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宇宙越來越熱

2020-11-11 科技領航人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宇宙越來越熱,越來越熱。

這項研究於10月13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探討了過去100億年中宇宙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內,整個宇宙中氣體的平均溫度已經增加了十倍以上,今天達到了約200萬開氏度,大約是400萬華氏度。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蔣義寬(Yi-Kuan Chiang)說:"我們的新測量結果直接證實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吉姆·皮布爾斯(Jim Peebles)的開創性工作,他提出了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如何形成的理論。」

宇宙的大尺度結構是指星系和星系團簇的整體模式,其尺度超過單個星系,它是由暗物質和氣體的引力塌陷形成的。

「隨著宇宙的發展,引力將太空中的暗物質和氣體吸引到星系和星系團中。」 蔣義寬(Yi-Kuan Chiang)說,「阻力非常猛烈,以至于越來越多的氣體被震蕩和加熱。」

蔣義寬(Yi-Kuan Chiang)說,這項發現向科學家展示了如何通過「檢查宇宙的溫度」來計時宇宙結構形成的過程。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新方法,使他們能夠估算距離地球更遠的氣體的溫度,這意味著可以追溯到更遠的時間,並將它們與距離地球更近且當前的氣體進行比較。他說,現在,研究人員已經證實,由於宇宙結構的引力坍塌,宇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熱,而且加熱可能還會繼續。

為了了解宇宙的溫度如何隨時間變化,研究人員使用了普朗克和斯隆數字天空測量這兩個任務收集的整個空間的光數據。普朗克(Planck)是歐洲航天局的任務,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大力參與下運作;斯隆從宇宙中收集詳細的圖像和光譜。

他們結合了兩次任務的數據,並通過測量紅移評估了近處和遠處熱氣體的距離,這是天體物理學家用來估計觀察到遠處物體的宇宙年齡的概念。 (「紅移」在物理學和天文學領域,指物體的電磁輻射由於某種原因頻率降低的現象,在可見光波段,表現為光譜的譜線朝紅端移動了一段距離,即波長變長、頻率降低。紅移的現象目前多用於天體的移動及規律的預測上。宇宙中距離越遠的物體,其光的波長就越長。研究宇宙的科學家稱之為延長紅移效應。)

紅移的概念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我們從遠離地球的物體看到的光比我們從離地球更近的物體看到的光要古老——來自遙遠物體的光已經走過一段較長的路來到達我們。這一事實,加上一種從光中估算溫度的方法,使研究人員能夠測量早期宇宙中氣體的平均氣溫——環繞遠方物體的氣體——並將這一值與當今離地球更近的氣體的平均氣溫進行比較。

研究人員發現,當今宇宙中的這些氣體在接近地球的物體周圍達到約200萬開氏溫度(約400萬華氏度)的溫度。這大約是距離較遠且回到較遠時間的物體周圍氣體溫度的10倍。

蔣義寬(Yi-Kuan Chiang)說,宇宙是由於星系和結構形成的自然過程而變暖的,它與地球變暖無關。「這些現象的發生範圍非常不同。」 他說,「它們根本沒有聯繫。」

相關焦點

  •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宇宙正在變得越來越熱
    科學家在研究宇宙過去的100億年內,發現宇宙中的氣體增加了10倍以上,溫度在今天更是達到了兩百萬度--大約四百萬華氏度。宇宙的大尺度結構指的是星系和星系的全網格局,星系群在單個星系之外的鱗片上,它是由暗物質和氣體的重力塌陷形成的。隨著宇宙的演化,引力將太空中的暗物質和氣體拉到一起,形成星系和星系團,由於拖曳太猛烈了,越來越多的氣體受到震動和加熱。
  • 研究發現: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
  • 宇宙有盡頭?一項新研究表明:伽馬射線暴顯示宇宙終會停止碰撞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宇宙是沒有邊界的,但新的研究表明,宇宙是非常有限的,並將有一個明確的盡頭,這可能是一個重大的科學突破。一些科學家建立了理論,認為宇宙可以無限延伸,並可能永遠存在。
  • 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來源:科技日報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過去百億年,平均氣溫上升十倍多科技日報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結果證實,由於宇宙結構的引力坍塌,宇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熱,而且變熱過程會不斷持續下去。
  •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黃蜂是有效的害蟲控制手段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儘管你可能會害怕它們,但普通的社會化黃蜂物種可以幫助我們的農作物免受蟲害。藍黑色的掠食者可以作為至少兩種高價值作物的固體害蟲控制:玉米和甘蔗。雖然這項實驗是在巴西進行的,但研究小組解釋說,黃蜂幾乎遍布世界各地,可以很容易地在小型或大型農場「招募」來控制一系列常見的害蟲。
  • 出乎意料的是,宇宙在膨脹的同時變得越來越熱
    但是根據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CCAPP)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實際上正在變得越來越熱 在探索了宇宙過去100億年的熱歷史後,該小組得出結論,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增加了10倍以上,達到約220萬K(~2.2℃;400萬華氏度)今天。 描述他們發現的一項研究,「Sunyaev-Zeldovich效應斷層掃描探測的宇宙熱歷史」,最近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 宇宙溫度如何變化?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
  •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冥王星大氣風力可產生地表特徵
    一項新的研究正在調查冥王星的大氣。探測器在2015年拍攝了這顆矮行星清晰照片,照片顯示冥王星並不像科學家們認為的那樣貧瘠。照片中看到了一個叫做湯姆堡區域的心形結構,為冥王星吸引了很多注意力。新的研究表明,氮氣控制著這顆矮行星的大氣循環。冥王星大氣大部分由氮氣組成,也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冰凍的氮氣覆蓋冥王星表面的一部分,形成心臟的形狀。研究小組說,在冥王星的白天,薄薄的一層氮冰升溫並變成蒸汽。晚上,水汽凝結成冰。科學家們說,這種循環將氮風泵送到矮行星周圍。研究小組注意到,這個周期推動大氣以其自轉的相反方向循環。
  • 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與地球變暖無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
  • 地球變暖也就罷了 宇宙居然會隨時間推移變的越來越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
  • 不僅僅是地球,科學家新研究發現,宇宙的溫度也越來越高了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宇宙越來越熱了,當然了,這個溫度是相比於過去宇宙的溫度。
  • 新的研究證據表明宇宙在各方向上膨脹速率不同
    宇宙學有一個基本思想是這樣描述的:如果你觀察的足夠遠的距離,所有的東西在各個方向上看起來都是一樣的,然而,利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歐空局XMM牛頓的數據進行新的研究發現並非如此。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說:「宇宙學的支柱之一,宇宙是『各向同性的』,這意味著在各個方向上都是一樣的。然而,我們的工作表明,那根柱子上存在裂縫。」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大爆炸之後,宇宙不斷膨脹。最常見的比喻是宇宙就像不斷吹起來的氣球,而天體就像氣球上的點,隨著氣球不斷變大,各點之間的距離不斷拉長。
  •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石墨烯片對水分子的行為像鏡子一樣
    最近發表的一項由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對水如何與納米材料石墨烯相互作用有了新的認識,石墨烯是以六邊形蜂窩狀晶格排列的單層碳原子。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可能對各種應用產生影響,包括傳感器、燃料電池膜、水過濾以及高性能超級電容器中基於石墨烯的電極材料。
  • 宇宙正在越來越熱:過去100億年氣體平均升溫約200萬度
    宇宙正在越來越熱:過去100億年氣體平均升溫約200萬度  黃琨 • 2020-11-12 17:32:21
  • 宇宙正在越來越熱:過去100億年氣體平均升溫約200萬度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宇宙正在變得越來越熱。  這項研究發表在10月13日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探討了過去100億年宇宙的熱歷史。科學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中氣體的平均溫度增加了10倍以上,達到了大約200萬開爾文。
  • 宇宙越來越熱?過去百億年平均氣溫上升十倍多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
  • 《物理評論快報》:新研究表明早期宇宙中膨脹的氣泡可能製造了大量的暗物質
    《物理評論快報》:新研究表明早期宇宙中膨脹的氣泡可能製造了大量的暗物質(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勻琳):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我們早期宇宙中膨脹的宇宙氣泡可能製造了目前大量的暗物質。
  • 宇宙到底有多熱?
    但是科學家正在揭開其中的一個謎團:宇宙到底有多熱?那麼,宇宙到底有多熱?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宇宙中大型結構,包括星系和星系團,的熱氣體的平均溫度為200萬開爾文,即1,999,726.85攝氏度。卡弗裡大學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Ryu Makiya說,這些氣體構成了宇宙中大部分可見物質。
  • 宇宙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過去百億年平均氣溫上升十倍多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結果證實,由於宇宙結構的引力坍塌,宇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熱,而且變熱過程會不斷持續下去。
  • 一項新的實驗暗示熱水比冷水冷凍得更快
    對微小玻璃珠的研究表明,Mpemba效應是真實的有時熱水比冷水凍結得快。一項基於微小玻璃珠的新實驗可能有助於解釋原因。ARTISTEER / ISTOCK / GETTY IMAGES PLUS在物理學中,放鬆並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熱的物體比熱的物體冷卻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