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林潔)近日,2019年「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廣東匯演活動在中山大學啟動。當晚,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師生們演繹了精彩話劇《大地之光》。
學生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強烈質疑老師關於第四紀冰川的學術觀點。但是卻因為害怕被老師責難,所以只敢用化名發表。這一次,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真的生氣了,「這是我作為一個老師的失敗,難道我變成了學生心中不敢挑戰、不能質疑的神?學術的進步,就是在不斷的挑戰和創新中前行的。」
《大地之光》是以李四光為原型,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傾情打造的一部原創話劇。話劇以李四光「愛國、求是、擔當、奉獻」的價值追求為靈魂和主線,以其生平事跡為基本素材,選取具有典型意義和矛盾衝突的歷史場(情)景、故事(第四紀冰川科學依據的爭論、尋找鈾礦、石油會戰、地震預測預報),表現了劇中人物在特定歷史情境中的個性和內心活動,充分展現了以李四光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為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鞠躬盡瘁的崇高品格。
據介紹,「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是由中國科協聯合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組織實施,自2012年以來,通過校友演校友、學弟演學長的方式,廣泛宣傳創造一流科技業績中書寫人生輝煌的科學大師,塑造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展示共和國脊梁的光輝業績、崇高形象,引導廣大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宏偉事業中來。
7年來,活動已組織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3所高校,以錢學森、李四光、王選、鄧稼先等著名科學家或科技界民族英雄為原型,創作排演了14部科學家主題舞臺劇, 先後在北京、陝西、湖北、重慶、江蘇等地高校演出350多場,50餘萬人現場觀看。
9月下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西北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四所高校的演出團隊,將分赴中山大學、深圳大學、汕頭大學、廣東醫科大學四所高校,分別演出《大地之光》《尋找師昌緒》《求是魂》《侯德榜》4部精彩紛呈的科學家主題劇目,展現李四光、師昌緒、竺可楨、侯德榜4位科技界民族英雄的光輝人生和感人故事,弘揚他們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中國科學家精神。廣東省四所承辦高校將組織大學生專場、中學生專場和科技工作者專場,預計觀看人數將達近10000人。
本次匯演活動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廣東省科協、廣東省教育廳、共青團廣東省委、中科院廣州分院和中山大學、深圳大學、汕頭大學、廣東醫科大學等聯合承辦。
攝影:劉雷
(文化副刊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