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直流雙極四閥組同時閉鎖,線路下方的山火是事故直接原因

2021-01-07 電氣新科技

新松換流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抗震級別最強的特高壓換流站。新東直流是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之一,送電距離約1953km,輸電容量 5000MW。

超高壓輸電公司大理局的研究人員彭永來、陳超泉、賀紅資,在2020年第11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通過對保護判據的驗證、TFR波形分析、程序邏輯分析等方法,對新東直流發生的一起雙極四閥組同時閉鎖事故進行原因分析,結合線路觀測,指出了本次故障為直流線路正下方發生山火所致,對日後新東直流的直流線路故障處理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020年3月30日16:33,新東直流線路發生故障,導致雙極四閥組同時閉鎖。新東直流自調試階段至今,首次發生雙極四閥組同時閉鎖事故,此次事故與以往直流線路故障重起相比,電壓等級高、閉鎖閥組多。本次事故為連續2次相繼故障,整流站極2保護動作,逆變站極1保護動作,且保護動作一致。本文以新松站為主,重點結合故障時TFR波形和控保程序邏輯對本次事故過程及原因進行分析。

1 故障發生經過

故障時,新東直流雙極四閥組大地回線運行方式的輸送功率為1200MW。新松站主要順序事件記錄(sequence event record, SER)如下:

16:33:45:868,極2極保護A、B、C三套直流線路電壓突變量保護(27DUDT)動作,極2極控A、B兩套直流線路電壓突變量保護(27DUDT)動作。16:33:45:873,極2進行第一次降壓重起。16:33:46:444,極1極控A、B兩套,收到對站線路保護動作命令。16:33:46:449,極1進行第一次降壓重起。16:33:46:456,直流站控A、B兩套,雙極直流協調控制命令極1、極2直流線路起動邏輯跳閘。16:35:09:016,雙極四閥組在備用狀態,雙極在極隔離狀態。2 本次事故相關的直流線路保護原理介紹

2.1 直流線路故障重起過程

在直流線路保護系統監測到直流線路發生故障且相關判據滿足後,立即發信號至極控系統,由極控系統將整流器的觸發角快速調整到120°~160°,整流器變為逆變器運行。

在兩端換流站均為逆變器運行的情況下,存儲在直流線路內的電磁能量迅速轉移到兩端交流系統,直流電流在10~40ms內降到零。再經過預先整定的100~600ms的去游離時間後,整流站按控制邏輯自動減小觸發角,使其運行到整流狀態,並快速將直流功率調整到故障前的運行水平。

若直流電壓恢復正常值之前再次發生故障,則可以進行第二次故障再起動,一般其去游離時間較第一次長,以便更好地恢復絕緣水平;若第二次重起仍未成功,則可以進行第三、四次重起;若原壓重起未成功,則可分別按80%和70%額定電壓重起;若均未成功,則可認為故障是持續性的,將直流系統停運。直流線路重起定值(XS-HVDC- 2019-1101)見表1。

表1 直流線路重起定值

新東直流線路故障重起只投入了一次降壓80%p.u.,去游離時間為500ms。

2.2 直流線路電壓突變量保護(公式略)

當直流線路發生故障時,會造成直流電壓的快速下降。故障類型和位置不同,電壓下降的速度也不同。通過對電壓下降的速度進行比對,可以監測出直流線路上的故障。

2.3 直流線路行波保護

當直流線路發生故障時,從故障電流的特性方面來看,可將短路故障分為行波、暫態和穩態3個階段。故障後,沿線電磁場所存儲的能量轉化成故障電流及電壓行波。其中電流行波幅值是由線路波阻抗和故障前瞬間故障點的直流電壓值所決定的。線路對地故障點短路電流為兩側流向故障點的行波電流之和。直流線路行波保護通過監測故障瞬間電流、電壓行波的特性來判斷線路的故障。

3 事故過程分析

3.1 故障錄波概況

本次事故整個事件錄波概覽圖如圖1所示。

3.2 故障過程分析

1)第1次故障新松站保護動作情況分析

新松站極2、3套極保護直流線路電壓突變量保護動作,執行故障重起指令。

圖1 整個事件錄波概覽圖
表2 突變量定值

以A套為例,其故障錄波圖如圖2所示。

A套突變量保護正確,動作。B、C套分析類似,保護均正確,動作。

新松站極2三套極保護直流線路行波保護正確,不動作。

行波保護定值:零模突變定值(Com_dt_set)為580kV/ms,線模幅值定值(Dif_int_set)為450kV,零模幅值定值(Com_int_set)為550kV。

由圖3故障錄波圖可見,故障時線模行波幅值變化較緩,幅值亦較小(最大396.839kV<定值450kV),故線模幅值不能滿足定值條件,其對應的數字量DIF_W_AMP_FUL亦保持為0,此時雖然線模行波與零模突變量均滿足定值,但由於線模幅值不滿足的原因,其主判據WAVE_FUL始終為0(表示行波不滿足定值條件),行波保護正確,不動作。B、C套分析類似,保護均正確,不動作。

圖3 極2極保護A套錄波1(行波保護)

2)第2次故障新松站保護動作情況分析

東方站極1極保護動作,新松站雙極極保護均不動作。

極1突變量保護不動作。極1未經歷第1次故障,以A套為例,其故障錄波圖如圖4所示。雖然突變量和低電壓條件均滿足,但由於故障後電壓波動劇烈,波動幅值亦較大,故UDL不能持續保持低於480kV達4ms(此判據目的在於防止雙極耦合引起非故障極誤動),例如第一次波動持續時間為1.98ms,故A套保護正確,不動作。B、C套分析類似,保護均正確,不動作。

圖4 極1極保護A套錄波(突變量保護)

極2突變量保護不動作。第2次故障發生時,極2正在重起,電壓建立到340kV,以A套為例,其故障錄波圖如圖5所示。由於第一次故障後輔助判據DUDT_NEG_FIRST一直為1,會持續閉鎖突變量保護一段時間,故突變量保護即使突變量滿足亦不會動作(實際由於UD_TRIG不開放的原因,突變量條件DUDT_FULL亦不滿足),故A套保護正確,不動作。B、C套分析類似,保護均正確,不動作。

極1行波保護不動作。極1以A套為例,其故障錄波圖如圖6所示,故障時零模行波幅值變化較緩,幅值亦較小(最大22kV),故零模幅值不能滿足定值條件,其主判據WAVE_FUL始終為0(表示行波不滿足定值條件),故A套保護正確,不動作。B、C套分析類似,保護均正確,不動作。

極2行波保護不動作。極2也以A套為例,其故障錄波圖如圖7所示,由於故障時極2正在重起電壓尚未完全建立,故UD_TRIG_PULSE電壓開放條件始終不滿足,其主判據WAVE_FUL也因此始終為0,行波保護正確,不動作。

3)控制系統動作情況分析

新松站雙極協調控制邏輯(固化在直流站控系統)如圖8所示。

RL_POLE2_PMT:聯網下允許雙極同時重起定值,根據編號為XS-HVDC-2019-1101的直流控制系統定值單,故障時刻定值為0,即聯網方式下,一極故障再起動過程中,發生另外一極閉鎖或線路故障,直接閉鎖雙極。

RL_SEQ:線路重起過程。

根據SER,由於在新松站極2線路電壓突變量保護動作後,極2正進行線路重起,電壓暫未建立,所以RL_SEQ_P2一直為1,未復歸。RL_SEQ的復歸邏輯如圖9所示。

單極雙閥組閉鎖、直流線路重起動邏輯跳閘、直流線路重起動成功,3個條件任意滿足一個即可使RL_SEQ信號復歸。極控線路重起成功RL_OK邏輯如圖10所示。

圖8 直流站控雙極協調控制邏輯圖
圖9 極控線路重起過程邏輯圖
圖10 極控線路重起成功邏輯圖

經過分析,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任一閥組在解鎖狀態且不在移相狀態;(2)直流線路重起動邏輯跳閘信號為0;(3)直流線路重起過程RL_SEQ信號為1;(4)直流線路電壓UDL按照線路重起定值建立成功(不滿足),如圖11所示。

在極2直流線路重起過程中,極1收到東方站的線路保護動作信號,進行極1線路重起,因聯網下允許雙極同時重起定值為0,導致直流站控發出雙極閉鎖信號。

圖11 極2直流線路電壓波形圖

3.3 直接原因分析

根據以上保護系統及控制系統動作結果分析,初始故障時,極2電壓迅速跌落,導致極1極保護直流線路電壓突變量保護動作,執行極2線路重起。此時,極1直流線路電壓有所下降。

經過0.5s去游離時間後,極2直流線路電壓開始建立,在極1直流線路電壓建立過程中,極1、極2直流線路電壓再次發生跌落,東方站極1極保護直流線路電壓突變量保護動作,雙極同時執行重起命令。在雙極直流協調控制的功能的控制下,執行雙閉鎖邏輯。

故障發生時,線路人員報告新東直流線0251#- 252#段導線正下方發生山火,推斷現場可能火勢較大,同時燃燒至極1、極2直流線路處。因此,新東直流線路正下方發生山火是導致本次雙極四閥組同時閉鎖事故的直接原因。

4 結論

本次事件驗證了新東直流線路保護及雙極直流控制協調功能的正確動作,這樣的邏輯設定既保證了直流線路故障再重起消除故障的概率,又避免了大容量直流雙極同時直流線路故障重起帶給整個電網的運行風險,為後續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提供了參考借鑑。

有證據表明,山火發生時,直流線路閉鎖是火焰電導率、火焰溫度及煙霧、灰燼導致的線地間或線線間絕緣水平急劇下降的結果。在乾旱山區地帶,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遭受山火的概率較大,容易導致線路跳閘,甚至發生直流閉鎖。因此,必須重視山火對輸電線路的危害,加強新技術在山火監測、預報等方面的應用,從而提高直流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以上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第11期《電氣技術》,論文標題為「一起山火導致特高壓直流雙極四閥組同時閉鎖事故分析」,作者為彭永來、陳超泉 等。

相關焦點

  • 特高壓直流輸電知識普及問題綜述
    針對常規直流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如曾經導致直流系統極或者雙極停運的站用電系統、換流變本體保護繼電器、直流保護系統單元件故障等薄弱環節,在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的設計和建設中將採取措施進行改進。此外,還將加強運行維護人員的培訓,適當增加易損件的備用。
  • 特高壓知識問答
    問:如何進行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導線型式的選擇?答:在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中,線路導線型式的選擇除了要滿足遠距離安全傳輸電能外,還必須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其中,線路電磁環境限值的要求成為導線選擇的最主要因素。同時,從經濟上講,線路導線型式的選擇還直接關係到工程建設投資及運行成本。
  • 能源局通報2020年3月電力安全生產事故詳細情況
    3月份,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2起、死亡3人,事故起數同比增加2起、死亡人數同比增加3人。其中,未發生電力生產人身傷亡事故,同比持平;發生電力建設人身傷亡事故2起、死亡3人,事故起數同比增加2起、死亡人數同比增加3人。3月份,發生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電力設備事故1起,同比持平。
  • 「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寬頻域電暈電流傳感器」填補了國內外電暈...
    由於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造價低、功率損耗小等優點,使得它在遠距離、大容量電能輸送以及大區電網非同步互聯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近年來得到了大力發展。特高壓直流線路起暈後引起的電磁環境(如可聽噪聲、無線電幹擾和合成電場等)不僅制約著輸電線路的導線選型和結構參數設計,還常帶來環境保護問題。
  • 高壓直流輸電未來會不會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高壓直流輸電無法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這裡從高壓直流輸電的角度說明,特高壓交流不怎麼了解。所以只是談談高壓直流輸電為什麼無法完全取代高壓交流輸電(並非針對特高壓交流輸電)。,且產生諧波;雙極不對稱大地回線運行時存在直流偏磁問題和電化學腐蝕問題(地電流危害);不能向無源系統供電(依然是對LCC-HVDC系統而言),構成多端直流系統困難(由於直流沒有過零點,難以熄弧,所以現在缺少大容量直流
  • 特高壓直輸電流線路淺析
    直流架空線路因其結構簡單、線路造價低、走廊利用率高、運行損耗小、維護便利以及滿足大容量、長距離輸電要求的特點,在電網建設中得到越來越多運用。因此直流輸電線路通常採用直流架空線路,只有在架空線線路受到限制的場合才考慮採用電纜線路。問:建設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需要研究哪些關鍵技術問題?
  • 「電動飛車」助力特高壓直流接地極線路檢修
    6月15日,江蘇省送變電有限公司特高壓運檢分公司研製的電動飛車在±800千伏雁淮直流接地極線路001#—002#段進行了現場試用,試用情況總體良好。根據試驗結果,電動飛車的應用將大大減輕作業人員勞動強度,提高檢修作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 特高壓直流線路寬頻域電暈電流傳感器填補國內外測量空白
    【電纜網訊】由於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造價低、功率損耗小等優點,使得它在遠距離、大容量電能輸送以及大區電網非同步互聯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近年來得到了大力發展。
  • 甘肅電力實現省內特高壓直流線路等電位帶電作業「零突破」
    人民網蘭州8月24日電(郭頌霞)8月20日,甘肅送變電工程公司應急搶修中心在±800千伏酒湖線組織開展等電位帶電作業演練,實現了甘肅境內特高壓等電位帶電作業的「零突破」,填補了甘肅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的空白。這標誌著甘肅電力企業已經具備了在特高壓等電位下進行帶電作業的能力。
  • 世界首條穿越高海拔地區特高壓輸電線路
    如果把特高壓輸電線路比作是血管,高端換流變壓器就是「強勁的心臟」。你知道嗎?青海至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6顆「強勁的心臟」在西寧組裝。  3月31日,位於西寧的國內首個特高壓換流變壓器現場組裝基地,±800千伏青海至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青南換流站所用的首臺±800千伏高端換流變壓器組裝有序推進。
  • 中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特高壓直流輸電?
    那麼,既然交流輸電更有優勢,為什麼當今我們國家要大力發展特高壓直流輸電,還不小心成了世界第一?還是那個老問題:輸電過程中的損耗。不過,這次卻成了交流電的劣勢。但是,為了傳輸和直流系統一樣的有功功率,交流系統還需要額外傳輸一定比例的無功功率,這就造成了交流線路上的電流要比直流線路大。而交流線路因電阻發熱造成的損耗自然也就更多了。其實,直流的優勢還不止這個,還有系統擴容的難度更低等。
  • 國家能源局2020年二季度事故分析報告: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13...
    二季度,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13起、死亡19人,事故起數同比減少1起、死亡人數同比增加2人,其中,電力生產人身傷亡事故8起,死亡11人,事故起數同比減少3起,死亡人數同比減少3人;電力建設人身傷亡事故5起,死亡8人,事故起數同比增加2起,死亡人數同比增加5人。未發生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電力設備事故,同比持平。發生電力安全事件3起,同比增加2起。
  • 高壓直流線路縱聯保護的新方案
    仿真結果表明,該保護方案計算量小,能夠快速識別區內、外故障,可靠地保護了線路全長,且耐過渡電阻能力強、不受分布電容影響。高壓直流輸電(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HVDC)在異步電網互聯以及遠距離大容量送電中應用廣泛。HVDC輸電距離一般超過1000km,沿途地理/氣候條件複雜惡劣,線路故障可能性較高,亟需探討可靠的直流線路保護。
  • 高壓直流線路縱聯保護的新方案
    HVDC輸電距離一般超過1000km,沿途地理/氣候條件複雜惡劣,線路故障可能性較高,亟需探討可靠的直流線路保護。目前直流線路一般採用行波保護為其主保護,微分欠電壓保護和電流差動保護作為後備保護。行波保護動作速度快,但在高阻接地故障時波頭檢測困難;微分欠電壓保護基於線路電壓微分和幅值構成判據,耐過渡電阻能力差;電流差動保護主要用於識別高阻接地故障,但現有判據未充分考慮線路分布電容的影響,動作速度較慢,甚至長達1.1s。現有高壓直流線路保護分為雙端量保護和單端量保護。目前,雙端量線路保護的研究熱點主要基於行波原理和突變量分析。單端量線路保護研究熱點主要基於直流系統的邊界特性。
  • 中國特高壓行業政策扶持力度較大,工程累計線路長度呈逐年增長態勢
    在我國,特高壓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特高壓能大大提升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據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一迴路特高壓直流電網可以送600萬千瓦電量,相當於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到6倍,而且送電距離也是後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
  • 二季度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13起、死亡19人
    二季度,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13起、死亡19人,事故起數同比減少1起、死亡人數同比增加2人,其中,電力生產人身傷亡事故8起,死亡11人,事故起數同比減少3起,死亡人數同比減少3人;電力建設人身傷亡事故5起,死亡8人,事故起數同比增加2起,死亡人數同比增加5人。未發生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電力設備事故,同比持平。發生電力安全事件3起,同比增加2起。
  • 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啟動投產送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2月27日10時許,由南方電網公司投資建設的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啟動投產送電,較計劃提前半年。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線路全長1452公裡,途徑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區)。
  • 中國多地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加速
    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青豫直流」工程6月30日雙極低端啟動帶電、年內投產的建設目標仍然保持不變。西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東至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青豫直流」工程線路途經青海、甘肅、陝西、河南,全長1587公裡,是世界第一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建設的特高壓通道。
  • 一文了解2020年中國特高壓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特高壓工程快速...
    在我國,特高壓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特高壓能大大提升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據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一迴路特高壓直流電網可以送600萬千瓦電量,相當於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到6倍,而且送電距離也是後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據國家電網公司測算,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如果採用特高壓線路輸電可以比採用500千伏高壓線路節省60%的土地資源。
  • 特高壓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方案的詳細介紹
    因此高壓輸電線路受所處地理環境和氣候影響很大,每年電網停電事故主要由線路事故引起。傳統輸電線路檢查主要依靠運行維護人員周期性巡視,雖能發現設備隱患,但由於本身的局限性缺乏對特殊環境和氣候的檢測,在巡視周期真空期也不能及時掌握線路走廊外力變化,極易在下一個巡視未到之前,由於缺乏監測發生線路事故。因此,特高壓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應用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