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VD試產效果理想 LED設備國產化提速

2020-11-22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為打破國內LED產業受制於人的局面,《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實現大型MOCVD設備及關鍵配套材料的國產化」。2015年將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LED設備國產化的目標能否按時實現?

關鍵設備國產化已經實現

從藍寶石材料開始,一直到PSS、外延、晶片端,再到最後的減薄等工藝,目前,國產設備已經能夠很好地代替進口設備。

半導體照明/LED產業與應用聯盟秘書長關白玉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我國LED專用設備、儀器和材料配套能力正在逐步形成。自主創新的金屬有機源(MO源)實現大規模應用,佔國內市場的60%以上;藍寶石襯底材料可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50%以上,目前圖形化襯底已經在批量供應,產品結構的調整已見成效;自主開發的螢光粉、塑封樹脂佔有30%的市場份額。

關白玉表示,2012年年底,國內多家企業研發成功的外延設備MOCVD開始與晶片廠家進行工藝磨合。2013年和2014年電子發展基金項目支持的MOCVD等國產設備相繼進入晶片生產線試用,從目前情況來看,進展順利。同時,多種LED生產專用設備和多種光、電、色、熱性能檢測儀器等已經用於LED生產線,運行穩定。

「就LED的生產過程來說,從藍寶石材料開始,一直到PSS、外延、晶片端,再到最後的減薄等工藝,目前,國產設備已經能夠很好地代替進口設備。」北方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副總裁紀安寬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尤其是最近幾年發展比較快的外延、晶片的關鍵設備,也都實現了國產化。」

按工序的具體順序來看,據紀安寬介紹,浙江晶盛生產的90公斤藍寶石單晶爐,蘇州赫瑞特、湖南宇晶、唐山晶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以下簡稱「45所」)等生產的多線切割機,中晟光電、中微半導體的MOCVD設備,45所的清洗設備、光刻機,北方微電子的PECVD設備、ITO薄膜濺射設備、AlN薄膜濺射設備、GaN ICP刻蝕機、PSS ICP刻蝕機,深圳矽電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的全自動點測設備,45所、大族雷射、蘇州德龍的雷射劃切機,45所的自動粘片機、自動引線鍵合機等等,各項技術指標均已接近或超過國外主流機型,部分型號已經成為主流企業生產線上的主力量產機型。

不同環節市場份額差異較大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國內設備生產企業在部分領域取得了突破,獲得了較高的市場份額,但是還有很多環節的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佔據。

「2003年左右,LED外延片晶片產業才在國內興起,由於國產設備起步較晚,國內沒有與之配套的生產型設備,設備基本全部通過進口。」君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張為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國內設備生產企業在部分領域取得了突破,獲得了較高的市場份額,但是還有很多環節的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佔據。」

圓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致力於推動LED設備國產化的外延晶片企業,該公司在不同生產環節均有多臺國產設備投入使用。在說到國產設備的強勢領域時,圓融光電董事長梁旭東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北方微電子ELEDE330系列幹法蝕刻機在國內大約佔到了60%的市場份額,蘇州德龍和深圳大族雷射聯手搶到了劃片機約80%的訂單,瀋陽芯源的直線型勻膠機也走進了國內大多數晶片企業的生產車間。此外,多家MOCVD企業開始推出樣機,並正在從實驗室走向工廠,開始正式轉化為產品。

劃片機、蝕刻機、勻膠機都是值得一提的應用領域。梁旭東表示,以劃片機為例,2008年以前國內使用的雷射劃片機只有Newwave、Opto、JPSA等3家企業的產品,進口設備一統天下,完全看不到國產設備的身影。在2008年5月份以後,市場上陸續出現了德龍、大族、華工等國內設備企業。經過他們幾年間不懈的努力,到2011年,紫外劃片機市場已經基本成了國產設備的天下,設備單價大幅下降,設備產能也大幅提升。

2011年之後,隨著晶片企業對晶片亮度的不懈追求,傳統紫外切割已逐漸顯露出很多不足,隱形劃片機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大族雷射和蘇州德龍也陸續推出了隱形劃片機。由於隱形切割專利被日本濱松公司掌握,很快德龍就被專利困住,大族雷射乘此機會緊急購買日本專利,並迅速進入市場。德龍也積極尋求突破口,對國際專利發起挑戰,終於在2013年將該專利徹底無效,打破了日本專利的壟斷格局,隱形切割設備的生產和晶片的生產得到了徹底解放。

再來看看LED設備中最核心高端的MOCVD設備。據梁旭東介紹,目前圓融光電正在和兩家國內MOCVD企業進行合作。其中一家是中晟光電,目前在圓融有2個反應腔,處於調試階段,後續將增加為4個反應腔合一的整體結構。中晟MOCVD單個反應腔的容量為66片(2英寸),設備整體設計較為精良,操作方便,中文界面,有利於操作人員工作。「初步的結果較理想,正在做進一步的調試研究。希望未來在維護周期方面可以適當延長,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梁旭東表示。

另一家是中微半導體,目前在圓融有2個MOCVD反應腔,其中1個已經投入量產。「產品性能可以達到我公司的內部標準,性能指標與Veeco機臺表現接近。另外1個反應腔在調試過程中,後續也將增加為4腔。」梁旭東表示,「中微MOCVD單個反應腔的容量為54片(2英寸),由於是新的設備,在調試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可提升的空間,希望在今後可以通過設計、部件等方面的優化使設備更加完善。」

「目前國內多家企業已經生產出MOCVD設備,並且有多家外延晶片企業正在試用,重大裝備國產化的希望之星已然誕生,正在逐漸形成星火燎原之勢。而其他設備如研磨機、清洗機、甩幹機、蒸鍍機、裂片機、點測機、分揀機等,市場上雖有部分國產設備,但一般都很難超過30%的份額。」梁旭東舉例說道,「如點測機分選設備,45所及深圳矽電都在積極推進,但國產設備的市場份額還是不超過10%。」

梁旭東認為,以上設備除研發成本較高、研發周期較長、技術更新快之外,市場推廣也很難。國產設備沒有量產的檢驗及反饋後的改進,因此在穩定性上略有不足,也造成晶片企業對國產設備信心不足。很多企業送樣機進行試產較為順利,但是一到批量生產就面臨重重困難。

推進國產化應正確發力

LED設備研發周期長,技術更新快,需要持續投入,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風險較高。建議相同或相近的設備製造企業抱團取暖,避免重複投入。

「從最開始的甩幹機、退火爐、清洗臺、顯微鏡等簡單設備到雷射切割機、幹法蝕刻機、勻膠顯影設備以及最近出現的MOCVD等關鍵設備,國產設備已經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張為表示,「目前除了MOCVD設備還在試用中,其他設備基本得到了規模化的應用,已經服務於生產之中。」

「國產設備的出現,帶來了一系列優異的本地化服務,也直接影響到了進口設備廠商的產品價格和服務態度。」梁旭東表示,「特別是國產MOCVD設備的出現,雖然現在還沒有形成氣候,但是已經使得進口MOCVD設備價格大幅下降,生產商服務態度大幅好轉,我們這些生產企業也從中直接受益。」

那麼,下一步國產設備企業如何在做大做強的道路上正確發力呢?「就技術層面來看,我覺得最核心的方向就是,在不提高成本和降低產品性能的前提下,儘量提高設備的產能,同時要讓設備適用於更大的晶圓尺寸。」紀安寬告訴記者,「另外,在新工藝開發方面,應用於倒裝晶片反射層沉積的金屬濺射設備、應用於高壓晶片的深隔離槽刻蝕設備、有效提高晶片產能和亮度並降低成本的AlN緩衝層沉積設備、應用於晶圓級封裝的TSV刻蝕設備和沉積設備都是我們設備企業努力的方向。」

「就戰略層面來看,應該通過兼併整合,提高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梁旭東認為,「LED設備研發周期長,技術更新快,需要持續投入,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風險較高。建議相同或相近的設備製造企業通過聯合、併購、重組等各種方式抱團取暖,避免重複投入,集中優勢資源,提高設備的性能和競爭力,努力做到大而專,避免小而全。」

同時,梁旭東建議,國產設備進入晶片企業的方式可以更加多樣化,比方說合作共同研發、試用、融資租賃等;國內設備企業應發揮地域和服務優勢,不只是提供優質的設備,更要提供與之配套的備件、原材料、服務以及技術解決方案;國內設備企業應進一步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爭取在新的領域獲得突破,擺脫一直跟在國外設備後面跑的局面,做到先入為主,佔領新的制高點。

LED設備國產化進程的推進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扶持。多位業界人士一致表示,期待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更有力支持,從政策(如稅收、採購國產設備的補貼)和資金(如專項基金支持)等幾個方面,加大力度扶持設備研發和人才引進。

「作為LED外延晶片企業,我們願意和國內設備企業共同努力,推進設備國產化進程。」梁旭東說,「正是因為有了國內設備企業的持續努力和付出,才使得進口設備企業放下身段,降低價格;而國內生產企業的積極使用也大大促進了設備國產化,形成了正能量的良性循環。」(本報記者 趙晨)

來源: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國產mocvd設備生產廠家有哪些
    目前來說,德國AIXTRON公司(德國艾思強公司)和美國VEECO公司(美國維易科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幾乎生產了全球90%以上的主流MOCVD設備。在我國LED產業,這兩家mocvd設備生產廠家也把持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為了突破國外廠商的技術封鎖,降低LED晶片價格,很多中國企業加入了MOCVD國產化的戰略布局。
  • HJT:國產設備降本助推產業化提速
    HJT:國產設備降本助推產業化提速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01摘要HJT設備國產化帶來的降本有望推動產線投資回收期快速下降,加速HJT電池的產業化進度。其他主設備:國內企業積極入局,國產化全面推進:在非晶矽鍍膜之外,TCO鍍膜、清洗制絨、絲網印刷等其他主工藝設備亦呈現國內企業積極入局、設備國產化全面推進的良好局面,在清洗制絨環節部分企業已推出具備性價比優勢的產品。
  • 第十六屆全國MOCVD學術會議將於8月4-7日召開,徵文進行時…
    本次會議以「先進光電技術·智能綠色製造」為主題,選擇在安徽屯溪舉行,與來自祖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的與會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和企業家將在MOCVD生長機理與外延技術、MOCVD設備(整機/部件/配件/原材料)、材料結構與物性、光電子器件、電力電子器件、微波射頻器件、LED智能照明與物聯網、半導體雷射器、光伏/光探測器、可見光通信技術等領域開展廣泛交流,了解發展動態,促進相互合作。
  • 第十五屆全國MOCVD學術會議 MOCVD與智能光電開幕式在井岡山舉行
    第十五屆全國MOCVD學術會議 MOCVD與智能光電開幕式在井岡山舉行   2018年8月22日上午,第十五屆全國mocvd學術會議mocvd與智能光電開幕式在井岡山舉行。
  • 國產LED生產設備MOCVD亮相中國電子展
    如何發展國產LED生產設備,降低生產成本,是關乎中國綠色節能產業健康發展的重大命題。       在LED照明方面,中國的大功率特性襯底技術、加工穩定性以及對外延效率的提升率與國外相比,差距逐漸縮小,但是上遊生產性外延設備一直主要依賴進口昂貴的國外產品。
  • 國產MOCVD設備滲入市場,LED廠晶片成本望再降
    集邦諮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調查報告指出,去年國內LED晶片廠的全球市佔率升高至45%,大廠三安、華燦的佔比持續攀升;此外,部分國內晶片廠2017年開始採用國產的MOCVD(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設備
  • 2020年度LED產業鏈TOP50:設備的國產化力量
    【原創】2020年度LED產業鏈TOP50:設備的國產化力量 摘要斬獲「2020年度LED產業鏈TOP50”獎項的企業覆蓋產業鏈上中下遊晶片、封裝、照明、顯示屏、驅動控制與電源、設備等領域。
  • 2020年中國led外延片晶片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3.4.1 led外延片mo源概述    3.4.2 led外延片mo源材料種類    3.4.3 led外延片mo源材料選擇對晶片顏色的影響  3.5 led外延片mocvd介紹    3.5.1 led外延片生長方法概述
  • 我國LED製造裝備國產化現狀分析
    關於LED製造裝備的國產化問題一直都是產業不可避免的問題,在農曆2016年年尾,簡單回顧一下我國LED製造裝備相關新政策和發展現狀,僅供參考!政策:三項優惠政策支撐我國半導體設備發展從2014年至今,國家發布了三項與半導體設備相關的政策文件。
  • 企業家之路|國產化提速,全球銷往中國半導體設備增63%!美國地位將...
    近年來,受美國禁售令等因素的影響,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的趨勢也愈發明顯。 據12月2日報導,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達到193.8億美元,同比增長30%,創下歷史新高。
  • 中國實驗快堆設備國產化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這是中國實驗快堆主泵電機備品備件國產化項目的關鍵環節,標誌著主泵電機從設計研發階段進入製造試驗階段;這也是中國實驗快堆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掌握核心設備技術研發能力的重要一步,對中國實驗快堆設備國產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設備國產化項目,是將中國實驗快堆目前在用的國外設備進行分析,通過調研和應用試驗研究,開發研製可替代國外產品的國內設備。
  • LED視頻處理器/LED接接器是什麼,對LED顯示屏有什麼用
    為了讓led顯示屏擁有優良的圖像顯示效果,必須進行彩色空間轉換。   三、位深度提升:當前led顯示屏的灰度等級已提升到了16比特、17比特,然而輸入信號源多數僅為8比特。因此,跟隨著高清顯示時代到來的腳步,10比特甚至12比特的處理技術在視頻處理器中的應用已是大勢所趨。
  • 12英寸PECVD設備實現國產化
    近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部署的「90-65nm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設備研發與應用」項目順利完成,實現了12英寸PECVD設備的國產化
  • 連城數控:單晶矽技術助力光伏設備國產化
    公司是光伏設備龍頭企業,曾率先研發出金剛線切割技術。這一技術一舉扭轉了光伏行業中多晶矽的主導地位。隨著單晶矽技術的不斷發展,連城數控成為細分領域領軍企業。兩大技術扭轉競爭格局近日,連城數控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申報精選層的議案,預計募資3.9億元,用於產品擴建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等。連城數控的成長曆程,也是光伏設備逐步國產化過程。
  • 中國核電市場前景與趨勢分析:核電設備進入國產化黃金期
    要聞 中國核電市場前景與趨勢分析:核電設備進入國產化黃金期 2018年6月8日 21:06:06
  • 張啟東:一套效果理想的KTV音響設備離不開一個優秀的調音師!
    張啟東:一套效果理想的KTV音響設備離不開一個優秀的調音師! 大部分人接觸不到專業的音樂設備,更接觸不到優質的音源文件。這也註定了大部分人難以去真正了解音樂,更別說做音響設備的調音師了。 市面上大部分KTV音響調音師對音樂的理解還不如多年的音樂發燒友,很多音樂發燒友的視聽設備可以超越大部分KTV音響的聽歌效果。
  • 地平線公司推出自動駕駛晶片 晶片國產化提速受資本關注
    美國商務部制裁中興通訊的事件給中國晶片行業敲響了警鐘,不僅地平線,晶片國產化進程受到資本市場和政策雙重影響得以提速。上周二(5月8日),中科曙光(603019.sh)副總、董秘聶華表示,公司2017年正式發布了「數據中國智能計劃」,在多個人工智慧領域進行了研發部署。
  • 國內首臺生產12寸矽晶圓設備試產成功
    而更讓人不爽的是,生產12寸晶圓材料的設備,國內主要還是靠進口的。但近日,傳出了一則好消息,據媒體報導稱,那就是國產首臺新一代大尺寸集成電路矽片生長設備試產成功了。這臺設備由西安理工大學和西安奕斯偉設備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這臺設備試時,製成的單晶矽棒長度為2.1米,直徑達300mm,切割出的12寸矽片可用於28nm以下先進工藝晶片製造,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 新一代矽單晶設備試產成功,突破行業封鎖
    就在12月23號,由西安理工大學和西安奕斯偉設備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國內首臺新一代大尺寸集成電路矽單晶生長設備在西安實現一次試產成功。這一研究成果標誌著我國的集成電路行業將會更上一層樓。集成電路包括很多種,在如今許許多多的頂尖產品上都需要依靠集成電路的突破,例如數位相機、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發展都需要最新的集成電路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