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磁輻射 三大誤區待破

2020-12-02 人民網

原標題:關於電磁輻射 三大誤區待破

  →微波爐工作狀態時,最大功率密度為228.4μW/cm2,超出安全標準5倍多。 均為張萌攝

  ↑手機通話時,電場強度為3.13v/m,最大功率密度為0.033μW/cm2,均在安全標準內。

  記者 張萌 實習生 雷青

  有人說,「手機剩一格電的時候輻射最大」、「電吹風是家電中的輻射王」。電子科技的日益發展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器的輻射也開始備受關注。究竟我們常用的手機、電吹風、微波爐、電視、電腦等電器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有多大危害?記者走進湖南省電磁兼容學會,聽專家解說,並使用專業儀器進行實驗,為我們解密電磁輻射。

  實驗時間:9月25日上午

  實驗場所:省電磁兼容學會、中國電信電磁防護支撐中心

  實驗儀器:電磁輻射測試儀

  實驗對象:微波爐、電吹風、手機、電腦等

  指導專家:省電磁兼容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信電磁防護中心副主任 謝琦

  誤區一:

  手機只剩一格電輻射最大?

  離通信基站越近輻射越大?

  流言:「手機只剩一格電的時候或是充電的時候最好不要打電話,說此時的輻射是平時的1000倍。」「通信基站離得越近接受到的輻射越大,對人體有嚴重危害。」

  實驗過程:

  1.選取了兩款同樣品牌但電量差異很大的手機,電量飽和的手機和電量低的手機在通話中的電磁輻射功率密度沒有明顯區別,均為0.033μW/cm2左右。

  2.選取了封閉的地下車庫和開闊的室外兩個場地進行試驗,地下車庫的信號較弱,而地下車庫數值是室外的3倍多。

  3.在移動通信基站下測試輻射強度,數據顯示為0.070μW/cm2。

  專家解釋:通常人們說的手機輻射強度是指手機的發信功率,也就是手機發射出來承載著語音和數據信號的電磁波的功率。這個強度與手機的剩餘電量沒有任何關係,但和手機信號的強度有一定關係。

  手機的輻射強度是由基站控制的。每個手機都會不斷地向最近的基站發送信號,如果來自某個手機的信號太弱,造成通話無法正常進行,基站就會發出指令讓這個手機增大輻射強度;如果來自某個手機的信號太強,為了減少手機間的相互幹擾,延長通話時間,基站就會命令手機降低輻射強度。手機在信號最差的地方(地下室,一格信號時)接通電話時,產生的電磁輻射可能是在信號最好的地方(比如基站旁邊,信號滿格)接通電話時電磁輻射的1000倍。事實上,移動通信基站離得越近,手機信號越強,通話時的電磁輻射越弱。而且移動通信基站的輻射有「燈下黑」的現象,也就是說在基站最近的範圍內輻射最小。

  結論:流言混淆了手機「一格電」和「一格信號」的概念,手機輻射與電量無關。手機接通後前3秒輻射最大,建議儘量用耳機接打電話。

  誤區二:

  電吹風是家電高輻射殺手?

  流言:「連續三次長時間使用大功率電吹風的輻射累積量等於去醫院照一次X光。」

  實驗過程:

  記者選用了一臺最大功率為1800瓦的家用電吹風。在相對封閉的室內環境中,使用50赫茲的交流電,其周圍電磁波頻率也是維持在50赫茲左右。測試結果顯示,電吹風工作時電磁輻射功率密度最大為17.6μW/cm2。

  專家解釋:對於各種家用電器的輻射問題,首先要澄清基本常識:只要電器兩端接上了電壓,就一定會有電場存在;只要電器中有電流流過,電流周圍一定會有磁場存在。所以,家用電器無論大小,不管是電腦、電視、微波爐,還是手電筒,只要和電扯上了關係,使用時都會或多或少地向外輻射出電磁場。

  電吹風的輻射屬於低頻率電磁場,雖然強度大並不意味著就比產生高頻率電磁場的微波爐、電磁爐更危險。家用電器電磁輻射與流言中提到的X光輻射是兩個不同範疇的概念。X光是一種電離性輻射類似於核輻射。家用電器輻射出來的都是非電離性輻射,輻射量之間無法換算,沒有可比性。

  結論:電吹風、剃鬚刀等小電器的輻射遠遠沒有流言中那麼危言聳聽。不過,因為長時間、近距離對著頭部,建議每次使用時間不要過長。電吹風連續使用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剃鬚刀不要超過3分鐘。

  誤區三:

  微波爐輻射嚴重超標儘量不要用?

  流言:「微波爐在使用過程中不僅短時間產生大量的熱量,而且會產生超強的電磁輻射,並且輻射範圍廣,不是必須用時儘量不要使用。」

  實驗過程:

  1.帶著測試儀器來到一間放有四臺電磁爐的房間。

  2.打開微波爐開關調至高火,將儀器放置於微波爐前面,最大功率密度為228.4μW/cm2,將儀器放至微波爐側面和後面,數據接近300μW/cm2。

  3.微波爐繼續工作,將檢測儀器遠離微波爐1米外,數據迅速降至17.3μW/cm2。

  專家解釋:微波爐產生的是射頻電磁場,它加熱的原理是利用快速運動的分子之間的摩擦來使溫度升高,屬於輻射強度較高的家電,超過國家標準5倍多。事實上,家用電器中輻射強度最大的是電磁爐,超標20多倍,因為電磁爐的工作環境是開放的。

  結論:微波爐、電磁爐等大功率家電輻射強度超過安全標準,不過輻射範圍很窄,距離1到2米之外輻射會大幅降低至安全範圍。

(來源:長沙晚報)

相關焦點

  • 這三大誤區你必須知道!
    基站輻射還不如家電輻射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近期舉行的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回應,很多人誤認為基站有電磁輻射危險,4G基站美國的輻射標準是每平方釐米600微瓦,中國電磁輻射標準只有40微瓦,比美國嚴格10倍。
  • 看看電磁輻射的危害有多大?
    近幾年來,公眾移動通信基站因其發散電磁輻射,加之一些不夠準確的報導,屢受質疑。面對這些無言矗立的基站,人們不禁要問:移動通信基站,除保障公眾通信外,是否還危害大眾身體健康? 隨著3G網絡建設的大規模推進,再次引出了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話題。 一 .電磁輻射是什麼?電磁輻射一定會危及人體健康?
  • 變電站到底有沒有「電磁輻射」?
    今天,給小夥伴們,發出「電磁輻射」靈魂三連問:電磁輻射到底是什麼?電磁輻射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嗎?那輸變電設備有沒有電磁輻射呢?答不上來吧?現在給大家揭秘電磁輻射的真相! 首先,什麼是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指的是高頻的電磁場把能量從空間中發射和傳播的過程。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完成了對輸變電設施電磁場健康風險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在電力線路和用電設備周圍存在的是極低頻電磁場,而不是電磁輻射。電磁場空間傳輸能力差,在幾十米的範圍內其能量幾乎全部衰耗。對周圍環境影響微乎其微。俗語中的電磁輻射,來源於電磁波。
  • 【誤區】靜電消除過程中的三大誤區,幸好看了
    【看點】軟包裝行業人士對靜電感識上往往有些誤區,雖然在一般情況下這些誤區不會對生產造成太大影響,但一旦出現問題,往往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
  • 其實不然,關於它的5大誤區,信不得
    關於老年痴呆症人們存在很大的誤區,結果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關於老年痴呆症的誤區有哪些?1、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的專利確實65歲以上的人是老年痴呆症的高危人群,但這並不代表著青壯年不會患病。據調查,一小部分病人在30~50歲時出現老年痴呆症相關症狀。一般醫生不會考慮年輕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常常誤認為記憶力減退跟壓力有關,因此此類病人需長時間才能得到準確診斷。
  • 三大運營商聯合鐵塔共同撤離居民小區專家稱基站電磁輻射存在但多...
    實際上,通信基站進社區遭遇尷尬已是常有的事,居民與三大通信運營商時常上演「拉鋸戰」。那麼基站究竟該不該建?其輻射又是否會對人體帶來傷害呢?雙方矛盾又該如何理性地解決呢?近日,三大運營商集體從成都市某小區撤離的消息,更是傳得沸沸揚揚。據了解,由於在小區增設基站受阻,三大運營商目前已中斷信號,全小區無網絡無信號。有網友更是戲稱,小區居民對外交流只能飛鴿傳書。該小區居民反映,近日,小區內外手機信號突然減弱甚至消失,中國移動最為明顯。位於繁華地帶的小區如今成了一個信號「屏蔽器」。
  • 現場檢測:手機在通話時電磁輻射有多強?
    「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    三部門開展電磁輻射科普宣傳    常報全媒體訊 「對於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公眾曝露控制水平為40微瓦每平方釐米,而我們目前周邊的實時電磁輻射量為0.332微瓦每平方釐米,遠低於標準水平,大家可以放心。」
  • 生活中的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與電離輻射電磁輻射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很常見,電磁輻射即電磁能量以電磁波形式或者光量子形式發射或洩漏到空間的現象
  • 使用眼藥水的三大誤區 現在知道還來得及
    但對於眼藥水的正確使用方法很多人卻一知半解,甚至陷入誤區導致加重病情、損傷眼睛。對此,專注於眼科用藥領域數十年、關注大眾眼健康的蘇州天龍製藥旗下樂珠®珍珠明目滴眼液(膠體溶液)提醒消費者:眼藥水使用三大誤區需注意。  誤區一:藥水滴在黑眼球,直接作用效果好?
  • 關於家庭照明設計的10條誤區+正解「孫氏設計」
    副標:關於家庭照明設計,我們總結了十條常見的誤區和解決方法關於居家照明設計,我們看到有很多的業主存在這樣的觀點:1、怎麼省錢怎麼來!2、怎麼省事怎麼來!3、空間顯得足夠明亮就可以了!1、待一會兒就覺得眼疲勞!2、切個菜都能切到手!3、晚上上個廁所都能摔倒!4、躺在床上怎麼都覺得煩躁不安!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講居家照明設計和商業照明設計的一些方法和原則,卻很少提及那些常見的誤區。
  • 吳國盛:當下中國關於科學的六大誤區
    吳國盛用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何為科學,在當下中國,關於科學的常見誤區是什麼,以及產生這些誤區的原因。以下為吳國盛講話摘錄,由澎湃新聞整理。《什麼是科學》書封誤區一:理論知識的最終目標是運用到實踐中我們中國人一般認為知識有兩類,一類叫做實踐知識,一類叫做理論知識。
  • 關於發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標準】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防治電磁輻射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規範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媒體稱營養標籤新國標百姓難懂 存三大認識誤區
    媒體稱營養標籤新國標百姓難懂 存三大認識誤區   「營養參考尺」居民多看不懂,食品營養知識存三大誤區  在專家眼裡,食品營養標籤好比一把「營養參考尺」,不僅強制生產企業明確標註營養信息,難以作假,也讓消費者能更好地了解食品中主要營養成分的含量,以便因人而異選購產品。目前多數預包裝食品雖然已經明示營養成分,但不少消費者表示根本不看或者看不懂。
  • 大媽質疑基站電磁輻射超標搬家8次 狀告3大運營商
    用她的話說,她被信號基站的電磁輻射和噪音,整整汙染了10年。多年來,她不斷地與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展開不同方式的「戰鬥」。毛大媽說,她與信號基站結下的「梁子」,還是2005年在福景花園小區居住的時候。因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相繼在小區附近建起信號基站。而毛大媽家,距基站幾百米,每天都要受到電磁輻射的幹擾和傷害。她不斷地反映、上訪。
  • 九成電磁爐質量抽查不合格 電磁輻射為健康添隱患
    不合格電磁爐問題集中在電磁輻射騷擾  記者了解到,在抽檢不合格電磁爐產品中,問題主要集中在端子騷擾電壓、電磁輻射騷擾以及機械強度等方面。這些不合格項目,究竟會對日常使用產生什麼影響呢?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發布的公告顯示,端子騷擾電壓和電磁輻射騷擾這兩個測試項目,是新引入的兩個電磁兼容測試內容。
  • 5G基站與射頻電磁輻射漫談
    在2019年8月召開的「5G網絡創新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稱我國的居民對基站電磁輻射很關注,更有人認為5G基站更多、頻率更高,擔心電磁輻射更嚴重,這導致5G移動通信基站部署面臨選址困難的問題。
  • 【走進實驗室】防電磁輻射技術
    電磁防護功能的建築材料可以在建築建造及裝飾工程中進行應用,賦予建築物本身一定的電磁防護能力,一方面可以抵禦建築外部的電磁輻射進入建築物內部影響內部環境;另一方面可消除建築內部電子電器設備等產生的電磁輻射,降低室內空間的電磁輻射背景強度,降低甚至消除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 關於白內障治療的這些誤區,你中招了嗎?
    關於其病機,古代漢醫學叢書《證治準繩》認為是「肝腎俱虛而得」。「白內障」這一病名最早則見於唐朝由文獻輯錄而成的綜合性醫書《外臺秘要》,其中還記載了「金針撥障術」。時至今日,白內障手術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問題也隨之出現了:這種疾病如此常見,現在醫療水平又高,患者的積極診療率卻不高。我們在臨床上發現,患者對白內障這種疾病的顧慮多,認識誤區也多。在這裡,以幾種典型情況為例稍作解答。
  • 關於鑽石螢光的四大誤區,你都了解嗎?
    但是絕大多數人可能都忽略了鑽石螢光的問題,關於鑽石螢光,常見的四大誤區一定要避免。誤區一:鑽石螢光存在等級劃分首先大家要了解,螢光是「鑽石在受到波長短於可見光的光波照射下發出可見光」的一種現象。在國際上,也有關於螢光等級的劃分,五個級別分別是VERY STRONG(極強螢光)、STRONG(強螢光)、MEDIUM(中螢光)、FAINT(微螢光)、NONE(無螢光)。但實際上,只有螢光強度為中、強或極強,GIA才會在鑑定證書中註明。螢光並非是一項必要的分級,而是一種鑽石特有的識別特徵,所以關於螢光等級的說法需要重新認識。
  • 關於癌症的5個誤區
    誤區一暴露於一種致癌物中,就會導致癌症我們幾乎隨時隨地都暴露於潛在的致癌物中,就像細菌與病毒幾乎無處不在一樣。癌症通常是長期暴露於致癌物而造成的,且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會加倍地削弱人體天生的防癌機制,從而導致癌症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