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營養標籤新國標百姓難懂 存三大認識誤區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媒體稱營養標籤新國標百姓難懂 存三大認識誤區

  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是我國第一個食品營養標籤國家標準,屬於強制執行的標準。實施4個多月來,效果如何?近期,半月談記者走訪了上海多家超市、賣場、便利店後發現,不少食品營養標籤標註得並不規範,甚至沒有進行標註。消費者對營養標籤往往不看或是看不懂。

  進口食品成標註不規範「重災區」

  儘管自認為挺關注健康和食品安全的,上海白領李陽在選擇預包裝食品時,關注的重點也只是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有時會看看成分表,知道很多食品背面有個『小方塊』,但是從來沒有研究過。」

  李陽所提到的這個「小方塊」,叫做營養成分表。從今年1月1日起,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品都必須標註營養成分表後才能上市銷售。

  國家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三部副主任韓軍花指出,食品的營養對保證居民健康至關重要,通則的實施首次把營養納入食品安全的總體布局裡來管理。

  預包裝食品,是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食品,比如我們平時購買的包裝好的餅乾、飲料、速凍水餃、薯片、醬油等。根據通則規定,預包裝食品外包裝標籤上必須標示出能量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4種核心營養素的含量值及其佔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未進行標註的產品將不得進入市場銷售。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在售的預包裝食品,包裝袋上大多標上了營養標籤,但也有部分進口食品未按要求標註營養標籤。根據通則,進口食品的營養標籤應使用中文。但在位於長寧區的一家進口食品店內,不少食品外包裝上只用外文標註營養成分表,沒有用中文標註營養成分表。

  「營養參考尺」居民多看不懂,食品營養知識存三大誤區

  在專家眼裡,食品營養標籤好比一把「營養參考尺」,不僅強制生產企業明確標註營養信息,難以作假,也讓消費者能更好地了解食品中主要營養成分的含量,以便因人而異選購產品。目前多數預包裝食品雖然已經明示營養成分,但不少消費者表示根本不看或者看不懂。據專家介紹,目前人們在食品消費中還存在三大誤區。

  誤區一:反式脂肪酸標註為零的食品就是健康食品。

  對不少關心飲食健康的消費者來說,反式脂肪酸幾乎可以說是「罪大惡極」。研究表明,大量攝入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對健康有害的膽固醇,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風險,而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於氫化油脂之中。通則要求,食品原料中如果有以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以氫化油為主要原料的產品,都應標示出反式脂肪酸含量。

  家住閔行區的退休老人吳亞紅自從看過一起講述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危害的電視節目後,在選購麵包、餅乾等食品時就多留了一個心眼,優先選擇標註「零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有不少迎合消費者這一心理的產品。比如一些薯片、餅乾、蛋糕在營養成分表的反式脂肪酸一欄上都標上了「0克」,有的包裝上甚至還有醒目的「零反式脂肪酸」等字樣。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介紹,反式脂肪酸固然不利於人體健康,但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也未必就是健康食品。「即便沒有了反式脂肪酸,過多的脂肪、糖、鹽以及一些添加劑都不利於健康,很多消費者因為貪戀口感而選擇這些低營養價值的食品,這樣的食品消費習慣是不健康的。」

相關焦點

  • 趙中華:動物福利認識存三大誤區
    他認為,當今社會人們對動物福利的認識存在著三大誤區:一、混淆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的概念。動物權利,或稱動物解放,是人發起的保護動物不被人類作為佔有物來對待的社會運動。其宗旨不僅要為動物爭取被更仁慈對待的權利,更主張動物要享有精神上的基本「人」權。而動物福利,尤指動物的生存狀況,是動物如何適應其所處的環境,滿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包括:生理福利、心理福利、環境福利、衛生福利和行為福利。
  • 老奶奶瓜子「0」含鹽量遭質疑 專家稱營養標籤應規範
    中國網7月16日訊(記者魏公銘 趙春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所購買食品的營養及安全性關注度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重視各類營養成分的攝入。2013年1月1日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開始施行,消費者開始通過食品營養標籤挑選適合自己食用的產品,學會了怎麼吃更健康。
  • 飲用水新國標實施 蒸餾水礦物質水等名稱被禁止
    習慣喝瓶裝水的朋友注意了,從今天開始,你認識的一波「熟臉」都要說再見了——娃哈哈富氧水,沒了;康師傅飲用礦物質水,也沒了;蒸餾水、冰川水、離子水、小分子水、功能水等等各種概念水,統統都將退出市場。原因是一部新國標—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從今天開始實施,統一了包裝水的叫法。
  • 飲用水新國標實施 終結「概念水」紛亂時代?
    但隨著「飲用水新國標」正式實施,「概念水」紛亂的狀況將變得簡單。  飲用水新國標規定,除了天然礦泉水之外,市面上在售的包裝飲用水只分為飲用純淨水和其他飲用水兩類。這就意味著 「康師傅礦物質水」、「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等「大眾面孔」不得不退出市場。
  • 如何讀懂食品標籤上的安全和營養信息
    A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下稱GB 7718-2011)的定義,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食品標籤的主要用途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的組成、特徵等各種相關信息,包括與食品安全和營養相關的信息。
  • 學者解讀大腦認識誤區
    但也有很多人對大腦的認識存在諸多誤區。其中的一個誤區是大多數人都認為,目前人類只發揮了大腦10%的能力,還有90%的潛能有待開發。  據報導,近日,來自劍橋大學的著名臨床神經心理學教授芭芭拉•薩卡金反駁了以上觀點,她表示,90%的大腦潛能未被開發的理論站不住腳,即使人類在閱讀時,大腦的諸多部分都在進行工作,比如前腦和枕葉負責視覺和理解,海馬體則負責記憶。
  • 衛生部通知印發《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全文)
    食品營養標籤是食品標籤的重要內容,它顯示了食品的營養特性和相關營養學信息,是消費者了解食品營養組分和特徵的主要途徑。為指導和規範食品營養標籤的標示,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促進膳食營養平衡,保護消費者知情權和身體健康,衛生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將於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 新舊國標水龍頭混售 專家提示購買需認準新標產品
    記者詢問是否是新國標產品,銷售員滿口稱是。但隨後記者查看該產品的包裝盒發現,該款產品生產於2014年7月,且執行標準為2003年的老國標。而在另一家衛浴五金銷售店面,在詢問生產日期和是否是符合新國標產品時,店主回復是,但「沒辦法證明」。  在北四環的家居賣場裡,京華時報記者發現,只有科勒在廚房水嘴處貼上了醒目的提示牌,上有「符合美國標準和新國標產品,17種重金屬含量不超標」字樣。
  • 如何讀懂標籤的食品安全和營養信息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下稱GB 7718-2011)的定義,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食品標籤的主要用途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的組成、特徵等各種相關信息,包括與食品安全和營養相關的信息。二、食品標籤應當標示哪些信息?
  • 吃對食物|走出糖尿病認識誤區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可導致器官組織損傷,成為「萬病之源」,雖然對於糖尿病的防治知識,廣大朋友已經了解很多了,但仍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三 無糖月餅、無糖粽子隨便吃 市面上很多主打「無糖」概念的點心,裡面雖然沒有直接添加蔗糖、白砂糖等大分子糖,但取而代之的卻是大量的澱粉和麥芽糖、果葡糖漿、麥芽糊精等成分,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這些成分其實跟普通蔗糖、白砂糖並無區別
  • 預防出生缺陷日關注:如何避免這些認識誤區?
    但作為人口大國,中國的出生缺陷兒絕對數量仍然巨大,如何避免認識誤區、做好三級預防,成為重點工作。  中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約5.6%  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  防治形勢嚴峻 認識誤區仍然存在  不可忽視的是,目前,中國防治出生缺陷問題仍面臨很多挑戰。  「中國人口基數大,出生缺陷患兒絕對數量多、出生缺陷病種多,病因複雜、出生缺陷防治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出生缺陷綜合防治能力亟待加強。」
  • 專家:土壤地下水修復存在九大誤區
    高勝達  我國對土壤地下水的認識一直在提升,但對一些關鍵性概念和理論的認識誤區依然廣泛存在,有些已經或正在對政策法律的制定產生重要影響。  有哪些認識誤區?  誤區九:地下水汙染也需要做健康風險評估。  一段時期以來,對飲用地下水行為進行風險評估在國內非常流行。按照新發布的《汙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作為生活用水的地下水應直接採用水環境標準或生活用水標準,不需另行計算風險。
  • 使用眼藥水的三大誤區 現在知道還來得及
    但對於眼藥水的正確使用方法很多人卻一知半解,甚至陷入誤區導致加重病情、損傷眼睛。對此,專注於眼科用藥領域數十年、關注大眾眼健康的蘇州天龍製藥旗下樂珠®珍珠明目滴眼液(膠體溶液)提醒消費者:眼藥水使用三大誤區需注意。  誤區一:藥水滴在黑眼球,直接作用效果好?
  • 不要神話瑜伽 小心五大認識誤區
    有關專家提醒,規避認識誤區,糾正不當的方式方法,才能體驗到瑜伽給身體帶來的有益幫助和深層驚喜。  認識誤區一:人人都可以練瑜伽  當瑜伽成為一種時尚,自然吸引大量健身愛好者盲目跟風,健身場館自然也樂於笑納,缺少對練習者的篩選和警示。
  • 飲用水新國標實施瓶裝「概念水」年內退市
    對於「新國標」,許多市民頗為贊同,認為這是規範飲用水市場的重要一步。24日起包裝飲用水統一「名字」國家衛計委2014年12月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規定明確於2015年5月24日實施,對包裝飲用水的標籤標識進行了統一規範。為給水企一個整改緩衝期,新國標明確自2016年1月1日起,不再允許不符合規定的包裝飲用水繼續銷售。
  • 正確認識運動營養食品
    正確認識運動營養食品□ 本刊記者 王向龍/文對於熱愛運動的人來說,如何補充營養往往是其最關心的問題。多數情況下,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選擇食品——運動時究竟該吃什麼、怎麼能補充營養又不至於發胖?圍繞這種需求,市場上出現了專為運動人群生產的食品—運動營養食品。隨著這類食品越來越多地推出,很多消費者心存疑慮:這類食品有什麼作用、日常是否適合食用?
  •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今起施行 各地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電動自行車新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今天(15日)起正式實施,各地也正式啟用新式電動自行車號牌。廣西省的卜先生在南寧市五一路上牌點拿到了南寧市第一塊新國標電動自行車牌。車牌為藍底白字白框線,上方有「南寧」字樣,下方是車輛登記編號00001。卜先生說:「很激動,很幸運。我接到消息說要換電動車上車牌,就準備買電動自行車。
  • 七成患者未針對病因治療 中國漸凍人治療存三大誤區
    但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ALS的治療過程中重視對症治療,但忽略最為根本的針對病因治療,而且在治療過程中存在「對生存期的誤解」等三大誤區。 為了進一步交流和分享全球最新研究進展,增進科研和學術交流,近日,中國漸凍人症協作組在上海舉辦了「中國ALS診治現狀」交流會,協作組專家歸納了中國ALS疾病特徵,分析了中國ALS診治現狀,倡導中國ALS患者更應積極治療。
  • 【誤區】靜電消除過程中的三大誤區,幸好看了
    【看點】軟包裝行業人士對靜電感識上往往有些誤區,雖然在一般情況下這些誤區不會對生產造成太大影響,但一旦出現問題,往往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
  • 腫瘤專家「肺腑之言」: 肺癌防治注意三大誤區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一區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毛友生教授做客新華網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知曉肺癌的五大高危因素, 走出三大治療誤區五是免疫因素,免疫功能是肌體自我保護的功能,由於營養不均衡如營養缺乏或偏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菸飲酒和熬夜、精神壓力過高導致內分泌功能失調等因素都會導致身體免疫功能下降導致或促進癌症發生發展。  主持人:肺癌患者在治療認知上還存在哪些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