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城市持續發展,以及規模的擴大,市政管理工作越來越複雜。RFID等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市政部門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運用RFID等物聯網技術以及智能化決策為一體的信息化技術,已經逐漸成為市政管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扒一扒,RFID等物聯網技術在市政管理中都有哪些應用?看看疫情後,RFID技術在智慧市政應用中有哪些機會?
地下管線管理
RFID應用在地下管線標示管理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重要基礎信息。城市地下管線包括給水、排水(雨水、汙水)、燃氣(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信、電力、熱力、工業管道等幾大類,它們擔負著傳送信息或輸送介質的工作,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被稱為城市的「生命線」。
(來源:電子發燒友)
新型的地下管線定位和巡查維護系統採用RFID作為管理手段,是一種從地面非開挖方式就能滿足管線準確定位和反映管線實際信息的探測和數據處理系統,並能很好地解決傳統管線維護和施工中遇到的問題。
地下管線定位及巡查系統作為地下設施定位和信息記錄、查詢的新技術,可對有效提高管網維護水平,增加地下管網資產的含金量。尤其是對於提高搶修速度、PE管線的推廣應用、降低維護成本有很大幫助。避免為了尋找管道而大面積開挖路面對居民生活產生的影響,又保證了對城市地下管道的精確識別和安全管理,此外還可建立維護人員平時維護、檢修地下管線記錄的資源庫。
(應用案例:齊齊哈爾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地下管線管理,來源:晨控智能)
地下管線定位及巡查系統包括RFID標籤、讀寫器和天線用來讀取管線管徑、壓力、三通、彎頭等信息,這樣就可以實現地下管線全程示蹤,並且使用能實現導航巡檢管線的功能。獲得地下管線的各種相關信息,包括空間位置、尺寸規格、材質、傳輸物質、傳輸狀態、腐蝕情況、洩露點位置、大小等管線自身健康情況信息。
自動數據採集
在管線上嵌入RFID標籤,標籤內存儲部分管線設備設施的屬性信息,便於信息化管理。標籤防水、防磁、耐高溫、受環境影響小,適用於惡劣環境;無源和免接觸操作,RFID讀寫器具有穿透性,方便使用;讀取速度快,並能同時處理多個電子標籤,高效且準確,作業過程實時透明。
精確定位快速查找
精確定位地下設施,並可以快速查找並智能識讀地下設施信息,減少開挖事故率並降低成本,提高搶險施工效率,有效保護地下設施。
RFID智能井蓋管理
通過RFID技術將各窨井蓋蓋蓋相連,對井蓋的物理狀態、位置狀態、身份信息進行主動、實時的感知和管理。通過無線傳感技術、RFID技術打通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實現數據的實時提取與分析、傳輸。
RFID標籤對應標號後鑲嵌到井蓋上,依據RFID標籤中的加速度傳感器測定井蓋狀態,無線網絡管理基站實時對管理半徑500-1500米範圍內的井蓋標籤進行掃描,標籤向基站發送清點信息,由基站傳到系統後臺,並技術傳送至管理人員的手持終端上,執行對應處理。
(應用案例:G20窨井蓋安保管理,來源:思創醫惠)
智能井蓋功能:
· 資產管理 - RFID井蓋電子標籤,具備唯一的ID號,一個井蓋對應一個ID號(ID號準確記錄了井蓋的產權單位、聯繫人、電話),方便管理部門的信息採集及情況處理。所以通過定期的實時盤點,管理部門可以快速掌握井蓋流失狀態。
· 定位檢測 - RFID的實時採集功能,配合直觀的市政平面圖,管理部門可實時查看井蓋所在轄區的位置和基本屬性信息,方便統一指揮調度和工程維護。
· 防盜監管- 根據預先的設計的報警規則,當井蓋出現異常撬動導致的傾斜及震動感應時,系統會觸發報警器報警。當井蓋處於正常狀態時,電子標籤處於休眠狀態。
· 報警聯動 - 產生報警信息報警後,系統聯動至相關責任單位,以簡訊或其他方式通知到責任人
· 大數據分析 - 通過系統中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從不同維度、不同角度、不同需求對數據提取、匯總分析,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支撐市政更好的提升管理。
智慧路燈管理
物聯網依託RFID技術、網際網路技術、通信技術等現代技術實現了「物與物的連接」。將零散的路燈連接起來,編織成一張路燈管理網,路燈的運行情況在後臺一目了然,這將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目前,大連、南京都推進了RFID路燈電子標牌技術的試點,開啟信息化路燈設施運維新模式。
(應用案例:南京市路燈管理,來源:江蘇本能科技)
RFID路燈電子標牌,顧名思義,即在每個路燈燈杆上貼一塊載有該路段信息、路燈編號、區域信息等數據資源的RFID標牌。在巡查中發現有問題的路燈,巡查員只需用手持終端快速識別路燈電子標識牌內RFID晶片信息,即可實時、準確上傳故障信息和位置至市政管理處的後臺,及時報修。群眾也可以用手機掃描路燈電子標識牌上的二維碼,準確、快速上報問題路燈。
智能公交管理
1、電子站牌、智能報站
傳統的電子公交車站牌系統使用車載GPS來實現車輛報站,經過多年運行,實際應用中面臨三個挑戰:
1) 投資大,運營成本高。每個車輛都需要投入車載GPS+GPRS,每月需繳納SIM卡通信流量費,由於車輛數量大,此運營成本高。
2) 耗電大,公交車電瓶虧損,導致整個GPS報站系統癱瘓。
3) 在陰雨天GPS無法準確工作。
RFID電子站牌採用有源RFID技術,通過在電子站牌安裝RFID閱讀器,在車輛安裝RFID位電子標籤,公交車經過車站時,車站主動識別公交車RFID電子標籤數據並傳輸到控制中心作為報站等功能的基礎數據。
(應用案例:南寧市電子站牌系統,來源:廣州拙進通信)
採用RFID電子站牌技術綜合成本低,性能穩定,不產生任何費用,不受雨霧天氣影響,極大降低電子站牌運營成本。
系統由RFID車輛電子標籤以及車站RFID閱讀器以及電子站牌後臺系統構成。
(來源:廣州拙進通信)
RFID車輛電子標籤安裝於公交車,內部寫入公交車輛ID信息;RFID閱讀器安裝於車站,通過RS485接口或RJ45接口與電子站牌主控單元連接,讀取車輛電子標籤信息,對車輛過站情況進行判斷,將車輛信息傳輸給電子站牌主控單元,電子站牌主控單元通過4G無線網絡將數據回傳至業務系統平臺。
2、公交優先項目
公交信號優先是實現公交優先的重要一環,是對路權的重新分配,有利於提升公交的運行速度,為抑制小汽車出行導致的交通擁堵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公交優先信號控制系統總體設計示意圖,來源:智慧交通)
基於機動車電子標識的公交信號優先,其工作原理是電子標識讀寫器檢測到公交車輛接近交叉路口時,即向路口信號機發送請求信號,同時讀寫器對檢測到的公交車輛進行身份識別,並將該信息通過專用通訊光纖實時傳至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控制系統中心即下達指令給路口信號機進行配時調整。
(應用案例:蘇州市高新區信號優先控制系統,來源:智慧交通)
電動自行車智能管控
基於RFID無線射頻技術的電動自行車智能管控系統以電動自行車電子號牌為核心,將射頻晶片內置到電動自行車號牌內,通過安裝在路口、路段的採集設備實時將車輛動態信息自動上傳至後臺系統。
(應用案例:上海應用RFID管控電動自行車,來源:上海發布)
交通違法抓拍系統主要由四部分構成
一是「電子」號牌,通過在電動自行車上安裝內嵌有電子晶片的號牌代替原有的電動自行車號牌,並在上牌過程中採集車輛及車主相關信息;
二是採集設備,通過在快遞、外賣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高發區域布設固定式的採集設備,實時採集電動自行車的行駛軌跡,從而判斷其是否存在交通違法行為;
三是視頻輔助,除利用RFID採集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的行駛軌跡外,目前,交警部門結合道路視頻監控設備,輔助RFID採集的電動自行車違法數據開展非現場執法工作;
四是數據云,通過搭建專有的數據云,匯聚本市快遞、外賣電動自行車基礎數據信息並開展管理工作。
此外,在市政管理中,RFID等物聯網技術還廣泛應用於市政資產、燃氣設備、燃氣設施、地下管網、電力設施安全、市政危險設施管理等應用場景。
今年,備受關注的新基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新基建」需要新技術的支撐,RFID等物聯網技術必將為新基建的建設注入活力。那麼,新基建能為RFID等物聯網技術企業帶來怎樣一波利好?相關企業又能否抓住這波利好呢?我們拭目以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