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一些不嚴格的科普中往往把這兩者混為一談,但是實際上這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藍超巨星實際上是大質量藍色主序星在離開主序以後的演化階段,相比於主序階段,藍超巨星的體積更大、光度更高,但表面溫度相對較低(僅僅是相對較低,例如一個O型的藍色主序星,在離開主序後演化為B型或者A型的藍超巨星,雖然依然是「藍色」,但比它主序星的階段要冷一些),大質量恆星在離開主序後,會在藍超巨星-黃超巨星-紅超巨星之間來回演化。
區分藍超巨星和大質量藍色主序星,其實最本質的就看核心氫是否耗盡,耗盡的就是藍超巨星,未耗盡的就是大質量藍色主序星。在赫羅圖上,藍超巨星位於大質量藍色主序星的右上。
典型的大質量藍色主序星
參宿一
而典型的藍超巨星
參宿七
這倆雖然都是藍色,但表面溫度能差一倍
大質量藍色主序星是 MAIN SEQUENCE 的左端
藍超巨星是 SUPER GIANTS的左端
大質量藍色主序星的光度可以很大,但是直徑不大,幾十倍太陽直徑就已經頂天了
就算是質量非常大的O型主序星,其直徑也就是太陽的25倍左右,它是主序星,而非藍巨星或藍超巨星。
海山二那種極大質量的恆星,由於整個生命歷程中表面溫度一直都很高,所以這種極大質量的恆星很可能就根本沒有「紅」過,當然了,它中老年的時候沒有年輕時候那麼藍。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紅超巨星的質量似乎有一個軟上限,巨大如大犬座VY的紅超巨星,質量也只有30~40倍太陽。
這個現象的解釋是:更大質量的恆星,即使在超巨星階段,表面溫度依然相當高,這種超巨星「紅」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