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冠心病,阿司匹林要長期吃嗎?吃多少?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2020-12-06 知心藍醫生

冠心病的本質是動脈粥樣硬化,是血管堵塞。大多數的冠心病患者只是表現為活動後心絞痛,這是最常見的,這叫做穩定型心絞痛。是因為在活動的時候心臟的血液需求比安靜的時候大幅度增加,堵塞的血管血流供應不過來,心肌缺血產生了這些症狀。冠心病最怕的類型就是發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危險性眾所周知。絕大多數的心肌梗死與血栓形成有關,所以,抗血栓治療就成為冠心病的基礎藥物之一。

1、阿司匹林有什麼作用

阿司匹林,化學名稱是乙醯水楊酸,是一種解熱鎮痛抗炎藥,從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來,它原本的作用就是用來退熱、止痛、消炎。在臨床使用的過程當中發現它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冠心病這種血栓的形成與血小板聚集有密切的關係,當血小板聚集在一起,觸發進一步的凝血機制,血液就成塊了,把冠狀動脈的血流給堵死了。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的環氧化酶(COX)和血栓 烷 A2(TXA2),這兩個物質在血小板聚集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抑制它們的作用,從而起到抗血栓的作用。

2、阿司匹林是不是要長期吃?還是可以停一段時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人天天吃降壓藥,還是腦出血了?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對於長期口服抗血栓藥,比如阿司匹林 、華法林等藥物的人,也有可能導致腦出血。我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告訴大家如何去預防腦出血。1、光吃藥,不測量血壓,我們怎麼知道有沒有效果你吃的降壓藥有效嗎?如果是短效的降壓藥,在晚餐吃最後一次降壓藥之後,並不一定能夠覆蓋下半夜的血壓。這個道理應該比較容易理解。3、降壓的目標值和得高血壓之前的基礎血壓有關係。(1)你的基礎血壓是多少?
  • 心臟病人吃什麼恢復的快?吃什麼心臟更健康?心血管專家告訴你
    1、我們也能遇到長期吃洋蔥木耳代替阿司匹林,最終猝死的病例;我們也能遇到害怕藥物副作用,改吃保健品,結果猝死的病例。2、如果保健品或食物能替代藥物,那藥店和醫院大部分都關門了;我們心臟病人只需吃這些既安全又能吃飽的食物就行,幹嘛還得花錢買罪受?
  • 阿司匹林長期吃會不會有副作用?心內科醫生說出大實話
    導語:最近醫院接受了三位腦梗病人,發病之前停用了阿司匹林。這種藥物我們經常能夠見得到 ,也是應用歷史較久的消炎藥。除了止痛以外,有些老年人頭疼腦熱也會吃阿司匹林,這樣盲目吃藥是不科學的,因為是藥就有三分毒,那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會有哪些副作用?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低密度脂蛋白高的人,最好少吃什麼?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你好,我是知心藍醫生。醫生在看血脂報告的時候,最關注的一個指標就是低密度脂蛋白,因為根據目前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大家都很熟悉,最常見的比說說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頸動脈狹窄、肢體動脈閉塞等,這些疾病的基礎都是動脈粥樣硬化。
  • 阿司匹林可引發腦出血?長期服用的人,麻煩牢記這幾個要點
    如今距離阿司匹林的誕生,已經有100多年,它的江湖地位依然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撼動。神藥真的那麼神嗎?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阿司匹林之所以能預防血栓的形成,正是因為它有阻止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它帶來的風險也十分顯然,對於部分人來說,服用阿司匹林腦出血的風險是比較大的。阿司匹林真的會引發腦出血嗎?
  • 長期吃阿司匹林、頭孢、布洛芬的危害
    先簡單說下答案,再分別詳細解釋:阿司匹林是解熱鎮痛藥,通常長期服用是為預防血栓及心腦血管問題,需注意過敏反應及出血傾向,長期服用切記應定期檢查凝血功能;頭孢類藥物屬於抗生素,應對症使用,切勿長期服用,服藥過程中應注意過敏及其他副作用;布洛芬是非甾抗炎藥物,不推薦長期服用,在服用中應注意胃腸道刺激及其他副作用
  • 阿司匹林腸溶片是空腹還是飯後服用好,醫生這樣說
    楚天都市報1月13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王紫) 作為冠心病二級預防的主要藥物之一,阿司匹林幾乎是家中常備藥。在臨床中,很多患者在服用時遇到各種疑問,如阿司匹林是空腹吃還是餐後吃,是早上還是晚上服用?今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梨園心血管臨床醫學中心醫生李燁解釋,阿司匹林腸溶片最好是空腹時服用,且堅持比在乎早晚何時吃更重要。「阿司匹林,別名乙醯水楊酸,主要作為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防止血栓素的生成,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李燁表示,對於已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腦梗塞,心肌梗死,口服阿司匹林能夠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復發。
  • 阿司匹林作為心血管健康的「守護神」,請牢記,這5人類不能吃
    在很多人眼裡,阿司匹林是一種神藥。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科研界對於阿司匹林的認知也是越來越深入,傳統的觀念認為,阿司匹林只是抗炎、鎮痛、解熱,但是隨著人們對老藥新用的拓展,發現阿司匹林的用處不僅限於這些,如今阿司匹林已經成為了心血管「神藥」,很多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醫生會給他們開這種藥。
  • 闢謠:心梗放支架後不疼了,就不用吃抗血小板藥物了?
    前一陣子突發心梗,做完支架出院的老羅今天來找我:「老李,我這個支架放的挺成功的,現在一點胸痛的感覺都沒有了,可醫生為啥還讓我吃藥,光抗血小板的藥,就開了兩種!你說現在醫院黑不黑?」我認真的告訴他,在支架術後,醫生給你開的藥物,真的不是為了讓你多吃藥多買藥多花錢,而是為了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
  • 懷疑自己得了冠心病該做哪些檢查?冠心病患者日常要注意的事情
    冠心病不是人們常說的遺傳性疾病。臨床研究發現,一個家族裡若有好幾個人患有冠心病,主要是因為在這個家族中長久以來都有類似甚至相同的生活習慣,例如口味偏重、喜歡吃動物性食物、不愛運動、性格執拗等。
  • 防治血栓,該選華法林還是阿司匹林--中國數字科技館
    對於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阿司匹林和華法林都是經常聽聞甚或要經常用到的藥物。二者均是抗血栓藥物,但作用機制不一樣。那麼,同樣是預防血栓,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華法林呢?阿司匹林和華法林能不能互相替換?兩種藥能不能一起吃呢?
  • 經常吃阿司匹林好嗎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從字面上來看,它是一種抗炎藥,其實它不僅僅只有這一個作用,它還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抗風溼、預防血栓、治療膽道蛔蟲等等。那麼阿司匹林有副作用嗎?經常吃阿司匹林好嗎?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適及噁心嘔吐,長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損傷,引起胃潰瘍及胃出血,所以當我們長期使用時就要時常監測血像、做大便潛血試驗及必要的胃鏡檢査。阿司匹林的過敏反應易過敏體質者服用阿司匹林後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哮喘等過敏反應,多見於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
  • @泰安腦梗患者 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什麼時候吃最好?醫生這樣說
    得了腦梗死後,阿司匹林腸溶片是最常見的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但很多患者因為吃了阿司匹林腸溶片後出現胃部不適,比如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而不能堅持服用藥物,最終導致腦梗復發。你了解阿司匹林腸溶片什麼時候吃最好嗎?泰安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楊申告訴你。
  • 拜阿司匹林腸溶片每天一片常年吃可以嗎?
    拜阿司匹林腸溶片可以每天一片,常年吃,不過要有所選擇。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吃,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吃。一、拜阿司匹林是什麼?拜阿司匹林是小劑量阿司匹林的一種,在中國的片劑通常是100mg一片,主要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預防。
  • 有3項研究證明阿司匹林已經沒有作用?專家闢謠:且看詳細分析
    上周,我就遇到這樣的患者,他是明確的冠心病,我給他開了阿司匹林,可是他要求退藥,因為他說阿司匹林已經沒用了,根本不能治療心血管病,就是騙人的。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上網給我看相關的文章。我一看就是不知道阿貓阿狗寫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文章,標題很誘人,閱讀量也很大。
  • 吃素、吃大蒜有利於心臟健康?聽聽專家怎麼說
    是這樣嗎?王增武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稱,目前對此還沒有定論。「有的研究說喝咖啡對心臟保護有影響,有的認為喝咖啡和心臟保護沒有關係。」「咖啡因是一種植物生物鹼化合物,也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會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能夠改變血管的緊張狀態,對於降低各種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是有益的。」張田表示。
  • 預防血栓,波立維、阿司匹林哪個好?哪個副作用大?醫生說了實話
    阿司匹林和波立維都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它們都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任何血栓形成前都是血小板先聚集激活,所以抗血小板聚集就可以達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但二者有什麼區別?可以一起服用嗎? 一、同是抗血小板藥物,二者有什麼區別?
  • 一周吃2次巧克力,心血管風險降低10%!
    (沒找著請你吃巧克力的圖……) 近期,一篇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提示,每周吃至少1次巧克力或每月吃巧克力超過3.5次,冠心病(CAD)發生風險就可降低8 %
  • 阿司匹林的作用能持續10天左右,可以隔一天吃一次嗎?藥師詳解
    如今,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其主要病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出血,就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誘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預防血栓形成,從而減少心梗、腦梗等血栓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 阿司匹林腸溶片早晨空腹效果最好,為何不傷胃?專家這麼說……
    阿司匹林真的能「無病防病」嗎?患者體重大,阿司匹林得加量嗎?空腹服用阿斯匹林對胃傷害更小?阿司匹林並發消化道出血怎麼辦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醫學部副主任、心內一科主任廖新學教授(左)接受主持人曾姐姐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