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溫度差可以發電嗎?

2020-12-03 材料的基因

熱電材料是一種能將熱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它可以把熱直接轉換為電,反過來又可以把電直接轉換成熱。這是因為有一種物理現象熱電效應:由溫差產生電壓的直接轉換,且反之亦然。它是由Seebeck效應、Peltier效應及湯姆遜效應發展而來。

塞貝克效應 (亦稱席貝克效應) 是不同的材料,在接面處將熱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特性。它被德國的物理學家託馬斯.約翰.塞貝克 (Thomas Johann Seebeck) 發現的兩種金屬合成的指南針,在溫度變化下,會產生磁場的變化,因此發現了熱磁效應。之後為丹麥的物理學家漢斯·奧斯特 (Hans Christian Orsted),正名為「熱電效應」。Peltier效應:將一滴水置於鉍(Bi)和銻(Sb) 的接點上, 通以正向電流, 水滴結成冰, 通以反向電流, 冰融化成水, 此效應稱為製冷效應。帕爾帖效應即為塞貝克效應的反效應,即當在兩種金屬迴路中加入電源產生電勢後,不同金屬的接觸點會有一個溫差。當電流在溫度不均勻的導體中流過時,導體除產生不可逆的焦耳熱之外,還要吸收或放出一定的熱量(稱為湯姆孫熱)。或者反過來,當一根金屬棒的兩端溫度不同時,金屬棒兩端會形成電勢差。這一現象後叫湯姆孫效應(Thomson effect)

那麼熱電材料的性能怎麼評估呢?通過ZT參數可以來標準熱電材料的性能,也就是製造的溫差所能產生的功率。ZT參數受材料晶格、電荷、軌道、自旋的影響。通過這四個自由度可以影響ZT值。詳見下圖(圖片來自文獻2,為了閱讀方便我做了翻譯)

ZT值越高,其實用價值越高。熱電材料的發展一直都是受應用驅動的。能源危機讓熱電材料的發展非常迅速。現在的化工廠、煉鋼廠、熱發電站等如果能夠使用熱電材料將餘熱轉化為電能,將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ZT >1 13% 具有商業使用的潛力ZT >2 20% 具有大規模商業使用的潛力ZT >3.5 35% 此熱電材料的效率,已經接近壓縮機

那麼現在的熱電材料的ZT是多少呢?文獻中給出了不同體系熱電材料在不同時候的ZT值,把1960年以來的熱電材料按照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ZT值來排列,就可以看到熱電材料隨著時間的發展,ZT值隨著時間發展越來越高。在1990年以前的材料ZT < 1.0 有Bi2Te3,PbTe和SiGe等體系。而中間部分則是通過納米技術令材料的ZT值達到了1.7。而2010年以後科學家們發現了更多的熱電材料,並且還有材料的ZT值大於2,SnSe甚至大於2.5。具有大規模商業化的潛力。

對比一下全球能量轉換技術的發電效率。熱電和其他能量轉換技術相比,其效率還太低,可以看到,目前煤電、太陽能、核能等是發電效率比較高的。在熱源溫度800多K的煤電,其ZT達到了20。甚至發電效率較低的其他發電方式也都在ZT>4的區間上。因此21世紀,熱電材料若要大規模應用起來,需要開發出更高性能的熱電材料。

當然科學家們樂於接受這個挑戰,他們利用了許多的跨學科的知識來嘗試解決這些問題。甚至有利用材料基因組工程的技術來對不同材料進行理論計算和大數據的分析,從而建立模型對材料進行篩選。新材料將衍生出新的行業,未來的能源必定更加高效和清潔!

喜歡就關注我吧!參考文獻:

[1]Zhang X, Zhao L D.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Energy conversion between heat and electricity[J]. Journal of Materiomics, 2015, 1(2): 92-105.

[2]He J, Tritt T M. Advances in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research: Looking back and moving forward[J]. Science, 2017, 357(6358): eaak9997.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新發明利用熱釋電效應暨溫度差來發電
    打開APP 麻省理工新發明利用熱釋電效應暨溫度差來發電 發表於 2018-03-16 16:05:00 無論是再生能源還是傳統能源
  • 熱能發電很常見?但你知道冷可以發電嗎?
    無論是何種方式發電,本質上都是能量轉換的一種形式,熱能發電最常見就是燃燒化石燃料,用釋放出的熱量來「燒熱水」,用水蒸氣帶動汽輪機運動,從而通過機械上的聯動方式,帶動發電機運動,原理就是閉合線圈做切割磁感應線運動,最後可以產生電流。
  • 網友問:「熱」可以發電,那麼「冷」可以發電嗎?
    「冷」和「熱」只是溫度的相對概念,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我們不可能從單一熱源獲取能量而不引起其他變化,要想把熱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我們需要不同溫度的兩個系統,也就是「溫差」。目前全球的電能,絕大部分來自熱力發電廠,「熱」可以發電是一個基本常識,於是有人會問了,既然「熱」能發電,那麼「冷」可以發電嗎?這其實是一個常識誤區,熱和冷本身並不是指能量,而是描述物體溫度的相對高低,比如我們說70℃的水是熱的,其實是相對於常溫水而言,而常溫水相對於零下20℃的冰又是「熱」的。
  • 熱可以用來發電,那用「冷」為何不能發電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首先明白髮電的基本原理。發電就是利用相應的發電設備,也就是發電機,將其它形式的能源轉換為電能的過程。這個其它形式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熱能、核能等,先利用機械驅動轉化為機械能,然後傳遞給發電設備,由發電設備再轉化為電能,實現發電的功能。
  • 馬達可以發電嗎
    打開APP 馬達可以發電嗎 姚遠香 發表於 2018-12-25 16:06:08
  • 地球的磁場可以用來發電嗎?|No.184
    >磁通量的變化產生感生電動勢閉合電路中的導體切割磁感線會產生感應電流那麼,問題來了地球作為一個巨大的磁鐵我們可以利用地球的磁場發電嗎由於水的表面張力,毛巾中的縫隙也可以儲存水分,可以從毛巾中擰出來的水就來源於此,此時仍然會有部分水分以結合水的形式儲存於毛巾中,可以通過曬太陽來去除這一部分水。
  • 溫度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效率有何影響
    那麼您了解溫度對您的光伏電站的發電有何影響嗎?發電的多少直接會影響您的收益情況,下面小編詳細為您解讀溫度與光伏發電效率的關係:太陽能適合在溫度高的地區使用嗎?太陽能電池板也是電子元件,隨著溫度升高,它們的效率下降。與許多電子設備一樣,太陽能電池板溫度越高,效率越低。畢竟,太陽能電池板是把光能轉化成電能,而不是把熱轉換電能。
  • 地球的磁場可以用來發電嗎?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理告訴我們 磁通量的變化產生感生電動勢 閉合電路中的導體切割磁感線 會產生感應電流 那麼,問題來了 地球作為一個巨大的磁鐵 我們可以利用地球的磁場發電嗎
  • 鹽也可以用來發電!
    科學家們想到了利用「濃差電池」的化學原理,就是通過電化學的方法把鹽差能轉換成電能。海水濃差電池的工作原理,就是在由多孔質隔膜(離子交換膜)隔開的兩個容器中,分別地裝入海水和淡水,並分別插入電極,便可在兩極之間產生0.1伏左右的電壓。只要把電路接通,就能夠產生電流。根據這種試驗裝置的原理,只要有大量的淡水與海水相混合,就能夠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來。
  • 家用太陽能可以發電嗎 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安裝【詳解】
    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快,而太陽能發電也成為了一種新式的發電方法,非常的節能環保。而在一些家庭裡,我們能不能通過太陽能來發電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下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安裝方法供大家了解。
  • 反太陽能電池可以在晚上發電!
    然而,來自電子與應用物理研究所(IREAP)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特殊的光伏電池可以在夜間發電。這些「反太陽能」電池可以徹底改變可再生能源,使其更加高效。這項研究由特裡斯坦·德佩(Tristan Deppe)領導,他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研究生助理,專門從事可持續能源收集。
  • 中科院研製出利用溫差發電材料 通過體溫就能為智能手錶充電
    利用溫差就可以發電?聽起來挺神奇的。其實科學家們已經在這個領域探索很多年。1821 年,德國人 seebeck 發現,在兩種不同金屬(銻與銅)構成的迴路中,如果兩個接頭處存在溫度差,其周圍就會出現磁場,又通過進一步實驗發現迴路中存在電動勢。這一效應的發現,為測溫熱電偶、溫差發電和溫差電傳感器的製作奠定了基礎。
  • 太陽能,在夜晚也可以發電
    太陽能,在夜晚也可以發電 2021-01-07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它們為了發電也是拼了
    變身為沼氣後,通過燃燒,廢水就此轉化為電能。說到發電,除了大家熟知的天然氣、石油,還有別的「油」一樣可以燃燒並釋放能量從而應用於發電,比如下面這個:吃完烤肉,剩下的油也能發電去年,韓國石油管理院就曾提議收集烤五花肉剩下的油作為生物重油的原料,以此運轉火力發電站。
  • 你知道什麼是薄膜發電技術嗎?
    導讀: 什麼是薄膜發電技術?日前,漢能薄膜發電股價「一瀉千裡」,創始人李河君身家瞬間蒸發了1167億港元。漢能薄膜發電所涉獵的領域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什麼是薄膜發電技術?日前,漢能薄膜發電股價「一瀉千裡」,創始人李河君身家瞬間蒸發了1167億港元。漢能薄膜發電所涉獵的領域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 既然磁可以生電,為何不用地球自身磁場來發電?
    我們知道法拉第電磁感應定理提到:磁可以生電。那麼既然地球有一個巨大的磁場,為什麼人類不利用這個磁場來發電呢?地球磁場是如何的產生的?關於地球磁場的產生並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不過有以下幾種主流假說:早鐵磁體假說。
  • 中國可控核聚變力壓美國,溫度達到太陽十倍,聚變發電還遠嗎?
    而要想實現這一點,靠爆炸擠壓是不可能的,只能靠提升溫度,溫度越高,原子的熱運動就越猛烈,當溫度達到幾千萬甚至1億度以上時,一部分氘氚原子核的熱運動速度將使其克服電荷的斥力,實現勝利會師,發生聚變。這種慣性約束更像是一錘子買賣,從實現發電的角度來講,不如磁約束來得實在,所以人馬君下面還是講講更有前景的磁約束。
  • 屋頂光伏發電有輻射嗎_農村屋頂光伏發電利弊分析
    光電效應就是光照使不均勻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結合的不同部位之間產生電位差的現象。它首先是由光子(光波)轉化為電子、光能量轉化為電能量的過程;其次,是形成電壓過程。有了電池組件和其他輔助設備,就可以組成發電系統。為了將直流電轉化交流電,需要安裝電流轉換器。發電後可用蓄電池存儲,也可輸入公共電網。發電系統成本中,電池組件約佔50%,電流轉換器、安裝費、其他輔助部件以及其他費用佔另外 50%。 家用光伏電站有輻射嗎?
  • 海洋能源|我們日常在海邊看到的自然現象居然可以利用發電?
    每當我們去海邊總是可以看到海水潮漲潮落,有風時還會看到波浪滾滾,......。現在才知道這些自然現象都是可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清潔能源。這些所謂的海洋可再生清潔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水溫差能、鹽差能、海洋風能等。
  • 太陽能發電並不新鮮,但是你知道太陽能的發電方式有哪些嗎?
    太陽光是我們這個星球最豐富的能源,我們生活中使用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都是因為各種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在植物體內貯存下來後,再由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此外,水能、風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陽能轉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