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搖滾明星:NASA太空望遠鏡揭示藍超巨星的秘密!

2020-12-05 博科園

藍超巨星就像是宇宙中的搖滾明星。它們是質量巨大的恆星,生長速度極快,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導致它們極為罕見並且很難進行研究。即使藉助現代望遠鏡,科學家也很難做到這一點。在還沒有太空望遠鏡的時代,科學家只觀測到幾顆藍超巨星,對它們的了解非常有限。慶幸的是,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先進太空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開始揭示藍超巨星的秘密。

一顆質量三倍於太陽的藍巨星內部構造快照,暴躁的核心對流產生美麗的波紋銀河系內側存在大量對生命具有危險性的金屬,雖然銀河系外側較為安全,但由於缺少金屬,孕育出類地行星的可能性較低。銀河系適居區介乎二者之間,是生命的理想棲息之所。我們的太陽系處在適居區中央附近。換句話說,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區域非常適合生命生存。此外,當前的銀河系也處在一個對生命比較友好的時期。

50億年前,宇宙中缺少孕育生命所需的金屬。即使存在生命,劇烈的恆星誕生和超新星活動也讓生命處於危險之中。經過50億年的歲月變遷,地球上才進化出智能生命。如果這是一個典型事件,我們可能是銀河系的首批智能文明之一。無論是站在時間還是空間的角度,地球都是銀河系內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在此過程中,金屬的存在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

攝影師鏡頭下的銀河系在發生超新星爆炸前,藍超巨星就像是宇宙的金屬工廠,產生元素周期表內氦以外的所有化學元素。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過去5年時間裡,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塔瑪拉·羅傑斯和她的研究小組創建了一系列藍超巨星模型,試圖揭示藍超巨星獨特外表的成因。

通過創建藍超巨星內部構造模型,研究人員預測重力波——與海洋中的海浪類似——會在藍超巨星表面斷裂。此外,他們還預測了另一種波形。這些相干波在藍超巨星內部深處產生,與地球上的地震波類似。

藍超巨星藝術概念圖。它們是宇宙中溫度和亮度最高的恆星之一,表面溫度在1萬到5.5萬K之間,質量約為太陽的10到150倍藉助美國宇航局太空望遠鏡獲取的數據,比利時魯汶大學率領的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首次對難以捉摸的藍超巨星進行觀測。他們發現由於表面存在波,幾乎所有藍巨星的亮度都像波浪一樣起伏。與預測的一樣,這些波在內部深處產生,為科學家利用星震學技術研究藍超巨星打開了一個新窗口。星震學技術與地震學家利用地震研究地球內部構造的技術類似。

在刊登於《自然·天文學》論文中,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對這些波進行觀測,科學家能夠對無法利用其它天文學手段窺探的藍超巨星特性進行研究。羅傑斯指出:「在我們第一次進行模擬和預測這些波會在表面斷裂時,我們並不認為能夠觀測到它們。宇宙內的恆星外形、大小和顏色各異。某些恆星與太陽類似,平靜地生存幾十億年。大質量恆星的壽命就要短得多,但也更為活躍。它們最終發生超新星爆炸,將物質噴射到太空。與我們預測的一樣,這些新觀測證實了兩種類型波的存在。它們能夠為我們提供不同的藍超巨星信息。」

克卜勒望遠鏡,可用於觀測藍超巨星羅傑斯表示:「這些波會在表面破碎,就像海浪在沙灘上碎裂一樣。駐波則繼續前行,與地球上的地震波類似。通過對這些波進行觀測,我們能夠了解藍超巨星如何移動和旋轉,同時還能揭示包括核心在內的內部深處的物理學和化學過程。雖然我們預測了這些波的模式,但一直以來,我們也只是通過模擬,揭示可能出現的現象。對我們來說,進行實際觀測並證實它們的存在將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時刻。」

望遠鏡能夠窺探遙遠的宇宙區域,但天文學家很難「透視」恆星內部結構。直到最近,天文學家才在現代太空望遠鏡的幫助下監聽恆星產生的聲音,而後根據監聽結果推測恆星的內部構造。研究論文主執筆人、魯汶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多米尼克·鮑曼表示:「在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望遠鏡K2階段任務和凌星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TESS)服役前,已知的亮度因波發生改變的藍超巨星數量少得可憐。」

凌星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TESS),天文觀測的一件利器鮑曼指出:「如果藉助高靈敏探測器對一顆恆星的亮度進行長時間觀測,你能夠了解恆星亮度如何隨時間推移發生改變。在窺探恆星內部波的星震學研究中,我們根據這些變化推測恆星內部的物理學和化學過程。」在如此多的藍超巨星上發現波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研究成果。鮑曼說:「這些恆星的亮度一直發現改變,我們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先進的太空望遠鏡對其進行觀測。

它們就像是一直處在表演進行時的搖滾明星,因為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探索任務,我們才得以打開音樂會的大門。在現代太空望遠鏡的幫助下,我們正進入炙熱大質量恆星星震學研究的黃金時代。在藍超巨星身上發現這些波允許我們從一個新奇的角度對超新星的前身進行研究。」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 Daily Galaxy轉自: 漫步宇宙/qqtaikong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怎麼辦?多達100萬種動植物物種或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重元素如何產生?坍陷吸積盤或是最重元素的主要來源!

這太贊了吧?可逆化學將為更安全的電池鋪平道路!

相關焦點

  • 藍色超巨星為何會改變亮度,星震如何揭示巨星的脈搏?
    在TESS(過境太空探測衛星)和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任務開始之前,因為客觀條件和觀測物體本身的局限性,科學家們很難看到藍色超巨星這樣的存在。因為它們不僅本身就很短暫,並且在僅存續的這幾百萬年時間裡,一旦燃料耗盡就會發生爆炸,然後形成超新星,它們也因此成為了宇宙中罕見的存在類型。
  • NASA新型太空望遠鏡曝光:將揭示宇宙大爆炸的秘密
    宇宙大爆炸理論描述了科學家們目前可觀測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但關於這個概念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特別是當涉及到大爆炸之後發生了什麼,在我們的宇宙出現的那一瞬間發生了什麼?NASA新型太空望遠鏡要來了,它將有望解開整個宇宙的歷史。
  • 人類觀測到距地球93億光年的藍超巨星
    人類觀測到距地球93億光年的藍超巨星       美國天文學家說,發現了人類目前所觀測到的最遠星體,一顆距離地球93億光年的藍超巨星
  • 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揭示看不見的宇宙
    它展示了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宇宙的一面。在服役十多年後,天文臺幫助科學家們瞥見了宇宙的運行。它觀察到星系碰撞,觀察到黑洞與宇宙的颶風,還觀察到超新星在爆炸後內部翻轉。該望遠鏡與哈勃太空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康普頓伽馬射線天文臺一起被宣傳為美國宇航局的一個大型天文臺,同時也是該機構的公關工具,NASA經常在新聞稿中使用它的照片。
  • NASA望遠鏡發現紅超巨星神秘變暗的原因
    新的觀察結果表明,這顆紅色超巨星再次變暗。距離我們約有640光年。天文學家觀測 參宿四,紅超巨星,已經被它的神秘調光不解。一些人認為這場持續時間為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的事件是預示著恆星即將爆炸的厄運預兆。但是隨後調光突然停止了。多虧了NASA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我們才知道原因。
  • 奇異黑洞瘋狂吞噬一顆藍超巨星 釋放藍色射線源
    奇異黑洞瘋狂吞噬一顆藍超巨星 釋放藍色射線源  10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NGC 7793星系內擁有一個奇怪的黑洞。科學家通過美國宇航局的望遠鏡對P13黑洞進行了研究,發現該黑洞擁有奇快的吸積速率,釋放出的X射線信號也異常明亮,這些信息幫助科學家了解宇宙中最怪異、擁有超高能量的天體行為。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歲生日快樂!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把望遠鏡送入太空的想法,早已有之。自從1609年伽利略第一次使用望遠鏡觀測星空,此後三百多年,人類一直在探索使用尺寸更大、觀測能力更強的望遠鏡從地面觀測宇宙。 重新認識宇宙 3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深刻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說它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太空項目毫不為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覆蓋了人類研究宇宙的各個層次:大到宇宙尺度,小到如小行星和彗星這樣的天體。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30年來的勤勤懇懇,哈勃望遠鏡對於天文研究者們來說,早已不是三言兩語能概括的。哈勃望遠鏡口徑為2.4米(7.9英尺),其四個主儀器可觀測波段包括紫外線、可見光與近紅外線。哈勃望遠鏡拍攝了多張可見光細節的圖片,增加了人類對太空深處的了解。哈勃望遠鏡已有許多觀測結果幫助天文物理得到突破,例如確定宇宙的膨脹率。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顆滾燙的「橄欖球」狀系外行星。
  • 接收太空電波的巨眼:正揭示看不見的宇宙秘密
    天文學家意識到,比可見光波長更廣的無線電波可以揭示其他波段所看不見的宇宙現象,射電天文學的時代由此開啟。60多年來,從美國的第一個射電天文臺——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投入了最先進的設備促進射電天文學的發展。如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支持的射電望遠鏡項目,從西維吉尼亞州一直延伸到智利安第斯山脈。
  • 科學家發現藍超巨星被黑洞吞噬發出的信號
    11月1日消息,據悉,科學家們通過NASA的望遠鏡對P13黑洞進行了研究,發現了該星系內有著匪夷所思的黑洞行為。  宇宙中的天體如果釋放出強X射線,就暗示著其背後擁有更加恐怖的能量釋放。20世紀70年代,天文學家就發現了宇宙深空中存在異常明亮的X射線源,但是並不清楚這些超級明亮的X射線源的誘發因素,科學家認為是黑洞在射線源背後扮演著重要作用,在伴星物質被撕裂後逐漸落入黑洞之中,這一過程可釋放出X射線。
  • NASA新利器:將揭示宇宙大爆炸的秘密
    外媒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又一個新型太空望遠鏡要來了,它將有望解開整個宇宙的歷史。據NASA的官網介紹,這個太空望遠鏡名為SPHEREx,它是用來研究宇宙史和再電離時期的分光光度計,以及尋找宇宙早期的冰物質。
  • 來自星星的你——紅外望遠鏡揭示宇宙神秘奇景
    紅外探測是太空星系探索的重要手段WISE探測器的觀測產生了大量的新發現,其中就包括一類難以被發現的,溫度最低的恆星類型。天文學家們過去10年來一直在努力尋找這類「失敗」的恆星,即所謂的「Y矮星」。隨著覆蓋整個天空的圖像和數據發布,WISE已經躋身偉大巡天項目的行列,這些巡天項目不斷帶給我們最震撼的有關宇宙的新發現。現在人們有了所有的完整數據,當看到科學和教育界的人們如何創造性的使用這些由紅外探測器提供的數據,真的讓人感到非常興奮和一種成就感。」
  • 紅外線望遠鏡有什麼神奇的秘密?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如何運轉的
    在2021年,人類將能看到130億年前的世界,與它有關的是一個最昂貴的項目-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比起它的前任,哈勃太空望遠鏡這個老傢伙,它是一個數字紅外線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情況。紅外線望遠鏡有什麼神奇的秘密?
  • 用哈勃深空望遠鏡看到的宇宙,所有人都被這些精彩震撼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哈勃空間望遠鏡不知不覺已經在太空中服役30年了。在這30年間,哈勃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驚人的成就,拍下了一張又一張震撼人心的世紀照片。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其中經典的一瞬間吧!夢幻三星這一照片完整的拍下了Pismis24的內含三顆恆星的疏散星團,是宇宙中較為明亮年輕的一顆恆星,距地球約為8000光年。其中有一顆是非常亮的藍超巨星,將來還很可能演化為紅色特超巨星。據推測,其質量是太陽的120倍,如果把他置於太陽的位置,它的光度甚至強到可以摧毀地球!
  • 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巨型星系
    這個巨型螺旋星系或許會被稱為「哥斯拉星系」(Godzilla galaxy),因為該星系有可能是其所在宇宙中已知的最大星系。該星系名為UGC 2885,比銀河系寬2.5倍,其恆星數量則是銀河系的10倍。
  • 科學家將1987年著名超新星的起源追溯到不可思議的藍色超巨星
    科學家將1987年著名超新星的起源追溯到不可思議的藍色超巨星目前研究人員認為,這顆名為1987A的著名超新星是由一顆藍色緻密的超巨星創造的。藍色緻密超巨星是由兩顆恆星合併而成的。藍色的超級巨星是熱的、發光的恆星。紅色的超級巨星是最大的恆星,其半徑是太陽的200到800倍,而藍色的超級巨星要小得多,通常不到太陽半徑的25倍。
  • 藍超巨星是宇宙中的超級燈塔,如果人類生活在這種星系會怎麼樣?
    藍超巨星也屬於恆星的一種,我們大家可能都知道超紅巨星,對於藍超巨星非常陌生,其實它也屬於超巨星的一種,也就說也是恆星末期的一種星體形式,只不過藍超巨星擁有極高的溫度和亮度,而且藍超巨星的質量都要比太陽大很多,一般都在10倍以上。
  • 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探察最活躍的恆星工廠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獲了穿透塵埃雲的紅外光,讓科學家對其進行了觀測。1958年,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星雲「W51」,它距離地球17000光年,位於天鷹座(Aquila)方向上。W51直徑達約350光年,是銀河系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之一。
  • nasa生日那天的宇宙是什麼意思?怎麼查?
    nasa生日那天的宇宙是什麼意思?  從NASA官網了解到,為紀念哈勃太空望遠鏡啟用30周年,NASA宣布將公開其拍得的366張張珍貴宇宙影像,網友只要在其上線的「生日宇宙」專題頁面選擇其出生日期,就能看到生日當天哈勃拍下的宇宙圖像。
  • 藍超巨星不等於大質量藍色主序星
    藍超巨星實際上是大質量藍色主序星在離開主序以後的演化階段,相比於主序階段,藍超巨星的體積更大、光度更高,但表面溫度相對較低(僅僅是相對較低,例如一個O型的藍色主序星,在離開主序後演化為B型或者A型的藍超巨星,雖然依然是「藍色」,但比它主序星的階段要冷一些),大質量恆星在離開主序後,會在藍超巨星-黃超巨星-紅超巨星之間來回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