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問題一直都備受大家的關注,特別是近些年,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品質生活,於是圍繞著以健康為主題的家電產品猶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比如冰箱、空調、洗衣機、洗碗機、空氣淨化器等等諸多家用電器都搭載了殺菌技術。
各種家電所搭載的殺菌技術,諸如負離子,銀離子、納米水離子、淨化養鮮,抗菌過濾等等,廣告中都宣稱產品能起到很好的殺菌效果,那它們的殺菌機理是什麼?殺菌、除菌、抑菌與抗菌究竟有什麼區別?該如何看待和選購搭載殺菌技術的家電產品?今天,筆者就探秘各種家電所搭載的殺菌技術,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家電殺菌的這些事兒。
有害細菌威脅身體健康
●殺菌原理解析
在講殺菌原理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細菌(想要詳細了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科一下),細菌是指一大類細胞核無核膜包裹,只存在稱作擬核區的裸露DNA的原始單細胞生物,而我們通常所說的是狹義的細菌,即為原核微生物的一類。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細菌都是有害的,比如酵母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等,它們不但對人體無害,還能有效的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增強免疫力,保障身體健康。
負離子殺菌原理圖解
對於有害菌,消滅它們的方法不外乎幾種:高溫熱力、電離輻射、電子加速、等離子體。高溫以及輻射能使細菌內蛋白質凝固變性,失去正常代謝機能,最終導致菌體死亡;而被廣泛應用於家電產品的「負離子殺菌」,由於負離子本身攜帶多餘電子,吸附在細菌表面會破壞它們的分子蛋白結構,使其產生結構性改變(蛋白質兩極性顛倒)或能量轉移,從而使細菌死亡。
●冰箱廣泛採用殺菌技術
俗話說:病從口入!冰箱專門用於存儲保鮮各類食材,食材的新鮮與否直接關係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冰箱的保鮮性能一直備受關注。眾所周知,食材之所以會變質是因為細菌在作祟,以前冰箱專注於製冷方面,然而低溫只是延緩食材的變質,保鮮效果一般,近些年搭載各種殺菌技術的產品紛紛面世,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出擊去殺滅細菌淨化冰箱內部空間,進而大大提升保鮮效果。
各種殺菌技術被冰箱廣泛的採用
正是因為冰箱與食材直接接觸,所以其殺菌效果也有國家標準進行規範,我國現行的GB 21551.4-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淨化功能 電冰箱的特殊要求》對抗菌、殺菌類冰箱有明確規定:「除菌冰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抗菌率應大於或等於90%。」按照這一標準,將殺菌冰箱劃分為A、B、C三個等級,A、B等級為「殺菌」冰箱,C級只為「抗菌」冰箱。
相關國標說明(引自國標委文件)
目前,冰箱的殺菌功能主要通過「功能除菌」和「材料抑菌」兩大類來實現。「功能除菌」的包括「淨離子」、「雙離子」、「動態殺菌」、「渦流殺菌」、「光波殺菌」等等,雖然不同品牌主打的技術概念不同,但核心技術則主要為「正負離子殺菌」和「光觸媒殺菌」、「臭氧殺菌」等。就目前來說,國內外都較為認可的是正負離子殺菌技術。而「材料抑菌」則是利用特殊材料抑制細菌的繁衍,但不一定能主動殺滅細菌,對於降低單位立方空間內的菌群數量也是一種有效方法。比如一些冰箱搭載的「鉑金淨味」技術就是通過釋放納米鉑金粒子來達到抑菌效果。另外,金屬銀離子的抑菌功能也被廣泛採用。
◆AAT負離子養鮮技術
AAT負離子養鮮技術
冰箱搭載AAT自釋放負離子養鮮技術,將碧璽寶石活化嵌入冰箱風道,持續自發產生大量負離子,形成天然負離子養鮮倉,瓦解冰箱內部異味和細菌,保證內部空間清新潔淨。
◆超淨3離子群技術
超淨3離子群模塊
冰箱內置超淨3離子群除菌模塊,通過釋放氫氧離子,高效清除內部空間以及附著在食材表面和冰箱內壁上的細菌,保持冷藏室內的空氣潔淨健康,讓食材保鮮更為持久。
◆抗菌過濾技術
抗菌過濾模塊內部結構
冰箱內置抗菌過濾器,多層過濾,高效淨化,強力抗菌除異味,抗菌性能高達99.99%,內部空間潔淨衛生,為食物營造出絕佳的保鮮環境,食材保鮮效果不錯。
◆DBD淨化養鮮技術
DBD淨化養鮮模塊
冰箱搭載DBD淨化養鮮模塊,利用電暈放電技術,將空氣分子電離分解為正離子和負離子,使空氣中的浮遊菌和食物表面的附著菌失活,實現除菌功能;在淨化方面,利用DBD介質阻擋放電技術,產生冷等離子體,能將冰箱中異味氣體分子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水或其他無汙染的更小分子,從而實現了冰箱內部空間的持久保鮮和潔淨衛生。
寫在最後:
現代家居生活早已離不開各種家用電器,眾多家電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舒適與便捷,解放出雙手,節省時間與精力,享受品質生活。其中,健康是永遠放在首位的,不論是與飲食相關的冰箱、洗碗機,還是與呼吸相關的空調、空淨器等等,諸多殺菌技術的加持讓家電增加了健康這個屬性,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先進的殺菌技術融入到各種家電產品中,為身體健康帶來全方位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