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葉牡丹|花如牡丹國色天香,夏天裡真正的王者

2021-02-24 虹越花卉

是它是它就是它,拔草的噩夢,馬齒莧,有些地方又稱其為「死不了」,它遍布祖國村莊的田間地頭,城市路邊的路角磚縫,正是它讓小編體會到了野草拔不盡,不日又新生的捉急。

不過今天的主角不是它,而是它那令人喜愛的親戚——重瓣大花馬齒莧

一看這模樣,就知道「松葉牡丹」此名從何而來了吧。

葉型不同於馬齒莧的扁平馬齒狀,而是細圓柱形,在莖上不規則互生,乍一看像松針一般。這意味著它有著更加強大的耐旱能力。

重瓣的花朵,經過選育後,花色豐富,花瓣自帶不規則的波浪狀,可不就是迷你版牡丹的樣子。

  花色:豐富,詳見商品連結。

  葉色:綠色

  花期:6-10月

  光照條件:直射光6h以上

  耐寒區:10-11(0℃以上)

  成熟株高:15-20釐米

  成熟冠幅:25-40釐米

  類型:多年生觀花植物,常綠

既然是「死不了」的親戚,那必然是一樣的生命力頑強。它十分耐熱很耐旱極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適應。要說夏季誰能頂住晴空綻放光彩,松葉牡丹必須在榜,越是驕陽似火,越是開得旺盛。

唯一需要操心也就是冬季了,松葉牡丹相當怕冷,10℃的寒風足以讓其精神萎靡,身形顫抖。兩廣地區不用擔心,可露地越冬,但是有霜凍的地區,請搬進室內陽臺,或做好越冬保護哦。

想要松葉牡丹長得又壯實,花開得又多,打頂必不可少,掐掉頂端的芽,讓其猛長側枝,一個月左右又能收穫一大盆。

對於某些只長個兒不開花的徒長群體,也可進行打頂操作,最狠的就是像割韭菜一樣唰唰把頭全剪了,剪下來的部分可以不扔,還是種在花盆裡,沒多久就會發現,禿頭的茬,剪下的莖,通通煥發了新的精神光芒。

相關焦點

  • 遊山東菏澤,看國花牡丹,體會什麼是花中王者
    要說這世間美麗的花何止百種,但唯有牡丹才是「百花之王」。自古以來就深受文人墨客以及老百姓的喜愛,牡丹花也被尊為國花。從「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到「競誇天下無雙豔,獨立人間第一香」再到「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豔;啊,牡丹眾香國裡最壯觀……」無不寫出牡丹國色天香的美,以及國人對牡丹花的喜愛之情。今天就給大家說一個觀賞牡丹的好去處,山東菏澤曹州牡丹園。
  • 太陽花又叫做松葉牡丹,花朵的樣子與牡丹花相媲美
    太陽花還有個高級名字,開花雖然小小一團,但能和牡丹媲美夏天是種植太陽花的好時期,6月份開始栽種,到了7月份生長成熟。接下來就是開花的時間,花期從7月底開始,一直到9月份結束,貫穿整個夏季。所以要想在夏天欣賞到美麗的花朵,非太陽花莫屬,有的地方太陽花又叫做松葉牡丹。牡丹花大家都知道,花形比較大,最主要是有很多的花瓣。那麼太陽花怎麼和牡丹花比較相似呢?其實大家常見的太陽花主要以單片的花瓣為主,就是長出來的花骨朵只有一片花瓣,它們圍成一個圓形。在生長的過程中,花瓣就很快的脫落掉,最後只剩下一個花蕊。
  • 劉禹錫的一首牡丹詩,短短4句,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國色天香」
    作為「花中之王」,牡丹自古就備受人們的喜愛。牡丹花,從唐代開始就成了國色天香的「人間富貴花」,寫詩讚美它的人更是不勝枚舉,如韋莊《白牡丹》:「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白居易《惜牡丹》:「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司馬光:「若佔上春先秀髮,千花百卉不成妍」。而在眾多牡丹詩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 牡丹與洋牡丹的相遇
    小編從去年開始一直喜歡拍花, 一開始喜歡拍花的理由很簡單, 不是因為特別喜歡花, 只是聽從攝影的老師們建議, 學攝影從簡單的拍花做起。
  • 牡丹國畫有什麼寓意 賞不盡的牡丹風華
    牡丹花大色豔、芳香濃鬱,素來都有國色天香之稱,而且牡丹還被稱為「花中之王,」它是富麗端莊、雍容華貴的代表。國畫中,牡丹也一直都是吉祥經典的花鳥題材,深受畫家和人們的喜愛,長期以來都被人們當做是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在詩人筆下,牡丹的形象是這樣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那麼畫家筆下的牡丹是什麼樣子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揭曉吧!
  • 識花筆記之名有牡丹,實非牡丹的洋牡丹
    洋牡丹受歡迎的原因不言而喻,除去它國色天香的花骨朵,花形對愛花之人而言就具有不可名狀的魅力,這就是為什麼洋牡丹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洋牡丹雖然迷人,但是也免俗不了,與生俱來的嬌氣愁壞了愛花人,這一點倒和牡丹很相像。美麗都是嬌嫃,說得一點不虛。
  • 國花之爭:牡丹PK梅花,令人頭痛的抉擇
    媽媽回答是牡丹。從那以後,國花是牡丹,深深地留存在我的記憶裡。一直到去南昌上學,進了校報當了一名學生記者之後,我才從學園藝的學姐那知道了,牡丹並不是我國的國花。當時,我非常納悶。 牡丹不是我國的國花嗎?難道是梅花?也不是。學姐告訴我,我國暫時還沒有國花。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樣,記憶裡的國花是牡丹的。在那之前,我從來沒有懷疑過牡丹,亦沒有仔細想過,國花為什麼是牡丹?
  • 唯有牡丹真國色:10首最經典的牡丹花詩詞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盛唐時期,牡丹最風流。諸多唐朝詩人都有作品。劉禹錫這首賞牡丹,通過與芍藥、芙蕖的對比,顯示出牡丹品高多情的真國色。憑著這句詩,劉禹錫歷來被稱為「讚美牡丹第一人」。其實,劉禹錫還寫過很多牡丹詩,比如:《和令狐相公別牡丹》:平章宅裡一欄花,臨到開時不在家。莫道兩京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 天下第一奇花——合肥的巢湖銀屏牡丹
    牡丹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卉,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長期以來被人們當作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牡丹以洛陽牡丹,菏澤牡丹最富盛名。而在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南岸的銀屏山上的這一株牡丹,卻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花」。銀屏牡丹最奇特的是其具有靈性。花的開與謝,可以預兆年成的豐歉。
  • 一種「潑辣花」,給點太陽就開花,一團雜草,開滿「牡丹芍藥」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家居環境,經常在家裡養幾盆花花草草的,但是也經常會遇到朋友說自己養不好花,養啥花死啥花,甚至懷疑自己是植物殺手。其實這只是說明你沒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沒有給花花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而且沒掌握植物的澆水的頻率,這也是非常有技巧的呢,如果你實在養不好花,那就養這種的懶人花吧,有點土就能活,有點太陽就開花。養上燦爛的一大陽臺,也不會打擊你養花的積極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有「小牡丹」之稱的太陽花松葉牡丹。
  • 【帶你識花】—— 荷包牡丹
    荷包牡丹 因花似雞心狀,頗像荷包形。葉似牡丹葉,故名。她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30~90cm。其別稱:魚兒牡丹、瓔珞牡丹、活血草、土當歸,荷包花、耳環花等。荷包牡丹的花骨朵上原本是長有花萼片的。特別是最右側的花骨朵上可以看出,花骨朵小的時候,花萼片是包著骨朵的。
  • 芍藥和牡丹的區別
    當然,「洛陽牡丹甲天下」,全國人民都知道,名副其實的花中之王。另外,山東菏澤的牡丹也很有名。江蘇揚州、安徽亳州和山東菏澤的芍藥很有名,最有名的還是揚州,「揚州芍藥甲天下」。古書中記載:「今群芳中牡丹品評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花為花王,芍藥為相」。外國人把芍藥當作「花中皇后」。歷朝歷代對牡丹和芍藥的讚美延綿不斷。
  • 桃花源詩刊第19期同題詩(詠牡丹)
    第19期同題 詠《牡丹》本期出題老師:花漫九州七律 詠聊齋牡丹仙子文/鍾靈毓秀七律 牡丹吟文/碧雲澗王者風姿中國秀,雍容華貴豔天涯。芳顏旖旎春風裡,雅韻氤氳墨客家。脈脈含情流馥鬱。羞羞帶媚展芳華。七絕 牡丹詠文/一之(浙江) 園裡天香一度開,聞馨遊客自趨來。貴妃醉酒應猶醒,萬態千嬌百姓栽。
  • 野牡丹是牡丹嗎?
    野牡丹是牡丹嗎?】民生視角毛葉鐵線蓮和荷花同屬於毛茛科,但生於南方的野牡丹卻不同於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別有一番風味。今天,@浙江林業 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這些花,解鎖更多關於野花的冷門小知識~
  • 此花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是富貴吉祥的象徵!
    牡丹又稱白茸、木芍藥、百雨金、洛陽花、富貴花等,原產於我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為芍藥科芍藥屬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植物。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牡丹素有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長期以來被人們當作富貴吉祥、繁榮興旺的象徵。
  • 81種牡丹品種圖鑑,不愧是花中之王!~
    魏紫姚黃,華榮逸雅;趙粉嬌紅,鶯來繡屏;白若雲錦,黛含翠煙;紫垂珠露,正赤如丹……自古以來,牡丹花就有「冠絕群芳」、「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再來欣賞一番美麗而豐富的牡丹圖鑑吧!~
  • 野牡丹和牡丹不同,屬於南方花卉,而牡丹則為中原代表花卉
    (芍藥) 牡丹花朵碩大,花色嬌豔,花香淡雅,素有「國色天香」之譽)、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然而下面分類就不同了,野牡丹屬於桃金孃目(Myrtiflorae)、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野牡丹屬
  • 夏天有什麼花開 夏天開的花有哪些
    春天可以賞花摘果,那夏天呢,炎熱的夏季氣溫高的讓我們都忍不住想吐槽,更別說那些花花草草能經的住嗎?每個季節都有美麗的鮮花綻放,夏季也不例外,在夏天開的花有梔子花、荷花、向日葵、牡丹、茉莉花。
  • 富貴花開又一年 現代名家牡丹國畫賞析
    一、顏值高:牡丹「冠絕群芳」、「萬花一品」、「國色天香」,真乃「花中之王」,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那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可以牡丹是多麼的受歡迎。二、寓意吉祥:牡丹在我們心目中是富貴吉祥的花朵,常有花開富貴,富貴吉祥之寓意。
  • 國畫欣賞: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國畫 寓意吉祥富貴
    牡丹花開絢麗、花形優美、清雅高貴。歷代擅畫牡丹的畫家也有很多,關於牡丹的畫由來已久,東晉顧愷之的名畫洛神賦圖中就早已有了牡丹的形象,張彥遠、郭若虛等名家都擅畫牡丹。當代畫家中來自開封名城的女畫家丁珂的牡丹畫作品也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