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10月27日報導,10月26日一個消息走紅網絡 ,中國正式宣布入選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的國家名單,在對27個主動申請的國家進行審查之後,中國批准了18個國家進入天宮空間站的資格,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竟然被拒之門外。
此前,中國載人航天的總工程師周建平表示,中國從來沒有排除任何一個國家,一直以一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所有團隊進行考量,不幸的是,從技術難度和科學價值兩方面看,美國都沒有達到中國項目的要求。
中國航天新聞工程發言人林西強表示,中國的航天項目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只有同時滿足中國的所有要求,才能坐上這趟"順風車"。
據中央電視臺《面對面》節目報導,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曾申請加入由16國共同參與的國際空間站,卻遭到了美國的拒絕。有網友調侃,今時不同往日,這一次輪到中國拒絕美國了,真是風水輪流轉呀。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當時中國的航天實力比較落後,在國際事務中缺乏話語權,而現在,中國航天取得巨大的進步,中國始終願意拿出自己的科研成果與別國分享,不對任何國家設門檻,甚至格外鼓勵發展中國家參與。
中國早在2016年3月,就與聯合國外空司籤署了合作協議,中國願意通過中國空間站,為別國提供科學實驗的機會。與中國相比,美國的做法就顯得小氣的多。美國國會出臺法案,嚴禁美國與中國在航天領域進行合作,嚴重阻礙了兩國科學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進入了預定的軌道完成了首飛任務。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指揮王珏表示,從立項到首飛,中國的科學家經過的10年的研製,長徵五號的成功,意味著我國空間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目前,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工作正在按照計劃開展,中國計劃在2021-2022年度,通過11次飛行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建設,並在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空間站建成後航天員可以長期在空間站內駐留,展開更大規模的科學試驗。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國際空間站首個功能艙於1998年11月20日發射,然而近段時間,國際空間站卻頻頻出現氨氣洩漏事故。專家表示,在國家空間站圍繞地球運轉70000圈後,設備老化問題嚴重,俄羅斯航天局宣布,國際空間站將在2024年退役。
屆時,中國空間站或將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空間站。
文/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