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解答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1.0與2.0的區別!

2020-12-05 騰訊網

工程1.0與2.0的關鍵區別是什麼?

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工程1.0(以下簡稱「工程1.0「)的實施周期是從2014年至2017年;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工程2.0「)的實施周期是2019年至2022年。為什麼在工程1.0之後,啟動工程2.0呢?難道僅僅是因為技術又向前發展了嗎?當然不是。

如果以考駕照來類比,工程1.0類似於科目2,考核的是行車的場地專項技能(如側方停車等);而2.0類似於科目3,考核的是在真實道路上行駛的能力(如靠邊停車等)。簡單地講,工程1.0主要是關注「教師在個人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的提高」,而2.0關注的是「如何在教育教學實境有效應用信息技術」的問題,最終要看是否能將技術學以致用,並在學生學習和學校發展方面有所貢獻(如圖1所示)。

圖1 工程1.0與工程2.0的區別示意圖

因此,工程2.0的幾個重要原則都是和「學以致用」這一目的密切相關。

1.以校為本:強調整校推進,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必須是為了解決本校教育教學問題服務,並在本校的教研活動中依序開展;

2.基於課堂:強調教師的學習場所、學習方式、學習內容都是圍繞課堂內外開展,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活動應用技術、發展能力;

3.應用驅動:強調教師以真實的教學任務為驅動,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知識與技術,並開展實踐;

4.精準測評:強調體現精準性的校本應用考核,並且考核的指向一定是「能力」,重點通過微能力測評來實現面向教師個體和面向學校的校本應用考核。

就主要的核心線索而言,能力提升工程1.0與2.0的區別可以用表1來呈現。

表1 工程1.0與工程2.0的核心線索區別

十六、學校管理者團隊培訓的設計要點是怎樣的?

1.培訓對象

學校管理團隊由校長、副校長、科室主任、技術骨幹、學科骨幹等3—5人組成,視學校規模大小、信息化教學環境等實際情況調整結構與人數。偏遠地區小規模學校,校長和負責組織學校校本研修活動的副校長或骨幹教師應參加管理團隊培訓。

2.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幫助學校管理團隊提高信息素養,提升整校推進提升工程2.0實施能力(學校信息化規劃設計能力、組織實施能力、評價推動能力等),指導研製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和校本應用考核辦法,為管理團隊領導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創新提供保障。

3.培訓原則

堅持應用導向,圍繞學校信息化建設願景、應用與評估,聚焦整校推進、混合研修、應用考核等關鍵問題實施培訓,所用為所學。

實行任務驅動,以「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校本應用考核辦法」三個核心任務為驅動,設計相應培訓課程,開展行動學習,培訓結束時形成符合學校發展實際、具有可操作性、預期能實現的發展規劃、研修計劃與考核辦法,學以致用。

4.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突出核心能力,分「政策理解力、規劃設計力、教學創新力、總結提升」四個模塊,圍繞提升工程2.0政策理解、整校推進、研修組織、應用考核等主要內容以及三個核心成果的完成進行專題與活動設計。

附:案例

圖1 學校管理團隊培訓方案要點示例

培訓團隊培訓的設計要點是怎樣的?

1.項目定位

培訓團隊培訓是整校推進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著力點。要以區縣培訓者團隊為重點,按照「素質好、教學優、懂技術、會應用、善指導」的標準遴選組建。在省級專家團隊的引領下,提升信息技術應用指導和服務能力,逐步打造區縣為主的本土化信息技術應用支持服務團隊。

2.培訓目標

(1)領會能力提升工程2.0文件要求,明確培訓團隊的職責任務和要求,掌握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的有效路徑與策略。

(2)提升對整校推進和課堂教學應用的指導和評價能力。掌握不同應用環境和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教師選學、能力點應用和考核的有效策略,明確指導工作重點與評價標準。

(3)理解區域能力提升工程2.0規劃和年度計劃,研製或完善區域校本研修指導方案與區域校本應用考核實施方案,並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

3.培訓原則

(1)實踐導向。培訓要與區域能力提升工程2.0推進緊密結合,圍繞指導工作任務要求,提升履行職責的素養和能力。

(2)任務驅動。要與本區域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團隊(項目辦)、省級專家團隊組成工作團隊,共同研製或完善本區域校本研修指導方案、區域校本應用考核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

(3)成果導向。圍繞指導學校發展規劃、校本研修、應用考核關鍵環節和課堂應用核心任務,發現、遴選、匯聚一批典型案例和優秀課例,為後續引領、指導、評價工作奠定基礎。

4.培訓內容

培訓團隊培訓著眼工作任務要求,明確「為什麼幹、幹什麼、怎麼幹、按什麼標準幹」。圍繞整校推進指導和學科應用指導核心任務,按照「理念提升、能力提升、經驗借鑑、成果產出」四個核心模塊設計系列培訓課程。

附案例:

圖2 培訓團隊培訓方案要點示例

如何判斷學校現有的信息化環境?

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校本應用考核指南》中,提供的30個微能力點,成為各地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的重要依據。

這30個微能力點是以「多媒體教學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為三類分列的,那麼學校在選擇微能力點時,如何判斷自己學校所處的環境呢?下表應該可以幫助到教師們。

表2 不同信息化環境對應的關鍵軟、硬體特徵

如何與信息化教學模式相匹配來選擇能力點?

為了幫助各個學校選擇自己適合的能力點,這裡提供幾種信息化教學模式,並為這些模式配置了相應的能力點範疇,供各個學校使用。

1.優化教學模式是借用了巴班斯基的最優化理論,在不改變當前學校裡以講授啟發為主的教學模式的前提下,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具體教學環節的優化,從而達到最令人滿意的效果。適用信息化環境:多媒體教學環境。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教學流程,將知識傳遞置於課前,課上時間主要用來更多的「以學定教」,開展互動、點評與分享。這種模式將學習知識的更多主動權交給學生,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適用信息化環境:混合學習環境。

3.項目學習模式是一種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在複雜、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問題分析與探究,通過製作作品來完成自己知識意義建構的教學模式。項目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來源於真實情景中的任務、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研究性學習、主題探究學習、STEM學習等,都可以歸在這一類。適用信息化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

4.數據驅動教學(Data-driven Instruction)依託於網際網路和學習分析技術,是依靠著數據的採集、分析與利用而實施的、更多強調學生學習個性化的新型教學模式。適用信息化環境:智慧學習環境。

5.在線教學模式是師生處於物理分離的狀態下基於網際網路實施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與前面的各種模式有交叉(如:在線也可以開展項目學習),單設這種模式是為了方便有些學校準備將疫情期所產生的成果或教學感悟做進一步的提升。適用信息化環境:混合學習環境、智慧學習環境。

面對以上教學模式,建議可以採用如下的微能力點「套餐」供學校選擇。

表3 不同信息化教學模式對應的能力點建議

二十、混合式校本研修應該如何組織?

依據《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實施指南》要求,學校在「整校推進」過程中要以提高教師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能力為目標,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校本研修完成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以下按每位教師完成50學時為例)。混合式校本研修組織實施建議如下:

第一:培訓團隊要加強對混合式校本研修的研究,引領指導學校探索線上線下混合研修新模式;

第二:學校管理團隊要基於本校實際情況,針對問題與需求,制定可提升、可檢測、可達成的目標任務及研修計劃;

第三:學校要立足「整體提升」,建立「骨幹引領、教學選學、團隊互助、學校指導」的研修共同體;

第四:學校指導教師選擇能力點時可以按照「學校目標—學校確定微能力點範圍教研組確定微能力點範圍教師選擇能力點」的流程進行(如圖3示例);

圖3 學校指導教師選擇能力點的流程示意

第五:學校可以按照「指導教師選擇能力點提出明確研修與考核要求組織教師線上(25學時)相應能力點課程學習,邊學邊實踐,開展線下(25學時)實戰操練式實踐應用教研活動教師提交能力點成果參加校本考核總結改進計劃」的流程,組織混合式校本研修(見圖1:混合式校本研修流程圖)。其中線下實踐應用25學時,包括提交能力點認證成果、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備課、研課磨課、成果展示等活動;

圖4 混合式校本研修流程圖

第六,培訓團隊要引領指導各校混合式校本研修,要突出一校一案、以校為本、立足崗位、邊學邊用、學為所用。市縣要建立實踐應用的激勵機制,展示教師應用能力,學校混合式校本研修的新模式。

學前教育的能力提升工程2.0如何構建課程與能力點測評?

在學前教育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與中小學教育中有很大不同,主要體現以如下方面:信息技術支持幼兒園管理、通過微課程構建教研資源、信息技術推進家園共育、雲時代的個人知識管理、應用多媒體開展生動教學、技術支持的幼兒發展評價等等。基於此,建議為幼兒園直接壓縮微能力點範疇,請幼兒園的管理團隊直接在以下能力點中進行進一步選擇,避免信息冗餘。同時,選擇的學習課程應與這些能力點對應。

表3 適合學前教育選用的微能力點

相關焦點

  • 牡丹區舉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啟動儀式
    12月16日,牡丹區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啟動儀式暨校長信息化領導能力培訓班在牡丹區實驗小學舉行,全區200餘名中小學校長參加培訓。培訓會上在開班儀式上,牡丹區教體局副局長李傳宇指出,各學校要充分認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大意義,依據《牡丹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制度,嚴格管理,強化培訓和指導,做好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監測評估工作,構建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發展,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總體發展目標。
  • 雙流協和實驗小學召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研討會
    原標題:專家指導 用心籌謀——記雙流區協和實驗小學召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研討會四川行知教育網訊:2021年1月6日,學校有幸邀請到雙流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的艾守倫老師和徐豔老師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究方案和學校省級課題《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 綏化市教育信息技術提升工程啟動「快進鍵」
    11月30日下午,市教育局召開全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啟動會議,我市教育信息技術提升工程按下「快進鍵」。教育信息化2.0,於2018年4月13日正式提出,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級。從而推動從教育專用資源向教育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養轉變、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轉變,努力構建「網際網路+」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教育服務新模式、探索資訊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 量子技術的兩個時代,從1.0跨越到2.0丨前途有「量」
    目前,量子技術(Quantum Technology)作為一門新興的技術方向,它的應用領域包括量子計算、量子傳感器、量子密碼學 、量子模擬、量子計量和量子成像等領域。,如疊加、糾纏、隧穿和量子相干(量子2.0)的技術。
  •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培訓項目「送教下鄉」活動在縣實驗...
    12月13日,"國培計劃2020"——河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培訓項目"送教下鄉"活動在縣實驗小學拉開序幕。此次送教學科有小學語文、數學、英語與綜合科,送教專家5位。縣實驗小學各學科全體教師和城區部分學校教師以及小學第四協作區成員學校教師共800餘人次成員學習。縣教體局師訓股相關領導親臨現場指導。
  • 藍牙技術1.0-4.0標準解析
    到了藍牙2.0,似乎有了一些較大的變化。首先,藍牙2.0的傳輸速度提升到了大約2M/S,並且支持雙工工作,可以同時傳輸數據和語音信號。不過,藍牙2.0可以算得上是生不逢時:雖然藍牙2.0已經出現,但大部分的手機內還是集成的藍牙2.0以下的發射端,導致了兼容性出現問題,所以,也就沒有大規模的普及;另外,這也是藍牙給大家留下不容易匹配的原因。
  • 電子信息工程vs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區別
    辨析關鍵詞:電氣信息,電子信息科學;應用,理論電子行業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多方應用,使以它們為代表的「知識經濟」浪潮席捲全球,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如此熱門的行情當然意味著競爭的激烈,幾乎所有開設電子信息工程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高校中,兩者都處於分數較高的專業行列。專業區別解析當面對電子信息工程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這兩個名稱相近的專業時,同學們可能會感到迷惑。
  • 數字驅動丨招商隨行2.0版本全新啟航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和企業的工作節奏,也為招商局集團的工作協同和數位化技術應用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應公司數位化戰略發展需要與新形勢,今年4月,在集團辦公室、集團數位化中心和招商金科的共同努力之下,招商局數位化工作協同平臺——招商隨行1.0上線。
  • 專家解答:ROHS2.0與ROHS具體有什麼區別?
    ROHS2.0標準出爐啦!好多朋友納悶ROHS2.0與ROHS認證有什麼不同呢?不要擔心,今天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ROHS2.0與ROHS具體有什麼區別,相信看完會讓你恍然大悟哦!還在等什麼?快來看一看吧!
  • 長沙德潤園小學:信息技術2.0,讓課堂展現數學之美
    本網訊(通訊員 嶽現現)隨著信息技術2.0在湖南中小學課堂中的廣泛應用,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探討如何更加有效地融合信息技術2.0與學科教學,長沙市嶽麓區德潤園小學數學教研組成員集中進行了一次課堂信息化交流活動。
  • 加強能力建設 努力提升地震與火山災害綜合防禦能力——寫在汪清7...
    近年來,吉林省地震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震減災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動融入「全災種、大應急」格局,緊密結合吉林省地震與火山實際,著力加強「五種能力」建設,努力提升地震與火山災害綜合防禦能力。
  • 齊齊哈爾市第二幼兒園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班
    齊市第二幼兒園為進一步提升全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能力,實現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深度融合,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2020年12月4日,第二幼兒園邀請她們身邊的專家——建華區教師進修校信息技術部張曉琳主任為全體教師進行了專業的培訓。在講座中,張主任重點講解了希沃白板5、希沃授課助手、班級優化大師、神奇的AR、問卷星等系列軟體的應用。
  • 年會丨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入選題目簡介
    迎接並推動自動駕駛發展,目前國內外面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道路基礎設施側,智能供給能力不足。二是單車感知的精度很難提升。對於支撐自動駕駛社會化運行的新型道路基礎設施的研究,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外也無現成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可借鑑,需要適時將自動駕駛研究的支持重點向基礎設施側智能供給研究及綜合集成落地應用研究轉移。
  • 央視網、國美、縱橫文學齊上陣:百度大腦開放日分享NLP技術應用
    作為人工智慧理解信息的核心手段,近年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突破頻頻,並開始往更多垂直場景落地應用。7月31日,百度大腦開放日NLP專場於中關村創業大街的百度大腦創新體驗中心舉行。
  • 北鬥定位平臺2.0版本: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普通手機可用
    日前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下簡稱「信通院」)發布了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2.0版本,將民用應用的手機定位精度提高到
  • 大學生信息素養價值構成與養成途徑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標誌著中國的教育信息化從1.0時代正式邁入2.0時代,這是中國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將對實現教育強國夢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網際網路手機2.0生命密碼 一張圖讀懂榮耀模式
    網際網路手機品牌可以發揮網絡渠道的優勢,提高線下渠道的組織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網際網路時代的渠道拓展。幾年來,榮耀始終堅持開放式、平衡的多渠道戰略,目前榮耀品牌的線下銷售佔到三到四成,還積累了大量分銷商資源。榮耀的多款機型如榮耀8和榮耀V8已經做到了線上線下同步發售。這些都成為了榮耀實踐網際網路手機2.0模式的主要成功經驗。
  • 宿遷市舉辦「美麗園丁」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能力提升專題研修班
    宿遷網訊(記者 莊剛)11月26日—27日,「美麗園丁」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能力提升及全員課賽項目專題研修班在南師附中宿遷分校舉辦。據了解,此次研修為北京師範大學「美麗園丁」宿遷教育合作項目的子項目。課後,授課教師圍繞交互式電子白板和智慧課堂的應用,進行了交流。全體學員進行了交互式課件製作和智慧課堂實操性體驗。學員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研修學習,較好地了解了交互式媒體和智慧課堂的應用目的、技巧和效果。在今後的教學中,將熟練掌握兩種信息教育技術,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當中,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教學達到最優化,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 電網盾牌:量子技術在電網2.0中的應用
    與此同時,隨著臭氧層空洞,南極冰川融化,PM2.5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傳統火力發電因汙染越來越大,近年來逐漸發展新能源發電,但是由於新能源發電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以及考慮到降低電能浪費,電網2.0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 12月4-5日,在線,第五屆應用生物技術國際會議暨工程生物學1.0國際會議
    應用生物技術國際會議(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Biotechnology)已於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