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恆星——差點遭受黑洞吞噬而僥倖存活

2020-08-02 天文在線

簡介:文章介紹了科學家們對一顆有規律地噴出X射線耀斑的黑洞進行研究發現,一顆死恆星與黑洞擦肩而過,被困在圍繞它的9小時橢圓軌道上。每過近距離,或近星體,黑洞就會發出更多恆星的物質。

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恆星——差點遭受黑洞吞噬而僥倖存活

當黑洞吞噬周圍空間中的大量物質時,他們的敏感度不高。由於物質被吸收到黑洞時會加熱到超高溫,於是噴射出大量X光射線耀斑,它十分明亮,以至於我們在地球上就能探測到。

以上是黑洞的正常行為。不正常的是這些X射線耀斑會有規律的噴出,這是去年報導過的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從距離我們2.5億光年的星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中發現的。規律是:每九個小時,就會噴射一次X射線耀斑。

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恆星——差點遭受黑洞吞噬而僥倖存活

圖源:NASA

經過仔細研究,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天文學家安德魯·金認為他已經確定了原因——一顆死星與一個黑洞擦肩而過,被困在圍繞這黑洞的九小時橢圓軌道上。每次恆星越接近黑洞時,黑洞便吸收更多的物質。

「這個白矮星被鎖定在黑洞附近的橢圓軌道上,每九個小時環繞一圈,」金解釋道。

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恆星——差點遭受黑洞吞噬而僥倖存活

圖源:NASA

白矮星運動到最接近黑洞的地方,大約是黑洞視界半徑的15倍,氣體被拉離恆星,進入黑洞周圍的吸積盤,釋放出X射線,而兩個宇宙飛船探測到了這射線。

這個黑洞是一個名為GSN 069的星系的核心,就超大質量黑洞而言,它相當輕——只有太陽質量的40萬倍。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活躍的,一個吸積物質的熱圓盤包圍著它,並向它輸送物質能量使其生長。

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恆星——差點遭受黑洞吞噬而僥倖存活

圖源:sohu

根據金的模型,這個黑洞只是在宇宙中正常生長,做著活躍的吸積活動,這時一顆紅巨星——處於最終進階階段的類似太陽的恆星——碰巧離得太近了。黑洞迅速剝離了恆星的外層,加速了其演化為白矮星的進程,而白矮星耗盡核燃料後就留下死核(白矮星發出餘熱,並不是活恆星的聚變過程)。

白矮星並沒有繼續它的生命旅途,只是繼續留在黑洞軌道環行,黑洞捕獲它的能量,用以餵養自己。

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恆星——差點遭受黑洞吞噬而僥倖存活

圖源:twoeggz

基於X射線耀斑的大小,以及我們對黑洞質量轉移產生的耀斑和恆星軌道的理解,金能推測出恆星的質量。他計算出白矮星大約是太陽質量的0.21倍。

如若這是天平的較輕一端,這是對於白矮星而言相當標準的質量。如果我們假設這顆恆星是白矮星,根據我們對其他白矮星和恆星演化的了解,我們也可以推斷出這顆恆星富含氦,可氫早已耗盡。

「能推斷出一顆2.5億光年之外的微小恆星的軌道、質量和組成,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金說。

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恆星——差點遭受黑洞吞噬而僥倖存活

圖源:people

基於這些參數,他還預測了恆星的軌道會輕微擺動,就像陀螺失去速度時一樣。這種擺動每兩天左右重複一次,如果觀察這個系統足夠長的時間,便可以檢測到它。

這可能是黑洞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大的一種機制。但是探測研究它們可能不那麼容易,我們需要研究更多這樣的系統來證實這一點。

舉例來說,GSN 069的黑洞質量較低,這意味著恆星可以在更近的軌道上運行。為了在更大質量的黑洞中生存,恆星必須環行在更大的軌道上,這意味著質量轉移周期會更容易被忽略。如果恆星偏離得太近,黑洞就會摧毀它。

但一個已經得到證實的事實給了我們希望——它不是唯一的這樣的系統。

「從天文學角度來說,只有發生在短時間內的這一事件才能被我們現有的望遠鏡看到——大約2000年,所以可能我們非常幸運地抓住了這一次,但我們可能會錯過更多在宇宙的其它地方發生的此類事件,」金說。

至於恆星的未來,如果沒有其他變故的話,恆星將會在原地繞著黑洞旋轉,並在數十億年內繼續被慢慢剝離。這將導致它的體積增大,密度降低——白矮星只比地球大一點點——直到它的質量變成和行星相當,甚至最終可能會變成一個氣態巨體。

「它會努力逃跑,但逃脫的可能微乎其微,」金說。"黑洞會越來越慢地吞噬它,但這吞噬永不會停止。"

這項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

作者: MICHELLE STARR

FY: 句號獸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實時看到黑洞吞噬恆星的情景
    天文學家說,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狀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當世界各地的望遠鏡發現一個已知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出現新的爆炸光時,這一強大的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歷時數月的跟蹤觀測,使他們清楚地看到了遠古太陽的毀滅,就像它發生的那樣。
  • 恆星僥倖逃過黑洞的威脅
    天文學家新發現一個關於生存之戰的故事:一顆恆星與一個巨大的黑洞擦肩而過,而人們從X射線的描述中了解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但英國的研究發現,白矮星也沒有倖免於難。「現在它被困在圍繞黑洞的橢圓軌道上,大約每9小時繞一圈。」
  • 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消息,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這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12日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天文學家捕捉黑洞吞噬恆星情景,猶如巨獸吞咽義大利麵
    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狀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由於這顆恆星離黑洞太近了,科學家們將這一過程稱為「義大利麵化」。其實,黑洞並非是一個洞,而是恆星將能量逐步開釋完全後,因壓力而逐步坍縮組成的一個天體。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
  • 天文學家觀察到一顆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迷住了」
    一個2.15億光年遠的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遮蓋,這使它成為迄今為止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恆星意粉觀測。義大利麵條化聽起來不是很科學,但是它是對實際發生情況的相當準確的描述。困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軌道上的註定恆星最終會撞到某種引力的最佳位置,從而使所有東西變成狗屎。
  • 外媒:天文學家捕捉到恆星被撕成條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近日,據外媒報導稱,近日有天文學家透露,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據介紹,當世界各地的「望遠鏡」發現,一個已知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出現了新的「星光」
  • 宇宙暴力 黑洞撕裂吞噬恆星
    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這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黑洞吞噬附近的恆星聽起來似乎很科幻,卻也時常在宇宙上演。恆星必須非常接近黑洞時才能發生,所以這是非常罕見。
  • 天文學家發現離地球最近的黑洞:肉眼可見與它共舞的恆星!
    近日,歐洲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離地球最近的黑洞,由於過於接近地球,以至於肉眼都能看到與之共舞的兩顆恆星。當然,在星系尺度上,親密是相對的。這個黑洞距離我們大約1000光年,每光年為5.9萬億英裡(9.5萬億公裡)。
  • 天文學家記錄罕見天象:一個太陽被超大黑洞「麵條化」後吞噬
    據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刊發的論文,天文學家罕見地捕捉到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的全過程。當這顆恆星落入黑洞可怕的引力範圍,在被稱為「麵條化」的過程中被撕碎成薄薄的氣體流,最後被黑洞吞噬。
  • 宇宙學家探測到一個黑洞在慢慢吞噬一顆可憐的恆星
    2014年11月14日,望遠鏡在5.7億光年遠的星系中發現了一束光,它被認為是超新星,一種引人注目的明亮爆炸,標誌著恆星的死亡。本周,天文學家透露,這次爆炸畢竟不是超新星,而是一個黑洞在進食晚餐,因為這個黑洞慢慢吞噬了卡在其軌道上的一顆恆星。
  • 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恆星被黑洞「拉伸成義大利麵條」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目睹了一場罕見的天體光影秀--一顆恆星被黑洞「拉伸成義大利麵條」。這一事件發生在距離地球2億多光年的地方,歷時6個月,垂死的恆星被巨大的引力撕成碎片。黑洞是出了名的「貪婪」天體,可以吞噬任何遊蕩在其驚人引力附近的東西。這也不會是一個快速而整齊的死亡--因為力的強度與距離成正比,天體面對黑洞的部分受到的引力要比面對遠方的一側強得多。
  • 黑洞吞噬恆星會發生什麼?
    能夠吞噬宇宙間一切物質的力量是多麼可怕的,不過還真的著這種力量的存在,正是人類產生了這個疑問,才促使人類發現了這種神秘力量的原形,宇宙間的所有在黑洞面前都是無法逃脫的,黑洞就是宇宙物質的終點甚至可能宇宙的終點也是黑洞,現階段人類只是發現了黑洞,並不了解黑洞,就像人吃飯黑洞吞噬宇宙物質,按理來說會從黑洞中產生物質的,但是黑洞浩瀚深淵,根本不知道宇宙的另一面會是什麼
  • 一顆恆星被黑洞撕成「義大利麵條」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3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宇宙中一個黑洞享用了一頓豐盛的「義大利麵條」。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消息,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
  •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中國日報11月29日電(記者 朱立新)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舒新文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6.4億光年外,一顆超大質量黑洞正在吞噬恆星,終於被人類見證
    發現黑洞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黑洞對周圍恆星的吞噬。雖然恆星的引力也非常強,但是在黑洞面前就是螳臂當車,不值一提。任何靠近黑洞的恆星,幾乎都難逃被黑洞吞噬的命運,而它的物質落入黑洞的畫面就可以被我們用來證明黑洞的存在。恆星不會以一個整體的形式直接被黑洞吞噬,而是會首先在黑洞強大的引力下被撕碎。不過,恆星被撕碎的過程中到底經歷了什麼,以及其中的細節,仍然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之一。理論上來說,這些被撕扯下來的碎片會在黑洞周圍旋繞、形成一個圓盤狀結構。
  • 超大質量恆星被黑洞吞噬,撕裂成了細長的麵條
    一個黑洞享用了一頓義大利麵條晚餐,天文學家能夠在2.35億光年遠的Eridanus星座的螺旋星系中見證這一事件。天文學家在智利歐洲南方天文臺用望遠鏡觀測到一顆恆星發出的光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吞噬並撕裂。儘管聽起來似乎遙不可及,但該事件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所見過的最接近的爆發性死亡。
  • 天文學家發現距地球最近黑洞
    歐洲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離地球最近的黑洞。這個黑洞距離我們只有約1,000個光年。歐洲南部天文臺的天文學家託馬斯·裡維紐斯說,就宇宙乃至星系而言,它離我們非常近。他領導了這項研究,周三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以前,最接近的黑洞距離我們約3200光年。此次發現將最近距離縮短了1/3。天文學家認為,在銀河系中,大約有1億至10億個黑洞。
  • 黑洞吞噬恆星的最後瞬間,在2.15億光年外上演
    任何膽敢行走在黑洞附近的天體,都是在死亡邊緣徘徊,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黑洞吞噬,墜入無盡的深淵。2.15億光年之外,有一顆恆星給我們上演了活生生的一幕,展現了被黑洞吞噬的最後瞬間,是有多麼悽慘和悲涼。因此,多年以來,科學家們對此都非常感興趣,並且提出了許多理論,同時在宇宙中尋找「現場」證據。儘管黑洞吞噬恆星的現象並不是特別常見,但科學家們還是多次在天文觀測中看到這種驚人的天象。通過這些觀測,他們對這個過程中發生的事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天文學家發布視頻極其震撼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天文學家發布視頻極其震撼時間:2020-10-15 13: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天文學家發布視頻極其震撼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參考消息》14日刊登美國太空網站報導《望遠鏡觀察到黑洞通過意面化殺死恆星》.摘要如下: 望遠鏡捕捉到一顆垂死的恆星在被一個超級黑洞撕裂時發出的罕見閃光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以光速8%飛行的神秘恆星
    超大質量黑洞身旁發現了一顆神秘的恆星。在這顆恆星身上,時間的流逝速度要比在地球上慢得多,它的1小時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100分鐘。這顆名為S62的恆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銀心黑洞最近的恆星。當其通過距黑洞最近點時,飛行速度可以高達光速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