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電影黑客帝國引發的深思

黑客帝國中,機器智能變為未來世界的主宰。人類的生存方式同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與機器人的地位發生了顛倒性的轉變。一堆貯滿未知液體的玻璃容器中,人類身上插滿導管躺於其內,而在意識世界中卻活的多姿多彩,每日沉浸在自己的虛擬世界中醉生夢死。對於人工智慧,或許你充滿疑慮、充滿恐懼,但同時也有好奇也充斥其中。500年後的人們會不會真的生活在如此容器中,聽起來是否有些天方夜譚,但那是未來,誰又能說得準呢?
傑瑞·卡普蘭------人工智慧預言者

傑瑞·卡普蘭(Samuel Jerrold Kaplan),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人物,未來智能社會的預言者。或許你對這個名字還很陌生,但現今社會平板電腦同智慧型手機便是在他的帶領下研發而成,此人對科技文明的進步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傑瑞對於人工智慧的未來充滿信心,甚至構思出了人機共生的和諧未來。傑瑞認為機器人在未來取代人的工作中是極為正常的現象,但機器人終究是對人類惟命是從的奴隸,是完全受到人類操控的機械工具。要使用的時候打開電源,不用則關掉,即便機器人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但無法形成自我意識。未來的機器人真的會如傑瑞預想的這麼樂觀嗎?當人工智慧機器人擁有了思考能力、具備了情感,當真不會形成自我意識?當真不會對人類社會構成威脅?小編並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人工智慧的悲觀主義者,還是那句話,那是未來,誰又真能說得準呢?
500年後的人類社會藍圖

500年後,人工智慧使得人類文明超前發展。那時的人類看待我們,如同現代的我們看夏商王朝般,一切都是那麼地遙遠。為這個時代進步做了傑出貢獻的偉人有幸被未來人類所記住。未來歷史課本中會出現這樣的欄位:馬雲 ,浙江杭州人也,原為人民教師、後下海經商,建黃頁、創阿里;二十餘年終成大業,留名千年。500年後的世界,重複性的勞動早已不復存在,一件成衣的加工完全由人工智慧機器人實現。機器人體內的AI算法規定了整體衣飾的加工流程。500年後畫家、書法家、作家、創造者變得普遍存在,人類早已不再從事重複性的體力勞動,而是有更多時間投身於自己的愛好,人生價值也有了更多的實現方式。人工智慧機器人滲透於各行各業中,傳統的工作崗位只見是機器人的身影,傳統手藝已變為算法內置於機器人體內永遠存儲。但人類智慧並不同人工智慧而衝突,人類智慧是對機器人人工智慧的缺陷彌補,而人工智慧更是促進了人類智慧的進步,二者之間為同一性關係。
對於人工智慧,我們應秉承何種態度?

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開創了人工智慧的新紀元。Artificial Intellectual這個名詞逐步登上科技歷史的舞臺。人工智慧如同不停奔跑的阿甘,逐步甩開束縛發展的腳鐐。傑瑞認為人工智慧奔跑的天梯是由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等共同搭建的。我們對於人工智慧,理應豎起敬畏之心,如同當初面對大自然,不是只會恐懼、憂慮,而是用虔誠的敬畏之心,積極的樂觀之態去對待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機遇,同時也會造成法律、倫理等領域的巨大挑戰。未來人工智慧是否在具備了自我意識後消滅人類而成為地球主宰,這追根到底仍舊是取決於人類的思想覺悟。小編認為,對於人工智慧,向前一步總要好過於止步不前,可怕的不是充滿無限可能的人工智慧,而是人類以何種態度去運用並發展人工智慧。 大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