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環保人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
請您頂置本公眾號,更易得到環保相關的內容(如何頂置本號見後)
免費發布驗收和環評公示:http://www.ep-home.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3
危廢處置去向不好找?超低排放和脫硫廢水零排放太貴?VOCs治理咋弄?高濃廢水咋處理?環評手續繁瑣?自主驗收怎麼辦?請加微信eprens
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氣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係。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體自淨能力的一個指標。
溶解氧跟空氣裡氧的分壓、大氣壓、水溫和水質有密切的關係,在20℃、100kPa下,純水裡大約溶解氧9mg/L。有些有機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發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裡的溶解氧。如果有機物以碳來計算,根據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氣。當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時,一些魚類的呼吸就發生困難。
溶解氧通常有兩個來源:一個來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飽和時,大氣中的氧氣向水體滲入;另一個來源是水中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的氧。因此水中的溶解氧會由於空氣裡氧氣的溶入及綠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斷補充。但當水體受到有機物汙染,耗氧嚴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體中的厭氧菌就會很快繁殖,有機物因腐敗而使水體變黑、發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淨能力的一種依據。水裡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復到初始狀態,所需時間短,說明該水體的自淨能力強,或者說水體汙染不嚴重。否則說明水體汙染嚴重,自淨能力弱,甚至失去自淨能力。
溶氧量(Dissolved Oxygen),系水域中所含氧氣之溶解量,一般來自空氣中氧之供給,或水中植物,如植物性浮遊生物底大型底棲植物之光合作用產生之氧氣。其含量隨著水溫、大氣壓力及海水之鹽度而異。在淡水中其溶氧稍高於海水,通常五至十四ppm 。溶氧量隨水溫之增高而降低;水溫降低,其溶氧量則會增高。大氣壓力愈低,其溶氧量則亦隨之降低。氧在水中之含量,也因水中有機物分解及生物之呼吸把氧消耗掉,所以水中溶氧量經常會改變。在海洋深約四、五百公尺處,常有最少含氧量層,幾乎達0至1ppm溶氧量,可能系因此處細菌消耗量大,水錶層生物死亡後,沉到此處,又開始分解,所溶氧量會這麼低
生化需氧量
地面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稱生化需氧量,通常記為BOD,常用單位為毫克/升。一般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氨和水的過程,第二階段則是氨進一步在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即所謂硝化過程。BOD一般指的是第一階段生化反應的耗氧量。
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速度和程度同溫度、時間有關、最適宜的溫度是15~30℃,從理論上講,為了完成有機物的生物氧化需要無限長的時間,但是對於實際應用,可以認為反應可以在20天內完成,稱為BOD20,根據實際經驗發現,經5天培養後測得的BOD約佔總BOD的70~80%,能夠代表水中有機物的耗氧量。
為使BOD值有可比性,因而採用在20℃條件下,培養五天後測定溶解氧消耗量作為標準方法,稱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BOD反映水體中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總量,以每升水中消耗溶解氧的毫克數來表示。BOD小於1mg/L表示水體清潔;大於3-4mg/L,表示受到有機物的汙染。但BOD的測定時間長;對毒性大的廢水因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而難以準確測定。
化學需氧量
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通常記為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在COD測定過程中,有機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中各種有機物進行化學氧化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學需氧量只表示在規定條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質的需氧量的
來源:廢水工程師
頂置環保人微信公眾號的方法:
1打開環保人:點擊右上角那個頭像,如下圖
2打開之後,你點擊右邊灰色置頂公眾號這個標誌(Android和iOS都可以),如下圖:
3成功置頂環保人公眾號之後,灰色標誌會變成綠色,如下圖:
4好處
不必再去滿屏的小紅點中尋找環保人,可以節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