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9口人7人被毒蜂蜇咬 用化妝品的要小心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一家人9口人7人被毒蜂蜇咬 用化妝品的要小心

2017-10-10 08:12:42來源:大河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碩

2017年10月10日 08:12 來源:大河網

參與互動 

  記者李曉敏通訊員馬一禾

  本報訊國慶期間,一家人去郊外,結果一不小心,全家9口人7人被毒蜂蜇咬,其中,一個成人和兩個孩子受傷嚴重。昨天,記者從河南省兒童醫院(原鄭州兒童醫院)獲悉,經過緊急搶救,兩個孩子病情穩定,逐漸好轉。

  兩個孩子是鄭州人,一名是6歲男童,一名是4歲女童,兩人為表兄妹,十一期間,兩個孩子隨父母回到三門峽老家,其間去山上掃墓、摘柿子。一不留神,遇到了毒蜂「襲擊」,同去的一家9口人有7人被毒蜂蜇咬,其中男童的舅舅和男童受傷最為嚴重,出現嚴重過敏和肝腎功能損傷。

  10月7日凌晨,兩個孩子被轉診到河南省兒童醫院內科監護室(PICU)。

  「兩個孩子送來時,頭面部、手部、腿部、腹部等多處有瘀斑、膿包,其中男孩兒情況更為嚴重,肝腎功能受到嚴重損傷。」河南省兒童醫院大內科、PICU主任金志鵬說,根據患兒病情,專家緊急對其進行救治,給予血漿置換和鹼化尿液等一系列治療,目前,兩個孩子病情穩定,逐漸好轉。

  「入秋以來,毒蜂猖獗,被蜇咬後其症狀往往超出預料。」金志鵬介紹,被毒蜂蜇傷後,通常會胸悶、心慌並患上中毒性肝炎,嚴重的會引發腎臟、肝臟、心臟的損害,患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病症。

  他提醒,毒蜂喜歡在野外或老城區屋簷、陽臺等處築巢。在山林、花草邊欣賞美景時,要留意身邊樹木上有無馬蜂窩,如果不慎靠近,要站立不動,不要因害怕而揮手,毒蜂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

  此外,金志鵬說,毒蜂對化妝品、食物調料中的香味劑等氣味特別敏感,因此更容易攻擊使用化妝品的人。

  「外出遊玩儘量少帶孩子到樹林、深山地區,如果進山應穿著厚實完整的緊口衣服,戴上帽子,切勿露出胳膊、小腿等部位,不要穿顏色鮮豔的衣服,不要塗抹化妝品和香水,若遇蜂巢應繞行避開,不要靠近。」金志鵬說,如果不小心被毒蜂蜇傷,應立即用消毒針、鑷子將毒針拔出,在傷口處塗抹氨水、小蘇打水或肥皂水。當出現頭昏、噁心等症狀時,應立即送醫治療。如果傷者在送醫途中出現休克,應保持其呼吸通暢,並對其進行人工呼吸、心肺按壓等急救處理。(大河網-大河報)

相關焦點

  • 司機高速公路被毒蜂蜇咬5分鐘後暈倒追尾,幸未造成重大損失
    通過沙某的回憶,民警了解到,沙某獨自一人駕車在行駛過程中,從車窗外飛進來兩隻毒蜂,由於幹擾行車安全,沙某便用手驅趕,結果左手腕處被一毒蜂蜇咬,當時沙某便感覺到全身疼痛,在強忍著將車輛駛進服務區時,突然就失去了意識,結果撞上了原本停靠在服務區的其他車輛,所幸當時車速已較慢,事故損失不大,而沙某從被毒蜂蜇傷到失去意識,不到五分鐘。
  • 爺孫一家三口被毒蜂蜇傷後身亡,毒蜂大概有「兩到三公分大」
    近日,有網絡視頻傳出四川巴中市平昌縣一鄉鎮爺孫三人被毒蜂蜇傷後死亡,引發網友關注。 9月11日,記者經採訪證實,事發地點在平昌縣響灘鎮雙梁村,3名死者是該村村民魏某夫婦及其3歲孫子,系在田間收割稻穀時不幸被毒蜂攻擊。
  • 陝西安康市胡蜂毒人 3個月內230人被蜇21人死
    毒蜂蜇人後留下的傷痕  閩南網9月27日訊 據陝西安康市3家大醫院統計,安康地區3個月內已有230餘人被毒蜂蜇傷,21人不幸殞命。被蜇者多集中在農村及偏遠山區。據了解,當地蜇人的毒蜂是胡蜂(又稱馬蜂、黃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人被蜇後會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昨天下午,針對胡蜂傷人事件,安康市政府召開專門會議,部署防治工作。
  • 爺孫三人收稻穀遭毒蜂蜇傷身亡,網友:啥品種?大家一定要小心!
    9月9日,四川巴中,平昌縣響灘鎮魏某一家,爺孫三人在稻田收購稻穀時,不慎被毒蜂蜇傷。12日,平昌縣政府稱,三人經搶救無效死亡。秋季是馬蜂活躍期,外出一定要當心!網友評論網友:啥品種的?太嚇人了延伸閱讀:飛來橫禍!
  • 男子嘗試被世界級毒蜂蜇 結果慘不忍睹
    專門獵食體型比自己還大的蜘蛛,用毒針麻痺蜘蛛後成了幼蟲的宿主,身體被一點一點地吃光光。&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果人被它蜇到會發生什麼事?據說像是被電擊棒攻擊,瞬間麻痺持續長達五分鐘以上。
  • 公司團建突遇馬蜂,23人被緊急搶救!
    感受清風的吹拂和樹葉的沙沙聲 幾天前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組織員工到浙江寧波奉化山區團建原本打算一睹大自然的風採沒想到,意外來了竟和一群馬蜂「不期而遇」「狹路相逢」 導致23人受傷 「有位同事不知怎麼地被馬蜂咬了,沒過多久,一大群馬蜂聚集了過來,黑壓壓的一片,
  • 爺孫三人收稻穀遭毒蜂蜇傷身亡
    【爺孫三人收稻穀遭毒蜂蜇傷身亡】9月8日上午,四川平昌縣響灘鎮境內,村民在收割稻穀時遭遇毒蜂圍攻,造成3人不幸死亡。據響灘鎮政府一工作人員介紹,事發地點位於響灘鎮雙梁村,當天早晨8時許,60多歲的村民魏某和老伴,帶著三歲多的孫子,下田收割稻穀,突然遭遇毒蜂,三人被蟄傷,魏某的兒媳婦當時也在場,受到攻擊後迅速逃離。
  • 四川巴中爺孫三人收稻穀時遭毒蜂蜇傷不治身亡
    【爺孫三人收稻穀遭毒蜂蜇傷身亡】9月9日,四川巴中,平昌縣響灘鎮魏某一家,爺孫三人在稻田收購稻穀時,不慎被毒蜂蜇傷。12日,平昌縣政府稱,三人經搶救無效死亡。秋季是馬蜂活躍期,外出一定要當心!1上班路上,頭頂突然飛下來一群馬蜂鄭女士57歲,是安吉天荒坪鎮人,在天荒坪景區從事保潔工作。在景區裡幹活的人,節假日比平常更加忙碌,所以國慶長假裡,她照常上班。2019年10月7日,鄭女士上的是下午班,吃完午飯,她與兩位同事一併去景區辦公室報到。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時間:2020-10-19 10:26   來源:騰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 被蜂蟄傷後會怎樣?該如何處理?
  • 番禺「馬蜂大王」四年養萬千毒蜂
    「屋內這4個巢住的都是『人頭蜂』,馬蜂中最毒的一種,是今年4月我從山上端回來的,剛拿回來只有一個足球大小,現在越來越大了」,前叔在記者面前秀出他捉毒蜂的「秘密武器」——特製的漁網連頭罩上衣,「每次上山,我都先穿上膠製的水衣、水褲、水鞋和水套,再在水衣外面套一層這個『秘密武器』,上身和頭部就會變得蓬鬆,防止被毒馬蜂靠近蜇到。」
  • 近期鶴壁多人被這種蟲蜇傷,遇到千萬要小心
    近期鶴壁多人被這種蟲蜇傷,遇到千萬要小心 2020-09-03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衣物晾曬陽臺上野蜂藏身蜇傷人 被蜇傷請及時就醫
    蜇傷她的胡蜂估計是在衣服晾曬時鑽進褲腿的。雖然傷處已經消腫,但李小姐仍有些後怕。因為在貴港的表弟聽說此事後稱,一熟人的老爸被毒蜂蜇傷致病危。黑色秋衣甩出黃蜂 多人稱被野蜂蜇傷無獨有偶。11月28日,家住江南區某小區11樓的邵女士也被野蜂蜇傷,而野蜂藏在她晾曬後收納在衣櫃半個多月的一件黑色秋衣裡。
  • 75秒|大巴車上一家三口被蠍子蜇傷 兒童被蜇部位紅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德州8月1日訊7月28日,德州市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接到一起被蠍子蜇傷的報警事件,報警人稱在樂陵京滬高速出口的加油站附近有3人被蠍子蜇傷,其中一名兒童被蜇傷部位已經發生紅腫症狀。
  • 男子被紅火蟻蜇咬致休克
    記者從市中醫院了解到,該院近日接診一例被紅火蟻蜇咬至過敏性休克的病例。據悉,經過搶救治療,目前該患者恢復情況良好已渡過危險期,已經由ICU轉入普通病房進行後續治療。國慶長假期間,中山的劉叔叔像往常一樣清晨出門散步,呼吸新鮮空氣舒展活動筋骨,可是劉叔叔出門沒多久,家裡人就接到街坊通知說看到劉叔叔暈倒在戶外。
  • 是世界五大毒蜂之一,每年殺死許多人
    不過,就好像2020年不夠讓人難受一樣,美國人現在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要面對,那就是號稱殺手大黃蜂的入侵動物。殺手大黃蜂這種動物的原名,叫做中國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虎頭蜂不算是它的學名,只不過由於身體顏色很像老虎,故而得到這個綽號。
  • 又到馬蜂活躍季 野外出行小心被蟄
    近日,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組織員工團建過程中遭遇馬蜂群,導致23人受傷。「有位同事被馬蜂蟄了,沒過多久,一大群馬蜂聚集過來,黑壓壓的一片,太嚇人了!」一名企業員工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據悉,該公司有70多人,共有23人被不同程度蟄傷,患者均出現蟄傷處紅腫疼痛,部分患者還有口唇麻木、頭暈、不適等全身症狀。
  • 男子被毒蜂蜇傷昏倒街頭,輔警背著傷者飛奔500餘米送醫
    楚天都市報10月4日訊(記者葉文波 通訊員周劍波 梅胭 段菲)長假第三天,車流滾滾,一男子被毒蜂蜇傷昏倒在街頭。在路口執勤的武漢黃陂交通輔警常明華、楊攀合力幫忙,常明華背起傷者狂奔500多米,送到最近的醫院急診室。送到醫院時,傷者已經休克,生命危在旦夕。
  • 龍巖連城:小小野蜂蜇死採藥人 家屬悲痛欲絕
    ­  ◆吳某被蜇身亡,家屬悲痛欲絕­  據悉,當事人姓吳,連城人,今年30歲,家中有2個兒子,平時在當地一個家具廠做木工。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不幸:上山挖草藥根 被野蜂蜇死­  據介紹,當事人吳某,系連城縣朋口鎮上莒村民。13日上午9點多,他與弟弟、叔叔等一行3人,前往朋口鎮良增村一處山場挖草藥根,用以出售貼補家用。
  • 神秘「追蜂達人」家裡養毒蜂成了非遺項目(圖)
    他們將毒蜂玩弄於鼓掌之間,巧用頭髮絲拴住白紙條或雞毛,套在野蜂腰身上,藉此奔波幾公裡甚至幾十公裡,爬山十幾二十米的樹梢,取下野蜂巢帶回家養起來,收穫的蜂蛹或食用或出售。  當地養野蜂的習俗,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7月20日,在該村舉行的德昌傈僳族「非物質遺產」展示及培訓會上,這項神秘的養蜂的過程首次展示在廣大遊客面前,驚豔世人。
  • 9月四川4人被蜇傷致死 馬蜂為何頻繁傷人?
    9月四川4人被馬蜂蜇傷致死接連的馬蜂蜇人致死在四川多地發生。剛剛過去的9月,瀘州敘永、宜賓珙縣、南充南部三縣先後四人被馬蜂蜇傷致死,其餘傷者難以統計。高發的馬蜂傷人事件背後,一方面是夏秋正是馬蜂大量繁殖、較於活躍的季節,另一方面,是馬蜂在這些地區種群數量的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