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升「織物版」五星紅旗,背後有這些硬科技

2020-12-05 新京報

飛離月球!視頻直擊嫦娥五號月面起飛現場畫面。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一張「五星紅旗亮相月球」的圖片,刷屏了網絡。

據新京報報導,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而在點火起飛前,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攜帶的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成功展開。

「中國紅」背後是全方位硬科技和軟科技的支撐

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也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之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在月球亮相。相比嫦娥三號、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噴塗的國旗,嫦娥五號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幟。根據回傳影像顯示,五星紅旗在陽光照耀下,「中國紅」格外鮮豔。

嫦娥五號登月堪稱一部現實版的大片,這部驚心動魄的大片背後是全方位硬科技和軟科技的支撐。

此前,美國成功登陸月球並在月球上插上星條旗成為人類航空航天史上的經典一幕。如今,月球上的這抹「中國紅」也必將記入史冊。

事實上,考慮到月球上沒有風、表面有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電磁輻射等獨特的天文地理環境,在月球上獨立展示國旗看似簡單,要克服的困難卻極大。但中國的技術卻獨具特色、自成系統。

中國的國旗展示系統由月面國旗、壓緊釋放裝置、展開機構三部分組成。每個部分和程序都蘊含了大量的科技難題,要攻克這些難題,需要借鑑,更需要創新。

就拿國旗展現來說,經過1年多的試驗,中國研究人員通過高低溫試驗發現,捲軸形式展開的國旗比較平整,不會出現褶皺等情況。

要解決的,還有國旗的織物材料和是否褪色等難題。經過反覆試驗,研究人員最終挑選出了二三十種纖維材料,再進行熱匹配性、耐高低溫、防靜電、防月球塵埃等在內的物理試驗,最終採用了一種新型複合材料,以保證國旗能夠抵禦月表惡劣環境,不褪色、不串色、不變形。

此外,中國的國旗採用的是杆繫結構,使用二級杆的方式來呈現。因為,這一結構在航天系統裡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包括衛星、飛船等太空飛行器的太陽能電池帆板展開,使用的都是杆繫結構。

但要解決可靠性問題,還必須讓支架系統在空間環境中能承受冷熱交變、空間輻照、極低真空等惡劣環境考驗。這其中任何一點不當,都可能造成國旗無法展開,如發生冷焊(兩塊接觸金屬在太空極低真空環境下會粘連在一起)。對此,研究人員對系統所有的機構和關鍵位置都進行了防冷焊處理,以保證部件能滿足太空環境和月表對溫度的要求。

解決這些難題,攻克這些難關,無不體現了科研人員的智慧、科技的強大力量和魅力。

圖源新京報網。

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技術難度有點高

值得一說的是,嫦娥五號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這殊為不易——太空飛行器在地外天體表面起飛,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航天技術,此前已經實現月球表面升空的只有美國和蘇聯(俄羅斯)這兩個國家。

此次嫦娥五號探月器在月球表面起飛,就是典型的地外天體表面起飛,能掌握這樣更高難度的技術,展示了中國在空間技術上的諸多突破。

要在月球表面升空,需要解決的是升空的動力和上升時的姿勢。月亮引力只有地球的1/6,實際需要的動能會更小。雖然這點難度不大,但是太空飛行器的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都需要精確計算和控制。

即便上升器飛離月球後,也還有一系列技術難題需要解決。因為上升器要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才能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

上升器在起飛之初的一小段距離內不能進行姿態調整,此後要根據之前收到的參數進行調整,才能豎直上升。並且在到達一定高度後,需要在GNC系統的統一指令下,讓主發動機和姿態控制發動機共同整合,使上升器按既定程序拐彎,並以適宜的角度轉入軌道入射段。

上升器在從月面起飛約飛行250千米、6分鐘的飛行,再進入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的初始軌道。在這個軌道上,上升器啟動交會對接程序,還要飛行幾圈,在4次遠程導引完成後,來到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斜上方位置,實施交會對接,把採集到的約2千克月壤轉移到返回器。

一言以蔽之,嫦娥五號登月以及未來幾天的降落地面是中國科研人員一系列高難技術支撐的結果,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精心設計和技術創新。

到頭來,首次做到地外天體表面起飛,證明中國已經躋身於世界航天俱樂部的第一梯隊,也為未來進一步探測深空和載人到達月球創造了條件。「路漫漫其修遠」,但邁出這一大步,無疑會讓我們離「航天強國夢」更近。

□張田勘(專欄作者)

編輯:陳靜 實習生:潘宇潔 校對:吳興發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月球上升「織物版」五星紅旗,背後是硬科技支撐
    嫦娥五號登月堪稱一部現實版的大片,這部驚心動魄的大片背後,是全方位硬科技和軟科技的支撐。  一張「五星紅旗亮相月球」的圖片,刷屏了網絡。  據新京報報導,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而在點火起飛前,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攜帶的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成功展開。
  • 月球上第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背後有何玄機?
    早在北京時間2020年12月3日23點,嫦娥五號的組合體上,一面五星紅旗正徐徐展開。這是我國首次在月球表面上實現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與之前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所展示的五星紅旗噴繪不同,嫦娥五號所展示的五星紅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幟,在我國登月史上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
  • 第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如何閃耀月球?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郭超凱)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五星紅旗月面展示模擬圖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五星紅旗展開,這是中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這面閃耀月球的五星紅旗重量只有1公斤,在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下仍能「保持本色」。第1面「織物版」五星紅旗五星紅旗能夠在月球上實現獨立展示,主要依靠月面國旗展示系統輔助。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是怎麼回事 月球亮相的「織物...
    嫦娥五號目前仍在月球上任務操作中,據最新消息,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攜帶「織物版」五星紅旗從月面起飛。要知道這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哦。具體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是怎麼回事?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長什麼樣?一起來了解。
  • 嫦娥五號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織物版」五星紅旗亮相月球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 月球上第一面織物五星紅旗,「湖北製造」
    12月4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自拍傳回的圖片,靜謐的月球上,鮮豔的五星紅旗格外醒目。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據悉,這面國旗由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教授團隊持續八年攻關完成。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就近多硬核
    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值得注意的是,而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亮出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織物版」旗幟,背後凝聚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三江九部科研人員的智慧與汗水。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不怕月球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不怕月球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  Emma Chou • 2020-12-04 11:58:37 來源:前瞻網
  • 嫦娥五號在月面展開的五星紅旗是「武漢造」,為首面到訪月球的織物...
    楚天都市報12月4日訊(記者 張屏 通訊員 劉戈 曹根陽 王運利 彭陽慈航)12月3日23時10分,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上升器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返航之際,著陸器成功在月面展開了它所攜帶的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
  • 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織物版」五星紅旗亮相月球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探測器在地外天體起飛。 此次上升器的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
  • 嫦娥五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織物版」五星紅旗亮相月球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探測器在地外天體起飛。此次上升器的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
  • 「織物版」五星紅旗在月球亮相,這面國旗不簡單
    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後,點火起飛前,著陸器上攜帶的一面五星紅旗成功展開,標誌著月面國旗展示系統首次在月面展示成功。更令人驕傲的是,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的國旗採用噴塗方式不同, 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亮出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織物版」旗幟。這背後凝聚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三江九部科研人員的智慧與汗水。
  • 人類登月史證明,在月球上展開的第一面「織物版」旗幟是中國國旗
    也許,在那個年代,飄揚在月球上的美國旗幟,其材料並非是「織物版」,說不定是合成材料或其他特殊材料製成。因為,那時的材料科技遠遠沒有現今科技水平高。於此,據五星紅旗展示系統技術負責人程昌介紹,研製這面「織物版」五星紅旗,咱們的科學團隊將火工品放在-200攝氏度左右的液氮罐裡和高溫環境下進行了幾十次的試驗,並模擬它在月球惡劣環境下的正常使用,以確保五星紅旗能順利在月展開。
  • 嫦娥五號在月面展開的五星紅旗是「武漢造」,為首面到訪月球的織物國旗
    楚天都市報12月4日訊(記者 張屏 通訊員 劉戈 曹根陽 王運利 彭陽慈航)12月3日23時10分,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上升器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返航之際,著陸器成功在月面展開了它所攜帶的一面「織物版」五星紅旗。
  • 嫦娥五號翩然起飛告別月球,「織物版」五星紅旗驚豔亮相
    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還首次在月球上成功展示了一面真實材料製作的「織物版」五星紅旗。「若在地球上發射,有專門的發射塔架,有相隔幾千乃至幾萬公裡的陸地測控站,有海上航天測量船和天上的天鏈衛星。但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以外的月球,如果著陸區域不夠平坦,不可能像調整發射塔架一樣調整著陸器姿勢」。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 嫦娥五號翩然起飛告別月球,「織物版」五星紅旗驚豔亮相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北京時間3日晚11時1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圓滿完成48小時工作任務後,不負眾望實現高難度的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順利飛離月球表面。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還首次在月球上成功展示了一面真實材料製作的「織物版」五星紅旗。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選材時間超1年 重量只有1公斤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五星紅旗展開,這是中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這面閃耀月球的五星紅旗重量只有1公斤,在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下仍能「保持本色」。
  • 月球上亮出五星紅旗 這面「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成功著陸後,點火起飛前,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徐徐展開。同時,國旗展示系統還需採取輕小型化設計措施,對系統重量有極為嚴格的要求。【浙江新聞+】「織物版」五星紅旗首次在月球成功展示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12月3日23時10分,上升器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
  • 月球上亮出的這面五星紅旗由湖北研製
    國家航天局12月3日消息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在月面工作期間實現了月面國旗展開這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也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之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在月球亮相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的國旗採用噴塗方式不同「嫦娥五號」國旗則是一面真正的旗幟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 不是普通國旗 背後還有這些奧秘!
    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後,點火起飛前,著陸器上攜帶的一面五星紅旗成功展開,標誌著月面國旗展示系統首次在月面展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