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標籤的食品安全和營養信息

2020-11-22 澎湃新聞

如何讀懂標籤的食品安全和營養信息

2020-11-12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什麼是食品標籤?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下稱GB 7718-2011)的定義,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食品標籤的主要用途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的組成、特徵等各種相關信息,包括與食品安全和營養相關的信息。

二、食品標籤應當標示哪些信息?

根據GB7718-2011的要求,食品標籤主要應當標示以下基本信息:食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或)經營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等。通過這些信息的標識,可以告知消費者所購食品與食品安全有關的信息,如配料表可以幫助消費者清楚自己所吃的食物由哪些配料構成,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可以提醒消費者所購食品的食用期限,貯存條件可以幫助消費者掌握正確的食品保藏方式,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也很重要,可以幫助消費者了解該食品是否是合法生產的。

三、什麼是營養標籤?

食品除了按照GB 7718-2011標示以上基本信息,有的食品還應當向消費者提供該食品與營養有關的信息和特性,這就是營養標籤。為了加強對營養標籤的監督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原國家衛生部)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下稱GB 28050-2011)。

四、營養標籤應當標示哪些信息?

營養標籤主要標示兩類與食品營養有關的信息:

一是營養成分表,是標有食品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和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百分比的規範性表格。如下表所示。

營養成分表

項目

每100ml

NRV%

能量

284kJ

3%

蛋白質

3.1g

5%

脂肪

3.7g

6%

碳水化合物

4.8g

2%

62mg

3%

二是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營養聲稱是對食品營養特性的描述和聲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質含量水平;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是對營養成分生理功能等作用的描述,如說「鈣有助於骨骼和牙齒更健康」,這就屬於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五、營養標籤中必須要標示出來的營養物質有哪些?

我們現在看到的營養成分表中,「1+4」不能少。這裡說的「1+4」是指營養成分表中必須要標示的一些內容。「1」指的是能量,在食品營養標籤必須要標食品的能量值,以及佔能量NRV的百分比。「4」是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等四個核心營養素的含量以及分別佔每個核心營養素NRV的百分比。這四個核心營養素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攝入過少可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但若長期攝入過量,則易引致肥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發生。

六、什麼是NRV?如何看懂和使用NRV?

營養素參考值(NRV)是一組專用於營養標籤中,表示一天中應攝入的營養素量的參考值,通過計算預包裝食品中所含的營養素量佔營養素參考值的比值,可以了解該營養素能夠滿足每天需要的程度,以利於膳食搭配,促進膳食平衡。

以脂肪為例,比如某一個食品,營養成分表中的脂肪含量為30克/100克,這裡的「30克」對於我們來說是高了還是低了,消費者無法知道,但如果用NRV%來表示,則很好理解。吃100克這種食品,大概能滿足我們一天所需脂肪的50%,其他含脂肪多的食物就不要多吃,或者這種食品少吃,保證每日食物營養成分的攝入平衡。

七、營養標籤中營養成分標示「低」、「高」、「富含」的依據是什麼?

營養標籤可以對食品中能量和營養成分的含量水平高低進行含量聲稱,當含量水平超過或低於設置的參考值時,即可以使用「含有」、「高」、「低」或「無」等進行標示,例如「高鈣奶粉」,「無糖」、「低鈉」、「富含維生素C」等食品。此時消費者可以根據這些營養標籤信息合理選擇適合自身健康需要的食品。

八、哪些食品可以不標示營養標籤?

根據GB 28050-2011規定,有些預包裝食品可以被豁免強制標識營養標籤:一是食品的營養素含量波動大的,如生鮮食品;二是包裝小,不能滿足營養標籤內容的,如包裝總表面積≤100cm2或最大表面面積≤20cm2的預包裝食品;三是食用量小、對機體營養素的攝入貢獻較小的預包裝食品,如飲料酒類、包裝飲用水、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

但符合以上條件的預包裝食品,如果有以下情形,則應當按照GB 28050-2011的要求,強制標註營養標籤:例如,企業自願選擇標識營養標籤的;標籤中有任何營養信息(如「蛋白質≥3.3%」等)的;或標籤中有營養聲稱或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的。

九、標籤和營養標籤的作用

當消費者選擇和購買食品時,標籤和營養標籤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是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當你購買食物時,不僅知道它的生產日期、生產廠家等信息,也了解了所含有的成分有哪些,由此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科學合理選擇食品。第二是指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比如糖尿病人在選擇食物時,可以參考營養標籤中糖、碳水化合物等指標,選擇含糖低或無糖的食品;而高血壓病人要特別關注「鈉」的含量,可以選擇標示「低鈉」的食品。

作者:劉愛東,系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宣傳和風險交流專家組成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健康中國

微信號:HEB-CZKFQ

微博:@河北滄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原標題:《如何讀懂標籤的食品安全和營養信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如何讀懂食品標籤上的安全和營養信息
    A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下稱GB 7718-2011)的定義,食品標籤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食品標籤的主要用途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的組成、特徵等各種相關信息,包括與食品安全和營養相關的信息。
  • 如何讀懂進口嬰幼兒配方食品標籤
    如何讀懂進口嬰幼兒配方食品標籤(海關答疑)  深圳海關:  去年我和愛人生了一個小寶寶。我在網上海淘了一些進口嬰幼兒奶粉,標籤上的信息比較多,有些地方看不太懂。請問相關的食品標籤上都有什麼要求和關鍵信息?  深圳讀者 汪先生  汪先生:  恭喜您家多了一位家庭成員。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常見問題解答(中)
    然而GB13432—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通則》中4.3.3的類似表述是:能量或營養成分的標示數值可通過產品檢測或原料計算獲得。在產品保質期內,能量和營養成分的實際含量不應低於標示值的80%,並應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要求。兩個標準中,「允許誤差範圍」和「實際含量」是一個意思嗎?
  • 一篇文章教你讀懂食品標籤
    圍繞食品安全主題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傾情打造 科普欄目「識飲識食」 進一步提升大眾的食品安全意識、 企業的誠信責任意識、 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 我國將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進行修訂
    近日,記者從國家衛健委食品司獲悉,為更好滿足消費者的營養和健康需求,我國將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以下簡稱《標籤通則》)進行修訂,目前已進入官方徵求意見階段。修訂後的《標籤通則》將強制企業標示與全民營養健康相關的成分,如糖、飽和脂肪酸等。
  • 奉新縣開展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採集工作
    食物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其營養價值不僅關乎人民的健康保障,也是制定健康服務政策和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的先決條件。隨著農業生產、食品工業和相關經濟貿易的發展,如何準確描述食物營養與膳食模式的變遷,從營養需求的角度把握食物供給與經濟命脈的關係,預測營養攝入與疾病防控的風險效益,都離不開食物成分數據。
  • 衛生部解讀我國首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
    食品營養標籤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也是消費者直觀了解食品營養組分、特徵的有效方式。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為指導和規範我國食品營養標籤標示,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預包裝食品,促進公眾膳食營養平衡和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衛生部在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和國內外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了《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以下簡稱「營養標籤標準」),於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二)實施營養標籤標準的意義。
  • 讀懂食品標籤:為什麼食用油比一般食品能量高很多?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1g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在體內可產生約17kJ能量,而1g脂肪則能產生約37kJ能量,也就是說同等重量的脂肪約是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2.2倍。食用油的營養成分相對比較單一,主要營養成分是脂肪,一般脂肪含量在99%以上,而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極低。因此計算下來100g食用油的能量高達3700kJ。而其他食品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等,能量含量遠沒有脂肪高。兩茶勺烹調油所含的能量就可以相當於半小碗米飯了。如何通過營養標籤了解我們攝入了多少營養素呢,今年我們就來算一算!
  • 食品營養標籤將立新規 油鹽糖等成分明確標識
    食品營養標籤將立新規 油鹽糖等成分明確標識2020/10/14 15:09: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近日,記者從國家衛健委食品司獲悉,為更好滿足消費者的營養和健康需求,我國將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以下簡稱《
  • 衛生部就"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定義標示等答問
    《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問答    一、基本定義和實施    1.什麼是食品營養標籤?    食品營養標籤是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2.為什麼我國要制訂食品營養標籤?
  • 北京整治食品標籤
    食品標籤是消費者獲知產品信息的有效途徑,但是質監部門在日常執法檢查、監督抽查和受理投訴舉報中發現食品標籤存在問題。為規範食品企業對標籤的標識標註行為,市質監局展開專項整治行動。  質監部門表示,在企業自查整改的基礎上,針對企業自查發現的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檢查。
  • 衛生部通知印發《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全文)
    食品營養標籤是食品標籤的重要內容,它顯示了食品的營養特性和相關營養學信息,是消費者了解食品營養組分和特徵的主要途徑。為指導和規範食品營養標籤的標示,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促進膳食營養平衡,保護消費者知情權和身體健康,衛生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將於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延長更新營養標籤的合規日期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發布最終規則,針對每年食品銷售達到1000萬美元或者更多的製造商,將更新營養成分及補充事實標籤的合規日期從2018年7月26日延長至2020年1月1日。每年食品銷售少於1000萬美元的製造商對應的合規日期延長至2021年1月1日。
  • 食品標籤上的「自然」和「健康」究竟是什麼意思?
    去年12月,它向FDA提交了一份公民請願書,請求當局修改對食品標籤上用詞的規定。請願書中認為,關於脂肪攝入量的最新觀點理應得到反饋,某些如今被認為是有益的食品應得到豁免。   「如今的法規禁止類似堅果、鱷梨、橄欖和鮭魚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在營養成分標識中使用『健康』一詞,」請願書中說道。該廠商希望將這類成份排除在總脂肪及飽和脂肪含量的計算之外。
  • 膠州市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食品標籤標識自查
    本報訊 孫開珍 近日,為規範食品標籤標識管理,推動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優化食品市場發展環境,膠州市市場監管局堅持問題導向,完善監管措施,在轄區內開展食品生產企業產品標籤標識自查,進一步規範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遏制假冒偽劣、「山寨」侵權及利用標籤標識欺詐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構建食品標籤標識監管長效機制。
  • 媒體稱營養標籤新國標百姓難懂 存三大認識誤區
    實施4個多月來,效果如何?近期,半月談記者走訪了上海多家超市、賣場、便利店後發現,不少食品營養標籤標註得並不規範,甚至沒有進行標註。消費者對營養標籤往往不看或是看不懂。  進口食品成標註不規範「重災區」  儘管自認為挺關注健康和食品安全的,上海白領李陽在選擇預包裝食品時,關注的重點也只是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有時會看看成分表,知道很多食品背面有個『小方塊』,但是從來沒有研究過。」  李陽所提到的這個「小方塊」,叫做營養成分表。
  •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7718-2011)問答(修訂版)
    一、修訂《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目的和依據食品標籤是向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的載體。做好預包裝食品標籤管理,既是維護消費者權益,保障行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食品安全科學管理的需求。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原衛生部組織修訂預包裝食品標籤標準。
  • 標籤備案取消了?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籤檢驗監管模式變化大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籤;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籤、說明書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
  • 跨境電商進口食品安全監管新規詳解:最大亮點是引入電子中文標籤...
    比如,企業在具體運作過程中,如何能夠既走捷徑又不觸法也需要企業自身做戰略戰術上的研究。 細則亮點:引入電子中文標籤 進口食品中文標籤問題一直都困擾著進口食品業態。線下的進口食品這些年的治理已經相對成熟,目前問題集中區域就是跨境食品電商的中文標籤問題。從國外案例來看,職業打假人會拿著這個去食藥部門投訴舉報,進行打假。
  • 海外醫療飲食科普:有機食品,更有營養嗎?
    有機食品,更安全、更有營養嗎?