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晶晶
進入工業時代後,保質期的概念隨著各種產品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特別留意食品的保質期,也會關注化妝品開封了多久,甚至會專門寫上日期提醒自己。
但不知你是否想過,存放食物的冰箱、帶來涼爽的空調、快速加熱的微波爐……它們也有自己的「保質期」。超出這個期限再使用,同樣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
去年,邵峰從長沙來到北京工作,租住在某品牌的公寓。入住沒有多久他就發現,家裡的電冰箱、空調、微波爐、電視等家電看起來都很舊。「感覺都是二手的,雖然擦得挺乾淨,但是白色塑料外殼都已經發黃,運轉起來聲音很大。」邵峰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邵峰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和「管家」聊過,對方表示,他們經手的房屋數量很多,特別對於合租房來說,房東原來提供的家電大多不夠使用,所以需要採購。去買新產品顯然不划算,所以二手家電成為首選。
而這些二手電器也讓邵峰憂心忡忡。「空調一開味道很大,拆開一看濾網是厚厚的灰塵,都不知道多久沒有清洗過了。這樣的空調,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
家電會過期?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愈發提高,對於維修家電,除了冰箱、空調這樣的大件,很多時候大家都會選擇買一個新家電。特別是隨著網絡電商的發展,退貨、換貨更常見,本來隨處可見的家電維修已經越來越難覓蹤跡,這同時也造成大件家電的維修困難、費用昂貴。
對於很多人來說,特別是經歷過物資匱乏的老一輩人,「縫縫補補又三年」是深入骨髓的觀念。那麼,只要不壞,就可以一直用下去嗎?
對此,中國物資再生協會電子產品回收利用分會秘書長於可利表示,家用電器同樣有自己的使用壽命。
「早在2008年5月,我國就頒布實施了《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但《通則》中並沒有明確各類家電產品的『保質期』為多少年。由於家電沒有使用保質期因此不會『過期』,但是家電根據品類有不同的使用年限。」於可利說。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2009年制定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討論稿),常見家用電器的使用壽命如下表所示。
產品 安全使用年限
彩電 10 年
家用空調 10 年
熱水器 6年
冰箱 10年
燃氣灶 8年
洗衣機 8年
微波爐 10年
吸塵器 8年
老舊電器存風險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電過期的現象在最近幾年較為少見,但在偏遠地區和農村還是存在此類情況的。出租屋內的家用電器存在過期現象的概率較大,出租屋是以營利為目的,對屋內電器的使用壽命關注較少,多數電器再維修之後依舊使用。」於可利表示。
超齡服役的老舊電器會對人體或者環境產生哪些危害呢?《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討論稿)中也作了解答:彩電顯像管在使用了8年至10年後往往會出現老化現象,畫面的亮度和對比度都會大大降低,重影和閃爍等毛病也隨之而來,會對視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此外,X射線的輻射也會隨著顯像管的老化而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體健康,同時線路老化和灰塵堆積,舊彩電出現短路的可能性會增加,嚴重的還會起火、爆炸。顯像管上含有鉛等有害物質,使用時間過長也有可能洩漏出來造成汙染。
家用空調使用數年後,空調蒸發器翅片會嚴重氧化,能效降到出廠標準的50%以下。同時在冷熱交換中,蒸發器產生的水汽適宜細菌和好溼性真菌滋生繁殖,導致大量軍團菌、芽黴菌等病菌集聚,加上空調長期在密閉的空間運行,因此容易引發咳嗽、喉嚨痛、多痰、胸痛、全身乏力,持續發燒並伴有腹瀉等,甚至影響人的肝、腎功能。
老舊冰箱的保鮮和殺菌功能容易退化,導致食物串味、保鮮效果差,且製冷劑也可能外漏,汙染環境、危害健康。
超齡燃氣灶超過安全使用年限,將會出現燃燒不充分,排放廢氣超標,故障率超標,容易出現燃氣灶與燃氣管線相連接的膠皮管老化脫落、發生熄火、爆燃現象,直接給用戶用氣埋下安全隱患。
超齡洗衣機會經常出現滲水等小毛病,嚴重時還會漏電。洗衣機使用時間越長,內部滋生的細菌就越多,汙染就越嚴重。受細菌汙染嚴重的洗衣機槽,有可能造成人體交叉感染,引發疾病。
老化的微波爐則易引發漏電、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同時微波爐四壁的那些油漬和食物的殘渣正好為細菌提供了營養源。在適當的水分和溫度下,細菌會成倍增長。如果再放入新鮮食品,那些細菌又會附著到新鮮食品上,微波爐就成了家庭中的衛生隱患。
超齡「服役」的燃氣熱水器不僅加熱速度會減慢、引起燃燒不完全,還會造成一氧化碳超標,引發燃氣中毒。
由此看來,超齡服役的過期家電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安全及健康上的隱患。注意保養維持家電狀態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它們的壽命。在處理廢舊家電的方式上,於可利提醒說:「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應該由正規的回收企業處理,或者通過以舊換新的活動將老舊的電器兌換給商家,不能隨意丟棄或者賣給二手家電市場。」
《中國科學報》 (2018-05-18 第8版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