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在74至80年,細細算下來其實不過3萬天。
而時間似乎也總是在不經意間偷偷流逝,扣除吃飯睡覺,所剩的時間真的不算多。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下一個十年會是怎樣的?
或者說,你會如何度過你的這一生?
視頻來源: 青微工作室
世間有千萬種活法,但無論你如何選擇,人生都不可能會重來。
即使生活沒那麼容易,但我們的身邊,還是有許多人在忠於自己的每一天,拼盡全力把握當下。
-01-
在《朗讀者》的節目中,96歲的吳孟超老醫生被大家所熟知,從業75年來,他把16000多名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因為手術期間需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導致他手指變形。
有一次,面對一臺複雜的手術時,很多人都當心做不好會影響名譽,他卻毫無顧慮地說:「名譽算什麼?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
有些人把一輩子奉獻給了自己所熱愛的工作,和那些值得驕傲的一切。
-02-
我國爆炸力學專家林俊德,在被診斷癌症生命只剩幾個月的時候,拖著病弱的身軀,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
即使帶著氧氣面罩,處於半暈厥的狀態,還不停詢問:「文件存好了嗎?」
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天,他還忙不迭的繼續工作了整整一個多小時,76分鐘。
也許沒有名與譽傍身,沒有閃光燈追隨,但他們卻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03-
在今年《中國詩詞大會》上,外賣小哥雷海為火了。
他一路過關斬將,擊敗北大才子,奪得詩詞大會冠軍。
他利用每天等餐或者休息的時候背詩讀詩,無論到哪都隨身攜帶《唐詩三百首》。
年近40的他,其貌不揚,雖是一名普通的外賣小哥,但他卻將一生的熱愛和執著都給了詩歌。
有的人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但臉上的淡然和眼裡的堅定卻是藏不住的。
-04-
下圖中的人是魯南製藥的前董事長趙志全,被評為「時代楷模」。
他用盡一生,將一個瀕臨破產的藥廠做到全國藥企前列。每年超高投入研發費用,有時高達18%,只為讓中國人能夠使用上那些與昂貴的進口藥同樣療效的優質藥。
他去世後將60億資產的魯南製藥傳承給了能讓這個企業更好發展下去的接班人,讓企業百年長青,造福大眾。送葬那天,整個臨沂城的人都趕來,含淚送別趙志全。
一套4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他一住就是20多年,直到去世,名下沒有一套房產。一輛四處漏風的普桑,陪他跑了60多萬公裡。
「造福社會,創造美好生活」,他終其一生都在為他人服務,卻平凡而踏實的活了一輩子。
-05-
因為雙腿殘疾,無法正常行走,28歲前李秀枝都沒有工作,這位62歲的阿姨從46歲開始學習剪紙,堅持剪紙16年,她說總感覺時代變得太快,總要有人留下記憶,傳給下一代。
剪紙16年期間,不斷有人問她,「你剪紙究竟能掙多少錢?」
她說自己不是不差錢,只是不願意把這門藝術商業化,因為這是錢無法替代的。
命運的不公,無法阻止不斷前進的你,你要相信,終有一天,時間不會辜負你。
-06-
此前微博網友曾曬出一張照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在研究圖紙,而他正是79歲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老先生。
他曾用很少的科研經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為國家節省大量外匯。從事研發工作50餘年,卻仍然穿著樸素,甚至家裡的書桌用了幾十年,磨損嚴重都不捨得換掉。
也許他們並不起眼,但卻努力用盡全力,過著看似平凡、實則偉大的一生。
-07-
晚上10點多,年過八旬、佝僂著背的王坤森老人,推出三輪車開始了晚上的第一波拾荒行動,每天拾荒到凌晨三四點,對於作為浙醫大退休幹部的他,不僅遭到了鄰居們的非議,就連兒子、妻子也極力反對。
可這麼多年來,除了為家人奔喪那天除外,他從未停工一天。
後來偶然的機會,我們才得知他將這幾年的錢都資助給了浙江一位貧困的大學生。
最厲害的普通人,不畏人言,用內心的堅定堅守自己。
看過一句話,「在人生路上,最強的對手往往不是敵人,而是我們自己。」
尤其是當我們面對來自外界的質疑和打擊,內心是否還能保持當初的勇氣,就顯得特別重要。
我相信在這個世上,不會有多少人後悔曾經努力折騰過,但一定有不少人後悔,曾經自己的不堅持。
而我們看到的許多人,他們之所以面對生活從來不是慌張無措,是因為他們不會因年齡的增長,年邁的身體,來自外界不認可的三言兩語而限制自己。
更多的是堅定地活在當下,邁出自己的每一步。
人生也許有千萬種成功、幸福的標準。
但不負人生的方法離不開「遵循內心」這一種。
或許我們的上半場已成定局。
但餘生很貴,願你的下半場能把握當下,不負韶華。
來源: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
本期編輯:石磊、趙雅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