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刷鍍技術在模具製造與修復中的應用

2021-01-08 九正建材網
  模具

在國民經濟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模具技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工業發展的需要,水平比發達國家落後近20年。主要問題是製造周期長、壽命短、精度低,生產只能滿足需要量的一半左右,所以當前迫切的問題是提高模具壽命。而提高模具壽命**簡單、**經濟、**現實的方法是採用

電刷鍍

技術。電刷鍍技術在我國研究開發、應用推廣已有二十多年歷史,這一新技術解決了許多國家重點工程中的維修等關鍵問題,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0億元以上。電刷鍍技術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是國家連續三個五年計劃重點推廣的新技術。   電刷鍍的應用情況電刷鍍技術在

模具製造

及失效修復中,應用廣泛。對於一些大型、不易搬動的模具,由於電刷鍍的設備比較簡單,工藝靈活,攜帶方便,可以去現場進行表面刷鍍。對於模具型腔局部缺陷,或使用後有磨損的部位也可採用表面刷鍍進行修補。由於修復周期短,經濟效益大,修復費用一般只佔工件成本的0.5%~2%,而且修復後表面的耐磨性、硬度、表面粗糙度等都能達到原來的性能指標,因此起到表面強化的目的。將電刷鍍技術應用於模具,可使

汽車零件

(如

曲軸

連杆

、齒輪等)的熱鍛模壽命提高20~100%,其主要原因是電刷鍍層有良好的紅硬性、耐磨性和抗氧化能力 ;電刷鍍也可大幅度提高冷作模具的壽命,這歸功於電刷鍍層有高的硬度和良好的抗粘著性能 ;採用非晶態電刷鍍層,可使各種冷熱模具的使用壽命進一步提高壽命50~200%。   電刷鍍的基本原理    電刷鍍技術需採用專用的直流

電源設備

電源

的正極接鍍筆,作為刷鍍時的陽極 ;電源的負極接工件,作為刷鍍時的陰極。鍍筆通常採用高純度細

石墨

塊作陽極材料,石墨塊外面包裹一層棉花和耐磨的滌棉套。刷鍍時使浸滿鍍液的鍍筆以一定的相對運動速度在工件表面上移動,並保持適當的壓力。在鍍筆與工件接觸的部位,鍍液中的

金屬

離子在電場的作用下擴散到工件表面,並在表面獲得電子被還原成金屬原子,沉積結晶形成鍍層,隨著刷鍍時間的增長,鍍層增厚,從而達到鍍覆及修復的目的。電刷鍍的設備主要包括電源裝置、鍍筆與陽極以及各種輔助材料。   電刷鍍電源裝置  電刷鍍電源是電刷鍍工藝過程中的主要設備,它由主電路和控制電路組成。  電刷鍍的表面準備及溫度控制  刷鍍前模具零件需進行表面準備,使待鍍的工件顯露出新鮮、潔淨的基體,以便與鍍層結合得足夠牢靠。表面準備包括鍍前表面加工、表面脫脂及表面除鏽等。在刷鍍模具的整個過程中,模具和鍍液都應在40~50℃下進行操作。  電刷鍍溶液  電刷鍍技術的關鍵是電刷鍍液的配方。  ◆ 表面預處理溶液表面預處理溶液主要有電解脫脂的電淨液和對表面進行電解刻蝕的活化液。  ◆ 模具常用電刷鍍溶液  ① 特殊鎳硫酸鎳395~397g/L 氯化鈉14~16g/L乙酸68~70g/L 鹽酸20~28g/L  ② 鎳-鎢D合金鍍液硫酸鎳395g/L 鎢酸鈉23 g/L硼酸31 g/L 檸檬酸42 g/L硫酸鈷2 g/L 無水硫酸鈉6.5 g/L硫酸鎂2 g/L 硫酸錳2 g/L冰醋酸20mL/L 甲酸35 mL/L氟化鈉5 g/L 十二烷基硫酸鈉0.01~0.001g/L  除了鎳-鎢合金外,近年來發展的鎳-鈷合金由於硬度高達550HBW,耐磨性好,鍍層應力低,也特別適合模具表面的刷鍍。  實例1: 電動機軸孔衝模的電刷鍍修復處理衝模下模刃口加工超差0.1mm,材料為Cr12,淬火後進行尺寸修復。首先用特殊鎳鍍打底層,然後鍍鎳鎢D為工作層。其工藝操作如下:(1)用有機溶劑丙酮脫脂。(2)用電淨液脫脂,模具零件接負極,工作電壓12~15V,時間15~30s,刃口處表面水膜均勻攤開不呈珠狀。 (3)以清水徹底衝洗。(4)用鉻活化液活化,模具零件接正極,工作電壓12~15V,時間10~30s ;然後將電壓降低到10~12V,時間10~20s,使工件表面呈銀灰色。(5)用特殊鎳鍍液鍍底層,無電擦拭3~5s,模具零件接負極,工作電壓18~20V,閃鍍3~5s,然後工作電壓降至15V,陰陽極相對運動速度10~15m/min,鍍層2mm。(6)用鎳鎢D鍍液鍍工作層,工作電壓為10~15V,陰陽極相對運動速度6~20m/min。鍍層厚度直到規定尺寸。工作前,鍍液溫度應加熱至30~50℃。  實例2: 組合模具尺寸恢復和表面強化材料為T10A鋼,經多年使用後,單面磨損0.2mm,為恢復尺寸且表面強化,首先鍍打底層(特殊鎳),然後鍍鎳—鎢D合金作為耐磨表面。T10A屬於中碳鋼,其操作工藝如下:(1)用砂紙和油石打磨表面。(2)用有機溶劑擦拭。(3)用電淨液脫脂,模具工作零件接負極,工作電壓10~14V,陰陽極相對運動速度4~8m/min,電淨時間儘量短,以減少模具工作零件滲氫量,模具工作零件表面上水珠均勻攤開,無幹斑。(4)用清水徹底清洗。(5)用鹽酸、氯化鈉配製的活化液活化,模具工作零件接正極,工作電壓10~14V,陰陽極相對運動速度6~8m/min,活化時間應根據鍍筆和模具工作零件被鍍面大小而定,一個部位的接觸時間為30~60s,模具工作零件表面呈均勻的黑灰色即可。(6)用清水徹底清洗。(7)用硫酸、硫酸銨配製的活化液活化,模具工作零件接正極,工作電壓18~25V,一個部位的接觸時間為30~60s,使模具工作零件表面呈銀灰色為止。(8)用清水徹底清洗。(9)與例1中的(5)相同。(10)與例1中的(6)相同。電刷鍍技術研究的新進展  ◆ 電刷鍍非晶態鍍層一般的電刷鍍層是晶態的,如果採用特殊鍍液,使刷鍍時沉積的金屬離子在鍍層中進行不規則排列,即可獲得無定形結構的非晶態鍍層。這種鍍層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能,是提高模具壽命的經濟方法。表1為非晶態電刷鍍在模具上的應用效果。在常溫條件下,應用刷鍍的方法,使用Co-Ni-P系列合金刷鍍液,可以獲得非晶態刷鍍層。其中以低Co++濃度加入含鈮添加劑的鍍液獲得刷鍍層,性能**為優異。該鍍層在常溫和高溫度下均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 電刷鍍複合鍍層複合刷鍍是複合電鍍的一種,其本質是通過電化學沉積在工件基體表面獲得複合材料(複合鍍層)。目前鎳基鍍液複合刷鍍用的較多,例如在快鎳鍍液中加入二硫化鉬作自潤滑塗層 ;加入三氧化二鋁作耐磨和防腐塗層,加入金剛石微粉作高抗磨塗層。熱鍛模應用Ni-Co-ZrO2複合電刷鍍,鍍層有良好的耐磨性、抗粘著、抗高溫氧化和耐高溫疲勞等性能,與基體結合良好,可使壽命提高。研究證實,複合鍍層的強化機理主要是細晶強化和第二相粒子強化,其強化作用取決於第二相顆粒彌散情況及其被基體金屬嵌合的牢固程度。  ◆ 稀土添加劑的研究稀土元素的加入,能在鍍層表面形成一層富稀土合金層,該稀土合金層在大氣中氧化,形成牢固的保護層,提高鍍層的抗氧化和抗腐蝕能力。

相關焦點

  • 電機軸磨損修復的電刷鍍技術已經被替代
    金屬電刷鍍技術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用於維修和保護金屬零部件,是一種節能、省材、省時的維修手段,特別在生產連續性強的工業生產上採用修整磨損的零部件,效益更為顯著。電刷鍍技術(簡稱刷鍍技術)是電鍍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分支,除了有上述的共同作用外,它更偏重於工件的修復應用和中小批量工件的功能性表面強化。因此在實踐上更要求現場或在線施鍍,在保證鍍層品質的基礎上,更強調鍍層的快速高效沉積。
  • 模具製造領域中的表面工程技術應用綜述及展望
    摘要:扼要綜述了在模具製造領域中應用較為廣泛的幾類表面工程技術,並對其性能指標和經濟性作了比較。介紹了稀土表面工程技術在模具製造中的應用進展。對納米表面工程技術在模具製造中的應用作了展望。表面工程技術在模具製造領域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模具材料的不足。  可用於模具製造的表面工程技術十分廣泛,既包括傳統的表面淬火技術、熱擴滲技術、堆焊技術和電鍍硬鉻技術,又包括近20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雷射表面強化技術、物理氣相沉積技術(PVD)、化學氣相沉積技術(CVC)、離子注入技術、熱噴塗技術、熱噴焊技術、複合電鍍技術、複合電刷鍍技術和化學鍍技術等。
  • 瀋陽工業大學電刷鍍技術研究中心
    展位號:171瀋陽工業大學電刷鍍技術研究中心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lectric Brush Plating Technique Research Center    我校電刷鍍技術研究中心由教授,高工,博士,碩士等十幾位高中級研究人員組成。
  • 銅的電刷鍍技術:電刷鍍銅工藝解析
    (2)電刷鍍銅溶液     ①高速銅溶液。高速銅溶液具有沉積速度快、鍍層結晶細緻等優點。主要用於修復尺寸、填襯凹坑等方面。因高速銅是酸性溶液,不能直接刷鍍在鋼鐵製品表面,需首先用特殊鎳溶液作預刷鍍後,方可進行高速銅刷鍍。     高速銅刷鍍液又可分為以甲基磺酸銅為主鹽的溶液和以硫酸銅與硝酸銅為主鹽的溶液兩種類型。
  • 不是只有電刷鍍可以解決水泵軸磨損
    很多人遇到軸磨損問題,首先想到的便使用電刷鍍修復工藝進行修復,但是該修復工藝其刷鍍塗層受到磨損量的限制,一般電刷鍍塗層刷鍍厚度小於0.2mm。當磨損量大於0.2mm時,其刷鍍效率將成倍下降,且刷鍍層過厚時,使用過程中刷鍍層容易脫落,使用壽命短。除了電刷鍍修復工藝,其實還有很多修復工藝可以解決水泵軸磨損問題。
  • 納米級「秘方」鍍液快速修復磨損工件
    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你看,這幾段是經我修復後的銅鍍層、鎳鍍層、鉻鍍層,完全跟新的一樣!」11月30日,在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兵器工藝研究所,年過八旬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孫智富跟重慶日報記者說起近年來的新研究成果——納米電刷鍍技術時,精神頭十足。
  • 工程機械再製造的主要工藝流程
    通常使用烘焙爐進行保溫烘焙、表面拋丸、噴砂、高壓水射流、超聲波等的清理技術可實現無損清洗,同時可減少清洗過程中的環境影響,避免二次汙染。目前,國外先進再製造企業已能做到清洗物理化(完全取消化學清洗),拆洗水平已完全達到零排放。應用無汙染、高效率、適用範圍廣、對零件無損害的自動化超聲清洗技術、熱膨脹不變形高溫除垢技術、無損噴丸清洗技術與設備,可以顯著提高再製造生產過程的排汙標準。
  • 還在用電刷鍍解決電動機軸磨損?
    針對於該電動機軸磨損問題,企業想過用電刷鍍修復,但是電刷鍍刷鍍塗層受到磨損量的限制,一般電刷鍍塗層刷鍍厚度小於0.2mm。當磨損量大於0.2mm時,其刷鍍效率將成倍下降,且刷鍍層過厚時,使用過程中刷鍍層容易脫落,使用壽命短。對於磨損深度2-3mm的情況來說,刷鍍工藝無法實現在線刷鍍。因此,該企業放棄了用電刷鍍解決電動機軸磨損問題。既然電刷鍍這種技術不適用了,你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麼?
  • 3D列印技術在模具行業中的應用以及優勢!
    3D列印,又稱增材製造技術,是一種以三維CAD模型文件為基礎,應用粉狀、絲狀或片狀等材料,通過「分層製造、逐層疊加」的方式來構造三維物體的技術。3D列印技術在模具行業中的應用,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1、直接製作手板 上述幾種3D列印工藝都能製作手板,只是製作出來的手板的精度、強度和表面質量有區別,這也是目前3D列印技術最常見的應用方式。
  • 電刷與導電滑環的區別
    在我們現實的生活和生產當中,旋轉設備的持續性供電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為了能夠實現這樣的一種目的,很多工程師經過長年累月的研究發現,發明了電刷技術和導電滑環技術,這兩項技術都能夠實現旋轉設備持續供電的關鍵零部件。
  • 雷射熔覆再製造技術介紹及應用分析
    雷射熔覆是一種快速冷卻的過程,熔覆過程中對修復工件的熱輸入量少,熱影響區小,熔覆層組織細小,易於實現自動化等,因此使用雷射熔覆的方法來修復轉子等零部件比其它的方法具有更大的優勢。雷射熔覆技術解決了傳統電焊、氬弧焊等熱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熱變形、熱疲勞損傷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同時也解決了傳統電鍍、噴塗等冷加工過程中覆層與基體結合強度差的矛盾,這就為表面修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 模具表面處理新技術在業界的廣泛關注和推廣
    【慧聰表面處理網】針對目前我國的模具表面處理技術的應用現狀,我刊經過用戶抽樣問卷調查發現,目前,模具製造企業主要應用的表面處理技術仍是以傳統的表面淬火、滲碳/氮技術、電鍍與化學鍍技術為主,而這些技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表面硬度分布不均、熱處理變形等難以解決等多方面的問題
  • 石墨電極在模具製造電火花加工中的應用
    引言 在20世紀,銅作為電極材料在電火花加工中被廣泛使用。那時只有在製作大型電極且模具加工要求不高或粗加工時,石墨材料才會成為備選考慮。一些早期接觸過石墨電極的技術人員曾有普遍印象:石墨材料髒、易掉渣、表面效果不好、加工效率不高等等。
  • 電鍍、電鑄、電泳、濺鍍及陽極氧化的區別
    當時,俄國的Jacoli在石膏母型上塗敷石臘,通過石墨使其表面具有導電性,然後表面鍍銅,鍍後脫模,以此製成銅的複製品。日本昭和初年,京都市工業研究所和大板造幣司等單位就已積極開展了在石膏母型上鑄銅,在絕緣體上電鍍等方面的研究,並製作了許多精美的金屬工藝品。但是,以石膏或臘等作為母型模進行電鑄時,不僅製造技藝要求高、操作麻煩,而且母型易破損,難以制出精緻的複製品,所以電鑄的應用範圍十分有限。
  • 2020年模具製造發展現狀分析前景預測 - 中國模具製造市場調研與...
    **年-**年我國模具製造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情況(億元)  《中國模具製造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對模具製造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模具製造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模具製造行業發展現狀、模具製造市場動態、模具製造重點企業經營狀況、模具製造相關政策以及模具製造產業鏈影響等。
  • 高速切削在模具製造中的前景
    模具材料的強度和硬度都很高,加上常常採用伸長量較大的小直徑端銑刀加工模具型腔,因此加工過程容易發生顫振。為了確保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用於模具製造的高速工具機必須有很高的動、靜剛度,以提高工具機的定位精度、跟蹤精度和抗振能力。          2.高轉速和大功率          高速加工是發展方向,高速銑削在模具加工中已顯示了極大的優越性。
  • 雷射切割技術在汽車製造中的應用優勢
    汽車製造行業是新技術非常集中的一個行業,現在汽車不僅要求性能實用,還要求經濟美觀,更新換代速度更是與日俱增,傳統的切割方式效率低、精度低,難以滿足現代汽車製造精細化的切割需要和低成本加工的需求。
  • HNT電鍍金剛石滾輪的製造工藝:外鍍法和內鍍法
    華菱超硬HNT金剛石滾輪的製造方法可分為電鍍法和燒結法兩大類,本文從電鍍法入手,深入電鍍金剛石滾輪的製造工藝及應用。HNT電鍍金剛石滾輪的製造方法(1)內鍍法(UZ)隨機分布內鍍法,用鋼或高強度石墨材料製造一個與滾輪形狀相反的內型腔,常稱陰模,先在陰模內壁用電鍍的方法將金剛石結合牢固,再將鍍層加厚到2~ 3mm,使其具有足夠的強度及剛性,這種滾輪不經修整即可達到很高的精度
  • 高端火花油在模具製造EDM中的貢獻和應用
    電火花成型加工已成為模具及零件三維內外型面、型腔加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模具製造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深入了解電火花加工液的相關知識,更好地選擇和使用,對提高電火花成型加工整個環節的效率起著重要作用。模德石化作為專業的潤滑油供應商,在此文中就電火花加工液的發展變化,及其使用要點和應用技術進行全面介紹,助力模具製造企業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