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月食開始結束時間表及拍照拍攝快門特寫技巧

2020-11-25 北京本地寶

  2018年1月31日月食現象:全國均可觀看

  現象開始時間:18點51分15秒

  月球進入地球本影時間:19點48分27秒

  月全食開始時間:20點51分47秒

  月全食最大深入時間:21點29分49.6秒

  月全食結束時間:22點07分51秒

  月球離開地球本影時間:23點11分11秒

  月球離開地球半影時間:00點08分27秒

  【時隔152年!超級藍血月全食時間表!】

  ①19:48:27,初虧;

  ②20:51:47,食既,月全食開始,血月出現;

  ③21:29:51,食甚,月全食最黑暗的時刻;

  ④22:07:51,生光,月全食結束,血月消失;

  ⑤23:11:11,復圓。

  【精彩的「血月」階段來啦!】血月出現,你看到了嗎?

  月食月全食拍照拍攝快門特寫技巧

  如何尋找合適的拍攝點

  在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之前,大家要先關注新聞,這樣就可以了解到那些區域能夠觀看月食。比如1月31日這次的日食是全國都可以觀看的。[2018月食月全食是什麼時候]

  還有一點,就是在拍攝前一定要了解月食時刻的天氣狀況,現在可以分時段查詢天氣的app已經非常多了,所以查詢起來很方便。除了查看是否是晴天少雲之外,還要查看霧霾指數,就算是晴天,生活在霧霾較多的北方,也可能看不到月食,畢竟月亮都看不到。

  天空晴朗少雲、無霧霾,就能夠觀看月食(這張並非是拍月食,只是拍月亮,意思一樣)

  對於拍攝地點的選擇,其實並沒有特別多的限制,因為月食可以觀看的範圍非常廣。比如1月31日這次的月食,全國都可以觀看,因此觀測和拍攝的地點都很隨意,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如果只是簡單的觀測或者是拍拍照,發朋友圈炫耀一下,真的是任何地點都可以。但是如果想要拍攝和記錄月食的全過程,或者是拍攝出彩的月食大片,那麼環境的選擇就要有標準了。

  如果只是想發朋友圈炫耀,拍個月亮的特寫即可

  攝影講究的是畫面的搭配,因此想要拍攝出彩的日食照片,拍攝地點就不能夠太隨意,這一點和拍攝星軌、銀河很類似。由於月亮是主體,背景是浩瀚的天空,因此我們的照片主要就是對於前景的選擇。前景可以是山川,可以是樓宇,可以是地標建築,也可以是一些有意義的玩意,當然也可以是人,怎麼選擇就看你的創意和審美。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前景夠美、夠硬,你的照片一定比別人更強,更吸引人。

  ●拍攝月食的技巧分享

  拍攝普通月亮:

  很多人日常都拍攝過月亮,但是絕大部分都是拍攝特寫。拍攝月亮的特寫,至少需要300mm的長焦焦段,更長的會特寫的更完美。其實拍攝月亮比拍攝月食稍簡單一些,因為平時的月亮亮度比月食時要高,當然弦月和新月另當別論。[月全食月食拍攝技巧]

  普通月亮的拍攝至少要300mm焦段

  拍攝月亮有一定的法則可尋,一般是建議大家使用三腳架拍攝,這樣更穩定,畫面也更乾淨,畢竟手持拍攝需要提升ISO,增加噪點。使用三腳架拍攝的時候,可以設置ISO100,快門則是建議1/100s以上。光圈的部分,當ISO和快門固定之後,拍攝新月可以選用F5.6,拍攝弦月可以選擇F8,拍攝滿月可以使用F11。[月食形成示意圖]

  拍攝月食特寫:

  不論是拍攝月食特寫,還是拍攝月食軌跡,首先我們要準備。準備工作主要是相機充滿電,架設好三腳架,連上快門線(如果有)。然後將相機和鏡頭都改成手動模式,比如相機設置為M檔,鏡頭改為MF手動對焦模式,測光改為點測光。

  對焦的時候,讓畫面放大至最大(部分相機支持),或者是將鏡頭焦段拉至最大(變焦鏡頭),然後擰動手動對焦環對焦,對焦的標準就是看清楚月亮表面的細節(比如黑塊的山谷或者環形山),這樣就算對焦準確了。然後要小心不要在拍攝的時候擰動鏡頭焦段或者對焦環。

  拍攝月食的特寫焦段同樣至少300mm

  拍攝的時候,如果是特寫,仍然需要300mm或者更長的焦段。如果是空曠的地帶,直接拍攝即可;如果是樓宇間拍攝,要注意預判月亮的軌跡,不要拍攝過程中被樓擋住,然後再移動拍攝地。

  由於月食的時候,尤其是月全食的光線比普通月亮暗很多,因此在拍攝的時候可以適當提升ISO的數值,但是不要過分的縮減光圈或者提升快門,會影響拍攝的效果。由於月食的時候月亮的亮度實時變化,因此要實時的調節快門、光圈、ISO參數,否則會影響拍攝的效果。

  拍攝月食軌跡:

  拍攝月食的軌跡,現在最流行的方式就是堆棧疊加,這個在之前的煙花文章中為大家介紹過,詳細的後期方法請參見《盤點全球10大跨年煙花拍攝地點和機位》,這篇文章不再重複了。

  還是談一下前期拍攝的注意事項吧。拍攝月食的軌跡,前期最重要的就是拍攝的環境,前景一定要搭配好,而且不能夠擋住月亮的軌跡。另外,在拍攝之前,按照上面介紹的方法做好準備工作。拍攝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移動三腳架的位置和角度,不要更改相機的拍攝角度、焦段和對焦。也就是每次拍攝記錄的時候只調節相機的設置參數,其他的都不要改變。

  另外,在拍攝月食軌跡的時候,建議使用快門線,否則按下快門的時候容易造成機震,導致照片虛化。拍攝的照片格式儘量選擇RAW,方便後期調整和堆棧合成。

  對了,忘了談鏡頭焦段的問題了,拍攝月食特寫選擇300mm或者更長的焦段,而拍攝月食的軌跡,可以選用廣角或者中長焦段,至於選擇多廣的焦段,就要看你的畫面布局了。

  還有一點乾貨分享給大家,拍攝月食軌跡的時候,大概是三分鐘到五分鐘拍攝一張,三分鐘可以拍攝很密集的月食軌跡,五分鐘的軌跡會稀疏一些。

  ●拍攝月食應該選擇什麼設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實拍攝月食對於器材並沒有太高的要求,記得七、八年前,那會還是卡片相機盛行的時代,大C就在西湖邊上用卡片相機手持拍攝過月亮,而且很清晰,月亮上的環線山也可以看到。

  機身最好是高像素

  但是時代不同了,現在即便是入門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的畫質也已經很出色了。所以拍攝月食,對於相機本身要求並不是特別高。不過,如果想要看到更清晰的月亮的照片,建議選擇2000萬或者更高像素的機身。高像素可以記錄更多信息,即便是後期裁切的時候,也可以保留很多的細節。另外,如果使用全畫幅單反或者微單,可以讓畫質更好,噪點也會更低。

  鏡頭按拍攝需求選擇

  上面文章介紹過,鏡頭的選擇,其實很重要,遠比機身重要。如果是拍攝特寫,想要拍攝到紅色大月亮的月食景象,建議選擇300mm或者以上的長焦鏡頭。如果實在無法使用這種長角焦段,因為一般家庭用戶最大的長焦鏡頭只到200mm。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大家使用APS-C畫幅的機身,這樣算上換算的倍率,長焦端就可以達到300mm了。

  大光變的卡片相機也可以拍攝月亮特寫

  如果是拍攝月食的軌跡,那麼鏡頭選擇的範圍就很多了,從廣角到長焦均可以。

  另外,由於拍攝月食一般會使用小光圈,因此鏡頭的光圈配置並不重要,不過大光圈的定焦鏡頭一般成像素質都會更好,因此如果經濟實力較好,建議還是選擇這種鏡頭。

  三腳架最好必備,快門線酌情配備

  相機鏡頭說完了,我們接著來談談配件。雖然說拍攝月食可以手持,但是由於月食期間的紅月亮光線昏暗,如果手持拍照必須提升ISO數值保證足夠的快門速度。由於一般攝影用戶並不都擁有高端全畫幅單反或者微單相機,因此並不會有出色的控噪能力,所以高ISO拍攝月食的時候會產生很多噪點,嚴重影響觀看感受。

  三腳架最好是配備

  如果是低ISO手持拍攝月食,很容易因為快門速度過低造成畫面虛化。因此,如果想要高畫質的低ISO月食照片,最好是能夠配備一支三腳架。畢竟夜間拍攝三腳架的使用機率非常高。

  快門線並非必須配備

  另外還有一個配件是快門線,它可以幫助你更簡單的實現月食軌跡的間隔拍攝,也可以避免你按下機身上快門造成機震,從而讓畫面抖動。當然快門線並不是必備的,如果有預算可以選配,如果沒有也沒有問題。

  其實拍攝月食很像是拍攝星空或者星軌,最重要的還是你的拍攝思路,技術可以通過網上的教程彌補,但是拍攝的思路一定要自己訓練。即使有出色的器材和配件,如果沒有一個優秀的拍攝前景和拍攝的思路,也不會成功的拍攝漂亮的月食照片。因此,拍攝日食與其他攝影一樣,拍攝之前的規劃和思考反而比拍攝和後期的過程更加重要。如果想要拍到出彩的作品,請多做準備工作、前期多思考。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2018年1月31日月食,應該知道些什麼?
    開篇提示2018年1月31日晚,天空中將會上演一場萬眾矚目的月全食。千萬別錯過,因為這是一個月全食+藍月亮+超級月亮組合亮相。屆時,天空中將出現150年來的首次「超級藍色月全食"月球從19:48開始進入地球的本影(初虧)。
  • 2018年1.31紅月亮幾點出現?視頻直播入口
    1月31日,月亮女神將上演「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觀,150年一遇。屆時,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血月」。如此帶感、特別的視覺盛宴,也將是拍攝的最佳機會,千萬不容錯過。31日晚19:48-23:12,其中紅月亮出現時間為20:52-22:08,長達1小時16分鐘。
  • 2018年7月28日月全食時間具體幾點幾分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2018年紅月亮出現時間?今年又一場精彩絕倫的月全食將於7月28日現身天宇。據悉,本次月全食紅月亮將是本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月食,全食階段可持續1小時44分。那麼,今晚的月全食是什麼時候呢?具體的開始結束時間是幾點幾分?
  • 2020年6月21日金邊日食拍攝技巧
    2020年6月21日,天宇將出現金邊日食。2020年6月21日金邊日食拍攝技巧拍攝日環食「串像」單眼相機配廣角鏡頭(如16毫米~24毫米焦距鏡頭),從初虧到復原,每隔3-5分鐘拍一張,然後通過計算機軟體(如Startrails)疊加得到日環食串像,記錄日食的全過程;在整個拍攝過程中
  • DSC-H50數位相機人像拍攝技巧簡介
    人像拍攝一直是廣大攝影愛好者最主要的拍攝題材之一,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DC最常用的拍攝內容。隨著數碼影像市場和應用的不斷成熟,更多的用戶開始對數碼攝影有了更高的要求,對拍攝體驗和影像質量更加關注。
  • 中國10年來最美月全食今晚上演 拍攝月全食技巧
    月全食的時間並不固定,一般1-2年會有一次,但連環四月食就非常罕見。「連環四月食」是指連續4次發生、每次相隔6個滿月的月全食,500年來只有3次,而第4次就在今年的4月15日、10月8日,餘下的兩環月全食將於2015年4月4日及2015年9月28日出現。這連續4次的月全食,最佳觀測點都是北美地區,今年4月15日的月全食中國地區未能觀測到。
  • 2018月全食北京觀賞攻略(時間+最佳觀賞點+拍攝技巧)
    2018月全食時間: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3:50  持續時間:長達1小時43分鐘左右  據測算,此次月全食於28日2時24分發生初虧,6時19分復圓,全食階段長達1小時44分鐘,可能是本世紀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全食。
  • 星軌拍攝技巧,對焦和快門是關鍵,拍出星軌並不難
    詳解攝影技巧第19期:拍攝星軌。希望大家有所收穫,歡迎關注;分享攝影作品,提出寶貴意見。一、地點選擇遠離城市等光源眾多的地方,避免燈光對拍攝的幹擾。要避免月光幹擾,所以每個月的農曆十五的前後五天基本不適合拍攝。季節建議夏秋兩季。春冬一般較溼冷,相機和鏡頭容易形成水霧。三、天氣選擇晴朗的夜空,不要雲霧遮擋,昨天小編在農村老家拍攝到一半起霧了,只拍到兩張。四、器材設備相機、有廣角端的大光圈鏡頭、快門線、三腳架、手電筒等。
  • 月全食將於1月31日震撼登場,附:2018至2025年月全食發生時間表
    月全食奇觀將於1月31日震撼登場。  小編匯總了2018至2025年月全食發生時間表與大家分享,大家可要收藏好咯,不要錯過這難得一見的天文奇觀。    2018年1月31日19:48:27~23:11:11,全國大部分地區可見全過程,新疆、西藏極西部帶食月出。
  • 星空銀河與星軌的拍攝技巧
    星軌作品最適合的拍攝時機?星軌作品最適合的拍攝時機是在月半以後,月出前的2個小時,或是月沒前的半個小時。這2個時間點的好處為何?月出前的2個小時開始拍攝,可以利用月光還未出現以前,盡情地捕捉1個多小時的星軌,然後利用月缺的月光出來後,適當的幫地景補光,再收取快門。而月缺的月沒前半個小時開始拍攝,則是利用月光先補地景,然後再月落以後得以延長星軌拍攝時間。
  • 攝影入門掃盲貼 如何設置相機的光圈、快門和ISO
    用手機的好處是「傻瓜式」,不需要太多的攝影技巧,屏幕上點擊「快門」就行。一旦喜歡上攝影,勢必會更換相機。相機操作複雜,最重要的幾個參數就會使人暈頭轉向,比如光圈、快門和ISO。當已經足夠掌握光圈和畫面虛化的拍攝之後,可以開始練習判斷什麼環境需要使用什麼樣數值的ISO。當這兩個都掌握了之後,對相機的掌握也算有所小成了,可以慢慢練習使用M檔(手動檔)進行快門速度的判斷和使用。拍照時,如何判斷光圈、快門和ISO的具體設置?
  • 2018年天象氣象時間表 流星雨、月全食,都在1月!
    年中的美國日全食和年末的雙子座流星雨,成為了即將過去的2017年裡,諸多天象奇觀中最令人回味的瞬間。那麼,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又有哪些天象是不可不看錯過可惜的呢?  1.2 最大滿月  2017年11月3日的滿月初升,由趙忠華拍攝,圖片源自夜空中國。
  • 血月2018,你知道如何拍攝本世紀最長的月全食嗎?
    如果你打算拍攝這個神秘罕見的事件,你還需要知道什麼嗎?請繼續閱讀,了解如何像專業人士一樣觀看和捕捉今晚的血月。什麼是血月?「血月」是月食期間給月亮的名字。當地球在太陽和月亮之間穿過時,月亮會變成陰影。但是,不是變黑,而是通過地球大氣層折射的陽光產生深紅色:紅色波長彎曲到地球後面的空間,而藍色和猛烈的波長則分散。
  • 2018年7月28日月全食幾點出現?視頻直播入口
    這次月全食長達104分鐘,為18年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如果錯失這次機會,下一次要到2021年5月26日才能進行觀賞。  具體觀測時間為7月28日凌晨3:30-5:14,其中「生光」(全蝕)階段出現時間為5時14分。  【7月28日月全食時間表!】
  • 晚上如何拍攝月亮?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中秋拍攝月亮的小技巧
    為了拍攝效果更好,就不能使用自動測光,因為晚上的天空是暗部,而月亮是亮部,有較大的反差,所以,如果使用的是M檔以外的拍攝模式,就要降低一檔或兩檔曝光補償,以清晰的記錄月亮表面的紋理細節,能看到月坑。拍攝月亮時無需使用大光圈拍攝,使用鏡頭的最佳光圈保證成像質量即可,F7.1~F8的光圈即可,這是鏡頭的最佳的成像參數,由於拍攝月亮時要帶三腳架,因此感光度降低為100,快門速度根據情況調節即可,一般為1/500左右。
  • 月全食2018中國可以看到嗎?7月28日月食出現發生北京時間
    2018年7月28號月全食在哪裡可以看到?中國可以看得到嗎?接下來,我們將為您帶來2018月全食觀賞最佳地方攻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全食中國看得見嗎7月28日月食出現發生北京時間  半影食始(01:13):月球開始進入半影,亮度微小地減弱;  初虧(02:24):月球與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 尼康p510使用技巧盤點【圖解】
    但專業相機區別於智慧型手機的攝像機,或者和普通傻瓜相機的是,專業相機拍照需要考慮的要點更多,更加需要技能在裡面,技能水平不一樣的人,拍出來的效果大相逕庭。下面找了一些資料關於Nikon p510的攝影技巧,希望對初學者有一定的幫助。  攝影技巧  1.拍靜止的小東西的特寫,如花、鳥、蟲:用A檔,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儘量在1m以內拍攝,使背景虛化!
  • 攝影技巧:日環食怎麼拍?
    2020年6月21日,正值夏至日,本年最重要的天象:日環食將重磅來襲。這次日環食是未來10年中國境內唯一的一次,錯過後就要等到2030年6月,所以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國的主要觀測點在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和臺灣等地。其中,日食一般分為初虧、食甚和復圓三個時間點。
  • 2018年1月31日超級藍月亮月全食直播入口及觀看指南
    【時隔152年!超級藍血月全食時間表!】  ①19:48:27,初虧;  ②20:51:47,食既,月全食開始,血月出現;  ③21:29:51,食甚,月全食最黑暗的時刻;  ④22:07:51,生光,月全食結束,血月消失;  ⑤23:11:11,復圓。
  • 攝影師和普通人拍照有啥區別?這篇文章告訴你拍好照片的秘訣
    很多人都喜歡拍攝照片,有的人拍攝技術高超,經常拍攝出好看的照片;而大多數人拍照都是屬於普通水平,照片效果也趨向普通。那麼,攝影師和普通人拍照有啥區別呢?難道普通人拿著和攝影師相同的器材、拍攝一樣的攝影題材、站在相同的拍攝位置就能拍好照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