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最愛用的這個表情原型居然是他!

2020-11-29 環球網

(原標題:朋友圈最愛用的這個微信表情,原型居然是他?!)

相信你在聊天記錄和朋友圈中,

肯定會經常看到

這個表情,

這個「捂著臉不知是哭還是笑」的表情。

對,就是下圖這位:

大家可能有兩個疑問:第一

這表情到底是在哭啊、還是在笑啊、還是又哭又笑啊?第二

這麼富有創意的表情,當初設計者到底是咋想的呢?

那麼就來聽聽這個表情的

設計師自己怎麼說…

這個表情是怎麼來的?

最初,設計師只是覺得微信日常小黃臉表情一直沒有更新,便試著尋找靈感更新日常小黃臉表情。

設計師們發現

這個表情高頻出現在個人收藏包中,於是開始想怎麼做一個有趣的

表情。

團隊中有一名廣東80後設計師GG,非常愛星爺誇張搞笑的「捂臉」動作。

再加上他本尊就是一個特別喜歡做「捂臉」動作的人,於是,便開始操刀設計和製作。

一起誕生的,還有其他五個小黃臉表情系列,它們的設計經歷了將近5個月,由三四個設計師共同參與完成。

共經歷五次改版。第一版是最開始的草稿,設計師按照「捂臉」概念塗鴉出來的。手的形狀也比較簡單粗糙。

第一版之後,大家內心已經感到這個表情很「到位」。於是,後面的版本都是結合ios10和emoji表情調試細節。比如:下嘴唇增加了陰影的細節,露出半個笑著的眼睛(眼角)表明確實在笑,嘴角的弧度怎樣更到位、手應佔據臉上的比重是多少……

「捂臉」的進化史

設計師說,

的升級版。

「捂臉」的起源

故事的開始,要從二次元講起......

在動漫世界裡,「捂臉」多被用於表示因做了不好意思的事而產生的「愉悅的害羞」的情緒,例如「男神看了我一眼,捂臉!」「好討厭他但又好喜歡他,捂臉!」等。有時也可表示「不敢看了」「看不下去了」之意。

在現實生活中,「捂臉」也會被用於掩蓋事情真實的一面:

表示內心很痛苦又不太想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用手掩飾主觀地表示不如意、不順心甚至失敗後的不願多說的心情(如:寶寶心累但寶寶不說)。

有時也委婉地對別人表示某方面的不滿(如:天吶,媽媽我好想打他)。

隨著表情包這種風靡一時的「聊天神器」的出現,一些極具喜感的二次元表情被才華橫溢的網友們「換臉」,沒想到效果居然出奇地好!

捂臉先忍忍

忍不住啦哇

「捂臉」代替「笑哭」

聰明如你,一定已經發現「捂臉」和風靡一時的「笑哭(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想當年,這個原本意味著「喜極而泣(Face withtears of joy)」的普通表情被廣大吃瓜群眾理解成了「哭笑不得」之後,一度成為了表情界的叱吒風雲的「大佬,還被評為2015年《牛津詞典》年度詞彙,被製作成抱枕的形狀。

可是當

面世之後,「笑哭」居然有了失寵之勢,被連連代替。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笑哭」風靡太久,大眾對它的新鮮感已經過去。作為網絡用語,「笑哭」的流行與它給人們帶來的新鮮感不可分割。而在經歷了長時間的使用後,人們對它已不再好奇,同時會產生一定的審美疲勞。

其次,比起「笑哭」,「捂臉」的調侃意味更重。從「笑哭」的官方定義上看,不管是蘋果的「喜極而泣」,還是微信的「破涕為笑」,側重點都在「笑」之上,相對幽默樂觀。而「捂臉」更側重於表達「無奈」、「尷尬」等負面情緒,符合當代年輕人喜好調侃和自嘲的習慣。

再次,

是以基礎表情包的形式推出的,方便培養用戶習慣。相對於需要下載或自定義添加的附加表情包來說,基礎表情包是每個微信用戶必備的,人們能更方便快捷地使用它,其所佔空間也相對較小。

「捂臉」讓生活更愉快

很多朋友說,真的什麼情景都可以

一下耶!就是無奈一下,搞笑一下,調侃一下而已。所以真是因為「捂臉」如此萬能麼?

符號學主要創始人皮爾斯告訴大家:唉,那不過就是一個符號而已!「捂臉」就是一個代替特定情緒的象徵符號,至於是什麼樣的情緒,隨意發揮,一千個人眼中便有一千種「捂臉」。

不過在年輕人群體裡,

還是更多用在調侃和嘲諷上了。為啥?因為這個無奈、尷尬又無能為力的表情,正合咱們這種熱愛自嘲的人的心意啊!

當用

表示「我也沒辦法」、「生無可戀」、「心好累」等偏負面的情緒時,請長輩們不要擔心!我們不是真的崩潰了,有時只是將自己不如意的一面誇張地表現出來,以嘲諷的方式降低他人對自我評價的期許,從而調節情緒,保護自信。也許現實生活並沒有那麼糟,調侃一下自己,只為保持好心情。

「捂臉」能將看似沉重的事情變得輕鬆,給生活增添幾分樂趣和幽默。

雖然很難說出

具體

代表什麼意思,

但這個表情

確實表達了不少人的新心聲。

這是小編最愛發的表情,沒有之一…

相關焦點

  • 朋友圈最愛用的這個表情 原型居然是他!
    (原標題:朋友圈最愛用的這個微信表情,原型居然是他?!)  相信你在聊天記錄和朋友圈中,  肯定會經常看到第一版是最開始的草稿,設計師按照「捂臉」概念塗鴉出來的。手的形狀也比較簡單粗糙。  第一版之後,大家內心已經感到這個表情很「到位」。於是,後面的版本都是結合ios10和emoji表情調試細節。比如:下嘴唇增加了陰影的細節,露出半個笑著的眼睛(眼角)表明確實在笑,嘴角的弧度怎樣更到位、手應佔據臉上的比重是多少……
  • 上億人都在用的「捂臉」表情 人物原型竟然是他
    過了一段時間,設計師們發現[捂臉]這個表情高頻出現在個人收藏包中,於是他們開始想怎麼做一個有趣的[捂臉]表情。微信表情製作團隊中有一名廣東80後設計師,他非常喜愛星爺誇張搞笑的「捂臉」動作,再加上他本人就是一個特別喜歡做「捂臉」動作的人。於是,經他親自操刀製作的[捂臉]表情就這麼誕生了。[捂臉]表情共經歷五次改版
  • 表情包考古學 原來每天都在用的表情這麼有故事
    網友在論壇裡輸入這個符號,就代表自己很高興、很快樂。除了笑臉  還有悲傷的表情「:-(」  眨眼間的表情「;-)」  驚訝的表情「:-0」  ……  最開始,這些表情符號被網友們廣泛使用。  這些圖片的原型來自20世紀90年代熱播的大型家庭情景劇《我愛我家》,葛優癱坐在沙發上的劇照。當你要吐槽,或者懵圈、一臉疑問的時候,你肯定用過下面這個表情。  該表情出自網上的一個視頻《透過鏡頭第4集:尼克揚的日常生活》。
  • 第一屆朋友圈表情包鬥圖冠軍秘笈
    2019年年度表情包 微信突然而來的更新 朋友圈可以評論表情包 讓當代各位表情包收藏家 都興奮得象是過年一樣 以後不用專門為了偷表情包而加入群聊 這也正是宣布第一屆朋友圈鬥圖大賽開始
  • 近半受訪小學生有手機 微信愛用奇怪表情火星語
    如今風靡於成人間的微信朋友圈,已經悄然進入小學生的生活。孩子們的朋友圈是什麼樣的?與成人有何不同?他們喜歡什麼樣的話題?近日,晨報記者調查了部分武漢小學生的微信,發現他們溝通交流時喜歡用各種表情、符號代表語言。「求解救,諮詢作業」常常被刷屏,而轉發心靈雞湯等則被視作最不受歡迎的話題。
  • 聊天中常用的「捂臉笑」表情包原型竟然是星爺,網友:一模一樣
    日常生活中的我們少不了聊天,而在聊天時加入總會加入一些表情包來調節氣氛,一個表情都威力無窮,而現在的表情包也是非常多,層出不窮,但要說起來還是「捂臉笑」這個表情則更受網民親睞,在日常聊天中使用的次數也是非常頻繁。
  • 各國人民愛用表情:美英常示疲憊 土耳其愛笑臉
    (原標題:各國人民愛用表情:美英常示疲憊 土耳其愛笑臉)
  • 聊天最愛用什麼表情符?全世界都愛用「笑cry」
    Emoji之首,與2015年相同;而國內用戶最愛則是「呲牙」。 「笑cry」居全球最受歡迎之首,中國用戶最愛「呲牙」報告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10個Emoji囊括「愛心」、「大哭」、「微笑」、「笑cry」等,在這些表情的發送量佔比中,「笑哭」以21.25%的發送量比例雄踞榜首,「愛心」表情以7.89%的發送量比例緊隨其後
  • 2019微信最火表情出爐!居然沒有它……
    在朋友圈中,男性更愛分享工作和遊戲;女喜愛分享美食和情感。廣州成為朋友圈國內打卡最多的城市。2019年數據一出,網友驚奇地發現,居然少了也有人說,確實是最愛你最常用的表情是哪個?快留言告訴大家!我們擴大5000好友這個限定非常容易,但是對於它帶來的影響,說實話誠惶誠恐,我們會反覆思考。微信的短內容一直是我們要發力的方向,順利的話可能近期也會和大家見面。所以這裡,也是作為一個對新版本的小預告吧。春節即將到來,我們在紅包上,也有一些新的創造,可能也會吸引你來發揮你的創造力,這裡也預告一下。
  • 微信新表情上線!最火的居然是它!
    據@騰訊微信團隊11月18日發布微信新表情上線此次更新的表情一共有6個消息一出立刻登上了熱搜不得不說這6個新表情確實很生動很多網友在第一時間靈活運用起了這些新表情網友紛紛發表評論很多網友表示還未收到更新
  • 離開姚晨,39歲的他,活成了朋友圈的「表情包」
    離開姚晨,39歲的他,活成了朋友圈的「表情包」要說,這個夏天讓人最意外的,並不是「七月的李現」,也不是「陳情令CP」,而是憑藉「林品如前夫」再次出現在大家視野裡面的凌瀟肅。記得,曾經在武林外傳大火的時候,劇組探班期間,沙溢可是親口說過,凌瀟肅非常的護媳婦,剛開始拍的時候,就在劇組放話,誰都不能欺負我媳婦,雖然物是人非,但是,凌瀟肅正如他曾經說過的話一樣,即使離婚了,也要護她周全。
  • 各國人民喜歡的表情很不同:加拿大人愛「大便」
    在「笑哭」被《牛津詞典》評為年度之詞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日本emoji(繪文化)表情了。英國《衛報》17日刊發了一篇關於emoji的調查報告,其中列舉了世界各國人民對於emoji不同的喜好:美國人最愛滿分表情,加拿大人則喜歡那坨大便。
  • 一大波 Emoji 表情將在 iOS 12 登場,人們最愛用的是這個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們在用社交軟體聊天或者發布動態消息時,已經不單單局限於文字,更加生動有趣的 emoji 表情符號現在已經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甚至還由此誕生了一個節日。從2014年開始,每年的7月17日被定為世界表情符號日(World Emoji Day)。為何是7月17日?原因是日曆這個表情符號剛好顯示的是7月17日這一天。
  • 朋友圈能評論表情包了!網友:朋友圈已瘋……
    還有這些新功能值得關注1、微信表情包設置按鈕被隱藏也許是使用頻率不高,原本在表情選擇欄最左邊的齒輪設置按鈕,在微信 7.0.9 for iOS 版中被取消了。」「第一屆朋友圈鬥圖大賽開始了」 「讓我康康你們最牛的表情包!讓我開開眼!」 「這個功能給力!」「每次評論別人都想加個表情包,現在終於能加了!」
  • 終於能用表情包回復朋友圈了!騷年,來鬥圖吧!
    來源:新民晚報微信朋友圈可以發表情包評論了!今天微信 iOS 版本突然放出更新(7.0.9 正式版)新版本加入了發消息時可以引用之前的內容以及朋友圈評論表情包等功能評論表情包功能應該如何使用進入微信朋友圈後,選擇想要評論的好友動態,點擊右側「··」按鈕,選擇「評論」按鈕後會出現常規留言框。再點擊右側「表情包」符號,除了系統自帶表情包,用戶此前下載及收藏的表情包也可以使用。輕觸表情包可以查看大圖。
  • 你最常用的微信表情,暴露了你的年齡
    昨天,微信發布《2018 微信年度數據報告》,微信團隊稱,不同群體使用的表情包完全不同。00 後愛用 【捂臉】,表達自己的無奈,晚睡早起,晚上 10 點夜生活才剛剛開始。比起保溫杯裡泡枸杞、早睡早起的成年人來說,確實服氣。90 後愛用 【笑哭】,正如二十多歲的人生,總是邊笑邊哭。
  • 微信朋友圈評論怎麼發表情包 安卓/iOS朋友圈發表情包教程步驟
    微信朋友圈評論怎麼發表情包 安卓/iOS朋友圈發表情包教程步驟 12月23日,有很多小夥伴都聽說微信的朋友圈可以評論表情包了
  • 微信更新10大新表情,已刷爆朋友圈和微博熱搜
    然而有趣的是,這些新表情雖然已經加入到微信的底層代碼中,但對大多數用戶來說其實是體驗不到的。原因很簡單,這估計又是一次「A/B灰度測試」,正如此前朋友圈表情包回復一樣,只有部分幸運用戶才能夠嘗鮮如此功能,而另外一部分用戶就只能看著別人嗨。
  • 微信推出重要更新,朋友圈終於可用表情包評論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今天許多網友更新了微信以後,都收穫了一個百花齊放的朋友圈。 12月23日,微信iOS版7.0.9正式版迎來更新。新增三大功能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朋友圈評論區支持表情包留言」,動圖、靜圖皆宜,解了不少此前熱愛鬥圖卻苦於無處施展的網友們的一塊「心病」。
  • 微信確認關閉朋友圈評論表情包功能
    微信在本月23日更新 7.0.9 iOS 正式版以及安卓7.1.0內測版版本,這個版本加入了「引用」以及「朋友圈評論表情包」的功能,但是從 24 號開始,陸續有網友反映微信朋友圈無法評論表情包了,只剩下此前的系統表情可用,而此前回復的表情包依舊可以瀏覽,當時就有網友猜測該功能非正式版本,很有可能為 A/B 型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