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潤滑油裡可以溶解一定量的空氣,一般情況下,礦物潤滑油裡一般溶有9%的空氣。
外觀:溶解在潤滑油裡,沒有什麼外觀表現。
產生原因:潤滑油與環境裡的空氣接觸,空氣會自然地溶解到油裡。潤滑油裡可以溶解多少空氣,取決於溫度、壓力、還有潤滑油本身對空氣的溶解度。
影響: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不良影響。當溫度和壓力發生較大變化時,溶解的空氣會逸出,使本來沒有氣泡的油裡產生氣泡。
說明:沒有被潤滑油溶解的空氣,也就是游離出來的空氣。
外觀:浮在潤滑油表面的是泡沫,有些滯留在潤油液內部,成為氣泡。
產生原因:一般是因為潤滑油裡捲入空氣,形成氣泡,例如機械運轉中攪動,吸油管吸入空氣,油路、密封漏氣,回油管油流湍急發生攪動,捲入空氣等等。
影響:泡沫和氣泡會引發潤滑問題,以及設備問題。
對潤滑油的危害:加速潤滑油氧化變質;破壞油膜的完整性,造成潤滑不良;增加油的可壓縮性,例如起到傳動作用的液壓油,液壓油的可壓縮性增加造成設備運行問題;氣泡在高壓區受到壓縮,產生高溫,使油因為高溫變質(microdieseling);造成潤滑油溢出;造成設備氣蝕;降低潤滑油的冷卻性;影響設備運行的穩定性等等。
測試潤滑油泡沫特性專用儀器SH126潤滑油泡沫測定儀
試樣在24℃時,用恆定流速的空氣吹氣5min,然後靜止10min。在每個周期結束時,分別測定試樣中泡沫的體積。取第二份試樣,在93.5℃下進行試驗,當泡沫消失後,再在24℃下進行重複試驗。
數據處理和報告
報告結果精確到「5mL」,表示為「泡沫傾向」(在吹氣周期結束時的泡沫體積mL),和(或)「泡沫穩定性」(在靜止周期結束時的泡沫體積mL)。每個結果要註明程序號以及試樣是直接測定或是經過攪拌後測定的。
當泡沫或氣泡層沒有完全覆蓋油的表面,且可見到片狀和「眼睛」狀的清晰油品時,報告泡沫體積為「0mL」
泡沫傾向是指試驗在吹氣5min儀器結束時的泡沫體積;泡沫的穩定性是指吹氣後靜止5min後的泡沫體積,報告要表明24℃、93.5℃、後24℃。
-END-
本文來源於網絡,歡迎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