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實驗暗示熱水比冷水冷凍得更快

2021-01-09 每天一點純數學

對微小玻璃珠的研究表明,Mpemba效應是真實的

有時熱水比冷水凍結得快。一項基於微小玻璃珠的新實驗可能有助於解釋原因。

ARTISTEER / ISTOCK / GETTY IMAGES PLUS

在物理學中,放鬆並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熱的物體比熱的物體冷卻得更快。冷卻後,較之較冷的系統達到相同的低溫,較冷的系統在較短的時間內冷卻下來。物理學家在8月6日的《自然》雜誌上報告說,在某些情況下,加速甚至是指數級的。

該實驗的靈感來自Mpemba效應的報導,這是一種與直覺相反的觀察,即熱水有時比冷水凝固得更快。但是研究這種現象的實驗由於水的複雜性和冷凍過程而變得混亂,使結果難以再現,並使科學家們對造成這種影響的原因,如何定義以及甚至是真實的存在分歧(SN:1/6 / 17)。

為了避免這些複雜性,加拿大本那比的西蒙·弗雷澤大學的西蒙·弗雷澤大學的Avinash Kumar和John Bechhoefer都使用了直徑為1.5微米的微小玻璃珠來代替水。研究人員根據冷卻而不是更複雜的冷凍過程定義了Mpemba效應。

結果:「這是第一次可以說是一個乾淨,完全受控的實驗,可以證明這種效果。」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理論化學家陸志悅說。

在實驗中,一個珠子代表一個水分子的當量,並且在給定的一組條件下進行了1000次測量,以生成「分子」的集合。雷射在每個珠子上施加力,產生能量或勢能。同時,將珠粒在水浴中冷卻。組合試驗中珠子的有效「溫度」可以從它們如何穿越能量分布,響應於雷射施加的力而移動而得出。

為了研究系統如何冷卻,研究人員追蹤了珠子隨時間的運動。珠子開始於高溫或中等溫度,研究人員測量了珠子冷卻到水溫需要多長時間。在某些條件下,較熱的珠子比較冷的珠子冷卻得更快,有時甚至快得多。在一種情況下,較熱的珠子在約兩毫秒內冷卻,而較冷的珠子花了10倍的時間。

在一項新的實驗中(由研究員Avinash Kumar展示),雷射對微小的玻璃珠施加了作用力,以證明熱的珠子系統比冷卻的珠子系統冷卻得更快。Prithviraj Basak

假設較低的啟動溫度將提供無法克服的領先優勢,這似乎是明智的。在直接通過溫度計進行的競賽中,高溫物體首先必須達到溫暖物體的原始溫度,這表明較高的溫度只會增加冷卻時間。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簡單的邏輯是錯誤的-特別是對於未處於熱平衡狀態的系統(在該狀態下,所有部件均達到均勻的溫度)。對於這樣的系統,「其行為不再僅僅由溫度來表徵,」 Bechhoefer說。材料的行為太複雜,以至於無法用單個數字來描述它。當珠子冷卻時,它們沒有達到熱平衡,這意味著它們在勢能圖中的位置沒有以允許單個溫度描述它們的方式分布。

對於這樣的系統,不是從熱到冷的直接路徑,而是可能有多個通向寒冷的路徑,從而可能存在捷徑。對於珠子而言,取決於風景的形狀,從較高的溫度開始意味著它們可以更輕鬆地將自己重新排列為與較低溫度匹配的配置。這就像遠足者如何通過更遠的起點更快地到達目的地,如果該起點允許遠足者避免艱苦的爬過山。

盧和物理學家奧倫·拉茲(Oren Raz)此前曾預測,這種冷卻捷徑是可能的。以色列Rehovot的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Raz說:「看到它確實有效,真是太好了。」 但是,他指出,「我們不知道這是否在水中起作用。」

水更為複雜,包括水中的怪異現象,蒸發和過冷的可能性,其中水在低於正常冷凍溫度(SN:3/23/10)時呈液態。

但是,夏洛茨維爾維吉尼亞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Marija Vucelja說,這項研究的簡單性是其美麗的一部分。「這是這些非常簡單的設置之一,並且已經足夠豐富以顯示這種效果。」 這表明姆彭巴效應可能超出玻璃珠或水。「我想這種效果在自然界中可能會在其他地方普遍出現,只是我們沒有對此加以注意。」

這篇文章的版本出現在2020年9月12日的《科學新聞》上。

引文

A. Kumar and J. Bechhoefer. Exponentially faster cooling in a colloidal system. Nature. Vol 584, August 6, 2020, p. 64. doi: 10.1038/s41586-020-2560-x.

相關焦點

  • 熱水比冷水結冰更快嗎?姆潘巴效應的「前世今生」
    他們在冰上搭建臨時棚屋時,為了讓棚屋的立杆更好地固定在冰上,會在它們周圍潑上熱水,使其快速結冰固定。  亞里斯多德分析認為,預先被加熱的水結冰更快,因為它們溫度降低的速度更快。所以,許多人為了將水儘快冷卻,會把水先在太陽下曬一會兒。由此引發了從古典時代延續至現代科學的「未解之謎」:熱水真的比冷水結冰更快嗎?如果是真的,需要的條件和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
  • 熱水比冷水冷卻得更快嗎?
    有一次在他進行這一步驟時,他注意到熱水比溫水凍結得更快。後來,他將這種現象寫成了一份報告,成為了第一個描述這種反直覺效應的人。而這種效應後來也被稱作為姆潘巴效應。  自那之後,這種效應便成為了實驗研究的主題,同時也是爭議之所在。
  • 熱水比冷水冷卻得更快嗎?| 新知
    以下文章來源於原理 ,作者小雨Bru-nO / Pixabay一項實驗用小玻璃珠,有一次在他進行這一步驟時,他注意到熱水比溫水凍結得更快。後來,他將這種現象寫成了一份報告,成為了第一個描述這種反直覺效應的人。而這種效應後來也被稱作為姆潘巴效應。自那之後,這種效應便成為了實驗研究的主題,同時也是爭議之所在。
  • 熱水真的能比冷水冷卻得更快嗎?
    有一次在他進行這一步驟時,他注意到熱水比溫水凍結得更快。後來,他將這種現象寫成了一份報告,成為了第一個描述這種反直覺效應的人。而這種效應後來也被稱作為姆潘巴效應。實驗結果發表在了8月5日的《自然》雜誌上。
  • 為什麼熱水比冷水結冰速度更快?科學在終於找到了原因
    這似乎與先入為主的觀念相反,即熱水比冷水凍結的速度更快,科學家一直無法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現在他們終於找了原因。事實是,在某些條件下,熱水比冷水結冰的速度快。1963年,一位名叫伊拉斯託·姆潘巴的坦尚尼亞學生首次發現了它。
  • 熱水倒冷水vs冷水倒熱水 哪種涼的快
    把冷水倒進熱水裡,可以達到更好的混合效果,接觸面更大。原因如下:冷水的密度比熱水的大(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10℃冷水的密度是999.7kg/m3;90℃ 熱水的密度是 965.3kg/m3。),因此,把冷水倒入熱水中時,密度較小的熱水會往上浮,密度大的冷水會往下沉,在這一過程中,冷水和熱水得以充分接觸,因此冷熱溫度達到平衡的時間快一些。
  • 熱水真的能比冷水冷卻得更快嗎?
    有一次在他進行這一步驟時,他注意到熱水比溫水凍結得更快。後來,他將這種現象寫成了一份報告,成為了第一個描述這種反直覺效應的人。而這種效應後來也被稱作為姆潘巴效應。 自那之後,這種效應便成為了實驗研究的主題,同時也是爭議之所在。
  • 熱水、冷水誰先結冰, 科學家也很懵
    如果有人問你:「冷水和熱水哪個先結冰?」   姆潘巴現象背後的幾種解釋   為了解釋為什麼有時候熱水結冰比冷水快,50多年來,許多物理學研究者先後對此現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解釋。   冰霜融化說 據了解,為了研究姆潘巴現象,很多學者進行了實驗觀察。液體表面凝結的冰霜會影響其向周圍導熱的速率。
  • 一杯熱水和冷水同時放進冰箱,熱水會先結冰,這是為什麼?
    一個常見的事實是,如果你有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然後把這兩種水都放在冰箱裡,那杯熱水就會先結冰。這個看似違反直覺的說法有什麼道理嗎?沸水真的比冷水凍得快嗎?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認為冷的一杯會先結冰,因為它會很快到達冰點。
  • 有時候熱水結冰比冷水快,科學家也不能解釋為啥
    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個提問的人是不是傻了,當然是冷水先結冰了。然而,事實上有時候還真未必。特定條件下可能熱水結冰比冷水還要快,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歷史上諸多學者如亞里斯多德、培根和笛卡爾等都曾對類似現象有所描述但是均未能給出完美的解釋。甚至現代科學家們面對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也仍然存在爭議。
  • 科學家揭秘為何有時熱水凍結速度快過冷水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有時候,熱水的凍結速度反而會超過冷水,這是為什麼呢?這種怪異的現象困擾了幾代科學家。經過數百次實驗,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負責輻射安全的官員詹姆斯·布朗裡奇最終發現證據,證明這種現象可能與水中雜亂無章的雜質有關。熱水快速凍結現象被稱之為「姆佩巴效應」,以坦尚尼亞學生埃拉斯託·姆佩巴的名字命名。
  • 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同時放進冷凍室,哪杯水會先結冰?
    冷水和熱水,誰的結冰速度更快?把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同時放進冷凍室,哪杯水會先結冰?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直覺告訴我們,冷水的結冰速度更快,因此必定是冷的那杯水先結冰。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這麼簡單,早在1461年,物理學家喬瓦尼.馬利亞尼(Giovanni Marliani)就已經明確地指出,在有些時候,熱水會比冷水更快地結冰,但這在當時並沒有得到重視。
  • 熱水和冷水哪個結冰快,這可能就會顛覆你的想像了
    有人說自己做個實驗不就知道了嗎?所以陸陸續續也就有許多人做了實驗,我也做了實驗,最後我會告訴大家結果,所以記得看到最後了。在眾多實驗中發現不一定都是熱水先結冰,有人是冷水先結冰,有人的確是熱水先結冰,而以我們常理來說,同樣容器、同樣水量、同樣水質,當然是冷水先結冰才是正常的。為什麼會有人做出熱水?先結冰?背後的物理機制是什麼?我們來看看。
  • 熱水撲滅火災比冷水更有效,這是什麼道理?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絕大多數人可能都認為,在火上噴灑冷水有助於更快地將其撲滅但實際上,熱水比冷水能更有效地撲滅火災。這是因為滅火主要靠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這會吸收大量的熱量,遠大於水變熱吸收的熱量。而熱水變成水蒸氣要比冷水更快。
  • 顛覆常識,一個討論50年的現象被證實,熱水真的比冷水更快凍結
    最早關於冷熱水誰冷卻更快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它在公元前4世紀的時候就發現熱水比冷水結冰更快,在這之後的的哲學家、物理學家像弗朗西斯·培根和勒內·笛卡爾也發現了這種反常的現象但是問題是很多科學家有些能夠重複出這個實驗,有些不能,因此這個現象就成為了一個被討論至今的懸案。到底存不存在這種現象一直沒有定論,因為科學界認為這個實驗的很多細節無法把控,例如水中的雜質會影響水結冰的速度,而且還會影響水的冰點。
  • 姆潘巴現象發現史︱為什麼熱水比冷水結冰快?以及目前的科學解釋
    今天我們討論一個違反常識得科學悖論,如果有人問你:「熱水和冷水哪個結冰更快?」你很有可能選擇冷水。這乍看沒有問題,這是我們的生活常識啊,但是真理往往都善於隱藏自己,如果你真選擇了冷水,那麼你可能會像1963年發生的事情所證明的那樣,面臨一個巨大的驚喜。
  • 熱水結冰居然比冷水還快,姆潘巴現象顛覆物理學是真的嗎?
    如果你需要更快地製取冰塊,請先把水加熱!這一看起來純屬反常識的笑話,真的是天方夜譚嗎?奧斯博爾答應回去後會做這個實驗。他認為這個男孩錯了,但又覺得不應該嘲笑任何一個問題,而且可能真的有其他未知因素影響著冷卻速率。讓奧斯博爾內大吃一驚的是,實驗結果的確如姆潘巴所言。於是,他邀請姆潘巴和他一起對這個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1969年,他和姆潘巴共同署名發表了一篇論文,因此該現象便以姆潘巴的名字命名。
  • 這難題讓亞里斯多德撓頭,為何熱水比冷水先結冰,專家也沒有答案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假如你取兩個同樣大小的杯子,在內部分別盛滿熱水與冷水,接著再將其放入冰箱之內,過一會兒,你就能驚奇地發現,熱水的結冰速率明顯要比冷水快了很多。可能這種結果大大超乎了你的想像,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絕對是一個事實。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發現這一現象的人,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 這難題讓亞里斯多德撓頭,為何熱水比冷水先結冰,專家也沒有答案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假如你取兩個同樣大小的杯子,在內部分別盛滿熱水與冷水,接著再將其放入冰箱之內,過一會兒,你就能驚奇地發現,熱水的結冰速率明顯要比冷水快了很多。他曾在自己的著作《氣象學》中描寫了這樣一件事:「在冰上捕魚的漁民,為了能在冰上搭建臨時的棚屋,總是喜歡在立杆周圍澆灌熱水,以此使水快速凝結成冰」,在書中他還提出了對這種現象的質疑。對於這一奇怪現象,法國大數學家笛卡爾曾給出過自己的解釋,他指出:「在火上加熱過的水,會比沒加熱過的水更快結冰。
  • 面試官:冷水和熱水哪個結冰快?第個3回答「不一定」,被錄用
    這是一家大型企業的招聘現場,面試官出了這麼一道「物理類」的題目:90攝氏度的熱水和冷水哪個結冰快?3個面試者聽了也會被嚇到了,這題目,不好整啊。第一個面試者:我覺得冷水結冰快,因為冷水的溫度比90攝氏度的熱水溫度低,那麼熱水如果要結冰它的溫度就要下降到0攝氏度,在溫度下降的時候,它必定經過冷水這一階段,所以冷水結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