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校園建設為藍圖,哈職大步邁向教育現代化發展之路

2021-01-09 智會社

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是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國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去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簡稱「雙高計劃」),提出到2035年,推動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如何向這一目標邁進 ?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是關鍵路徑和有力支撐,促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助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改革發展,這也是《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的發展方向。

教育信息化是順應教育發展環境的必然選擇,並已掀起一股教育信息化變革的浪潮。

建設智慧校園,哈職走上教育信息化的變革發展之路

在黑龍江就有這樣一所院校,它是全省唯一入選「雙高計劃」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2002年,由七所院校合併組建而來,先後榮獲全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等稱號,它就是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哈職」)。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如今的哈職走上了教育信息化的變革發展之路。

2018年年中,哈職全面規劃《智慧校園方案》,將智慧校園建設定位為學院未來發展的藍圖,並成立由院長任組長、全體副院長任副組長的智慧校園建設領導小組。

以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為目標,以服務教學實訓、學生學習為重點,哈職希望通過建設智慧校園,打造智能教育工場,為學生搭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泛在學習的平臺,為教師搭建展示自身才華的平臺、便利協作的平臺,引領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開創學院信息化建設和智能教育的新局面。

2019年8月,哈職全面的智慧校園建設正式啟動。

智慧升級,網絡先行,哈職攜手華為構建萬兆園區網絡

智慧校園是對數位化校園的進一步擴展與提升,無論是支撐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或生活,不得不說,網絡是關鍵和基礎。

為此,哈職選擇攜手華為打造了一張超寬承載、簡易運維和安全的校園網絡,為數位化轉型和智慧校園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首先,在超寬承載方面,華為為哈職構建了一張萬兆園區網絡,接入至匯聚採用10GE鏈路互聯,匯聚至核心採用40GE鏈路互聯,滿足了學校網絡未來5-8年的發展。網絡核心層通過部署兩臺華為核心交換機,連接學校所有的匯聚交換機,承載職教園區教學辦公、圖書館以及科研創新的所有業務流量。同時應用業界領先的Wi-Fi 6技術,針對性地在學校大型階梯教室等需高並發、大帶寬位置部署華為AP7060DN,速率可達6Gbps,解決帶寬瓶頸難題,從而保障學校師生的無線接入體驗。

其次,在保障校園信息安全方面,應用於哈職校園網絡的華為USG6550E產品吞吐量達到4Gbps,可識別應用層協議數量高達6000種,同時在出口部署上網行為管理及入侵防禦設備,主動積極防禦網絡威脅,增強邊界檢測,並藉助基於AI技術與雲端聯動的高級威脅檢測能力,在保障出口性能的前提下為哈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安全防護。

再者,在簡易運維方面,利用華為雲管理網絡的技術,哈職在雲端實現了網絡規劃、部署和巡檢運維,讓網絡管理化繁為簡,此外基於大數據平臺還可以實現多樣的增值業務。整體而言,得益於華為網絡設備快速部署的產品優勢,哈職解決了場地環境限制等難題,極大地縮短了工期,並為後期的網絡維護管理節約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提供了支撐。

哈職校方信息化負責人表示:「華為萬兆園區解決方案幫助哈職有效解決了超寬承載網絡、高效部署和運維物聯網的諸多現網痛點,Wi-Fi 6產品更是解決了階梯教室接入人數和應用體驗的難題,極大促進了哈職信息化水平,為構建融合互通創新的哈職智能校園打下堅實的基礎。」

築牢智慧校園底座,打造簡單、高效、可靠的數據機房基礎設施

此外,建設智慧校園,還需統籌建設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推進數字資源、教育數據共建共享,助力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升級,這背後,一個領先的數據機房基礎設施必不可少。

為此,在華為的幫助下,哈職還打造了智能微模塊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將供電系統、製冷系統、機櫃系統、通道系統、布線系統、智能管理平臺系統一體化集成,實現數據中心的可靠、高效和智能。

這一解決方案採用了華為i技術:iPower智能供電技術,提升供電系統可靠性,從總市電櫃至IT負載供配電全鏈路端到端可視監控,可實現故障精準定位、自動隔離,並將傳統的事後緊急被動處理變為主動事先預測性維護;iCooling智能製冷技術,內置AI算法,可在給定的氣候條件、業務SLA條件下,通過深度神經網絡,自動推理出最優PUE下的系統參數,實現數據中心能效最優;iManager智能管理技術,通過3D可視化大屏展示,自動實現數據中心供電鏈路圖、製冷鏈路圖、能耗分析、手機APP遠端運維等功能,使得監控數據一目了然,讓數據中心真正做到無人值守。

顯然,華為智能微模塊解決了客戶無專業人員運維管理數據機房的痛點,快速交付、按需部署,顯著提升了數據中心運維效率。

以華為ICT學院為依託,引領職業教育現代化

智慧升級,網絡先行,無疑,華為萬兆園區解決方案為哈職全面的智慧校園建設奠定了基礎,而智能微模塊機房數據基礎設施的部署則築牢了哈職教育信息化的底座。當然,這僅僅是智慧校園升級的第一步,教育信息化的目標是推進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構建「網際網路+」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教育服務新模式、探索資訊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通過將智慧校園建設制定為學院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對智慧校園建設進行科學規劃,並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智能教育工場,哈職在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上邁出了第一步也是一大步。

2019年3月,哈職與華為籤約共建華為ICT學院,探索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領域校企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新模式。面向未來,其希望以華為ICT學院為依託,持續融入華為最新ICT技術 ,深化產教融合,引領職業教育現代化,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作出重要貢獻。

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深刻變革,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深耕教育行業已久,不僅懂教育核心業務場景,更懂技術創新。面向未來,依託人才培養、產學融合,華為致力於塑造更多「懂行」人才,打造更多場景化解決方案,助推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移動「和教育」智慧校園研討會在南通召開
    姚志化館長在致辭中分析了南通教育信息化建設現狀,肯定了南通教育信息化建設,並對南通信息化建設發展提出要求。同時指出,南通移動作為本地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為辦好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服務與支撐,正發揮自身優勢,為屬地教育行業提供著新時代的科技推動力。
  • 儀電鑫森夏軍:高質量滿足智慧校園建設需求
    本屆展會,儀電鑫森帶來了三組智慧校園產品:智慧校園安全解決方案、智慧校園管理解決方案、校園電視臺解決方案,綜合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技術探索未來教育教學新模式,服務智慧校園體系建設。
  • 基於「5G+MR」混合現實全息學習模式的智慧校園建設
    一是面向現代化:首先是管理現代化,利用好打破時空的管理網進行校園一卡通跨校管理;其次是學習內容現代化,方便建設新鮮師生喜歡的學習材料;再次是學習工具現代化:從MR課件到網絡學習工具開發使用,將大大提升學習效率;其次是現代化的網絡安全保障,除了網絡安全技術保障外,還要抓好學生自控管理能力培養,也包括信息素養提升,如我校六和十年級都開設編程課。
  • 中國正處在邁向現代化關鍵期
    從城市視角觀察中國未來趨勢,將支撐有關中國邁向現代化「最後一段」的判斷,同時凸顯發展的嚴峻性和不確定性。跨越陷阱並爭取「最後的勝利」,一要深化改革,改變動力;二要推進一體化發展,促進擴散,從而邁向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從城市社會發展看,中國進入城鎮化後期,城市風險有所增加  城市化發展與風險如影隨形,充滿不確定性。
  • 科學把握現代化之路的中國特色
    《建議》全文2萬多字,40次提到現代化,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和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南、勾勒了宏偉藍圖、指明了根本方向。這充分說明,以人民幸福為初心、以民族復興為使命的中國共產黨人將繼續領導人民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上升為黨的主張,凝聚為國家意志,繼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蓬勃發展,繼續書寫中國現代化徵程的波瀾畫卷。
  • 新華三助力教育行業構築主動安全,護航智慧校園創新變革
    安徽大學副校長俞本立在致辭中提到,要實施好「教育信息化」奮進之筆,加快推動「教育信息化」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堅持高質量發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會上,天津大學信息部網絡中心主任劉峰在現場介紹了天津大學校園安全建設的經驗,天津大學以數據為驅動、以威脅情報為線索、安全分析為主導、安全攻防為核心,打造了主動安全管控平臺,實現了從被動合規響應到主動管控的變革。
  • 科技後勤·智慧校園,構築新時代美好校園生活
    「CCLE」始終致力於為全國各級各類高等院校、中小學及幼兒園、全國各級教育後勤裝備管理部門、教育後勤服務商等搭載供需連結、交流學習、貿易合作的教育後勤管理服務平臺,不斷助推教育後勤管理現代化改革進程,從而助力創建「智慧型校園」、「節約型校園」、「平安型校園」、「便捷型校園」、「共享型校園」、「健康型校園」,以滿足廣大師生對後勤服務的多元化需求,協同營造新時代美好校園生活環境。
  • 【產品周報】好未來的2B野心與聯想集團的智慧教育進階之路
    本周,產品周報涉及2B行業解決方案、進校作業產品、職前培訓和社群英語產品等。其中值得重點關注的是,聯想集團發布智慧教育解決方案,開啟從硬體廠商到智慧教育平臺的進階之路;好未來發布教育開放平臺,將面向全行業輸出覆蓋線上線下全場景、貫穿教學全周期的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
  • 總報告摘要:中國正處在邁向現代化關鍵期
    從城市視角觀察中國未來趨勢,將支撐有關中國邁向現代化「最後一段」的判斷,同時凸顯發展的嚴峻性和不確定性。跨越陷阱並爭取「最後的勝利」,一要深化改革,改變動力;二要推進一體化發展,促進擴散,從而邁向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從城市社會發展看,中國進入城鎮化後期,城市風險有所增加  城市化發展與風險如影隨形,充滿不確定性。
  • 用青春作槳 以夢想為帆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涿州校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該校師生作思想政治理論課報告,勉勵青年學子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教誨,用青春作槳,以夢想為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郭建英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廣大師生致以親切的問候,隨後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和市委十一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為主線進行授課。郭建英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為我國擘畫了未來5年乃至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
  • 擘畫現代化偉大藍圖指引未來發展新航向
    擘畫現代化偉大藍圖指引未來發展新航向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15 星期日 冷 靜    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擘畫發展藍圖
  •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圓滿閉幕,向未來教育新藍圖再出發
    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主辦、世紀明德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智慧教育專業委員會作為學術支持單位,以「聚焦教育改革,共話未來教育」為主題,並設置了14個主題報告和平行論壇,以多元化視角探討了「最新教育政策文件解讀與理解」、「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聚焦核心素養,創新育人模式」、「新課標、新教材、新考試、新評價」、「中小學特色化辦學思考與實踐」、「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
  •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中國正處在邁向現代化關鍵期
    從城市視角觀察中國未來趨勢,將支撐有關中國邁向現代化「最後一段」的判斷,同時凸顯發展的嚴峻性和不確定性。跨越陷阱並爭取「最後的勝利」,一要深化改革,改變動力;二要推進一體化發展,促進擴散,從而邁向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 使命型政黨擘畫現代化新藍圖
    【光明論壇】  作者:李海青(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現代化是中國社會近現代以來的內在要求與應然趨勢。在中國近現代以來存在與誕生的各種政治力量中,只有中國共產黨自覺地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立現代化中國為使命,近百年來為之不懈奮鬥。
  • 科大訊飛與南昌一中簽約合作 攜手推動智慧教育發展
    9月22日,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大訊飛」)與南昌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南昌一中」)籤署智慧校園示範校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科大訊飛教育產品的有效應用與南昌一中豐厚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各自優勢,共同打造全國智慧教育應用示範學校。
  • ...十個新突破」目標 繪就強省會建設藍圖!聽聽代表、委員的真知灼見
    兩會專訪圍繞如何加快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濟南提出了「十個新突破」。這是落實中央部署和山東省委要求的具體安排,是濟南厚植基礎優勢、補齊短板弱項的系統謀劃,也是濟南增強發展後勁、釋放發展活力的重大舉措。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如何準確把握「十個新突破」,更好地凝聚起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強大合力?
  • 「三大計劃」建設智慧教學生態系統
    一、以全場域學習環境為載體,實施「智慧校園打造計劃」 鋪路架橋該校對接新時代對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新需求,明確「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滾動建設」的思路,著力建設裝配豐富、操控簡易、交互流暢高效的智慧教室,預算投入2000萬元,目前首批已建成通用型、多功能互動型、多視窗型等各類型智慧教室20多間,不斷滿足個性化及協作學習、真實學習情境模擬等教學需求
  • 復旦大學提出「十四五」規劃藍圖:進入世界一流大學中堅陣營
    1月8日,復旦大學提出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整體水平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為躋身世界頂尖大學奠定堅實基礎,並將「學校進入世界一流大學中堅陣營,形成衝擊世界頂尖大學、邁向全面一流的強勁勢頭」列為「十四五」時期學校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 智慧校園 給夢想插上「網際網路+」翅膀
    「十三五」期間,我市建成了鄭州教育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數位化閱讀平臺,探索「政府評估準入、企業競爭提供、學校自主選擇」的教育資源準入機制,加快開放教育資源的匯聚速度,為鄭州市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建設打造一個共享的動態資源池。
  • 藍鵲傳播:從西北教裝展看智慧校園的兩張「臉」
    與全國性教裝展相比,本次展出的產品更貼合西北地區教育裝備的需求,也給西北地區的教育教學機構提供了智慧校園建設的多種可能性。,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進而達到教育整體性發展的目的。  智慧校園的內涵巨大,對應在具體的教育裝備建設上,則形成了教裝多形態、多種類、多範圍的發展模式。不過,藍鵲傳播發現,在智慧校園建設的初步階段,各企業存在同質化的情況,在智慧教室、智慧課堂、智慧校園服務方面擁有較多的相似性,多家企業都擁有錄播、直播的教學技術;智能電子黑板的在設計上雖各有特色,但總體而言仍屬於同一種類;校園服務中一卡通體系也吸引了眾多企業參與該系統的建設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