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值得注意的是,而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亮出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織物版」旗幟,背後凝聚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三江九部科研人員的智慧與汗水。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的原因:
1.超1年為國旗精心選材
如何保證五星紅旗展開時擁有足夠的強度,保持平整,研製團隊圍繞這一問題做了很多理論研究和模擬試驗。程昌表示,科研團隊在選材上花費的時間就超過1年
2.國旗展示系統只重1公斤
由於五星紅旗展示系統的重量只有1公斤,最終選擇使用二級杆的方式來呈現。
「之所以採用杆繫結構方案,是因為它在航天系統裡算比較成熟的技術,包括衛星、飛船等太空飛行器的太陽能電池帆板展開,使用的都是杆繫結構,其目的就是保證可靠性
3.試驗嚴上加嚴,確保國旗順利展示
由於宇宙擁有很強的電磁輻射,以及月球表面有著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等惡劣環境,這就決定了普通國旗無法在月球上使用。因此,儘管只是一面薄薄的國旗,但科技含量十分高。其採用了某種新型複合材料,讓國旗不褪色,不串色、不變形。
厲害了 我的國!!!
世界為嫦娥五號點讚
新加坡《聯合早報》3日稱,對於這次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表面,俄羅斯與美國都表達了祝賀。這將是繼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之後,時隔44年人類再次從月面帶回月球樣本,不過,蘇聯當年從月球只帶回了少於200克樣本。而至今,美國仍是唯一成功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
美國「太空」網站報導了這次探月活動的全過程,稱嫦娥五號在著陸後幾個小時內就開始收集樣本,既從月球表面又鑽進月球表層挖樣本,以獲取珍貴的科學材料。如果一切順利,科學家們將獲得44年來第一批新的月球樣本,比美國和蘇聯探月項目收集到的樣本年輕數十億年。英國廣播公司(BBC)3日稱,嫦娥五號是中國登月工程中「裡程碑」式的步驟。阿波羅號和蘇聯項目帶回的樣本在過去為我們了解月球起到了關鍵作用,這次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巖石據稱不會超過12億至13億年,這將提供更多數據點。中國地質大學行星地質學家肖龍對美國《自然》雜誌表示,中國收集的這些樣本可能「改寫月球的歷史」。之前的月球材料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動在35億年前就停止了。
《南華早報》3日稱,對中國來說,嫦娥五號是一個高風險任務,因為許多新技術都是第一次使用。首先,時間會很緊。因為飛船只有一個太陽能電池,所以它必須在漫長寒冷的夜晚來臨之前的48小時完成所有任務。此外,嫦娥五號是中國迄今為止高度最高的太空飛行器,降落在不平坦表面上更容易碰撞、傾覆。而《紐約時報》稱,中國從嫦娥五號的發射到向月球軌道飛行的全過程都由國家電視臺直播,包括裝在火箭上的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這樣的直播表明中國對本國太空計劃的信心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