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飛行的航班巡航高度一般在3.5萬英尺左右,大約為萬米高空,並在這個高度上下波動。處於加壓密封艙中的乘客顯得安然無恙,人類不可能在沒有保護措施下存活於如此極端的環境中,如果在數萬英尺高空突然失去座艙壓力,那麼飛行員只有30至60秒的時間在有意識控制下釋放呼吸器具,或者將飛機的高度降低至10000英尺以下,方可安全控制飛機,如果超過安全時間,判斷力和行為能力將極大地受到影響。
10月8日,前直升機飛行員費利克斯•鮑姆加特納將從三倍於此(12萬英尺)的高度跳傘,這裡的高空環境條件對人體而言是相當惡劣的,如果沒有足夠的防護措施他將在六秒內昏迷不醒。藉助於現代科技裝備,能有效抵禦高空惡劣環境並降低對人體的危險指數。在鮑姆加特納進行歷史性的跳傘之前,他將登上一個特質的密封艙,由一具展開直徑達182米的巨型氮氣氣球懸吊至預定高度。
令人驚奇的是,本次飛行在最初的起飛階段就要面臨危險,因為若高度低於1000英尺時氮氣球發生故障,鮑姆加特納將沒有足夠的時間逃脫並安全打開降落傘落地。一旦氮氣球上升至4000英尺,那就有足夠時間以應對可能面臨的氣球故障,但此後鮑姆加特納又將面臨新的風險。密封艙被加壓後將懸停在16000英尺高度以降低減壓病發生機率,一旦氮氣球抵達12萬英尺的高度,鮑姆加特納將打開密封艙的入口,這時他只能信賴其身著的加壓服。
特製的加壓服可以勝任6.2萬英尺阿姆斯特朗線以上的高空環境,飛行員通常在執行5萬英尺以上高度任務時穿著該抗壓服以確保安全。在阿姆斯特朗極限以上高度的高空環境,人體血液將隨著大氣壓力的降低而沸騰,而我們的身體中70%是由水組成,很明顯對高空極限跳傘而言是個壞消息。
12萬英尺高空低壓環境並不是鮑姆加特納需要擔心的,因為他還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不但要打破前美國空軍上校喬·基廷(Joe Kittinger)在1960年創造的高空極限跳傘記錄(當時基廷的跳傘高度為10.2萬英尺),而且還要打破世界上自由落體跳傘的下降速度記錄,計算表明鮑姆加特納自由落體滑行時速度將達到每小時1100公裡,即每小時685英裡,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能夠成為第一個沒有藉助動力飛行器情況下超音速飛行的人。
事實上音速的實際值是隨著空氣溫度降低而減少,而大氣溫度在一定範圍內隨著高度的減少而減少,所以在12萬英尺的高度上,聲音速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如果將鮑姆加特納超音速飛行認為是突破音障,那麼可能有些誤導的成分,音障一詞並沒有具體的物理行為,只不過是在早期飛行器接近音速時遇到極端震蕩狀況,甚至發生了解體,由此被比喻成音障。在亞音速至跨音速飛行過程中,會出現空氣障礙而限制了飛行器速度的提升,實際上是形成了衝擊波。
鮑姆加特納面臨的最大危險來自於自由落體過程中出現的滾轉,速度可達到每分鐘120轉,此時血液會被迫倒流而導致昏迷,這個情況在1959年喬·基廷進行7.64萬英尺高度的跳傘時出現過,幸虧自動開傘啟動,使得昏迷的基廷得救了。鮑姆加特納也攜帶了類似的救生設備,當儀器檢測到持續六秒的3.5G加速度時便會啟動,如果這個情況持續進行,他將失去意識甚至出現旋轉過快導致大腦和眼睛被壓碎。因此,10月8日的12萬英尺跳傘將面臨缺氧、低溫低壓等危險,還有其他目前未發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