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0光年外,發現兩顆藍巨星變身加速器,釋放超高能量伽馬射線!

2020-12-10 騰訊網

天文學家使用望遠鏡,現在證明了一種特定類型的雙星,是一種非常高能的宇宙伽馬輻射源。船底座埃塔雙星位於7500光年外的南天船底座,根據收集的數據,它發出能量高達400千兆電子伏特(GeV)的伽馬射線,大約是可見光能量的1000億倍。研究由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斯特凡·歐姆、伊娃·萊瑟和馬蒂亞斯·富布林領導。

並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刊上公布了他們在伽馬射線天文臺高能立體系統(H.E.S.S.)上的發現。船底座埃塔雙是一個最高能的雙星系統,由兩顆藍巨星組成,其中一顆質量約為太陽的100倍,另一顆質量約為太陽的30倍。這兩顆恆星每隔5.5年在非常偏心的橢圓軌道上繞對方運行一次,它們之間的距離大約在太陽到火星和太陽到天王星的距離之間變化。這兩顆巨大恆星都將密集的超音速帶電粒子星風拋向太空。

在這個過程中,在短短5000年左右的時間裡,兩者中較大的一個損失了相當於一個太陽的質量。較小的一顆產生快速恆星風,速度約為每小時1100萬公裡(約為光速的百分之一)。在這兩種恆星風相撞的區域形成了一個巨大激波鋒面,將風中的物質加熱到極高溫度。在5000萬攝氏度左右,這種物質在X射線範圍內輻射明亮。然而,恆星風中的粒子還不夠熱,不足以發射伽馬輻射。然而,像這樣的衝擊區,通常是亞原子粒子被強大普遍電磁場加速的地方。

超高能量的世界

當粒子加速得如此之快時,它們也可以發射伽馬輻射。事實上,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運營的費米衛星和義大利航空航天局(ASI)雅居樂衛星在2009年已經探測到來自船底座埃塔雙星高達10GeV(吉電子伏)的高能伽馬射線。研究已經提出了不同模型來解釋這種伽馬輻射是如何產生的,它可能是由加速的電子或高能原子核產生。確定這兩種情況中哪一種是正確的至關重要:非常高能量的原子核佔了所謂宇宙射線的大部分。

宇宙射線是一種不斷從各個方向襲擊地球的亞原子宇宙冰雹。儘管對宇宙射線進行了100多年的密集研究,但宇宙射線的來源仍然不完全清楚。由於帶電原子核在穿越宇宙星際空間時受到宇宙磁場的偏轉,它們到達地球的方向不再指向它們的起源。另一方面,宇宙伽馬射線不會偏轉。因此,如果特定來源發出的伽馬射線能夠被證明來自高能原子核,那麼長期尋找的宇宙粒子輻射加速器之一就會被識別出來。

在船底座埃塔雙星的例子中,電子很難被加速到高能,因為它們在加速過程中不斷地被磁場偏轉,這使得它們再次失去能量。非常高能的伽馬輻射開始於100GeV以上,這在船底座埃塔雙星系統中是很難解釋的,因為它是由電子加速引起。衛星觀測數據已經表明,船底座埃塔雙星也會發射超過100GeV的伽馬輻射,這兩顆藍巨星近距離相遇的時候,H.E.SS已經成功地探測到了能量高達400GeV的這種輻射。

天然的粒子加速器

這使得這兩顆雙星成為已知的第一個源,在這個源中,非常高能量的伽馬輻射是由碰撞的恆星風產生。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博士生魯斯蘭·科諾與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表了一項配套研究:對H.E.SS和衛星測量的伽馬輻射進行分析表明,這種輻射最好被解釋為原子核加速的產物。這將使碰撞恆星風的激波區,成為一種新型宇宙射線天然粒子加速器。

有了以宇宙射線發現者維克多·弗朗茨·赫斯(Victor Franz Hess)命名的HES,以及即將到來的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CTA),科學家們希望更詳細地研究這一現象,並發現更多此類來源。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CTA)是目前正在智利高地建造的下一代伽馬射線天文臺。多虧了對船底座埃塔雙星在所有波長的詳細觀測,恆星的性質、軌道和恆星風都得到了相對準確的確定。這讓天體物理學家對雙星系統及其歷史有了更好的了解。

為了說明船底座埃塔雙星的新觀測結果,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家與獲獎的科學傳播實驗室動畫專家一起製作了一段視頻動畫。計算機生成的圖像接近真實,因為測量的軌道、恆星和風參數都用於此目的。與獨家創作的聲音一起,科學家、動畫藝術家和音樂家的這種獨特合作產生了一部多媒體作品,將觀眾帶到7500光年外高能量的雙星上進行一次非凡旅行。

博科園|研究/來自: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

參考期刊《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7500光年外,發現兩顆藍巨星變身加速器,釋放超高能量伽馬射線
    船底座埃塔雙星位於7500光年外的南天船底座,根據收集的數據,它發出能量高達400千兆電子伏特(GeV)的伽馬射線,大約是可見光能量的1000億倍。研究由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斯特凡·歐姆、伊娃·萊瑟和馬蒂亞斯·富布林領導。
  • 7500光年外,發現兩顆藍巨星變身加速器,釋放超高能量伽馬射線!
    船底座埃塔雙星位於7500光年外的南天船底座,根據收集的數據,它發出能量高達400千兆電子伏特(GeV)的伽馬射線,大約是可見光能量的1000億倍。研究由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斯特凡·歐姆、伊娃·萊瑟和馬蒂亞斯·富布林領導。
  • 7500光年,超新星即將爆炸,產生的伽馬射線暴,地球能躲過麼
    那一瞬間所釋放的能量,是太陽億萬年釋放能量的總和,也許還不夠直觀的理解,可以做一個比喻:太陽所釋放的能量如果是「一根點燃的火柴」,那麼伽馬射線暴就是一顆核彈爆炸,並且還是他麼的「沙皇炸彈」目前科學界沒有一個統一的認知,但是普遍認為保險的距離是10000光年!所以這次7500光年還是不夠保險!1997年曾觀測到的「伽馬射線暴」,距離地球120億光年,在50秒內釋放的能量是整個銀河系200年釋放的能量總和,而1999年發現的另外一起「伽馬射線暴」,其威力是97年的10倍!
  • 在75億光年外,發現一顆垂死恆星,釋放出迄今最高能量的光!
    在大約75億光年遠的地方,一顆垂死恆星釋放出天文學家是所見過最高能量的光。而這些光,正在幫助天文學家理解這些光粒子是如何被提升到如此極端能量的。這些轉瞬即逝的爆發中,可以釋放出比太陽整個生命期所產生的能量還多。這些事件很難捕捉,但爆炸後會有餘輝。
  • 在75億光年外,發現一顆垂死恆星,釋放出迄今最高能量的光!
    在大約75億光年遠的地方,一顆垂死恆星釋放出天文學家是所見過最高能量的光。
  • 研究稱強勁持久的能量爆發或為超巨星死亡喪鐘
    藝術家想像的恆星爆炸產生伽馬射線暴景象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恆星爆炸會釋放伽馬射線暴,伽馬射線暴通常被分為兩類,僅持續不到兩秒的和能持續數分鐘的。而新發現的爆炸能產生持續數個小時的伽馬射線暴,因此科學家認為,這種新型強勁持久能量爆發可能是巨星敲響的死亡喪鐘,這同時也說明,宇宙比我們想像的更激烈、更多變。  天文學家們首次發現的古怪射線暴,發生在2010年聖誕節,持續了半小時。科學家最初認為是距離地球35億光年遠的一個星系中的超新星發出了這些射線。
  • 人類觀測到距地球93億光年的藍超巨星
    人類觀測到距地球93億光年的藍超巨星       美國天文學家說,發現了人類目前所觀測到的最遠星體,一顆距離地球93億光年的藍超巨星
  • 伽馬射線暴是什麼?地球會被伽馬射線暴的超高能量完全蒸發掉嗎?
    伽馬射線暴發現於1967年,最初時是美國人為了監測前蘇聯的核試驗而發現的,美國的間諜衛星發現每天都有1到2次伽馬射線突然增強的現象,一度認為前蘇聯在頻繁進行核試驗,但又不相信他們每天都在進行核試驗,所以後來又發現這種射線爆發來自宇宙深空,後來天文學家們研究後認為它們大多產生於超新星爆發或者大質量天體合併現象。
  • 探測到迄今為止,能量最強的伽馬射線暴
    伽瑪射線爆發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強大爆炸,僅在幾秒鐘內就釋放出比太陽整個生命周期中釋放的能量還多,可以照亮幾乎整個可見的宇宙。天文學家一直在用衛星研究伽馬射線爆發,因為地球的大氣層非常有效地吸收伽馬射線。天文學家已經開發出專門的望遠鏡,可以觀察到宇宙伽馬射線在大氣中誘導稱為切倫科夫光的微弱藍色輝光。
  • 8000光年外一顆恆星即將死亡,可能產生伽馬射線暴,可能威脅地球
    8000光年外一顆恆星即將死亡,可能產生伽馬射線暴,可能威脅地球宇宙中無數的輻射和電磁信號在穿梭,不過地球有地磁和大氣層的保護,人類幾乎不會遭受宇宙能量帶來的太大傷害。伽馬射線的時間長度能夠達到數小時,也可能短到只有千分之一秒的時間,但是釋放的能量卻非常巨大,幾分鐘內的能量釋放可以達到上萬億顆太陽在一年內產生的太陽光總和,僅僅一個光子的能量就是太陽光的幾十萬倍。
  • 僅次於宇宙大爆炸,探測到迄今為止,能量最強的伽馬射線暴
    伽瑪射線爆發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強大爆炸,僅在幾秒鐘內就釋放出比太陽整個生命周期中釋放的能量還多,可以照亮幾乎整個可見的宇宙。天文學家一直在用衛星研究伽馬射線爆發,因為地球的大氣層非常有效地吸收伽馬射線。但這些儀器只對能量非常高的伽馬射線敏感,不幸的是,伽馬射線爆發的亮度隨著能量增加而急劇下降。切倫科夫望遠鏡已經發現了許多非常高能量的宇宙伽馬射線源,但沒有伽馬射線爆發。另一方面,人造衛星的探測器太小,不能在非常高能量下對伽馬射線暴的低亮度敏感。
  • 恆星死亡後釋放的「伽馬射線暴」有多可怕?
    ,可能是宇宙中的最大生命殺手,因為大質量的恆星在走到自己的生命終點後,會引發一場劇烈的爆炸,被稱為伽馬射線暴,這種劇烈的爆炸可以在短時間內輸出一個恆星,一生內釋放的能量總和,甚至會短暫的照亮整個宇宙。WR 104,它的體積是太陽的125倍大,質量達到了太陽的27倍,是一個炙熱的藍色恆星,同時這顆恆星處於一個雙星系統中,因為足夠炙熱和能量散發的速度很快,這顆恆星的恆星風速度十分驚人。
  • 在45億光年外,發現大質量恆星坍塌爆炸,並產生了伽馬射線暴!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當遙遠星系中的一顆大質量恆星坍塌形成黑洞時,兩股巨大的發光等離子射流從其核心射出。這些極其明亮的伽馬射線暴(GRBs)是宇宙中最強大的爆炸,當噴射流指向地球時,地面和星載望遠鏡都可以探測到其餘輝。
  • 7500光年外的海山二星產生4000萬度高溫,向外輻射高能宇宙射線
    海山二星位於約7500光年外的船底座,它因19世紀的突然大爆發而聞名,它曾短暫成為天空中第二明亮的恆星。這一事件也噴射出一個巨大的沙漏狀星雲,但人們對噴發的原因仍知之甚少。最近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空間望遠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海山二星,這個距離地球一萬光年範圍內最明亮、最龐大的恆星系統正把粒子加速到高能量,其中一些可能會以宇宙射線方式到達地球。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天文學家Michael Corcoran表示,海山二星的兩科恆星都驅動著強大的恆星風。
  • 奇異黑洞瘋狂吞噬一顆藍超巨星 釋放藍色射線源
    奇異黑洞瘋狂吞噬一顆藍超巨星 釋放藍色射線源  10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NGC 7793星系內擁有一個奇怪的黑洞。從圖中可以看出,NGC 7793星系的P13黑洞釋放出強烈的輻射,圖像下方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明亮的藍色光源,這就是P13黑洞正在吸積伴星物質的證據。科學家通過美國宇航局的望遠鏡對P13黑洞進行了研究,發現該黑洞擁有奇快的吸積速率,釋放出的X射線信號也異常明亮,這些信息幫助科學家了解宇宙中最怪異、擁有超高能量的天體行為。
  • 物理學家發現6500光年外的超強能量光
    物理學家們發現了有史以來最高的能量光,它是從一顆恆星爆炸時剩下的殘骸發出的。這種光線來自銀河系大約6,500光年之外的克拉布星雲(Crab Nebula),是一個恆星爆炸後形成的超新星。研究人員在《物理評論通訊》中接受的一項研究中報告稱,能量超過了100萬億伏特。比較而言,可見光只有少數幾個電子伏的能量。
  • 伽馬射線暴到底有多可怕?能夠傳播70億光年,能量實在太強了
    引言:儘管目前地球處於太陽系內部組比較穩定的環境中,但是太陽系的外部環境是隨機變化的,說不定哪一天就發生了劇變,例如太陽系附近發生了超新星爆炸,釋放出超強的伽馬射線暴。伽馬射線暴到底有多可怕?能夠傳播70億光年,只因能量太強了。
  • 宇宙最強伽馬射線暴!幾秒鐘爆發太陽100億年釋放的能量
    這起伽馬射線暴被命名為GRB 190114C,幾秒鐘內竟爆發出相當於太陽100億年裡所釋放出的能量,天文學家還從中記錄到迄今為止能量最高的伽馬射線。如此匪夷所思的爆發,真是讓人深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感受這場技驚四座的宇宙煙火秀,NASA製作了一份動畫模擬。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
  • 發現100億光年外,黑洞噴流磁場快速變化,產生了伽馬射線!
    宇宙中一些超大質量黑洞會釋放出一種叫做伽馬射線的巨大能量輻射。例如,在運行地球人造核反應堆的裂變反應中,當質量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輻射。但在黑洞的情況下,伽馬輻射比核反應堆中產生的能量高很多,是非常不同過程的產物;在黑洞那裡,伽馬射線是由光線與黑洞附近高能量粒子之間的碰撞產生,其機制仍然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