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 隱身衣 (值得細細品讀)

2021-01-15 悅讀經典美文


文/楊絳


我們夫婦有時候說廢話玩兒。「給你一件仙家法寶,你要什麼?」

我們都要隱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遊。我們只求擺脫羈束,到處閱歷,並不想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興,不免放肆淘氣,於是驚動了人,隱身不住,得趕緊逃跑。

「阿呀!還得有遁地法!」

「還要護身法!」

想得越周到,要求也越多,乾脆連隱身衣也不要了。


其實,如果不想幹人世間所不容許的事,無需仙家法寶,凡間也有隱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為寶,還惟恐穿在身上,像溼布衫一樣脫不下。因為這種隱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處卑微,人家就視而不見,見而無睹。

我記得我國筆記小說裡講一人夢魂回家,見到了思念的家人,家裡人卻看不見他。他開口說話,也沒人聽見。家人團坐吃飯,他欣然也想入座,卻沒有他的位子。身居卑微的人也仿佛這個未具人身的幽靈,會有同樣的感受。人家眼裡沒有你,當然視而不見;心上不理會你,就會瞠目無睹。你的「自我」覺得受了輕忽或怠慢或侮辱,人家卻未知有你;你雖然生存在人世間,卻好像還未具人形,還未曾出生。這樣活一輩子,不是雖生猶如未生嗎?誰假如說,披了這種隱身衣如何受用,如何逍遙自在,聽的人只會覺得這是發揚阿Q精神,或閘述「酸葡萄論」吧?

且看咱們的常言俗語,要做個「人上人」呀、「出類拔萃」呀、「出人頭地」呀、「脫穎而出」呀、「出風頭」或「拔尖」、「冒尖」呀等等,可以想見一般人都不甘心受輕忽。他們或悒悒而怨,或憤憤而怒,只求有朝一日掙脫身上這件隱身衣,顯身而露面。英美人把社會比作蛇阱(snak印訂)。阱裡壓壓擠擠的蛇,一條條都拚命鑽出腦袋,探出身子,把別的蛇排擠開,壓下去;一個個冒出又沒入的蛇頭,一條條拱起又壓下的蛇身,扭結成團、難分難解的蛇尾,你上我下,你死我活,不斷地掙扎鬥爭。鑽不出頭,一輩子埋沒在下;鑽出頭,就好比大海裡坐在浪尖兒上的跳珠飛沫,迎日月之光而生輝,可說是大丈夫得志了。人生短促,浪尖兒上的一剎那,也可作一生成就的標誌,足以自豪。你是「窩囊廢」嗎?你就甘心鬱郁久居人下?

但天生萬物,有關有不美,有才有不才。萬具枯骨,才造得一員名將;小兵小卒,豈能都成為有名的英雄。世上有坐轎的,有抬轎的;有坐席的主人和賓客,有端茶上萊的侍僕。席面上,有人坐首位,有人陪末座。廚房裡,有掌勺的上灶,有燒火的灶下婢;天之生材也不齊,怎能一律均等。

人的志趣也各不相同。《儒林外史》二十六回裡的太太,津津樂道她在孫鄉紳家「吃一、看二、眼觀三」的席上,坐在首位,一邊一個丫頭為她掠開滿臉黃豆大的珍珠拖掛,讓她露出嘴來吃蜜餞茶。而《堂·吉訶德》十一章裡的桑丘,卻不愛坐酒席,寧願在自己的角落裡,不裝斯丈,不講禮數,吃些麵包蔥頭。有人企求飛上高枝,有人寧願「曳尾塗中」。人各有志,不能相強。

有人是別有懷抱,旁人強不過他。譬如他寧願「曳尾塗中」,也只好由他。有人是有志不伸,自己強不過命運。譬如庸庸碌碌之輩,偏要做「人上人」,這可怎麼辦呢?常言道:「煩惱皆因強出頭」。猴子爬得愈高,尾部又禿又紅的醜相就愈加顯露;自己不知道身上只穿著「皇帝的新衣」,卻忙不迭地掙脫「隱身衣」,出乖露醜。好些略具才能的人,一輩子掙扎著求在人上,虛耗了畢生精力,一事無成,真是何苦來呢。

我國古人說:「彼人也,予亦人也。」西方人也有類似的話,這不過是勉人努力向上,勿自暴自棄。西班牙諺云:「幹什麼事,成什麼人。」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我們不妨再加上一句:「是什麼料,充什麼用。」假如是一個蘿蔔,就力求做個水多肉脆的好蘿蔔;假如是棵白菜,就力求做一棵餈餈實實的包心好白菜。蘿蔔白菜是家常食用的菜蔬,不求做廟堂上供設的珍果。我鄉童謠有「三月三,薺萊開花賽牡丹」的話。薺菜花怎賽得牡丹花呢!我曾見草叢裡一種細小的青花,常猜測那是否西方稱為「勿忘我」的草花,因為它太渺小,人家不容易看見。不過我想,野蘋野菜開一朵小花報答陽光雨露之恩,並不求人「勿忘我」,所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我愛讀東坡「方人如海一身藏」之句,也企慕莊子所謂「陸沉」。社會可以比作「蛇阱」,但「蛇阱」之上,天空還有飛鳥「陷阱」之旁,池沼裡也有遊魚。古往今來,自有人避開「蛇阱」而「藏身」或「陸沉」。消失於眾人之中,如水珠包孕於海水之內,如細小的野花隱藏在草叢裡,不求「勿忘我」,不求「賽牡丹」,安閒舒適,得其所哉。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而且在隱身衣的掩蓋下,還會別有所得,不怕旁人爭奪。蘇東坡說:「山間之明月,水上之清風」是「造物者之無盡藏」,可以隨意享用。但造物所藏之外,還有世人所創的東西呢。世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書上的描摹,戲裡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丈藝作品;人情世態,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驚,令人駭怪,給人以更深刻的教益,更奇妙的娛樂。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對觀眾的藝術表演。

不過這一派胡言純是廢話罷了。急要掙脫隱身衣的人,聽了未必入耳;那些不知世間也有隱身衣的人,知道了也還是不會開眼的。平心而論,隱身衣不管是仙家的或凡間的,穿上都有不便——還不止小小的不便。

英國威爾斯(H.C.WeUs)的科學幻想小說《隱形人》(1nvisibleMan)裡,寫一個人使用科學方法,得以隱形。可是隱形之後,大吃苦頭,例如天冷了不能穿衣服,穿了衣服只好躲在家裡,出門只好光著身子,因為穿戴著衣服鞋帽手套而沒有臉的人,跑上街去,不是興妖作怪嗎?他得把必需外露的面部封閉得嚴嚴密密:上部用帽簷遮蓋,下部用圍巾包裹,中部架上黑眼鏡,鼻子和兩頰包上紗布,貼滿橡皮膏。要掩飾自己的無形,還需這樣煞費苦心!

當然,這是死心眼兒的科學製造,比不上仙家的隱身衣。仙家的隱身衣隨時可脫,而且能把凡人的衣服一併隱掉。不過,隱身衣下的血肉之軀,終究是凡胎俗骨,耐不得嚴寒酷熱,也經不起任何損傷。別說刀槍的襲擊,或水燙火灼,就連磚頭木塊的磕碰,或笨重地踩上一腳,都受不了。如果沒有及時逃避的法術,就需煉成金剛不壞之軀,才保得無事。



穿了凡間的隱身衣有同樣不便。肉體包裹的心靈,也是經不起炎涼、受不得磕碰的。要煉成刀槍不入、水火不傷的功夫,談何容易!如果沒有這份功夫,偏偏有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就難保不氣破了肺,刺傷了心,哪還有閒情逸緻把它當好戲看呢。況且,不是演來娛樂觀眾的戲,不看也罷。假如法國小說家勒薩日筆下的瘸腿魔鬼請我夜遊,揭起一個個屋頂讓我觀看屋裡的情景,我一定辭謝不去。獲得人間智慧必須身經目擊嗎?身經目擊必定獲得智慧嗎?人生幾何!憑一己的經歷,沾沾自以為獨具冷眼,閱盡人間,安知不招人暗笑。因為凡間的隱身衣不比仙家法寶,到處都有,披著這種隱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們都是瞎了眼的嗎?

但無論如何,隱身衣總比國王的新衣好。




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

2001年,楊絳把她和丈夫的稿費和版稅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2003年,93歲的楊絳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時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時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2014年,楊絳出版《洗澡之後》,為這個故事寫了一個稱心如意的結局。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

2016年5月25日凌晨,楊絳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僅作學習交流之用。


相關焦點

  • 她想要的是一件隱身衣
    在楊絳先生的《隱身衣》中,楊先生曾問錢鍾書:「給你一件仙家法寶,你要什麼?」
  • 5本劇情驚豔、值得細細品讀的網絡小說,一不小心通宵整晚!
    每一本都值得各位書迷們細細品讀!小編要提醒各位書迷們哦,晚上看這5本小說的時候,千萬千萬要小心哦,一定要注意時間,很有可能你們一不小心就通宵了一整晚!>《神鬼競技場》 作者:黑瞳王一組神秘的生命密碼降臨大地,當施陵從屍山血海的裂縫裡爬出來的時候,整個世界,都不同了……神與鬼的競技之場,人類的末日和災難,降臨了……網友點評:看了這本小說,其實感覺還是可以的,小說裡有故事有情節,讀起來還是覺得蠻精彩的
  • 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
    導讀:微信大爺穿隱身衣隱身,量子隱身衣,究竟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前不久,微信上傳出一段視頻,一位老人拿著一塊自稱有隱身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老人身體時,老人確實消失了。雖然從圖片上來看,這種面料的效果十分驚人,但也不能說明量子隱身衣就真實存在了。其實如果隱身衣能夠發明出來,那它的用處是非常大的。在以前,我們利用環境來為我們打掩護,其實也就用到了這樣的原理。但那就比較簡陋,而現在,我們的技術發展起來,說不定真的有一天有能夠讓自己隱身的衣服。這樣,在軍事方面的應用肯定極為廣泛。
  • 珍惜時光的唯美早安句子,精緻暖心,值得細細品讀
    ——楊絳《百歲感言》你生命的境界,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你寬廣的胸懷,將決定你人生的格局;你待人的態度,將決定你人生的成敗,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早安!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 「藝術就是克服困難」,看楊絳如何見人所未見,品讀「紅樓」中的愛戀
    可相對於讀過、喜歡《紅樓夢》的讀者,這數量還很有限。一大批讀「紅」的人,因為種種因素,閱讀之後卻並不一定寫文章談它。這些讀者,或許比愛寫、能寫文章者更喜歡這部書,有頗深切感受及見解,可惜我們無從得知了。有的讀者,一生或者就寫過一兩篇談「紅」文章,可那完全是浸潤長久後的獨有心得,叫人讀來感到思力深邃,眼光獨具,對我們閱讀這部人間大書,有新的認知開啟。
  • 納米織造隱身衣(圖)
    隱身衣也更體貼,穿一件即可隱形——即便喝了隱形藥水,還得脫光了會使你暴露的衣服,在風裡挨凍。  超材料的隱形把戲  弗拉吉米爾•沙拉耶夫(造出了隱身衣。他不會魔術,也不懂魔法,身為美國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學的材料學專家,他通曉材料反射光線的秘密:「假如一樣東西反射的光線根本沒有到達你的眼睛會怎樣?就跟你背對著它一樣吧。」
  • 隱身衣問世
    「隱身衣」真的被造出來了? 近日,網上熱傳一段「隱身衣」視頻,一位老大爺拿著一塊有隱形功能的布,當布擋住身體時,人就真的消失了,只能看到背後的花花草草。有傳言說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國產量子隱身衣」,也有網友說這是來自中國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魔術」而已……真的有隱身衣嗎?人怎麼就能憑空消失呢?
  • 美國又失一員「大將」,中國天才研製出隱身衣回國,隱身不再是夢
    引言隱身這是只有在我國古代神話故事中,才會出現的技能,相信大家對隱身也有著不一般的情結,隱身是每個人都幻想過的夢想,我們國家有一個天才,就讓大家隱身的夢想成真,中國有一個天才在去美國深造後,研製出隱身衣,但是就在他回國時卻受到百般阻撓,但是在我們國家的幫助下
  • 浙大科學家研製「隱身衣」 讓生物隱形
    要隱身,進入隱身衣的光線必須跑得比外部光線快   在這個課題組的實驗中,一隻蹲在六邊形隱身裝置裡的小貓,在特定的某個角度,光線可以直接繞過小貓,並回到原來的路徑出射,產生小貓「隱身」的效果。為了探究隱身衣對不同生命環境的適應性,課題組還研發了一組適用於水中隱形的裝置:金魚遊進這件「隱身衣」,身後的物體仍然一覽無餘。
  • 浙大團隊研製微波段「隱身衣」
    光學領域著名期刊《自然·光子學》24日在線報導了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陳紅勝課題組的一項最新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基於深度學習的新一代智能隱身器件,可在不依賴任何人為操控的情況下,快速地動態適應變化的背景電磁環境,在微波段實現對雷達「隱身」。
  • 實力科普:給我一點超材料 還你一件隱身衣!
    所以「網紅」隱身衣之類的「神器」,都是移花接木的電影特效,電影特效,電影特效!  使目標透明的隱身衣:覆蓋隱身衣後的目標基本沒有散射回波,而且不存在聲波的陰影區,仿佛從聲場中「隱身」。細細觀察圖中的一小段黑線,可以看到,微結構是一系列從左往右逐漸變大的小孔。聲波穿過這些小孔時,孔小的地方聲速要慢一些,孔大的地方聲速要快一些。就像一排小朋友在操場跑步,過彎道的時候,外面的人要跑快點,裡面的人可以跑慢些,那麼大家就能整齊劃一地保持同步轉彎。轉過90度後,聲波跑出了偏轉器,大家又以相同的速度朝前跑啦。
  • 《我們仨》:品讀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楊絳與錢鍾書的愛情
    說到楊絳,大家或許還只是想到她的丈夫錢鍾書,和他的著作《圍城》。而對他的夫人——楊絳,卻少有了解。錢鍾書曾盛讚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其實她的一生著作頗多,文學造詣也很高,但是最為人所熟知的還是傳記《我們仨》一書。
  • 楊絳散文《窗簾》,英文版品讀不一樣的美
    窗簾 Window Curtains 楊絳
  • 中國研究團隊研製出「隱身衣」(圖)
    10月31日,浙江大學陳紅勝教授研究團隊工作人員演示一件「隱身日前,我國科學家運用這一原理,研製出能夠在可見光波段將生物隱形的隱身器件。  「我們在可見光中實驗實現了物體的隱身,而且無需使用精密設計的納米電磁材料。」浙江大學國際電磁科學院陳紅勝教授領銜的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際團隊合作,使用玻璃,製造出了能夠在水中隱形的六邊形柱狀隱身器件和能夠在空氣中隱形的多邊形隱身器件,並用兩種隱身器件使金魚和貓成功隱形。
  • 中篇小說《隱身衣》等全票獲獎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出爐中篇小說《隱身衣》等全票獲獎在實名投票評選中,格非的中篇小說《隱身衣》以全票獲獎。此外,作家馬曉麗、徐則臣、劉亮程,詩人大解、海男、閻安,評論家魯樞元、孟繁華等的作品都以全票獲獎。
  • 世界上有「隱身衣」嗎
    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隱身衣>隱身衣,這個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衣服,令人充滿幻想。很多人都曾夢想自己能擁有隱身的能力,而加拿大的一家公司「超隱形生物科技」稱,「已將這個夢想實現」。該公司稱,已經研發出了「量子隱形偽裝面料」。這種神奇的」隱形面料「可以使周圍光線彎曲,從視覺上隱藏該面料穿著的人,達到隱身效果! 此項研發得到美國軍方大力贊助,而軍方則是希望未來使用該材料打造新型部隊,「隱身士兵」部隊。
  • 負折射讓隱身不再是科幻 隱身衣可3D列印
    ■本報記者 沈湫莎  想擁有一件哈利·波特小說中的隱身鬥篷麼,科學家說沒問題。在昨天上海科協大講壇舉辦的「3D列印與超材料智造」上,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辛皓教授表示,可以通過人為控制電磁波折射率的手段,讓衣服「隱形」。「我相信有生之年能夠做出這樣的衣服。」辛皓說。
  • 隱身衣問世?真相原來如此
    有傳言說這是浙大老師發明的「國產量子隱身衣」,也有網友說這是來自中國的「神秘力量」,還有人說「魔術」而已……真的有隱身衣嗎?人怎麼就能憑空消失呢?其實,這類「隱身衣」視頻在網上流傳很多。比如下面這個動圖中,一位父親給孩子拍攝了「隱身衣」視頻。在視頻的最後,這件「隱身衣」露出了原形,原來就是一塊綠布。
  • 浙大教授研製出六邊形柱狀「隱身衣」(圖)
    10月31日,浙江大學陳紅勝教授研究團隊工作人員演示一件「隱身」裝置的效果。當一支鉛筆被放入該裝置中時,鉛筆的中間部位「不見了」,但該部位的背景圖案仍然可見。  原標題:「隱身」裝置  製造出能實現完美隱形的「隱身衣」,是科學家、工程師及科技愛好者夢寐以求的事。浙江大學陳紅勝教授等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在從事電磁波「隱身衣」機理及實驗研究。電磁波(包括光波)照射到物體時,會在物體上發生散射;散射的電磁波被接收後,就表明那裡存在物體。
  • 黃吉平:從光學隱身衣到熱學隱身衣
    其中卓有成效的一個操控波動方程的理論方法就是基於坐標變換的方法,這個方法運用到電磁學或光學領域已取得極大成功,它給出了一個比較直觀的便利途徑,用於獲得具有各種新奇性質的光學或電磁超構材料,例如光學隱身衣[2]——穿上這種隱身衣的人不能被外人看到……【全文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