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元素與物質世界
第1節 元素與物質的分類
第2課時 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
【學習目標】
1.了解分散系的含義及其分類。
2.知道膠體是一種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膠體的丁達爾現象、電泳、聚沉等特徵。
3.能夠列舉生活中膠體的實例,了解膠體性質的簡單應用。
4.能區分溶液、膠體、濁液,並知道其本質區別。
【知識清單】
一、分散系
分散系 概念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的混合物組成
分類溶液:分散質微粒直徑小於1_nm膠體:分散質微粒直徑介於1~100_nm濁液:分散質微粒直徑大於100_nm
膠體區別於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徵是什麼?
答案:膠體中膠粒直徑介於1~100 nm之間,是膠體區別於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徵。
二、膠體及其性質
1.概念:分散質的微粒直徑介於1~100_nm之間的分散系。
2.分類:依據分散劑的狀態,膠體可分為液溶膠、氣溶膠和固溶膠。
3.性質
(1)丁達爾現象
①概念:當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入射光側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的現象。
②原因:膠體中分散質微粒對可見光產生散射作用而形成。
③應用:丁達爾現象可用於溶液和膠體的鑑別。
(2)電泳
①概念:膠體微粒在外電場作用下定向移動的現象。
②成因:膠體微粒具有大的表面積,吸附能力強,吸附了陽離子或陰離子而帶電荷,從而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帶電荷的粒子發生定向移動。
③應用:工廠靜電除塵。
(3)聚沉
①概念:在一定條件下,使膠體形成沉澱析出的現象。
②條件:加熱、加電解質、攪拌、加入與膠體微粒帶相反電荷的膠體。
③應用:石膏、鹽滷制豆腐;明礬淨水;珠江三角洲的形成等。
膠體能夠發生電泳現象,因此膠體帶電這一說法正確嗎?
答案:不正確,膠體發生電泳現象是由於膠體中的分散質微粒帶電,而整個膠體是呈電中性的。
4.膠體的提純——滲析。
(1)概念:利用半透膜分離膠體中的雜質分子或離子,提純、精製膠體的操作稱為滲析。
(2)原理:半透膜具有比濾紙更細小的孔隙,只有分子、離子能夠透過,而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因而可以用它將分子或離子和膠體粒子分開。
(3)應用:Ⅰ.提純膠體。
Ⅱ.膜分離——滲析在微電子材料製造、化學工程、生物工程、環境工程、海水淡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應用。
【對點訓練】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Na2SO4溶液是一種分散系,分散質是Na2SO4
B.蔗糖溶液是分散系,分散劑是水
C.煙、霧屬於膠體,是分散系的一種
D.碘酒是一種膠體,分散劑是酒精,分散質是碘
D 解析:溶液中溶質是分散質;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液態小液滴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分散系,屬於膠體;碘酒是一種溶液。
2.(雙選)關於膠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溶液顯電中性,膠體帶有電荷 B.膠體能透過半透膜,但不能透過濾紙
C.可用丁達爾現象區分溶液和膠體 D.電泳實驗說明了膠體微粒帶有電荷
AB 解析:溶液呈電中性,膠體微粒由於吸附了某些離子而帶有電荷,但膠體呈電中性,故A錯。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但能透過濾紙,故B錯;C、D明顯正確。
3.下列現象不能用膠體知識進行解釋的是( )
A.向FeCl3飽和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形成紅褐色的分散系
B.一支鋼筆使用兩種不同牌子的藍黑墨水,易出現堵塞
C.在河水與海水的交界處,易形成三角洲
D.水泥廠、冶金廠常用高壓電除去煙塵,是因為煙塵微粒帶電荷
A 解析:A項因發生反應FeCl3+3NaOH===3NaCl+Fe(OH)3↓而形成懸濁液;B項:墨水屬於膠體,不同品牌的墨水混用有可能發生膠體聚沉使鋼筆堵塞;C項:河水中膠粒遇海水中的帶電離子發生聚沉現象而形成三角洲;D項是利用煙塵的電泳現象除煙塵的。
【課後練習】
1.下列分散系最穩定的是( )
A.懸濁液 B.乳濁液 C.膠體 D.溶液
D 解析:通常情況下,穩定性:溶液>膠體>乳濁液>懸濁液。
2.生物學家藉助新的顯微技術,成功觀察到小於200 nm的粒子。下列分散系中粒子半徑最小的是( )
A.霧 B.蛋白質溶液 C.石灰乳 D.KNO3溶液
D 解析:溶液中溶質粒子半徑最小。
3.下列有關膠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不能發生丁達爾效應的分散系有氯化鈉溶液、水等
B.在1 L 2 mol·L-1的氫氧化鐵膠體中含有氫氧化鐵膠粒數為2NA
C.在Fe(OH)3膠體中滴入H2SO4溶液將無沉澱產生
D.「血液透析」原理同膠體的滲析原理類似
D 解析:氯化鈉溶液和水都不能發生丁達爾效應,但水不是分散系,A錯;膠體粒子是分子的集合體,故膠體粒子的數目遠小於2NA,B錯;在Fe(OH)3膠體中加少量H2SO4溶液滿足了膠體聚沉的條件,使Fe(OH)3形成沉澱,加多量會溶解,C錯;「血液透析」的原理同膠體的滲析原理類似,D正確。答案為D。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向飽和FeCl3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可製取Fe(OH)3膠體
B.依據丁達爾效應可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與濁液
C.霧是氣溶膠,在陽光下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
D.AgI膠體在電場中自由運動
C
5.下列事實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 )
A.在豆漿裡加入鹽滷做豆腐
B.河流入海處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線照射蛋白質溶液時,從側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入氨水出現紅褐色沉澱
D 解析:豆漿屬於膠體,加鹽滷後與分散劑形成凝膠;河水中含有泥沙小顆粒形成的膠粒,入海處遇電解質發生聚沉,易形成沙洲;C項是膠體的性質;D項三氯化鐵與氨水發生反應而生成Fe(OH)3紅褐色沉澱。
6.澱粉溶液是一種膠體,並且澱粉遇到碘單質,可以出現明顯的藍色特徵。現將澱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裝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餾水的燒杯內,過一段時間後,取燒杯中液體進行實驗,能證明半透膜完好無損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澱 B.加入碘水不變藍
C.加入BaCl2溶液沒有白色沉澱產生 D.加入碘水變藍
B 解析:半透膜完好無損,說明半透膜袋內的澱粉膠體沒有透過半透膜,只是Na+和SO4(2-)透過半透膜而進入燒杯內,因此只要證明燒杯內沒有澱粉,就能說明半透膜完好無損。
7.有甲、乙、丙三種液體,它們分別為Fe(OH)3膠體、矽酸膠體、NaOH溶液。現將有關實驗現象記錄如下:①將一束光通過乙液體,無丁達爾現象;②將乙慢慢加入丙中,先出現渾濁,後液體變清。
(1)則甲為________,乙為________,丙為________。
(2)若要由Fe(OH)3膠體得到Fe(OH)3沉澱,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
解析:乙無丁達爾現象,說明乙不是膠體,乙應是NaOH溶液,乙加入丙中,先出現渾濁,後液體變清,說明丙可與NaOH反應,則丙是矽酸膠體,甲是Fe(OH)3膠體,使Fe(OH)3膠體聚沉可加入電解質溶液。
答案:(1)Fe(OH)3膠體 NaOH溶液 矽酸膠體 (2)向Fe(OH) 3膠體中慢慢加入NaOH溶液
8.課外活動時間小麗同學製備Fe(OH)3膠體,操作如下:首先在燒杯中加入25 mL蒸餾水,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然後向燒杯中逐滴滴加6滴FeCl3飽和溶液,並繼續煮沸至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即得Fe(OH)3膠體。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如何證明小麗同學是否成功製得膠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小麗同學在滴加FeCl3飽和溶液的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結果沒有得到膠體,為什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麗同學製得的Fe(OH)3膠體中含有少量鹽酸,為得到較純淨的膠體,他們設計了以下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
A.加入NaOH溶液進行中和
B.加入AgNO3溶液反應後過濾
C.裝入半透膜袋中,紮緊袋口,將其全部浸入蒸餾水中,並每隔一段時間,更換一次蒸餾水
解析:(1)若出現丁達爾現象,說明已成功製得膠體;(2)攪拌會使膠體聚沉;(3)採用滲析的方法可提純膠體。
答案:(1)用一束可見光通過所得分散系,在入射光側面若能看到光亮的通路,則證明已成功製得膠體
(2)攪拌可加快膠粒的運動速率,增加了膠粒之間的碰撞機會,使膠體發生聚沉
(3)C
【綜合提升】
9.(雙選)如圖所示,在火棉膠袋(半透膜)內注入澱粉和食鹽溶液,用線繫緊密封,使細玻管內的液面剛好高出燒杯內蒸餾水的液面,過一段時間後用碘酒和硝酸銀溶液分別檢驗蒸餾水。整個實驗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是( )
A.細玻管內液面上升 B.細玻管內液面不變
C.蒸餾水遇碘酒變藍 D.蒸餾水遇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AD 解析:半透膜袋裡的濃度大,因而水進入的比出來的多,細玻璃管液面上升,故A項正確;食鹽中的氯離子通過半透膜進入蒸餾水中,遇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而澱粉屬於高分子,達到了膠體微粒粒度的範圍,不能透過半透膜,加入碘酒不變藍,故C項錯,D項正確。
10.膠體微粒往往通過吸附帶有電荷,一般非金屬氧化物膠體微粒帶負電荷,土壤膠體微粒也帶負電荷;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膠體微粒帶正電荷,如氧化鐵、氫氧化鐵等。請解答以下兩題。
(1)如果下列化肥中的含氮量是相同的,那麼作物的吸收效果最差的是________。
①碳酸氫銨 ②硝酸銨 ③硫酸銨 ④氯化銨
(2)在陶瓷工業上常因陶土裡混有氧化鐵而影響產品質量。解決方法可以把這些陶土和水一起攪拌,使微粒直徑為1~100 nm,然後插入兩根電極,接通直流電源,這時正極聚集________,負極聚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土壤膠體微粒帶負電荷,會吸收肥料中的陽離子。四種化肥中,只有硝酸銨中陰離子含有氮元素,同種電荷相斥,土壤膠體不會吸收NO3(-),從而流失部分氮元素,故NH4NO3肥效最差。
(2)在混合膠體中,陶土分散質微粒帶負電荷,氧化鐵粒子帶正電荷,通直流電後,分別向正、負兩極移動。
答案:(1)②
(2)陶土 氧化鐵 因膠體中,陶土和氧化鐵膠粒分別帶負電荷和正電荷,接通直流電源後,分別向正極和負極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