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關於總有機碳(TOC)、總需氧量(TOD)、生化需氧量(BOD)、溶解氧(DO)的基礎知識

2021-01-19 偉哥GMP


導讀:

什麼叫總有機碳(TOC)?

什麼叫總需氧量(TOD)?

什麼叫生化需氧量(BOD)?

什麼叫水的溶解氧(DO)?

何謂水的電阻率?

 

 

什麼叫總有機碳(TOC)?

 

水中的有機物質的含量,以有機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來表示,稱為總有機碳。TOC的測定類似於TOD的測定。在950℃的高溫下,使水樣中的有機物氣化燃燒,生成CO2,通過紅外線分析儀,測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總有機碳量。在測定過程中水中無機的碳化合物如碳酸鹽、重碳酸鹽等也會生成CO2,應另行測定予以扣除。若將水樣經0.2μm微孔濾膜過濾後,測得的碳量即為溶解性有機碳(DOC)。TOC、DOC是較為經常使用的水質指標。

 

什麼叫總需氧量(TOD)?

 

總需氧量的測定,是在特殊的燃燒器中,以鉑為催化劑,於900℃下將有機物燃燒氧化所消耗氧的量,該測定結果比COD更接近理論需氧量。TOD用儀器測定只需約3min可得結果,所以,有分析速度快、方法簡便,幹擾小、精度高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如果TOD與BOD5間能確定它們的相關係數,則以TOD指標指導生產有更好的實用意義。

 

什麼叫生化需氧量(BOD)?如何以生化需氧量(BOD)來判斷

 

所謂生化需氧量(BOD)是在有氧的條件下,由於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機物質完全氧化分解時所消耗氧的量稱為生物化學需氧量簡稱生化需氧量。

它是以水樣在一定的溫度(如20℃)下,在密閉容器中,保存一定時間後溶解氧所減少的量(mg/L)來表示的。當溫度在20℃時,一般的有機物質需要20天左右時間就能能完成氧化分解過程,而要全部完成這一分解過程就需100天。但是,這麼長的時間對於實際生產控制來說就失去了實用價值。因此,目前規定在20℃下,培養5天作為測定生化需氧量的標準。這時候測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如果是培養20天作為測定生化需氧量的標準時,這時候測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稱為20天生化需氧量,用BOD20­表示。生化需氧量(BOD)的多少,表明水體受有機物汙染的程度,反映出水質的好壞。

 

什麼叫化學需氧量(COD)?

 

所謂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

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汙染越嚴重。

 

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隨著測定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其測定值也有不同。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法與重鉻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鉀(KmnO4)法,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值時,可以採用。重鉻酸鉀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於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有機物對工業水系統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的水在通過除鹽系統時會汙染離子交換樹脂,特別容易汙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樹脂交換能力降低。

有機物在經過預處理時(混凝、澄清和過濾),約可減少50%,但在除鹽系統中無法除去,故常通過補給水帶入鍋爐,使爐水pH值降低。有時有機物還可能帶入蒸汽系統和凝結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統腐蝕。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並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COD(DmnO4法)>5mg/L時,水質已開始變差。

 

什麼叫水的溶解氧(DO)?

 

溶解於水中的游離氧稱為溶解氧(用DO表示),常以O2mg/L、mL/L等單位來表示。天然水中氧的主要來源是大氣溶於水中的氧,其溶解量與溫度,壓力有密切關係。溫度升高氧的溶解度下降,壓力升高溶解度增高。

 

天然水中溶解氧含量約為8~14mg/L,敞開式循環冷卻水中溶解氧一般約為6~8mg/L。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的多少,也反映出水體遭受到汙染的程度。當水體受到有機物汙染時,由於氧化汙染物質需要消耗氧,使水中所含的溶解氧逐漸減少。汙染嚴重時,溶解氧會接近於零,此時厭氧菌便滋長繁殖起來,並發生有機汙染物的腐敗而發臭。因此,溶解氧也是衡量水體汙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何謂水的電阻率?

 

在測定水的導電性能時,與水的電阻值大小有關,電阻值大,導電性能差,電阻值小,導電性能就良好。

 

根據歐姆定律,在水溫一定的情況下,水的電阻值R大小與電極的垂直截面積F成反比,與電極之間的距離L成正比,如下式:R=ρ式中ρ——電阻率,或稱比電阻。電阻的單位為歐姆(歐,代號Ω),或用微歐(μΩ),1Ω等於106μΩ;電阻率的國際制(SI)單位為歐米(Ω•m)。如果電極的截面積F做成1cm2,兩電極間的距離L為1cm,電阻率的單位為Ω•cm時,那麼電阻值就等於電阻率值。

 

水的電阻率的大小,與水中含鹽量的多少、水中離子含量、離子的電荷數以及離子的運動速度有關。因此,純淨的水電阻率很大,超純水電阻率就更大。水越純,電阻率越大。

 

什麼是水的酸度?

 

水的酸度是指水中所含能提供H離子與強鹼(如NaOH、KOH等)發生中和反應的物質總量。這些物質能夠放出H,或者經過水解能產生H。

 

水中形成酸度的物質有三部分:

(1)水中存在的強酸能全部離解出H,如硫酸(H2SO4)、鹽酸(HCl)、硝酸(HNO3)等;

(2)水中存在的弱酸物質,如游離的二氧化碳(CO2)、碳酸(H2CO3)、硫化氫(H2S)、醋酸(CH3COOH)和各種有機酸等;

(3)存在的強酸弱鹼組成的鹽類,如鋁、鐵、銨等離子與強酸所組成的鹽類等。天然水中,酸度的組成主要是弱酸,也就是碳酸。天然水中在一般的情況下不含強酸酸度。水中酸度的測定是用強鹼的標準溶液(如0.1mol/LNaOH)來滴定水中。如用甲基橙指示劑所測得的酸度是指強酸酸度和強酸弱鹼形成鹽類的酸度;而用酚酞指示劑所測得的酸度包括了上述三部分酸度,即稱為總酸度。

 

如何根據硬度和鹼度的關係了解水質?

 

天然水中的硬度主要是指Ca2+、Mg2+等金屬離子,水中的鹼度主要是指碳酸氫鹽鹼度HCO3-。而水中主要存在的離子有Ca2+、Mg2+、Na、K和HCO3-、SO42-、Cl-等。

 

水中的硬度與硬度之間的關係分為三種情況。

(1)鹼度>硬度(以mol/L計)HCO3->(Ca2+、Mg2+)水中的硬度(Ca2+、Mg2+)都變成為碳酸氫鹽,並同時還有Na、K的碳酸氫鹽,但沒有非碳酸鹽硬度在。此時,鹼度減去硬度所得的差值等於Na、K的碳酸氫鹽。這部分多出的Na、K的碳酸氫鹽鹼度即所謂過剩鹼度亦稱為負硬度。

 

(2)鹼度=硬度(以mol/L計)即HCO3-=(Ca2+、Mg2+)此時只有Ca2+、Mg2+的硬度及其碳酸氫鹽鹼度,既無非碳酸鹽硬度,亦無Na、K的碳酸氫鹽。

 

(3)鹼度<硬度(以mol/L計)即HCO3-<(Ca2+、Mg2+)。此時又有兩種情況,一是Ca2+>HCO3-的鈣硬水,此時水中有非碳酸鹽硬度CaSO4、MgSO4的存在,但沒有鎂的碳酸鹽硬度Mg(HCO3-)2。另一種情況是Ca2+>HCO3-的鎂硬水,水中有鎂的碳酸鹽硬度Mg(HCO3-)2的存在,但沒有鈣的非碳酸鹽硬度存在,而有鎂的非碳酸鹽硬度MgSO4的存在。

 

但上述兩種情況,無論是哪種,水中都有非碳酸鹽的硬度存在,而沒有Na、K的碳酸氫鹽存在。

 

水中各種鹼度的相互關係如何?

 

水中的鹼度是用鹽酸中和的方法來測定的。在滴定水的鹼度時採用兩種指示劑來指示滴定的終點。用酚酞作指示劑時,滴定的終點為pH8.2~8.4,稱為酚酞鹼度或P鹼度。此時,水中的氫氧化物全部被中和,碳酸鹽轉化為碳酸氫鹽,就是碳酸鹽被中和了一半。即P鹼度=CO32-全部OH-。用甲基橙作指示劑時,滴定的終點pH為4.3~4.5,稱為甲基橙鹼度或M鹼度。

 

此時,水中的氫氧化物、碳酸鹽及碳酸氫鹽全部被中和,所測得的水中各種弱酸鹽類的總和,因此又稱為總鹼度。即M鹼度=全部HCO3-全部CO32-全部OH-。如果水中單獨存在OH-鹼度,水的pH>11.0;水中同時存在OH-、CO32-時,pH9.4~11.0;如水中只有CO32-存在時,pH=9.4;當CO32-、HCO3-共同存在時,pH8.3~9.4;單一的HCO3-存在時,pH=8.3;但pH<8.3時,水中鹼度也只有HCO3-存在,此時的pH值變化只與HCO3-和游離的CO2含量有關。

 

什麼是水的鹼度?水中的鹼度有哪幾種形式存在?

 

水的鹼度是指水中能夠接受H離子與強酸進行中和反應的物質含量。水中產生鹼度的物質主要由碳酸鹽產生的碳酸鹽鹼度和碳酸氫鹽產生的碳酸氫鹽鹼度,以及由氫氧化物存在和強鹼弱酸鹽水解而產生的氫氧化物鹼度。所以,鹼度是表示水中CO32-、HCO3-、OH-及其他一些弱酸鹽類的總和。這些鹽類的水溶液都呈鹼性,可以用酸來中和。

 

然而,在天然水中,鹼度主要是由HCO3-的鹽類所組成。可認為:總鹼度M=[HCO3-]2[CO32-][OH-]-[H+]當pH值大於7.0時,[H]可略去,故,M=c(Bx-)=[HCO3-][2CO32-][OH-]mol/L形成水中鹼度的物質碳酸鹽和碳酸氫鹽可以共存,碳酸鹽和氫氧化物也可以共存。

 

然而,碳酸氫鹽與氫氧化物不能同時存在,它們在水中能起如下反應:HCO3+OH-==CO32- H2O由此可見,碳酸鹽、碳酸氫鹽、氫氧化物可以在水中單獨存在,除此之外,還有兩種鹼度的組合,所以,水中的鹼度有五種形式存在,即:(1)碳酸氫鹽鹼度HCO3-;(2)碳酸鹽鹼度CO32-;(3)氫氧化物鹼度OH-;(4)碳酸氫鹽和碳酸鹽鹼度HCO3- CO32-;(5)碳酸鹽和氫氧化物鹼度CO32- OH-。

 

硬水對工業生產有什麼危害?

 

硬水作為工業生產用的冷卻水,會使換熱器結水垢,嚴重的不僅會阻礙水流通道,使熱交換效果大大降低,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甚至被迫停產。結垢還會產生垢下腐蝕,會使換熱器穿孔而損壞,不僅物料漏損,而且增加設備投資費用,浪費鋼材。硬水用於洗滌,也往往影響產品質量,如紡織印染會造成織物的斑點,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影響強度。

 

硬水作為鍋爐用水,在鍋內加熱後,經過蒸發濃縮過程,使鍋爐受熱面結水垢,而水垢的導熱性能極差。水垢的導熱性能只有鋼材的幾百分之一。在鍋爐內結垢之後,如果仍要達到無水垢時同樣的爐水溫度,勢必要提高受熱面的壁溫,例如1.01Mpa(10atm)的鍋爐,壁溫為280℃,當矽酸鹽水垢達1mm厚時,要達到同樣的爐水溫度,壁溫要提高到680℃,此時鋼板的強度自3.92Mpa(40kgf/cm2)降至0.98Mpa(10kgf/cm2),嚴重的會引起爆裂事故。

 

金屬溫度升高還會使金屬伸長,1m長的鋼板,每升高100℃,伸長1.2mm,增加材料應力,導致損壞。此外,結垢之後,使受熱面的傳熱情況變壞,燃燒熱也不能很好地傳給水,降低了鍋爐的熱效率,從而白白浪費燃料,如結有1.5mm厚硫酸鹽水垢,就要浪費燃料10%以上,並使鍋爐的出力大為降低。結水垢之後,還得經常清洗,不僅影響生產,且而降低鍋爐使用壽命,還要耗費人力物力。因此,硬水對工業生產的危害很大,必須根據產品或設備對水質的要求,對硬水進行軟化、除鹽或其他有效的水處理。

 

硬度的單位是如何表示的?

 

硬度的常用單位是mmol/L或mg/L。過去常用的當量濃度N現已停用。換算時,1N=0.5mol/L。由於硬度並非是由單一的金屬離子或鹽類形成的,因此,為了有一個統一的比較標準,有必要換算為另一種鹽類。通常用CaO或者是CaCO3的質量濃度來表示。當硬度為0.5mmol/L時,等於28mg/L的CaO,或等於50mg/L的CaCO3。此外,各國也有的用德國度、法國度來表示硬度。1德國度等於10mg/L的CaO,1法國度等於10mg/L的CaCO3。0.5mmol/L相當於2.8德國度、5.0法國度。

 

什麼是水的總固體、溶解固體和懸浮固體?

 

水中除了溶解氣體之外的一切雜質稱為固體。而水中的固體又可分為溶解固體和懸浮固體。這二者的總和即稱為水的總固體。溶解固體是指水經過過濾之後,那些仍然溶於水中的各種無機鹽類、有機物等。懸浮固體是指那些能過濾掉的不溶於水中的泥砂、黏土、有機物、微生物等懸浮物質。總固體的測定是蒸乾水分再稱重得到的。因此選定蒸乾時的溫度有很大的關係,一般規定控制在105~110℃。

 

為什麼有的水會有臭味?

 

清淨的水是無臭、無味、無色透明的液體。但被汙染的水體,常會使人感覺有不正常的氣體。用鼻聞到的稱為鼻,用口嘗到的稱為味。

 

水的臭味主要來源有:

(1)水中的水生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腐爛而發出的臭味;

(2)水中有機物質的腐敗分解而散發的臭味;

(3)水中溶解氣體如SO2、H2S及NH3的臭味;

(4)溶解鹽類或泥土的氣味;

(5)排入水體的工業廢水所含雜質如石油、酚類等的臭味;

(6)消毒水過程中加入氯氣等的氣味。

 

由於上述的各種原因,所以有的水會有臭味。例如湖泊、沼澤水中因水藻繁殖或有機物過多而帶有魚腥氣味及黴爛氣味;渾濁的河水常有泥土氣味或澀味;溫泉水常帶有硫磺氣味;地下水有時會有硫化氫味;含氧量較多的水、含硫酸鈣量多的水、有機物多的水或含NO2-高的水,常有不正常的甜味;水中含有氯化鈉而帶有鹹味;水中含有硫酸鎂,硫酸鎂帶有苦味;含鐵水帶有澀味;生活汙水及工業廢水的氣味更是多種多樣。

 

水中的主要陰、陽離子對水質有些什麼影響?

 

水中主要的陰離子有Cl-、SO42-、HCO3-、CO32-、OH-等,其中HCO3-、CO32-、OH-在水中常與陽離子K、Na、Ca2+、Mg2+等組成硬度和鹼度,它們之間的量的變化要影響水的pH值變化,從這一變化可以知道水的屬性是腐蝕型的或是結垢型的。因此,它們是影響水的性質的主要離子。Cl-是水中最為常見的陰離子,是引起水質腐蝕性的催化劑,能強烈地推動和促進金屬表面電子的交換反應,特別是對水系統的不鏽鋼材料,應力集中處(如熱應力、震蕩應力等),會引起Cl-的富集,加速電化學腐蝕過程。SO42-也是水中較為普遍存在的腐蝕性陰離子,使水的電導率上升,同時又能與陽離子Ca2+等生成CaSO4沉澱而結垢,它又不是水中硫酸鹽還原菌的營養源。

 

水中主要的陽離子有K、Na、Ca2+、Mg2+和Fe3+、Mn2+等,其中Na是水中最為常見的陽離子,Na、K的存在使水的電導率上升,增加了水的不穩定傾向;其中Ca2+、Mg2+是組成水中硬度的主要離子,在一定的條件下,常在受熱設備的表面結垢,影響傳熱效果。Fe3+、Mn2+很易生成Fe(OH)3、Mn(OH)2的沉澱形成水垢,從而產生垢下腐蝕,又是鐵細菌生長的促進劑。

文章來源:環保製藥技術

 

關注偉哥GMP   分享精彩GMP內容

 

友情推介:

深圳市儀翔科技有限公司主營:
1、 全國製藥總代:德國雙仕(sesotec)金檢機、X光機、高速檢重秤

2、 全國製藥總代:XENIUM(翔牛)手套(製造商:馬來西亞賀特佳)
3、 全國製藥總代:美國SciAps拉曼光譜儀

4、 全國製藥總代:英國雷迪奇(Redditch)消毒劑(酒精、異丙醇、殺孢子劑)

5、 無損密封性檢漏(實驗室/在線)系統

6、 德國頤貝隆(Ebro)無線溫溼度驗證/在線監控系統

7、 瑞士粉瑞得(Frewitt)粉碎機、瑞典派亞博(Piab)真空上料機
8、 波蘭POL-KEO 恆溫/培養箱、超低溫冰箱、美國Stirling無壓縮機超低溫冰箱

9、 美國CSS滅菌櫃(溼、幹)、CSS器具清洗機、法國歐菲姆VHP滅菌器

10、溶出度/透皮儀、美國Lighthouse在線塵埃粒子監測系統

11、實驗室檢測、驗證儀器(液相、ELGA水機、英國Svms蒸汽品質檢測儀、完整性測試儀、塵埃粒子、浮遊菌、風量罩、高效過濾檢漏儀、TOC 等)

聯繫:15220213244      微信:15220213244


相關焦點

  • 預防醫學基礎知識:水質的化學性狀指標是什麼?
    預防醫學基礎知識:水質的化學性狀指標是什麼? 安徽中公教育為您提供安徽省醫療招聘信息,備考資料。 (二)總固體:是指水樣在一定溫度下緩慢蒸發至幹後的殘留物總量,包括水中的溶解性固體和懸浮性固體。水受汙染時,其總固體增加。(三)硬度:指溶於水中鈣、鎂鹽類的總含量,以CaCO3(mg/L)表示。(四)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機氮、蛋白氮、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五)溶解氧(DO):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水溫越低,水中溶解氧越高。
  • 秒懂TOD、BOD和COD區別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表示水中有機物含量的綜合指標有兩類,一類是以與水中有機物量相當的需氧量(O2)表示的指標,如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和總需氧量TOD等;另一類是以碳(c)表示的指標,如總有機碳TOC。對於同一種汙水來講,這幾種指標的數值一般是不同的,按數值大小的排列順序為TOD>COD>BOD5>TOC。
  • 建築給水排水知識:什麼叫生化需氧量(BOD)
    所謂生化需氧量(BOD)是在有氧的條件下,由於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機物質完全氧化分解時所消耗氧的量稱為生物化學需氧量簡稱生化需氧量。它是以水樣在一定的溫度(如20℃)下,在密閉容器中,保存一定時間後溶解氧所減少的量(mg/L)來表示的。
  • 東道爾水技術:廢水生化處理基礎知識培訓材料
    化學指標 (1) 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英文縮寫BOD)是指在溫度、時間都一定的條件下,微生物在分解、氧化水中有機物的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其單位為mg/L或kg/m3。
  • 環保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輔導:生化需氧量BOD5註解
    生化需氧量,簡稱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有氧的條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質量濃度,以02mg/L表示。這一指標自1913年由英國皇家汙水處理委員會正式確定以來,得到廣泛應用。水中有機物含量多,消耗的溶解氧就多,生化需氧量也就高。
  • 什麼是溶解氧、溶氧量、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有些有機化合物在喜氧菌作用下發生生物降解,要消耗水裡的溶解氧。如果有機物以碳來計算,根據C+O2=CO2可知,每12g碳要消耗32g氧氣。當水中的溶解氧值降到5mg/L時,一些魚類的呼吸就發生困難。溶解氧通常有兩個來源:一個來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飽和時,大氣中的氧氣向水體滲入;另一個來源是水中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的氧。
  • 曝氣池的需氧量
    需氧量是指廢水實際取得的氧量。吸氧與供氧之間存在著一個轉移效率問題。所供給的氧量僅有一部分被混合液吸收。曝氣池中的好氧微生物為了完成有機物的降解轉化作用,必須有足夠量的溶解氧的參與,其需氧量有兩種計算方法:  ⑴將好氧微生物所需的氧量分為兩部分,即微生物對有機物質進行分解代謝和微生物本身的內源呼吸過程所需要的氧,這兩部分需氧量之和即為生物處理所需的氧量:  ⑵從汙水中的BOD5和每日排放的剩餘汙泥量來進行估算。
  • 廢水基礎知識講解《續》
    通常廢水以化驗水質指標來衡量,重點介紹以下幾種:1、固體汙染物包括懸浮物、膠體狀雜質、溶解性雜質等;2、耗氧有機物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有機碳含量等;3、有毒汙染物包括有機化學毒物、無機化學毒物、放射性毒物等;4、生物汙染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病蟲卵和病毒菌類等;5、營養性汙染物包括氮、磷、鉀、銨鹽等;
  • 什麼是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簡稱BOD)是指在有氧條件下,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時所需要的氧量。
  • 如何使用BOD測試儀測定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是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的縮寫,意為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於水中的可生化降解有機物所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數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
  • 符合美國藥典USP<661>的總有機碳TOC檢測
    美國藥典USP的總有機碳2016年5月1日, USP<661>總章有了重大修訂總章的2個分節為:以上視頻介紹了USP<661>對總有機碳所有的Sievers toc分析儀都符合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USP<643>要求。
  • 水汙染物基礎知識:什麼是TOC?關於TOC的8個問答
    總有機碳是用來描述水系統中有機(含碳有機物)汙染物的術語。由於有機物是如糖、蔗糖、酒精、石油、PVC粘結劑、塑料衍生物等化合物,有機汙染物有很多來源•給水中有可能有有機物•在純化及分配系統中,過濾或部件的脫落有可能產生有機物•水系統中可能產生的微生物也會產生有機物2 為什麼要測量TOC?
  • 鋰電池的基礎知識?
    大家可能不知道鋰電池的一些基礎知識!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鋰電池的基礎知識!鋰離子電池以碳素材料為負極。以含鋰的化合物作為正極,沒有金屬鋰的存在,只有鋰離子電池,這就是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是指以鋰離子嵌入化合物為正極材料電池的總稱。鋰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就是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過程。在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過程中,同時伴隨著鋰離子等當電子的嵌入和脫嵌。
  • 2020甘肅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遇見「有機推斷」不再犯難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甘肅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遇見「有機推斷」不再犯難。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有關「有機推斷」類題目,是教師招聘筆試考試當中的常考的題型,所佔分值大,涉及到的有機物性質知識覆蓋面廣,靈活性很強,但難度適中,區分度好。考生作答時往往因為對有機物性質記憶不準確而遭遇困難。
  • 水處理BOD技術指標知識大全 (建議收藏)
    BOD(BiochemicalOxygen Demand的簡寫):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學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汙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示。說明水中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
  • 化學需氧量COD知識詳解
    化學需氧量還可與生化需氧量(BOD)比較,BOD/COD的比率反映出了汙水的生物降解能力。生化需氧量分析花費時間較長,一般在20天以上水中生物方能基本消耗完全,為便捷一般取五天時已耗氧約95%為環境監測數據,標誌為BOD5。詳解化學需氧量表示在強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氧化一升汙水中有機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汙水中的有機物量。
  • 淺談稀釋接種法測定五日生化需氧量
    水乃生命之源,水質的好壞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作為一個重要的指標能很好地反映水體受汙染情況。筆者結合國家標準HJ 505-2009《水質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稀釋接種法測定BOD5 以及影響BOD5 測定結果準確性的主要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