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們在各種廣告、電視和網絡上經常看到「負離子」這三個詞,如今電器領域也慢慢搭載「負離子」技術,有人講到負離子可以殺菌,也有人講到負離子可以淨化。那麼,負離子到底是什麼?它到底能不能殺菌、淨化呢?下面,索奇小編為您揭曉答案!
1.什麼是負離子?
負離子在生活中是一個並不是陌生的物質,簡單來講,就是原子獲得電子後所形成的帶負電粒子。然而,市場上的消毒櫃所產生的負離子則是通過負離子發生器將低電壓通過升壓電路升至為直流負高壓,利用碳毛刷尖端直流高壓產生高壓電暈,高速的放出大量的帶負電的電子,而帶負電的電子並無法長久存在於空氣中,立刻會被空氣中的氧分子捕捉,形成負離子。
自然界的放電現象,光電效應,噴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圍空氣電離,形成負離子。如大氣受紫外線,宇宙射線,放射物質,雷雨,風暴,土壤和空氣放射線等因素的影響,發生電離而被釋放出的電子經過地球吸收後再釋放出來,很快又和空氣中的中性分子結合,而成為負離子,或稱為陰離子。還有瀑布衝擊、暴雨驟降等自然過程中,水在重力作用下,高速流動,水分子裂解而產生負離子。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獲取負離子不再僅僅依靠自然因素,也可以在室內通過電氣設備生成負離子,一方面可以利用高壓電使空氣電離而產生負離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天然礦物質經過加工、通過改變溫度和壓力可以釋放出負離子。
2.負離子如何殺菌淨化?
首先,大家要明確的是,殺菌與淨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殺菌,就是通過一些措施阻止細菌的生長和繁殖,並最終至其死亡,比如消毒櫃的負離子消毒。而淨化,則是指清除不需要的雜質,使物品或空間達到潔淨,比如空氣淨化機的負離子淨化。
殺菌原理
空氣中的負離子(負氧離子)與細菌、黴菌、病毒等接觸,由於負離子本身攜帶多餘電子,會破壞分子蛋白結構,使其產生結構性改變(蛋白質兩極性顛倒)或能量轉移,從而使一些細菌病毒降低活性而死亡,最終降沉於地面。而且,適量濃度的負離子不但對人體無害,而且還有益於人體健康,所以,「負離子殺菌」是比臭氧或紫外線殺菌更為環保的殺菌方式。
淨化原理
負離子,做為一種帶電粒子,其淨化原理就是利用了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就像用梳過頭髮的塑料梳子會吸附水龍頭水流一樣。簡單來說,負離子就是通過負離子發生器產生的負電荷與空氣中的氧分子結合形成負離子。通過負離子的釋放,與空氣中帶有正電荷灰塵的汙染物等結合、沉澱,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有實驗證實,當室內空氣中負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釐米20000個時,空氣中的微粒飄塵量減少98%以上。但是,負離子對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只有凝聚降沉作用,並沒有將其從根源上進行清除。
索奇公司認識到了負離子技術可運用到廚電領域上,研發出了負離子淨味消毒櫃,在消毒性能上再升級。這款消毒櫃的負離子殺菌技術,則是通過負離子淨化器釋放負離子,改變細菌和病毒結構,讓細菌失去活性或者直接死亡,殺滅有害的細菌,達到消毒的效果。負離子不僅能殺菌,還能淨味。消毒完成後的餐具讓人用起來更放心,再也不用擔心餐具不乾淨!
目前,負離子其實是一個發展已相當成熟的技術,從一百多年前被發現,到幾十年前被人工生成,再到現在被廣泛的應用在各種家電產品之中,負離子技術行業的歷史已經不短了。在全球範圍內,負離子殺菌淨化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廚衛電器、浴衛電器和實驗室電器等等。在不久的將來,負離子技術將會越來越成熟,將會為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