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黑洞瘋狂吞噬一顆藍超巨星 釋放藍色射線源

2020-11-23 中國青年網

奇異黑洞瘋狂吞噬一顆藍超巨星 釋放藍色射線源

  10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NGC 7793星系內擁有一個奇怪的黑洞。從圖中可以看出,NGC 7793星系的P13黑洞釋放出強烈的輻射,圖像下方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明亮的藍色光源,這就是P13黑洞正在吸積伴星物質的證據。科學家通過美國宇航局的望遠鏡對P13黑洞進行了研究,發現該黑洞擁有奇快的吸積速率,釋放出的X射線信號也異常明亮,這些信息幫助科學家了解宇宙中最怪異、擁有超高能量的天體行為。

  明亮的X射線源之所以能引起科學家的注意,是因為宇宙中的天體如果釋放出強X射線,就暗示著其背後擁有更加恐怖的能量釋放,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天文學家就發現了宇宙深空中存在異常明亮的X射線源,但是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們並不清楚這些超級明亮的X射線源的誘發因素,科學家認為是黑洞在射線源背後扮演著重要作用,在伴星物質被撕裂後逐漸落入黑洞之中,這一過程可釋放出X射線。

  科學家根據對P13黑洞的觀測後發現,這個釋放異常明亮的藍色X射線的黑洞其實是恆星級黑洞,周圍還有一顆質量在18至23倍太陽質量的藍超巨星,該黑洞正在吞噬伴星物質,並釋放出強烈的藍色射線源。

原標題:奇異黑洞瘋狂吞噬一顆藍超巨星 釋放藍色射線源

責任編輯:徐誠智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藍超巨星被黑洞吞噬發出的信號
    他們發現該黑洞擁有奇快的吸積速率,釋放出的X射線信號也異常明亮,不過,此次的發現有助於科學家們了解超高能量的天體行為   從圖中可以看出,NGC7793星系的P13黑洞釋放出強烈的輻射,圖像下方我們可以看到非常明亮的藍色光源,這就是P13黑洞正在吸積伴星物質的證據。
  • 藍色超巨星為何會改變亮度,星震如何揭示巨星的脈搏?
    在TESS(過境太空探測衛星)和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任務開始之前,因為客觀條件和觀測物體本身的局限性,科學家們很難看到藍色超巨星這樣的存在。因為它們不僅本身就很短暫,並且在僅存續的這幾百萬年時間裡,一旦燃料耗盡就會發生爆炸,然後形成超新星,它們也因此成為了宇宙中罕見的存在類型。
  • 你知道人類上第一個黑洞是哪個嗎?帶你解密第一個黑洞的故事
    1971年,天文學家發現天鵝座附近有一顆藍色的超巨星。藍色超巨星的質量約為太陽的發現藍色超巨星的顏色已經改變。這意味著這顆藍色的超巨星正在繞某天體運行。並且公轉時期是5.6天。只有非常龐大的天體才能使這個藍色超巨型軌道繞其旋轉。從藍超巨星的光暗分析。他包圍的神秘天體的質量可能約為太陽質量的9倍。
  • 科學家將1987年著名超新星的起源追溯到不可思議的藍色超巨星
    科學家將1987年著名超新星的起源追溯到不可思議的藍色超巨星目前研究人員認為,這顆名為1987A的著名超新星是由一顆藍色緻密的超巨星創造的。在一顆核心坍縮超新星內部,這顆質量巨大的恆星的核心部分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會發生彎曲,向內坍縮。這一現象可以觸發連鎖反應,引起劇烈的爆炸並撕裂恆星的外層。所剩下的部分不是中子星,便是黑洞。藍色緻密超巨星是由兩顆恆星合併而成的。藍色的超級巨星是熱的、發光的恆星。
  • 兩顆恆星先合併成藍超巨星,然後再變成超新星爆炸!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家的模擬表明:銀河系附近星系中的一些超新星,可能起源於由兩顆恆星合併而成的藍超巨星爆炸。這種爆炸的不對稱性質,可能會提供在哪裡尋找在這場恆星災難中誕生難以捉摸的中子星線索。當一顆大質量恆星核心不能再承受自身引力時,就會發生核心塌陷超新星。
  • 6.4億光年外,一顆超大質量黑洞正在吞噬恆星,終於被人類見證
    但是,實際上科學家觀測到的黑洞吞噬恆星的潮汐破壞過程(TDE)中,卻幾乎沒有發現多少這種能夠釋放X射線耀斑的吸積盤所存在的證據。和其他大部分星系一樣,這個星系的中心也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在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們首次在這裡發現了異常情況,認為它正在吞噬一顆恆星。研究人員非常興奮,把握住了這次良機,在多個波段對這次潮汐破壞事件進行了觀測,並且給它命名為AT 2018hyz。
  • 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恆星——差點遭受黑洞吞噬而僥倖存活
    簡介:文章介紹了科學家們對一顆有規律地噴出X射線耀斑的黑洞進行研究發現,一顆死恆星與黑洞擦肩而過,被困在圍繞它的9小時橢圓軌道上。每過近距離,或近星體,黑洞就會發出更多恆星的物質。由於物質被吸收到黑洞時會加熱到超高溫,於是噴射出大量X光射線耀斑,它十分明亮,以至於我們在地球上就能探測到。以上是黑洞的正常行為。不正常的是這些X射線耀斑會有規律的噴出,這是去年報導過的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從距離我們2.5億光年的星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中發現的。規律是:每九個小時,就會噴射一次X射線耀斑。
  • 藍超巨星不等於大質量藍色主序星
    藍超巨星實際上是大質量藍色主序星在離開主序以後的演化階段,相比於主序階段,藍超巨星的體積更大、光度更高,但表面溫度相對較低(僅僅是相對較低,例如一個O型的藍色主序星,在離開主序後演化為B型或者A型的藍超巨星,雖然依然是「藍色」,但比它主序星的階段要冷一些),大質量恆星在離開主序後,會在藍超巨星-黃超巨星-紅超巨星之間來回演化。
  • 銀心黑洞有多大?又如何準確測算?還是VLBI射電鏡立了首功!
    1、天鵝座X-1黑洞這是位於天鵝座方向一個雙星系統,是最早被認為是黑洞的系統之一,它在1965年被發現,是一個超強X射線源!它的發現要得益於附近的一顆藍超巨星,這是一顆質量約為太陽20-40被,直徑超過2500萬千米,光譜為B0,星等為8.9等的變星!
  • 銀心的黑洞有多大?又如何準確測算?還是VLBI射電鏡立了首功
    1、天鵝座X-1黑洞這是位於天鵝座方向一個雙星系統,是最早被認為是黑洞的系統之一,它在1965年被發現,是一個超強X射線源!它的發現要得益於附近的一顆藍超巨星,這是一顆質量約為太陽20-40被,直徑超過2500萬千米,光譜為B0,星等為8.9等的變星!
  • 黑洞在吞噬物質過程中也會產生向外的噴流
    這個發現打破了天文學界以往的認知,揭示了黑洞吸積和噴流形成的新方式。《自然》雜誌認為此項工作是2015年度本領域內最重要的五大發現之一。以往公眾認知的黑洞只能吞噬物質,其實,黑洞在吞噬物質的過程中有時也會產生向外的噴流。黑洞如何吞噬物質及噴流如何形成一直是天體物理學中的重大前沿問題。
  • 黑洞真實存在嗎?人類發現第一個黑洞後,才知道黑洞「無處不在」
    1971年,天文學家發現,在天鵝座的附近有一顆藍超巨星。這顆藍超巨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三十倍。通過分析這顆恆星的光。發現這顆藍超巨星的顏色發生了變化,這就意味著這顆藍超巨星在繞著某個天體公轉,且公轉周期為5.6天,只有極大質量的天體才能讓這顆藍超巨星圍繞其公轉。
  • 被黑洞吞噬的恆星,到底是怎麼被撕碎的?科學家終於搞清楚了
    理論上來說,這些被撕扯下來的碎片會在黑洞周圍旋繞、形成一個圓盤狀結構。但是,實際上科學家觀測到的黑洞吞噬恆星的潮汐破壞過程(TDE)中,卻幾乎沒有發現多少這種能夠釋放X射線一般的吸積盤所存在的證據。和其他大部分星系一樣,這個星系的中心也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在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們首次在這裡發現了異常情況,認為它正在吞噬一顆恆星。研究人員非常興奮,把握住了這次良機,在多個波段對這次潮汐破壞事件進行了觀測,並且給它命名為AT 2018hyz。
  • 27億光年外觀測到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紅巨星
    閃光的出現說明星系中央的黑洞吞噬了一顆恆星  北京時間5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觀測到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吞噬一顆紅巨星。這個超大質量黑洞潛伏在一個距地球27億光年的星系中央。由於距離黑洞過近,不幸的紅巨星被黑洞的巨大引力撕裂,最後走向死亡。這是科學家第一次觀測到紅巨星被黑洞吞噬。  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幾百萬倍,甚至幾十億倍,潛伏在絕大多數星系中央。
  • 英國分析宇宙X射線證實了黑洞真的是沒有表面的"洞"
    新華網柏林4月7日電(記者潘治)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它由一顆或多顆天體坍縮形成,引力極強,甚至可以吞噬附近的一切物質。但黑洞真正的模樣,科學家卻一直沒有定論。英國科學家通過分析宇宙X射線光譜,證實了黑洞真的是沒有表面的「洞」。
  • 一個擁有黑洞,雙星系統,變星和類地行星的神奇星座——天鵝座
    天鵝座黑洞位於輦道增五(又名天鵝座η)附近的是著名的X射線源天鵝座X-1,這個X射線源是一個在雙星系統附近的黑洞,正在吞噬這兩顆恆星。這是第一個被認為是黑洞的X射線源。天鵝座還包含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X射線源:天鵝座X-3是一個微類星體(microquasar),是一個繞著一顆緻密星體旋轉的沃爾夫-拉葉星,繞轉周期僅為4.8小時。該系統是已觀察到的最亮的X射線源之一。
  • 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消息,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這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12日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一顆巨星意外消失 它成為了一個黑洞?還是這只是一個錯覺?
    巨型恆星忽然消失,它是直接變成了一個黑洞,還是其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覺?一位藝術家關於位於金曼矮星系的一顆亮藍色變星在突然消失前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闡述。一顆不穩定的巨型恆星忽然間消失在了視野中,而天文學家無法確定它是塌縮成了一個黑洞,還是躲到了星際塵埃的後面,玩著「躲貓貓」的遊戲。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迄今有關黑洞的形成一直基於一個未經證實的黑洞理論,這個理論認為,當一顆大質量的恆星」死亡「時爆發成超新星,超新星的爆炸雲團形成黑洞。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銀河系中央一個名叫人馬座 A 的區域可能盤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支持這一假設。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區域邊緣觀測到了一次 X 射線爆發,從而首次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科學家推算出,這個黑洞質量超過 260 萬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約 1.5 億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