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144公裡、海拔3608米、零下39度...他們,默默護送你回家!

2021-01-14 央視財經


2016年12月27日晚上十點,蘭州鐵路局武威工務段軍馬場高鐵線路工區的會議室裡燈火通明,此刻正在召開的是出工作業前的安全教育會。


蘭州鐵路局武威工務段張掖西高鐵線路車間黨總支部書記 李開林:春運期間不能有任何問題發生,我們要確保旅客 動車的安全,平穩有序的穿過我們的祁連山隧道群。




今天夜裡,張掖西高鐵線路整修工區、軍馬場高鐵線路工區、軍馬場高鐵橋路工區三個工區共70多個人將進行多班組聯合作業。安全教育會剛結束,駐站聯絡員楊海明就第一個跑出辦公室。每次出工,他都必須是第一個到達工作崗位的人。因為高鐵有明確規定,必須提前一個小時前到達。


在海拔3100米高原漆黑的夜裡,氣喘籲籲的楊海明一個人飛快地走向軍馬場車站進行籤到。




楊海明:我的主要職責主要就是跟車站行車這邊溝通,然後正確掌握列車運行的時刻,現場是看不到的,直接把這個信息轉達現場,保證現場作業人員人身安全。


就在楊海明為今晚的任務辦理登記申請的時候,現場的作業人員也在清點著測量和維修軌道所需要的各類儀器設備,做著各項準備。


今晚是多班組聯合天窗作業,再加上又是站外作業,線路養護工們必須乘坐軌道車進入作業點。天窗,就是指鐵路局為線路工施工和維修作業預留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不安排列車通行。因為高鐵都是白天運行,因此對於這些高鐵線路養護工們來說,他們的工作時間就只能是在夜裡。晚上十一點四十分,所有的工作人員和各類儀器設備都已經裝運、準備完畢,等待著調度室的指令。


楊海明:現場防護員4號杜明華,人員都上軌道車了嗎?供電的軌道車放出來以後,緊接著咱們的軌道車就要跟上出來。


楊海明仔細的和各班組的現場防護員逐一聯繫著,今天夜裡,除了高鐵線路養護工的工務部門之外,還有供電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配合作業。楊海明手裡拿著對講機,眼睛緊盯著屏幕,緊張的忙碌著,一刻也不敢放鬆。零點十分,軌道車緩緩駛出,載著所有的高鐵線路養護工們前往作業的地方。


楊海明:時間0點10分到6點30。限6時30分前到軍馬場站。


楊海明一遍一遍的和現場防護員核對著今夜天窗作業的時間。對於楊海明和他的這份工作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楊海明:人家限你6點30分到到達軍馬場站,假如說6點31分到達,那就絕對是不行的。你像一分鐘的話,車速要跑多少米的距離,但是萬一,你假如說有作業人員,一分鐘的話,說不上多少人的生命就沒有了,那是相當重要的。


滿載著現場作業人員的軌道車已經駛出軍馬場車站,因為這裡的工作環境都在海拔3100以上,因此軌道車裡還常備著氧氣瓶。


今年28歲的王正龍,是軍馬場高鐵線路工區最年輕的線路養護工,自蘭新高鐵開通兩年來,一直在高海拔的軍馬場工區工作,兩年來已經鍛鍊成為副工長。說起兩年前,剛開始夜間工作的時候,王正龍說,只有一個字,困。




王正龍:剛開始睡不醒,坐這都能睡覺,尤其是在現場上,那立在牆根上都能睡著。


軌道車上的其他班組開始陸續下車,只剩下軍馬場高鐵線路工區班組,他們負責的是距離最遠、海拔最高地方,凌晨1:50分,終於到達軍馬場工區負責的作業地點。


蘭州鐵路局武威工務段軍馬場高鐵線路工區工長 龔賢斌:這個隧道是大梁隧道,現在咱們所處的位置,是全世界高鐵裡頭最高的點,這個位置的海拔是3608米,我們軍馬場養護工隊也叫3608養護工隊。


兩年多來,軍馬場養護隊一直承擔著蘭新高鐵上下行144公裡線路的養護維修任務,其中包括大梁隧道、元山隧道等祁連山隧道群的7座隧道。這裡高寒、缺氧,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7%。這些夜行者們整夜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呼吸困難使他們面臨的第一道挑戰。


龔賢斌和王正龍他們正在對軌道橋梁的封閉層進行仔細的檢查,因為天氣寒冷、含水量高,水泥封閉層很容易發生裂紋。


龔賢斌:這個是封閉層,它這個水泥有這種變化,會產生裂紋的,這種裂紋拍照之後要記錄回去,要安排修理的把這些縫都補住防止它滲水,造成病害。


病害,是指鐵路軌道和路基因為天氣氣溫的熱脹冷縮、列車長期運行、自然災害等原因,使軌道容易產生偏移或者下沉、路基造成裂紋等問題。養護隊的工作職責最主要的是查找線路的病害,並及時加以維修,保障列車安全運行。小到一個螺絲釘,大到一條裂縫,他們都認真、嚴謹地檢查著,因為事關安全,他們不敢有一絲的馬虎。


王正龍:我們高鐵嚴檢慎修,高鐵這一塊速度比較快,如果檢修不好的話小的一個螺絲釘,大到一個連接零件都會對列車的行駛安全產生很大的影響,有可能會導致列車出軌,影響行車的安全也對這個旅客的乘車安全產生一定的影響。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注意到,因為天氣寒冷,鋼筆和原子筆的筆芯都會凍住,工作人員只能用鉛筆來記錄檢查數據,等第二天回去以後拿橡皮擦掉再拿中性筆寫上去。


此刻,戶外的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下27度,刺骨的寒風吹得記者直打哆嗦,可是為了能夠測量的更精準,王正龍卻摘下了手套,用手指小心的校對著儀器。不到半個小時,龔賢斌帽子兩邊已經結了一層白白的霜。


由於天冷,用來接收軌道測量參數數據的電腦突然死機,龔賢斌和同事兩個人一個把電池捂在懷裡,一個把電腦捂在懷裡,用自己的體溫來給冰冷的儀器取暖。龔賢斌說,春運期間這裡的最低氣溫極能達到-39℃,用自己的體溫來給電池取暖是常有的事兒。


龔賢斌:我們這個地方一年只有兩個季節,一個是冬季,一個是在大約在冬季。


電腦終於重啟啟動,龔賢斌和同事繼續在線路上測量著軌道,而在軍馬場車站的運轉室,楊海明每隔半小時,都要跟每個班組的現場防護員通過對講機或者專用電話進行溝通,確保現場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


楊海明已經在鐵路部門工作了21年,蘭新高鐵開通後,他就來到了軍馬場工區做駐站聯絡員。基本上每個通宵,都要精神高度緊張,眼睛一刻也不能離開他眼前的這幾個幾乎一成不變的屏幕。


楊海明:有一種力量,就是別人的安全掌握在你的手裡,你心中有一個信念,有一個信仰,你絕對不能睡覺。


凌晨三點多,楊海明指揮現場開始陸續撤離。龔賢斌和王正龍他們還在現場緊張的忙碌著。冰冷的夜,已經讓他們渾身都凍透了,手和嘴快不聽使喚了。在軌道兩邊記下的數字,就是王正龍調製出來的要在這段軌道兩邊墊高的毫米數,這樣調整之後,將會提升軌道的安全度和平順度,避免了這段軌道病害的發生。


龔賢斌:所有的這個列車只要出現很多的病害的話,就會限速運行。一定要保證旅客的人身安全。我們也期望能夠讓旅客安安全全順順利利地回家過年。




凌晨五點多,天窗時間結束,軌道車再次駛進隧道,軍馬場工區的工作人員們準備上車,結束這一夜的工作。一進入溫暖的車廂,他們就開始不停地搓動著雙手。


起初他們還有說有笑,可沒過多久,脫去厚重的工服的這些鐵路衛士們,帶著一身的疲憊,在回程的車廂裡東倒西歪的、沉沉地睡去。這一張張倦容,換來的是列車運行的安全和旅客歸途的平安。


工作21年、分居21年,14歲女兒只盼望父親能上學接送一次


蘭新高鐵開通以來,運力不斷增加,開行對數由2014年的12對增加到2016年的24.5對。2016年春運期間,蘭新高鐵發送旅客28.01萬人次,2017年蘭新高鐵預計發送旅客101.2萬人次,增長73.19萬人次,增幅261%。而蘭新高鐵安全暢通的背後,有孤獨、有淚水、還有奉獻。




馬上就要過元旦,因為春運時間緊任務重,軍馬場工區的線路養護工們更忙了,元旦的三天假也不能與家人團聚,龔賢斌在宿舍裡跟家人通過手機視頻互相傳遞著思念。看著龔賢斌和家人連著視頻,王正龍有些著急,因為高海拔、信號不穩定,他和妻子連了好幾次都沒有連接成功。


王正龍:這都結婚三、四個月了。沒在一塊過個節,心裡挺愧疚的,說實話。婷,終於連上了,我說你幹啥呢?信號還是不行,說著說著又斷了,她能看見我,我看不見她。


和新婚的妻子視頻通話剛連上,沒說兩句又斷了,王正龍的情緒顯得有點低落。他的家住在蘭州,結婚後的這幾個月,小倆口就只見了一面,此刻的王正龍對妻子充滿了思念和愧疚。




王正龍:她最近也懷孕了。每次檢查我都去不了,心裡挺愧疚的,也挺難過的,作為一個男人,沒有一點擔當。


王正龍他們所在的軍馬場工區,在山丹縣境內的祁連山脈腳下,偏遠、幽靜,在這一望無際的河套平原上,除了一些放牧的牧民,就是成群結隊的牛群、馬群,四周找不到一絲現代都市的氣息,對於年僅28歲的王正龍來說,這裡的生活顯得過於單調。然而孤獨並沒有使王正龍望而卻步。


在軍馬場工區工作的兩年時間裡,他利用休息時間苦練基本功,甚至還在晚上不出工的情況下,仍然在戶外寒冷的環境下,練習對儀器的操作。不管是設站接收數據,還是精調維修方案,王正龍的技術都是一把手,為此,他還得了個外號,叫「王大拿」。




王正龍:睡上個四五個小時,起來我就倒騰數據,在精密儀器室,不懂的我就問廠家,或者問同行,問朋友之類的,把它學好,我就相信一句話,別人幹好我同樣能幹好。這個蘭新高鐵有一份我的付出我是比較高興的,心裡美滋滋的。就是安全運營了,旅客出行安全了,這是對我工作的一份肯定。


2016年的最後一天,龔賢斌的妻子魏海英帶著女兒來到工區,想給龔賢斌一個意外的驚喜。和妻子和女兒有兩三個月沒見面了,對於她們的到來,看得出,龔賢斌很開心。因為心疼丈夫工作辛苦,每次來到工區,魏海英都要幫著龔賢斌打掃宿舍的衛生,洗洗衣服。龔賢斌在鐵路上工作21年了,自從他們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就開始了兩地分居的日子。


魏海英:習慣他不在家的日子,習慣我一個人處理問題的時間,我自己都習慣了,你要說一個女人不想依靠他,那是假話,但是他的工作性質是這樣,我們也就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只能自己靠自己了。


可是,龔賢斌還沒顧得上和妻子、女兒說上幾句話,就又得出門忙活了。




龔賢斌:主要還是就是最近春運的病害連續要進行整修, 要把所有的這些病害儘量的都安排妥當,所以就是包括車間的我們工區的都互相協調,把這個時間要安排緊湊,我們的進度還有一半任務。


龔賢斌的家在離工區100多公裡的張掖市,是同事中離家最近的一個。但是,作為工區的工長,他總是把輪休回家與家人團圓的機會讓給其他的同事,而他就成了離家最近但卻回家最少的人。


魏海英說,自己生孩子的時候,丈夫不在,平時生病住院的時候,他也不在。對於這些,善解人意的魏海英從來沒有過埋怨,可雖然嘴上說著習慣了,但在魏海英的心裡,她多麼希望能在自己最需要丈夫的時候,龔賢斌能夠陪在自己的身邊。


魏海英:有一次小孩晚上發燒,我就半夜都是兩三點鐘,小孩發燒又厲害,所以我就一個人必須要抱著她去醫院看病,我自己也特別害怕走夜路,路上特別黑,但是還要自己壯著膽子,抱著孩子往醫院趕,我覺得這個時候心裡就想著要是他能夠在身邊,最起碼能夠給我壯壯膽。


女兒龔君怡今年已經14歲了,從小在只有媽媽的陪伴下長大,聽著媽媽跟我們訴說著這些,懂事的龔君怡有著說不出的心疼。


龔君怡:發燒特別難受,然後媽媽晚上抱我去醫院的時候,我也很難過。因為覺得媽媽也不容易,爸爸也不在身邊。


雖然爸爸不經常陪伴在她身邊,但龔君怡說一點也不怪他,每次和爸爸見面,她都有說不完的話。她說她經常幻想著能像其他同學一樣,有爸爸接送她放學,她說她無數次的晚上睡覺時,都能夢見爸爸陪著她。




龔君怡:就自己晚上睡覺的時候,有時候做著夢也會想爸爸。


母女倆的微笑中帶著淚水,這淚水中,有習慣、有無奈,更有她們對丈夫、對父親無限的依賴和期待。而一直在忙碌著的龔海濱對家人更是有著深深的愧疚,今年春節他又不能回家了,已經5年沒有回家過過春節的龔海濱,最大的願望就是能一家老小的在一起過個團圓年。


龔賢斌:我就想領著我媳婦,小孩,上我媽那個地方一塊過個三十,過到初三,陪著她,這都好多年沒有了。經常都是我媳婦領著孩子去上我媽那個地方去過一下,我都不在。


2016年12月31日的下午,軍馬場工區的食堂裡,大家開心的在廚房裡準備著過元旦的晚飯。龔賢斌的妻子魏海英和楊海明師傅也過來一起幫廚,今天晚上,他們打算一起喜迎新年。龔賢斌張羅著大家一起掛起了紅燈籠,想給這個仍然堅守崗位的節日,增加一點喜慶的氛圍。


龔賢斌:來咱們幹一杯。這新的一年來了,咱們工區還是團結一致,為春運的,春運做好戰鬥準備,咱們新的任務也下來了,明天咱們繼續齊心協力,把2017幹好。為榮譽而戰。




吃完這頓飯,晚上十一點,龔賢斌、王正龍就又開始準備著今天夜裡的天窗作業了。


這個跨年夜,他們仍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度過,這是蘭新高鐵開通兩年多來,他們在這裡度過的第三個元旦。這個春節,他們也將依然堅守在崗位上。作為高鐵線路的忠誠衛士,他們用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默默守護著旅客回家團圓的平安之路。


龔賢斌:我們其實在這個地方春運期間堅守崗位,就要保證他們順利的回去。我們回不了家,我們就要努力讓能回家的人準時回家。

相關焦點

  • 零下30度、平均海拔3550米以上 護邊員新年堅守巡邏線
    在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西部的木斯島冰山上,有一百多公裡的邊境線,常年駐守著80多名當地的護邊員。由於這裡海拔高、山勢陡峭,大部分巡邏都要依靠步行,尤其是其中的29號護邊站,巡邏路線平均海拔在3550米以上。
  • 國內全年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海拔4000米,平均溫度零下5.1度!
    冬天,哈爾濱市的氣溫大都在零下三十度左右,若是在室外活動,不出半個小時,你就會被凍透,在這裡你會真正體會到什麼叫滴水成冰,什麼叫冰凍三尺。而黑龍江最北端的漠河鎮,更是我國極端最低氣溫的保持者,最低為零下52.3℃。但要說起國內全年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還真不在漠河,而是在青藏高原的五道梁鎮。
  • 12個小時、450公裡,在海拔4500米無人區,他們成功搜救5人
    12個小時、450公裡,在海拔4500米無人區,他們成功搜救5人 2020-06-23 0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拔超4000米、氣溫零下18℃……邊防官兵踏雪巡邏祖國邊防線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元旦期間,新疆阿克蘇軍分區別迭裡地區持續低溫,並伴隨有6級以上大風,氣溫降至零下18攝氏度,邊防官兵頂著寒風踏上了邊關巡邏路。一大早,執勤官兵就開始為巡邏做準備,他們將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3號界碑執行巡邏任務,這次巡邏的點位是別迭裡山口,距離連隊12公裡。別迭裡維吾爾語意為「達坂」。 新疆阿克蘇軍分區別迭裡邊防連指導員 方甲強:我們給你們帶來一些藥品和防疫物資,希望你們在這裡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注意安全。 剛到九道彎,車輛就無法通行,巡邏分隊下車徒步前進。
  • 在海拔5300米的位置,他們用19小時和時間賽跑,與生命博弈!
    海拔5300米的風雪救援他們用19小時和時間賽跑,與生命博弈 2019年11月3日16時許,當雄縣公安局接到拉薩市公安局指揮中心通報稱:一名周姓遊客,在前往納木措途中迷路,請派警救助。
  • 2020尋找最美基層民警 | 謝鬧吾才讓:海拔4300米上向陽而生的高原...
    2020尋找最美基層民警 | 謝鬧吾才讓:海拔4300米上向陽而生的高原警魂 2020-11-29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最冷的地方,溫度直達零下幾十度,你知道是哪裡嗎?
    全球最冷的地方,溫度直達零下幾十度,你知道是哪裡嗎?接下來帶你了解一下一、雅庫茨克是俄羅斯薩哈共和國的首都,建於1632年,距北冰洋極近,是薩哈共和國的科學、文化和經濟中心。從莫斯科到雅庫茨克市距離為8468公裡。
  • 國內乃至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車站,海拔5000多米,你知道在哪嗎
    列車是現在最常用的運輸工具,全國各地的車站,交通很方便,價格也便宜,其中也有專門的車站,就我所知,今天小編就說一下,這是全國乃至世界最高的車站,你知道嗎?該站位於青海省戈爾姆市唐古拉山鎮與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那曲市阿姆德縣交界處,於2006年1月1日開業,是青藏鐵路集團直屬客運、貨運樞紐,是青藏鐵路上最重要的觀光站,也是青藏鐵路海拔最高的車站,同時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車站,距唐古拉站1公裡。
  • 海拔4750米!生命禁區裡的守望者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帶來一段奮鬥者的故事,用他們的動人事跡感召你我,在新的一年繼往開來、砥礪前行。上世紀60年代,中國中鐵科研院西北院老一輩科研工作者在遠離人類文明的「生命禁區」,建起了包含9個觀測場的風火山科研基地,為青藏鐵路上馬提供了數千萬科研數據,填補了我國凍土科研事業的空白。
  • 他們身背受傷驢友徒步6小時穿越...
    他們身背受傷驢友徒步6小時穿越20公裡原始森林 2020-11-23 2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俄小學生零下50度頂暴風雪放學回家
    近日,俄羅斯一段小學生放學回家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中,一群小學生零下50度頂著大雪走路回家,巨大的狂風幾乎將他們吹倒在地。孩子們沒有被嚇倒,相互攙扶著繼續前進。一路上踉踉蹌蹌,令人十分心疼。拍攝者表示,這樣的天氣在當地是非常平常的。據悉,當氣溫低於零下52攝氏度時,11歲以下的孩子們才會停課。
  • 2020尋找最美基層民警|謝鬧吾才讓:海拔4300米上向陽而生的高原警魂
    盛世之下,總有人為萬家燈火負重前行,他們不忘過去,更不懼未來。這個世界上,從來沒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位於黃河源頭、白雪皚皚、海拔4300米的國道214線旁,是全州六縣乃至全省條件最艱苦、海拔最高、氣候最寒冷的地區,該大隊在僅有12人隊伍的情況下,管理著轄區2600餘公裡的道路,全體幹警在事故預防處置、交通秩序管理、保障轄區道路一方平安等重點工作中不餘遺力,默默奉獻......這就是我們的高原公安隊伍,賭上生命,保一方平安,逆行戰魂,向陽而生!
  • 小夥在海拔5100米處建私人天文臺 官方支持(圖)
    西藏阿里,海拔5100米的山脊裡,溫度在零下20℃左右,經國家天文臺多年勘察,這裡是全球最佳的天文觀測點之一,觀測條件甚至比夏威夷還好。現代快報記者獲悉,11月19日,蘇州天文發燒友陳韜攜帶700公斤的天文設備,登陸海拔5100米山脊,開建私人天文臺—北冕天文臺,這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私人天文臺,建成後,陳韜在蘇州輕輕移動滑鼠,就能遠程遙控,搜尋小行星。
  • 海拔最高的邊境派出所,含氧量不足海平面40%,零下30度也要出警
    我們中國的地形,總體上可以用4個字概括,那就是「西高東低」,凡是學過地理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越往西部地區走海拔就越高。而海拔最高的地方就是西藏,西藏不僅是我們中國海拔最高的地區,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區之一。因為海拔高這邊的環境,自然也跟中東部地區有很大的差異。
  • SCP-144西藏通天繩,只有通過人造衛星,才可以看到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星空極冰,今天我來講一下SCP基金會的SCP-144西藏通天繩。SCP-144西藏通天繩的外表SCP-144西藏通天繩位於一座地處西藏一個山頂的僧院之中,SCP-144是一根緊繃的大麻繩,直徑1.2cm,系在一個位於中庭地面的玉環上,這就是SCP-144西藏通天繩的起點。而SCP-144的另一頭則直直地向天延伸了數公裡,現在被地球軌道衛星探測到結束於海拔39km的高空之中,在一塊類小行星的巖石周圍停止了,這塊巖石有數百米寬。
  • 海拔6000米!他們挑戰高空極限飛行
    在雪域高原人員和裝備都會面臨低溫缺氧的嚴峻考驗然而要在高原惡劣天氣環境下挑戰海拔6000米高空極限飛行陸航官兵需要怎樣練就過硬的本領?為錘鍊部隊高原作戰能力近日一場海拔6000米的高空極限飛行訓練在新疆軍區某陸航旅展開↓↓新疆軍區某高原訓練場數架直升機聽令起飛
  • 零下50度!全世界最冷!小學生在暴風雪中互相攙扶著回家
    近日,俄羅斯一段小學生放學回家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中,一群小學生零下50度頂著大雪走路回家,巨大的狂風幾乎將他們吹倒在地。孩子們沒有被嚇倒,相互攙扶著繼續前進。一路上踉踉蹌蹌,令人十分心疼。拍攝者表示,這樣的天氣在當地是非常平常的。
  • 海拔925米 氣溫低至零下8度 義烏第一高峰上的緊急救援
    大寒尖位於義烏市赤岸鎮,是義烏境內第一高峰,海拔約925米,當時山上的氣溫低至零下8℃。當「閨蜜團」開心地登上山頂時,誰料意外發生了。於女士在結冰的路面上不慎摔了一跤,造成了腳踝骨折。她趕緊讓朋友幫忙找來樹枝固定住受傷的腳,並報警求助。「我腳摔斷了,我們7個女的在大寒尖山頂下不來。」15時20分,義烏市消防救援支隊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後,立即調派轄區赤岸鎮專職消防隊前往營救。
  • 5357米!世界海拔最高500千伏輸電鐵塔完成組立
    2該塔位周邊還有連續66基輸電鐵塔均處於海拔5000米以上。3自然環境惡劣,巖石基礎堅硬,施工現場最大風力可達10級以上,最低溫度零下20多度,空氣含氧稀薄,高原反應劇烈、人工降效嚴重。工程線路全長1689公裡,起於西藏中部的日喀則市,止於阿里地區的噶爾縣,平均海拔4572米,3次跨越雅魯藏布江,翻越5000米以上的孔塘拉姆山、馬攸木拉山,沼澤地,部分區段為長距離無人少人區,人跡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