圈反黑速度最快的男人。
話說大家應該都知道陳銘是誰吧?他最出圈的身份是《奇葩說》的主力辯手,拿過第五季「奇葩之王」,餘秋雨先生還誇過他「可能是世界上最會說話的年輕人」。
除了在《奇葩說》上大放光彩,陳銘還是一名新聞學博士,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講師,拿過不少國內權威辯論賽的最佳辯手,同時還是湖南衛視的主持人,參與錄製過不少綜藝節目。
陳銘的辯論風格很獨特,他早期被馬薇薇吐槽是「雞湯王」,後來受到更多觀眾認可,被稱為「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正能量代言人。
總而言之,通過他在節目內外透露出的生活碎片和價值觀表達,如果可以用幾個關鍵詞來形容陳銘,那就是:學識淵博、順風順水、樂觀豁達、忠犬寵妻、重視家庭。
在了解陳銘這些特徵的前提下,再來看針對他的那些黑料,斯文的第一反應就是「殺人誅心」。有人爆料陳銘疑似學術造假,靠拆散別人婚姻上位,而且他嶽父一家都存在學術造假問題。
這番爆料主要有四個信息點,我已經幫大家整理好了重點。全篇爆料有一個大前提,是陳銘的嶽父譚徽在是湖北省的廳級幹部,利用自己的勢力給兒女親屬打造「高校家族勢力」長達十幾年。
第一個信息點在譚徽在的兒子譚欽文(陳銘妻子的弟弟)。爆料者稱譚徽在幫助譚欽文以藝術生的身份低分考進武漢大學,又在校內違規從藝術專業轉到非藝術專業。
本科畢業後,譚徽在又通過運作「少數民族骨幹計劃」,讓譚欽文在英語分數極低的情況下獲得武大研究生入學名額,並且未按照計劃規定,履行到指定偏遠地區就業的義務。
第二個信息點在譚徽在的女兒,也是陳銘的妻子劉吉樺。爆料稱她以本科生身份違規入職武漢大學當老師,2007年和2010年先後以「單獨考試」和「破格降分」的特殊渠道,分別被錄取為武大研究生和博士生。
還說劉吉樺現在已經是武大新聞學院廣播電視系的副系主任了,但任教後沒有一篇公開獨立發表的科研論文。
第三個信息點是陳銘靠當男小三上位,他是譚徽在的女婿,被爆料者稱為「全世界最會說謊的人」。據爆料稱,陳銘2005年入讀武漢大學WTO學院,一年後轉專業到播音主持專業就讀,轉專業後他的班主任就是劉吉樺。
這一段還有號稱是陳銘的「同期校友」佐證,說陳銘從大二下學期以後(2007年上半年),就開著女方的車,不分晝夜出入女方的教工宿舍。等到陳銘上大三(2007年下半年)的時候,劉吉樺就和前夫離婚了,理由是前夫難以忍受她對男學生太好。
言外之意就是說劉吉樺婚內出軌,陳銘是男小三唄,第四個信息點就是在上面這段的基礎上,爆料陳銘和劉吉樺在一起之後,借著女方的家庭背景來給自己學術造假。
爆料者稱陳銘的本科成績績點只有2.6,哪怕在藝術專業的班裡也是墊底的學渣。
說2009年陳銘考研,是在英語單科和總分兩項成績均未達到複試分數線的情況下,被人為「破格錄取」。2011年陳銘考博,學校考核部又為他再次「破格」。在博士資格論文沒達到2014年學校要求的情況下,依然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博士學位,順利畢業了。
還說2014年陳銘留校任教,也是嶽父譚徽在出面操作的。原因是陳銘的資質並不符合武漢大學的留校要求,但陳銘不僅再次「破格」留校,學校還給了陳銘一筆十萬元的安家費,而同期的其他留校教師都沒有。
以及截圖了陳銘在《奇葩說》上,把自己考研說成保研的一幕,來diss陳銘滿嘴跑火車。
乍一看這爆料是挺唬人的,斯文剛聽說#陳銘人設崩了#的消息也著實嚇了一跳,但火速趕到吃瓜現場之後,卻發現爆料者並沒有什麼實錘性證據,唯一能拿出圖來的只有一份成績單。
這張被稱為「超級重磅實錘」的成績單上,能看見陳銘的名字,以及大四下學期兩門課只有60分,還補充解釋了下大學裡的「清考」,就是本科畢業前的最後一次補考,學校一般都會給出60分送學生及格。
但成績單本身像素高糊,且不說它有沒有被p過、是不是陳銘的成績單都無法考證,咱退一步來說,就算這張成績單是陳銘的,那又能證明什麼呢?頂多只能說陳銘有兩門課學得一般,也無法成為上述嶽父一家學術造假的錘啊……
相比爆料者的陰陽怪氣而無實錘,陳銘這邊的回應就有底氣多了。在相關爆料開始發酵衝上熱搜的時候,陳銘火速發了一條微博,拍了他手上法院受理案件的通知書及裁定書回應,並配文「別急!結辯總要一點時間嘛!」。
一個多小時後,陳銘再次發了長文回應,這次給出的重點更多了。一來就喊對方「親愛的同事」,第一句話就是「姐,你有完沒完」,看完才發現是陳銘被同事惡意造謠,已經攻擊過他好幾輪,雖然前幾次都沒什麼水花,但對方卻一次比一次勢頭更猛。
在陳銘的描述中,這位爆料者對他的攻擊和造謠已經持續了三年多,還曾經對他的家人和女兒有過極其下作的汙言穢語。
對方的爆料路徑:
第一輪,在學校內部發匿名郵件,結果沒人理。
第二輪,在武漢高校圈和新聞圈群發匿名郵件,開始有人竊竊私語。
第三輪,發微博爆料,向新京報和幾個新聞大號爆料。人家的記者暗訪調查完後此事翻篇。
第四輪,向紀委部門黨組織舉報,紀委花了兩個多月對爆料中的信息點逐一詳細調查,原始資料摞起來有半人高。去年5月調查結案,爆料所提到的違規違紀和學術不端皆不屬實,調查結果已經通報、公示、澄清。
第五輪,廣撒網,群投稿,找營銷號,買營銷,最終引起大範圍討論,以及這次熱搜。
而在對方一輪又一輪的攻擊中,陳銘的心態也在發生變化:
從恨但不得不忍,到接受現實開始對弈,為了自證清白積極配合紀委調查,甚至有整整一周什麼也沒幹,泡在檔案館查找資料,準備開始反擊。
最新的進展是陳銘已經做出反擊,他把搜集到的所有資料都交給了法院,交給專業律師進行起訴,同時還表示他已經起訴了平臺、移動公司、無腦營銷號,也調查了爆料者背後的IP。
這段調侃同事「高智商」的信息點,我猜陳銘的意思是他已經在層層IP的掩蓋下,找到了多次造謠攻擊他的始作俑者。當然最後這句「感謝對方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陳銘式辯論發言了,簡直愛神本神。
說實話,陳銘這波反擊堪稱快準狠,斯文看完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不愧是搞辯論的」,我看了下陳銘本人以及各大營銷號的評論區,發現有不少人跟我想法相同,都覺得陳銘的回應簡直算降維打擊。
「第一次覺得這種瓜完全和人家的水平匹配不上。」
「可是他的知識儲備和辯論口才是真的。」
「我覺得他的知識儲備以及談吐都不像學術造假的人。」
當然也有人不買帳,主要是覺得陳銘的回應雖然速度快,但通篇只說了一件事,那就是有同事在搞他,但對於自己和妻子被質疑學術造假、嶽父一家人被質疑濫用權力之類的問題,他都沒有正面回應。
所以有人覺得他「模糊重點,避重就輕」,想證明自己學術水平是真的,完全可以直接曬出真正的考研成績單,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還有人真去知網搜了劉吉樺,結果發現她近十年發表文獻只有一篇。
以及關於他嶽父是否濫用權力的問題,也有人認為陳銘因為公眾人物的屬性,所以純屬被拉出來擋槍了,這個爆料者的重點其實不在陳銘,而在他嶽父,但現在大家的注意力反而都被陳銘吸引了。
在斯文看來,如果陳銘想讓所有人心服口服,那他確實得拿出更直接也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來,當然介於對面的爆料者其實也沒有多少證據,已經起訴對方的陳銘完全可以選擇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我們只需要等待最後的審判。
如果案件結果最終證明了陳銘的清白,那陳銘大可不必再多說些什麼。而且就現在這情況,其實存在一個邏輯bug,那就是人總能輕易證明自己做過什麼,卻往往很難證明自己沒有做過什麼。
陳銘的辯論水平是大家肉眼可見的精彩,但他無法用辯論水平高來證明自己的學術水平,至於更莫須有的「男小三」說法,就像陳銘自己說的,哪怕再有前瞻性的人,恐怕都無法用證據來自證清白。
營銷號總是愛搞事情,而網友也總是多疑,在案件結果正式宣布以前,陳銘難免還是會遭到質疑。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楊迪、黃執中、熊浩、肖驍、李林、馬劍越、大左、艾力等圈中好友,都已經站在了陳銘這邊。
就連之前攻擊過楊笠的那位「那麼普通又那麼自信」的儲殷教授,都出面表示自己了解一些內幕,陳銘這些年確實深受一位神秘同事的困擾,對方是個偏執狂,而陳銘因為一時心軟,打蛇不死深受其害。
當然這些公眾人物之所以會這麼早表態,很有可能是因為相信陳銘的人品和學識,但斯文作為一名普通觀眾,除了誇一句陳銘的反擊快準狠「不愧是他」以外,其實不太敢這麼早就給整件事下結論。
吃了那麼多反轉再反轉的瓜,斯文早就學會了只相信證據。因為爆料者的證據不夠,所以我不相信陳銘一家人有那麼惡劣,同樣因為陳銘反擊的證據不夠明確,我也不敢一開口就直接站邊陳銘。
就讓時間和法律來告訴我們答案吧,也希望大家以後都能謹慎吃瓜,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還真是誰都不太敢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