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純綠光LED 極大提升顯示性能

2021-01-09 OFweek維科網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師首次成功研發出了超純綠光。新的發光二極體將為電視和智慧型手機的新一代超高清顯示屏提供顯著提升的色質。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師Chih-Jen Shih對此次突破非常滿意,他表示:「到目前為止,沒有人成功地生產出像我們這樣純的綠光。」

該超薄可彎曲的發光二極體(LED)以明亮的綠色色調顯示了三個字母「ETH」。

Shih的研究進展明顯,特別是在下一代用於電視和智慧型手機的超高解析度顯示器方面。電子設備首先必須能夠產生超純紅色、藍色和綠色光,以便下一代顯示器能夠顯示更清晰、更豐富的細節以及更精細顏色範圍的圖像。在大多數情況下,紅色和藍色光線已經可以實現;然而,綠光卻已經達到了技術極限。

這主要是由於人感覺的差異;因為相比紅色和藍色色調而言,人眼能夠區分更多的中間綠色色調。此次研究報告的共同主要作者Sudhir Kumar表示:「這使得超純綠色的工藝流程非常複雜,進而在開發技術和材料方面給我們帶來了巨大挑戰。」

純度高達99%的綠色

從定義超高清規範的ITU Rec.2020國際標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Shih研發的超綠光在下一代顯示器的發展中取得了極大的進步。該國際標準定義了超高解析度(稱為「Ultra HD」)顯示器的技術要求,為進一步研究和開發提供了基本框架。這些要求還包括肉眼可見的顏色質量的改善。該標準提供了顯示器可以再現的顏色標度,因此提供了更廣泛的色彩範圍。


超純綠色在擴展顏色範圍或色域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最終,通過三種基色(紅色、藍色和綠色)的技術混合創造了新的色調。基色越純,屏幕可以顯示的色調範圍就越廣。Shih研發的新LED達到了Rec.2020國際標準的97%至99%。相比之下,目前市面上最純的彩色電視機顯示屏平均只有73.11%到77.72%,沒有超過80%的。

廉價、可生產的LED技術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功能材料工程教授Wendelin Stark,以及韓國和臺灣的研究人員也為該項目做出了貢獻。Shih不僅在研究成果方面取得了突破,而且在材料和方法上也取得了突破。他和他的同事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超薄的可彎曲發光二極體,能夠在簡單室溫中發射出純綠光。Shih表示,這是該項目突破的第二個方面。因為到目前為止,通過LED技術產生純光需要使用高溫工藝,這一突破起碼也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此次研究報告主要共同作者Jakub Jagielski指出:「因為我們能夠在室溫下實現整個過程,所以我們為未來超綠色發光二極體的簡單、低成本工業生產帶來了機遇。」

更準確地說,Shih及其團隊利用納米材料進一步開發了該LED技術。發光二極體通常包含將通過該二極體的電流轉換成輻射光的半導體晶體。原料通常是氮化銦鎵(InGaN);然而,該材料卻不具有用於生產超純綠光的理想特性。所以Shih的團隊轉而使用了鈣鈦礦,這種材料也能用於太陽能電池的生產,並且可以相對高效地將電力轉換成光。Shih指出,這種材料非常便宜,還能使整個製造過程簡單快速-化學清潔鈣鈦礦只需半小時,之後就可以使用。

Shih研發的發光二極體中的鈣鈦礦材料的厚度小於4.8納米。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因為顏色質量取決於使用的納米晶體的厚度和形式。為了達到所需的純綠色,晶體的厚度應該恰恰好,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這些柔性的超薄發光二極體能像紙張一樣彎曲。因此,可以使用例如現有的卷到卷工藝廉價且快速地開展生產。Shih表示,此次進展也將有利於未來的工業生產。

下一步目標:提高LED效率

然而,要實現超綠色發光二極體的首個工業應用還需時日。Shih團隊的下一步計劃首先是提升效率。當前他所研發的LED在將電轉換成光時效率達到3%,而相比之下,目前市面上的電視屏幕效率值為5%至10%。Shih希望下一個版本的效率會提高6%到7%。此外,他還發現了其LED使用壽命提升的潛力。目前,該LED發光時間僅有兩小時,而市面上的顯示屏能使用好多年。


相關焦點

  • 揭秘如何提高綠光LED能效問題
    眾所都知,綠光LED的性能水平達不到同等紅光和藍光led。但可以通過降低電流密度、使用一個更大的晶片以及優化生長條件來減少黑點,能夠儘可能縮小在100mA驅動電流條件下,達到190lm/W的LED之間的距離。歐司朗的AndreasL?ffler和MichaelBinder如是說。
  • 研究人員製備出全無機鈣鈦礦綠光LED,穩定性大幅提高
    ,成功製備出高效穩定的全無機鈣鈦礦綠光LED,該器件表現出非常優異的工作穩定性。 鈣鈦礦材料最初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是在新型太陽能電池領域,在短短的幾年內鈣鈦礦基太陽能電池已實現超過22%的轉換效率,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但是,受限於鈣鈦礦薄膜較差的成膜特性以及相對較低的螢光量子效率,其在發光、顯示以及雷射領域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同時,穩定性不高也一直制約著傳統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在光電器件中的應用。
  • 臺灣交大開發出傳輸速率1.5 Gb/s半極化綠光Micro LED
    ,即將爆發性成長,第一波應用已經出現在微星、華碩及宏碁的電競屏幕等高階顯示應用領域,而蘋果傳聞將問世的MiniLED iPad、Macbook,也備受市場及消費者期待。 緊接著MiniLED之後,Micro LED也被視為新世代顯示器的關鍵技術,各家大廠及各國研究單位都緊鑼密鼓開發相關技術,期望能夠一舉突破OLED的封鎖,挺進高階、新型顯示器的市場。 然而,Micro LED的顯示器技術目前仍受限於巨量轉移良率及產能不足等問題,特別是紅光Micro LED晶片,不論是晶片性能或轉移良率都面臨相當大的瓶頸。
  • 玻璃基板:LED顯示的下一個焦點
    而傳統的LED顯示和背光採用PCB基板,在散熱性能上存在極限,且不能無限超薄化——尤其是面對大尺寸的LED單屏或者液晶背光顯示時,PCB超薄化的熱變形與LED晶體自身,及其集成工藝的微型化「形成了空前的矛盾」。
  • 為什麼藍光LED獲得諾貝爾獎,而紅綠光LED卻沒有?
    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的時候,LED已經出現了紅、橙、黃、綠、翠綠等顏色,並被用於機器儀器的顯示光源,但依然沒有藍光LED。藍光LED的市場價值巨大,是當時世界性的攻關難題,從事藍光二極體的研究的學者當時也很多,但都因為無法在材料和器件製造工藝等一系列的技術問題上取得突破,不得不選擇放棄。
  • 新型顯示「十二五」專項規劃全文:雷射顯示奏響最強音!
    開發雷射顯示的雷射晶體材料和光源模組技術,在全息3D 顯示、裸眼3D 顯示、移動網際網路終端顯示等技術方面取得突破;研究有機發光顯示和電子紙顯示共有而又各具特色的TFT 技術,突破有機發光顯示的有源、柔性和高分子印刷噴墨技術,解決電子紙顯示的有源、彩色化和快速響應等技術難點;研製低逸出功印刷型和一維納米線場發射顯示樣機,解決新型顯示技術的產業化量產關鍵技術。
  • 樟樹led貼片燈帶多種型號規格
    樟樹led貼片燈帶多種型號規格福特電子 · 專注3C產品指示專用貼片LED燈珠 東莞市福特電子有限公司隸屬於福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是一家擁有多項LED相關技術的封裝及製造商,採用先進的LED自動化生產設備,主要生產貼片LED、側發光led 、雙色led 、三色led 燈珠;新研發小尺寸0201貼片
  • led燈珠規格大全,怎樣判斷led燈珠的規格?
    led燈珠規格大全,怎樣判斷led燈珠的規格?這段時間,經常有同學問我:led燈珠規格大全和LED燈珠型號對照表。以及怎樣判斷led燈珠的規格?我們知道:led燈珠規格常用的有4大類:直插,貼片,大功率和cob led燈珠。
  • 鈣鈦礦LED外量子效率超20%
    研究人員利用鈣鈦礦的組分分布調控策略得到平整緻密且光電性能優異的鈣鈦礦薄膜,並通過加入阻擋層改善電子空穴的注入平衡,得到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的外量子效率(EQE)超過20%,刷新了鈣鈦礦發光二極體的世界最高紀錄,同時,穩定性也得到極大地提升,遠超國際同行。
  • 如何提升高功率GaN藍光雷射器的性能?
    近年來,氮化鎵(GaN)基材料,包括GaN、InN、AlN及其合金,將半導體光電子器件的發光波長拓展到可見光和紫外波段,其中藍光發光二極體(LED)已被廣泛應用於照明、顯示等領域。基於同種材料體系的GaN基雷射器是一種高純度和高亮度的光源,在雷射照明、雷射顯示、信息存儲及金屬加工等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但在提升藍光雷射器的性能方面卻面臨著瓶頸。
  • 賀利氏:新型導電膠全面提升疊瓦組件性能
    特別對於各類新型高效電池來說,完美契合電池特性的導電膠等輔材是保證電池高效性能的基礎。12月18日14:00,全球首屈一指的光伏導電銀漿開發商和製造商賀利氏將聯合OFweek太陽能光伏網帶來《賀利氏光伏導電膠--助力疊瓦組件和其他高效組件技術》的在線語音技術研討會。
  • LED行業深度報告:Mini LED成就顯示之美,量產在即
    、LED 顯示:背光方面,Mini LED 能夠提升 LCD 顯示性能,調 光分區更精細,實現高對比度、HDR、色彩還原更真實,同時可以做到功耗低、輕 薄化、高可靠性,適用於大尺寸 LCD 面板、中尺寸的高端顯示器以及筆記本電腦、 車載顯示等;顯示方面,Mini LED 顯示是小間距 LED 尺寸縮小、產品升級的結果, 解析度大幅提升、可視距離縮短,適用於高端顯示場景。
  • 鴻利Mini/Micro LED半導體顯示項目一期正式投產
    昨(1)日,鴻利智匯在廣州總部園區舉行了鴻利Mini/Micro LED半導體顯示項目一期正式投產儀式,三安光電、TCL科技及華星光電等均有代表出席本次投產儀式。一期項目計劃投入50條Mini/Micro LED產線今年6月,鴻利智匯宣布與廣州花都市人民政府籤訂合作協議,計劃投建鴻利Mini/Micro LED半導體顯示項目,聚焦Mini LED背光與顯示、Micro LED、新型顯示器件及模組、新型顯示配套器件等產品。
  • 淄博周村室內小間距LED顯示屏幕山東濰坊led電子大屏幕廠家
    淄博周村室內小間距LED顯示屏幕山東濰坊led電子大屏幕廠家陳學仕教授研究團隊決定在量子點溶液中加入鹽水,也就是氯化鈉溶液,成功將量子點包覆住,形成結晶,「就像把量子點抓回來,聚縮成均勻分布的一顆小點。」而經過「包膜」的量子點也更穩定,就像泡了鹽水的蘋果,不易受到水、氧的侵蝕。
  • 動態LED顯示系統
    系統由PC機端軟體、移動控制器、顯示屏3部分組成,能夠實時變更顯示內容及顯示方式,可在360。範圍內提供清晰的顯示畫面。 LED點陣作為一種新型的顯示材料,近年來發展很快,市場前景良好。其中LED大屏幕顯示屏被廣泛地應用於工業、交通、商業廣告、新聞發布、體育比賽、電子景物模擬等領域.但現有的LED大屏幕,要求數量眾多的LED和驅動晶片,並且控制複雜,使得顯示屏價格昂貴,不易操作。
  • 天津三安成功開發Micro LED晶片 已獲國際主流客戶認可
    據天津市科學技術局官網消息,依託天津市新材料科技重大專項,天津三安光電有限公司聯合天津工業大學共同開展了RGB三色Micro LED晶片開發及微顯示陣列關鍵技術研究,成功開發出Micro LED晶片Micro LED,是指新一代顯示技術,其有著亮度高、發光效率好、能耗低的特點。該技術可在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平臺上應用,目前已經佔據了主要的高端電視市場。此次天津三安公司開發的Micro LED晶片,突破了其外延結構設計及材料生長、高良率巨量轉移等技術,晶片紅光、綠光、藍光外量子效率達到較高水平,轉移率達99.9%以上。
  • 準二維鈣鈦礦綠光LED最高EQE20.5%
    準二維Ruddlesden–Popper(RP鈣鈦礦,例如BA2Csn–1PbnBr3n+1(BA =丁基銨,n> 1)是有前景的發射體,但是,它們的電致發光性能受到能量轉移過程中非輻射複合的限制。
  • 顯示技術之量子點顯示解決方案
    2、晶片上面(QD on-chip) 在顯示面板內安排量子點的另一種方法是在晶片上,其中QD被放置在圓柱形QD-聚合物複合材料中 - 被稱為「量子軌」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採用封裝工藝和背光重新設計,量子點仍然太靠近熱源以維持性能。QD在此位置仍距離LED封裝太近,溫度可達到100 C。
  • 2020第四屆中國(國際)Micro-LED顯示高峰論壇暨第二屆成都新型顯示...
    匯聚成都,打造新型顯示技術發展平臺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電子處長金磊出席會議並發表致辭。他表示,新型顯示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型產業,任重而道遠。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公報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也要加快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構建新發展格局。
  • 淺談不同場景下SQPI PSRAM新型存儲器如何提升STM32性能
    近期新推出的面向IoT領域的新型RAM器件:IPUS公司的SQPI PSRAM (Pseudo SRAM)。在智能音箱、兒童故事機上的應用   在入門級智能音箱或故事機上增加PSRAM作為語音數據的緩存,可以解決用戶端網絡連接不穩定、或帶寬共享被卡或雲端大量並發請求造成的響應不及時所引起的語音播放卡頓/斷續問題,提升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