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充滿羊膜腔內的液體稱為羊水,羊水的主要來源是母體的血漿、胎兒的尿液。在不同的孕周,羊水的來源不同。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來自於母體的血漿,母體血漿通過胎膜滲透進入羊膜腔。少量胎兒的體液可通過臍帶表面、呼吸道黏膜及皮膚表面進入羊膜腔。因此,妊娠早期的羊水的成分與母體的血漿成分相似。而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的尿液逐漸增多,足月胎兒每日尿量為600~800ml,妊娠晚期胎兒肺也會參與到羊水的生成,因此妊娠中期以後,胎尿是羊水的主要來源,使羊水的滲透壓逐漸降低。
羊水的吸收: 50%由胎膜完成,胎兒也會吞咽羊水,足月妊娠胎兒每日可吞咽羊水500-700ml,臍帶每小時也能吸收40-50ml的羊水。
羊水量:在妊娠38周前隨孕周的增加不斷增加,在妊娠38周以後卻不斷減少,但個體差異較大。妊娠8周時羊水量為5~10ml,16周為200ml,36~38周達高峰,約1000~1500ml,以後逐漸減少,到妊娠40周時約為800ml左右,妊娠42周時減為540ml。
羊水量異常:妊娠期羊水量超過2000ml(羊水指數AFI≥25cm,羊水最大平面AFV≥8cm)稱為羊水過多,妊娠晚期羊水量少於300ml,稱為羊水過少(羊水指數AFI≤5cm,羊水最大平面AFV≤2cm)。
羊水形狀:妊娠早期的羊水為澄清液體,足月妊娠羊水乳白色,混濁、半透明,可見胎脂、上皮細胞及毳毛等有形物質。當羊水中混有胎糞時,羊水混濁,羊水的顏色可從淡黃色變到草綠色或深綠色。
羊水的作用:㈠保護胎兒 ① 羊水可保持羊膜腔內恆溫、恆壓、相對較穩定的內環境,免受外力的損傷,胎兒在羊水中可以自由活動。在胎兒發育過程中,不致受到擠壓或阻礙導致胎兒畸形。在長期的羊水過少的患者中,由於無羊水的保護作用,胎兒的發育受限,發生各種畸形。② 保持胎兒體內生化方面的相對穩定。羊水中有一定量的水分和電解質,不僅是胎兒代謝產物排洩的通道,而且是胎兒水分調節的重要機制。③ 羊水使羊膜腔保持一定的張力,從而支持胎盤附著於子宮壁,這樣可以防止胎盤過早剝離。㈡保護母體 ① 減少妊娠期因胎動引起的母體不適。② 臨產後,前羊膜囊可擴張軟產道,防止胎頭長期壓迫軟產道導致組織缺血損傷。③ 破膜後,羊水可以潤滑、衝洗產道,並有抑制細菌作用。
有關破水:正常胎膜多在臨產後工口開大3cm以上自然破裂。若胎膜自發性破裂發生在臨產前,稱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往往與宮內感染有關,反之,胎膜早破後也會導致繼發性感染,誘導臨產,破水時間越長,感染機會越大。胎膜早破分為足月胎膜早破和未足月胎膜早破(未滿37周)。孕婦若突然出現陰道流液或無控制的「漏尿」,少數孕婦僅感覺到外陰較平時溼潤,窺陰器檢查見混有胎脂的羊水自子宮頸口流出,即可做出診斷。
足月胎膜早破常常是即將臨產的先兆,50%的孕婦在胎膜破裂後12 h內自行臨產,20%的孕婦在12~24 h內臨產,25%的孕婦在24~72 h內臨產,5%的孕婦72 h內仍不能臨產。足月PROM的主要併發症是宮內感染。破膜時間越長,宮內感染的風險越大,進而導致母體的產褥感染、新生兒感染、敗血症等。明確診斷後,無剖宮產指徵者破膜後2~12 h內積極引產可以縮短破膜至分娩的時間,減少宮內感染的發生。引產方法有縮宮素靜滴或陰道用前列腺素類藥物。
未足月胎膜早破最主要的併發症是早產,由於早產兒不成熟及宮內感染導致的各種併發症,包括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腦室內出血、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敗血症等。應立即採取平臥位,可墊高臀部,並就診於有能力搶救孕產婦及早產兒的綜合醫院。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